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育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2-14
/ 2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育创新

杨阳

铁力市第二小学 152500

语文学科跟其他的数理化生等学科不一样,无法引进外国的经验。需要继承传统,但又要不断改革,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既包括事物发展过程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实现新学说、新技术的创新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教育应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等几方面着手,整体提高学生创新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不仅要授之以,而且要授之以,更要导之以。从这种意义上讲,教育创新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教育思想。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这就明确了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教育的总体特征和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造性人才。

关键词:课堂;教育创新;信息化;能力;创新性人才


一、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传授知识,教师灌、学生听,教师讲,学生记,理解要求千篇一律,结果教出的学生千人一面,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讲一篇一片优美的散文,不是想办法让学生从中体会语言美、情感美而是被机械化的划分段落、概括段意、概括中心思想所取代;讲一篇大气的文言诗词时,做为一个语文老师,不是去设法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豪迈情怀、扩大的胸襟,而是一味的让学生们去死记文言词语、牢记动词活用。目前虽然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变到提倡素质教育,但考试领导教育的传统理念依然在教学质量考评中占据很大的比重。我们现在的教育并不缺少理念,关键是缺少行动,更缺少系统的行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从理念到行动的一个中间环节,这个中间环节,我认为就是创新育人的教学模式。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呢?下面是我在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点滴体会。

长期以来,教师过于维护师道尊严,认为自己是主宰课堂的上帝,高高在上、忽视学生的个性发挥与独特体验,缺少教与学双边交流的对话,必然会使课堂气氛沉闷、枯燥,学生感到趣味索然,甚至会从心里抵制老师,产生厌学的心理。长此以往,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乃至学习能力,后果不堪设想。假想一下,一个对学生要求过于严格、极力维护自我的老师,无论他的教学水平有多高,一堂课下来,学生都不会心情轻松愉悦。有一句话说得好,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呼吸。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反之,在压抑的思想环境里,在禁锢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很难产生创造性思维。于是,学生就成了配角观众,课堂教学成了忽视学生存在的教师单方面活动。

因此教师角色的转变,就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到底该如何让教师完成自己的角色转变呢?我在教学《歌唱王二小》一课时,学生通过自己朗读课文,已对文章有大致的理解。这时候有一学生说起自己有这篇课文的故事碟,同学们一听都说很想看。这时我就想到,学生已经提出了新的学习要求,也提出了一种新的学习途径,我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于是我就组织大家一起看故事片。看完故事片后,学生对于可不可以说谎有了争议,有的孩子说: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说谎;有的孩子则说: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说谎,就像王二小,如果他不说谎就不能消灭那么多敌人,而会害了很多老百姓。新的教学敏感点来了。根据学生这一争论,我把学生按不同观点分成两组,布置他们回去收集一些能支持自己观点的事例材料等。学生的积极性蛮高,收集的资料还真不少。于是,我又举行了一次辩论赛,进一步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纷纷引用自己所收集的材料,展开热烈的辩论。其实老师不一定要强调什么观点对,什么观点错,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享受到了自我学习的趣味,锻炼了收集材料、处理材料、语言表达的能力。从而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模式的转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改变过去枯燥乏味的学习方式。

二、教育创新更需要创新型的教师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蕴涵着丰富的创造因素,它是一座创造的宝库,可以用来发展小学生的创造力,也可以用来堵塞小学生的创造力。运用之功,系于我们的每一位教师,我们要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增强创新教育意识,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凭借教材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进行教育创新,关键要有创新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的直接榜样,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教师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及创造精神,能为学生的创造行为提供示范,并渗透到一切教学活动中。只有教师本人是创新型的,他才能重视并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育的创新也是一种的教育。现在学校里的规矩很多,课堂上的规矩更多。如:发言必先举手,老师同意方能开口;发言必站立,老师不发话,学生不得坐下;不许在老师讲话时插话,否则视为不敬;坐则要昂首挺胸,双手放膝,两眼平视等等如此之多的规矩,思想上的条条框框必然束缚儿童的思维,窒息儿童的创新精神。当前,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发言众口一辞,作文千篇一律,甚至编造假话,哄骗家长和老师,使有识之士深感忧虑和担心。我们提倡

童言无忌,提倡儿童思维无禁区,让儿童畅想,畅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氛围中,打破束缚儿童思维发展的枷锁,任想象驰骋,任感情激荡,任思路放纵,多种想法涌动,引发创新的潜质。

教师具有创新性人格,不仅是其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可靠保证和有力支撑,而且对学生的人格影响至深至远,甚至终身不可磨灭。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成为创新型教师,除了具有以上共性外,还应研究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个性,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尽快使自己成为创新型的小学语文教师。


参考文献

[1]  张厚感.张志公文集[Z].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2018.1-26.

[2]  陈国雄.崔峦.小学语文教材教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162-205.

[3]  张慧云.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素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4.07.

[4]  陆一平.小学语文教育创新行动[D].光明日报出版社.2014.04-17.

[5]  张武升.培养创新人才是跨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命[J].中国教育学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