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成为幼儿游戏活动中的观察者引导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教师如何成为幼儿游戏活动中的观察者引导者

      ,王璐,张晓涵

大连理工大学幼儿园

摘要:在幼儿游戏中,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教师对自身角色的准确把握,有助于提升幼儿游戏的科学性与有效性,让幼儿在游戏中真正获得发展,成为游戏的主人,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本文主要对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中的观察者和引导者这两种角色进行阐述,住处当前教师在幼儿游戏观察和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关键词:游戏;教师;角色

1


一、当前教师在幼儿游戏观察和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察意志薄弱,筛选有意义信息的主动性不足

普遍认为,游戏活动中教师观察很有必要,但是教师在实际的观察过程中,部分教师会把观察当成工作负担,为了不占用自己的空闲时间,便草草了事。教师观察意志薄弱主要指教师虽然在认识上承认观察的价值,但是在实践中却由于主客观原因消极观察。教师观察意志薄弱、不重视观察在观察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对幼儿游戏行为无动于衷、没有观察重点、不知道看什么、观察为了应付工作等。显而易见,这些无效观察不能筛选出能代表幼儿游戏及发展水平的代表性行为。

(二)相关知识、经验欠缺,捕捉教育契机的敏锐度不足

教师在观察中敏锐地把握教育契机,主要是指教师能够准确把握有关幼儿发展的观察重点,并深入分析影响幼儿行为的教育因素。幼儿教师在游戏活动中捕捉教育契机的敏锐度,与教师对幼儿发展、幼儿园教育特点等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教师丰富的观察经验存在一定关系。幼儿教师有关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游戏指导、幼儿观察等专业知识的丰富,会使教师大致了解每一阶段幼儿发展水平的应然状态。能够有目的性对幼儿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并结合幼儿身心发展专业知识对观察内容进行分析,在把握幼儿个性特征、内在需要与动机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有效的指导。而教师相关专业知识、观察经验不足会导致教师不知道观察后应该做什么,不能很好利用观察结果。

(三)忽视了游戏中幼儿的主体地位

当前,大部分幼儿园课程的实施是以集体教学为主,区域活动为辅的模式,幼儿园较常针对教学工作开展教研活动,而针对游戏进行的研究活动较少。在这种模式下,幼儿园的活动实施基本是以教师、教学以及课堂为中心的,教师主宰着幼儿的学习与活动,幼儿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另一方面,幼儿教师倾向于让幼儿自主进行幼儿游戏,充分放权给幼儿,这容易造成教师在游戏中不能明确自己的身份。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角色定位不明确,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很大程度上受到幼儿园活动机制的影响。

如有教师认为“小舞台”、“小剧院”属于角色游戏,将“真假美猴王”、“老狼老狼几点了”、“老鹰捉小鸡”都归类于角色游戏。本人在一些文献资料中,也曾见到将“黑猫警长”、“孙悟空”视作角色游戏的。角色游戏与表演游戏都是通过角色扮演来反映主题的创造性游戏,但角色游戏来源于幼儿的实际生活,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所扮演的“角色”均来自幼儿周围真实的生活,都是幼儿所熟悉的,而表演游戏中的“角色”则来源于各种文艺作品,较受文艺作品的影响。混淆角色游戏与表演游戏的概念,反应出幼儿教师对角色游戏在认知上的不足。

(四)游戏现场指导能力欠缺

教师们普遍认为,幼儿游戏是幼儿的自发游戏,是幼儿高度控制、高度自主的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只要自由活动就是主动发展,完全不需要教师的指导。

观察发现,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结束之后的评价总结中,教师往往占主导地位,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通常以是教师提问,个别幼儿或集体幼儿作答,或者教师总结的方式进行。相对其他区域的活动而言,教师本身对幼儿游戏就不够重视,有的教师甚至在区域活动结束时不提及幼儿游戏,幼儿游戏的评价被忽略,或者因为时间原因而草草结束,即使对幼儿游戏进行评价,也常常如蜻蜓点水一般不够深入与具体。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较少认真观察幼儿的游戏活动,所以也不清楚幼儿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在评价时大多针对幼儿在游戏中是否遵守游戏规则等方面,而不是指向幼儿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与品德。

