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14
/ 2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

王春芹

宣威市第八中学  655400

摘要: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多方面内容,新课改背景下,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是课程改革获得成效的关键,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积极反思以往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深入分析高效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的途径,以推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进程。本文围绕“以生为本”“塑造环境”“精心设问”三个方面探究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的策略,以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学生;主体性意识

高中语文内容涉及广泛,对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科学文化素质有着积极作用。当前,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学生的发展需求,更不利于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对此,教师应重视语文教学课程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其主体性意识,以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难度,使学生学习语文更加轻松。

一、以生为本,突出教学主体地位

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明确学生的学习条件并结合其个性化发展需求,针对性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向。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个人学习动机和学习意义,并转化为学习驱动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有效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其次,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抓住学生自主性意识培养的关键,合理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问题分析和情境感知中,加强对语文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学生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学习中参与积极性不足,且思维上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无法认识到主观能动性的价值。对此,教师应积极转变原本的教学理念和思路,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实情的基础上,合理调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向,使学生实现良性发展。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郁达夫》教学为例,为了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予的思想情感,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师在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合理创设情境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在课堂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探究文章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本篇文章创作于抗战特殊时期,郁达夫虽蛰居杭州,但也感受到国事的危机,因此到达北平后触景伤情写下了这篇佳作。当教师对郁达夫的生平做出详细介绍后,学生可以将自己带入到郁达夫的角色中并感同身受。随后,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原文,学生可以更迅速地沉浸在郁达夫忧心国事的情境中,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对这篇文章产生更深入的感受,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总结,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这篇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基于此,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课堂教学方向也更贴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有助于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二、塑造环境,营造愉快教学氛围

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且持久的影响,从宏观角度分析,良好的教学环境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还会关系到学生学习习惯和自主意识的形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若教师教学态度过于严肃和拘谨,就会构建严肃的课堂氛围,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而这种氛围下会降低师生互动频率,使师生距离越来越远,影响自主学习氛围的实现[2]。因此,教师应重视教学范围的营造,将更多趣味性内容融入到课堂中,使学生能够主动、大胆地在课堂中发表意见,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外,教师还应积极采用激励式教育,在课堂中采取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多样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整和优化。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在观察和分析中挖掘学生的学习特点及优势,并设计贴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方式,以真正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调整学习方向,达成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精心设问,积极开展探究教学

探究式教学,即教师在课前结合教学主题为学生布置相关问题,学生自主完成相关资料的收集和问题分析,再在课堂正式教学中作出回答,阐述自主探究的成果,教师则要结合学生给出的答案加以评价,并针对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3]。如此一来,高中语文课程教学更具针对性,学生也能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进而实现主动性意识的培养。

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短歌行/曹操》教学为例,首先,在正式学习这首古诗前,教师应为学生布置前置性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探究解决相关问题: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背景下所写的?诗中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和思想?是否有其他诗人写过表达类似情感的诗词?学生要带着问题搜集资料,提高自主学习的针对性。随后,教师在课堂中先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成果,要求学生阐述这首诗的相关资料。教师则结合学生的探究成果加以补充和完善,帮助学生对诗词产生更深的感悟和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最后,老师设置问答环节,将学生自主学习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整理好,筛选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针对性解决,以强化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结束语

总的来说,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对其未来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这项能力的培养需要时间的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突出语文学科中的重难点,以学生为主体,积极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以便让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发展主体意识。

参考文献

[1]李秋华.走出语文课堂“失语”和“无我”的困境——高中语文课堂唤醒教师主体意识的路径[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2(13):71-76.

[2]李晓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与提升[J].当代家庭教育,2021(08):73-74.

[3]帅英.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策略[J].广西教育,2020(3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