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2
/ 2

浅析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创新

高飞

洛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471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不断深入,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基本的知识的同时,近期推出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东西。尽管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应该努力提高它的质量,以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创新;创新策略

引言

在小学阶段,一般都是在学校开设的,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同学们可依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挑选适合自己的课程。本课程设置适当的难度,旨在开拓同学的视野,提升其整体素质。与传统的基础学科相比,该学科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其发展更为灵活和自由。为使学生掌握这门学科的基本理论,提高其综合素质,高校应采用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目前,我国的小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学习和评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学习和评估是非常必要的。要保证培训的成功,就必须对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寻找合适的对策。

一、我国现行教育评估制度的缺陷

(一)单一化的教育评估

目前,不少学校及父母仍以学业为第一要务,要求孩子好好读书,争取及格。但是,这样的实践忽视了把理论联系实践和实践的功能。久而久之,他们只能做到“只会学习,却不会运用”,只能掌握最基本的基本原理,却无法在现实中运用这些知识。

(二)以成就为依据的教育评估

老师们还在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能够对新的教育观念进行探究,在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投资,这使得它既有很好的展开时间,又没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很难适应社会对具有很高综合能力的人才的需要。虽然很多老师并没有完全意识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推动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重要性,但是他们还是不应当采用不科学不客观的评估方法,仅仅关注于学生的测试结果,这样的评估方法明显不科学,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教学评价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评估中,存在着诸多的主观性问题,没有健全的课程规则,很难激发并推动学生积极参加,进而提升其学习成效。因此,必须强化学生的综合实践教学,不能只将其作为基本教学内容。在对教师进行评估时,因缺少一种科学、理性的“平 A”的方法,造成了教师对教师的素质评估存在一定的偏差。虽然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人们对其认识不足,对其重视程度越来越低。但是,当他们认识到课堂上的评估是以个体成绩为主,参与实践并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时,他们就会变得不积极。

二、基本教育整合实训课程的改革对策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校本课程

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新一轮的新形势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成为一门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课程。为此,我们要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并在实践中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才能保证该课程的顺利开展。通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其思维、创造性和全面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老师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怎样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而不是仅仅专注于他们的学习成果。为此,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并应主动参加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保证教学效果,让学员们获得最大程度的收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校本课程”。

(二)对实践课程的有效引导

首先,对学生的创造性思考与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在教学中掌握与运用所学的东西。与常规的课堂教学相比,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在自己提问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把问题转换成一个有意义的话题,然后在这个话题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教师要做好引导和激励,使他们能更好的了解问题的实质和发展规律。其次,要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引导,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充分利用自身的潜力。老师的作用并不只是给学生上课,还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思考,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更多的东西,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练习是一种快乐的经历,不仅是一种消遣,而且能使人对这个世界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师若能在教学中给予正确的引导与适时的启迪,则本学期的教学过程将会变得更为丰富多彩,使同学的时间变得宝贵而有意义。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避免他们在课堂上走神。要沉着,在筹备过程中,不仅要把活动的要点放在心上,还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还要在实践中加以引导,从而提高活动的品质。教师要积极引导同学们主动参加,既可以让同学们整理出自己的科研结果,又可以让同学们在实践中看到自己的进展,增强同学们的自信,提高同学们的平阿基、反思和总结的能力。在展示完毕后,同学们常常会提出许多新观点,这些观点既可帮助同学反思,也可激发同学们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在小学综合活动中,老师可以引导同学们自己进行资料的组织与整理,也可以提出特定的要求,协助同学们进行文件管理。力求在整体规划、精心准备、细致实施、行之有效的方式下,搜集到的第一手资料,使其能更好的开展实验,并能更好的展示实验结果。

(三)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实验主题具有生活化

要提高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品质,教师应将其与同学的生活相结合,使其更接近同学的现实,使同学在平时的体验中得到更多的快乐。教师要使课堂变得有趣,让同学们在一种放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以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并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思考的能力。透过系统化的授课,让同学深入了解本学科与现实的紧密关系,在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其生存技能。“在你身边的“低碳生活””这一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教师可以把家庭生活当作学习的重点,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使同学们加深对教材的认识,增强他们的节俭观念,激发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他们能真正地参与到倡导和践行中来。

(四)明确综合实践课程目标

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在进行地方课程教学设计时,首先需要结合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积极设计明确的地方课程教学目标,着重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拓宽学生对地方文化、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认知,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知识的积累。同时教师还需要将地方课程与其他学科内容进行整合,形成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补充,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适应能力,感受地方课程中所蕴含的独特地方文化特点。

三、结束语

尽管目前我国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诸多缺陷,但我们仍应致力于提升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出更强的主动性。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的研究,同时要加强他们的自主思维,使其成为一门富有魅力的课程。在课堂上,我们不能仅限于课本上的学习,而是要充分挖掘已有的教育资源,拓宽学科领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柴干.构建小学“大语文”教学——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创新性融合[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1(05):137-138.

[2]谢作如,张禄. Arduino创意机器人入门[M].人民邮电出版社:创客教育, 202204.145.

[3]刘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论》评介[J].中小学教材教学,2022(02):79-80.DOI:10.19878/j.cnki.zxxjcjx.202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