二、改善教师在幼儿游戏观察和指导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一)促进教师观念更新,使其树立专业的自主游戏观察立场

幼儿教师自主游戏观察行为应当是一种具有较强预期倾向的行为,教师根据游戏前确立的计划展开现场观察与记录,将记录结果与相关理论碰撞实现个人反思和教育建议。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包含诸多要素的行动体系,在自主游戏观察的设计一实施一反思一改进中完成,而在每一次观察行为中形成不断推进的链接。但是当前教师对自主游戏观察行为基本属性的认识较为模糊,没有意识到观察的系统推进性、计划性以及个人反思的理论性等方面,这就使得教师在实践中盲目主观,这也导致了教师无法收获自主游戏观察所具备的潜在价值,从而使其失去积极性,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的境地。所以针对自主游戏观察行为基本属性的认识是一项待明确和厘清的问题,这将使教师在实践中的自主游戏观察行为从模糊走向准确,从而改善幼儿自主游戏观察能力。

(二)创新教研方式,提高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行为的专业性

当下幼儿园对游戏观察相关的教研是以全园教师共同研讨部分教师观察记录的形式展开。在这种研讨形式中,全园教师可以针对观察记录结合自身经验进行交流,然而从当前我国幼儿园实际情况来看,教师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足、游戏观察行为不够重视以及观察经验欠缺的问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教研容易则容易无法实现持续的提升,而幼儿教育专家则具备深厚的理论素养,因此幼儿园应当创新自主游戏观察行为的教研方式,改变当前接受专家指导就是去听专家开设讲座的单一形式,定期将专家“请进来”,请专家关于本园教师游戏观察记录的研讨,结合理论知识并指出教师在游戏观察中出现的真实问题,从而使得教师真生理解理论知识,实现教师在自主游戏观察能力上的持续提升。

)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给予适宜的引导与帮助

从幼儿的角度来说,评价游戏的标准应该是看儿童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自己。教师对儿童游戏的评价往往按照一些硬性指标,进行儿童之间的横向评价。评价的内容往往是纪律性、角色扮演的真实程度等方面。教师对游戏的评价应关注每个幼儿自身的纵向发展,评价幼儿在游戏中探索的投入程度、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的敏捷性与创造性以及参与游戏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等方面。从游戏本真价值体现的角度来看,教师评价游戏最应该关注的是每次游戏活动潜在教育价值的发挥程度方面。幼儿园游戏的最大意义也在于其教育意义的充分展现。幼儿通过游戏能获得身心发展,那么游戏就是成功的。“让游戏成为游戏”就是要让游戏的教育性得以体现。所以,教师在对幼儿游戏的评价应该从两个角度出发,一是幼儿发展的角度,二是游戏价值体现的角度。教师正确评价幼儿游戏也是指导幼儿游戏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赵雪,许冰灵. 幼儿园新教师观察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福建省幼儿园调查[J].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23,39(01):60-68.

[2]李晓红. 幼儿教师的幼儿园游戏开展与组织能力提升对策探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22,(50):161-164.

[3]王禹,刘晨. 幼儿园户外混龄活动中教师的专业角色研究[J]. 教育观察,2022,11(30):21-24.

[4]殷海燕,李静. 幼儿教师区域游戏指导中的反思探析[J]. 教育观察,2022,11(30):42-44+71.

[5]谭拉. 中班幼儿户外积木游戏教师指导现状研究[D].江苏大学,2022.

[6]金弘烨. 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中教师介入策略的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20.

[7]叶卉. 幼儿教师游戏观与实践行为关系之个案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

[8]王慧娟. 幼儿游戏中教师的角色[J]. 文学教育(下),2018,(08):96.

[9]刘媛媛. 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多重角色”[J]. 人才资源开发,2014,(22):91-92.

[10]杨怡. 扮好角色  把握策略  引导幼儿快乐游戏[J]. 才智,2014,(14):157.

[11]邱向琴,孙嫣红,姜雯. 游戏活动中教师角色的错位与归位[J]. 学前教育研究,2012,(05):70-7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