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镇农户饲养猪过程中如何预防猪瘟病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2-26
/ 2

我镇农户饲养猪过程中如何预防猪瘟病分析

胡友章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瞻榆镇综合服务中心  (吉林 通榆 137200)

【摘要】我镇农户养猪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前几年由于生猪涨价快,激发了农户的养猪热情,由于养殖规模大,就必须注重疾病的预防,尤其是猪瘟。这种病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疾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变性引起的广泛出血、梗死和坏死。猪瘟在世界上许多养猪的国家都有流行,由于其传播快病死率高,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对当前的猪瘟病的情况进行了分析,介绍了猪瘟病的病因与传播,猪瘟病的诊断要点,并在最后提出了几点预防措施。

【关键词】猪瘟病毒;猪瘟病;猪热病;猪瘟;养猪

猪瘟是十分严重影响到农民养猪业发展的一项疾病,近20多年来,有些国家致力于消灭猪瘟工作研制了可靠的疫苗,推广了特异、快速的诊断检疫方法,制订了适合本国国情的兽医法规,执行了严格的防疫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有的国家已经宣告消灭了猪瘟,有的国家已基本得到了控制。通榆县瞻榆镇有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农户养殖生猪的规模逐年加大,这就必须注意疾病的预防,本文以通榆县瞻榆镇的基本情况出发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当前我国对猪瘟病的防治情况

我国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经匈牙利、意大利等国家应用后,一致认为该疫苗安全有效,无残留毒力。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体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上,公认中国的猪瘟免化弱毒疫苗的应用,对控制和消灭欧洲的猪瘟作出了贡献。

我国对防制猪瘟工作十分重视,是各级兽医部门的工作重点,并明确提出了以免疫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制措施。经验表明,只要按照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到头头免疫接种,严格执行动物检疫法规,猪瘟在我国是完全可以控制和消灭的。

近年来,有的地区发现了所谓慢性猪瘟、非典型猪瘟和隐性猪瘟,给养猪业带来了麻烦,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其病因有多种说法,有的认为是免疫程序错误,疫苗的质量欠佳;也有的推测是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或猪瘟病毒毒力的变异;还有的分析是由于现在的诊断水平提高了,不论如何,猪瘟是当前引起猪群大批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二、 猪瘟病的病因与传播

猪瘟病毒属黄病毒科,瘟疫病毒属,基因组为单股线状的 RNA,与牛黏膜病病毒有共同的抗原。猪癌病毒不能使其他哺乳动物和禽类感染发病,但接种黄牛、绵羊后,病毒能在其血液内维持2~3 周,具有传染性;病毒也能在兔体内传代,连续通过兔体后可使其毒力致弱。我国的猪癌兔化弱毒疫苗的毒种,就是这样培育成功的。

目前认为猪瘟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致病力有强弱之分,强毒株引起病死率高的急性猪瘟,而温和毒株一般是产生亚急性或慢性感染。猪出生后感染低毒株的,只造成轻度疾病,往往不显临床症状,但胚胎感染或初生猪感染可导致死亡。温和毒株感染的后果,部分取决于年龄、免疫能力和营养状况等宿主因素,而强毒或无毒的猪瘟病毒感染,宿主因素仅起很小的作用。

猪瘟病毒可于体外在猪胎细胞或乳猪的脾脏、肾脏、骨髓,睾丸等细胞上生长繁殖,通常不产生肉眼可见的细胞病变。病毒在猪体内从扁桃体侵入淋巴结,经24小时后到达脏器,其中以脾脏、淋巴结和血液中含病毒量最高。猪瘟病毒的感染力很强,每克含病毒达百万个猪最小感染量。病猪排出的粪便和各种分泌物中,以及各组织脏器和体液中都含有大量病毒。

猪瘟病毒对腐败、干燥的抵抗力不强,尸体、粪便中的病毒2~3 天即失去活力,但骨髓腐败较慢,其中的病毒可存活15 天。对寒冷的抵抗力较强,病毒在冻肉中可存活几个月,甚至数年,并能抵抗盐渍和烟熏。一般常用消毒药,特别是碱性消毒药,对本病毒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三、猪瘟病的诊断要点

1、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品种、年龄、用途的家猪和野猪都易感。20 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由于从母猪的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而具有被动免疫力。本病的发生没有季节性,在新疫区常呈急性暴发,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在猪瘟常发的地区,猪群有一定的免疫力,病情较缓和,呈长期慢性流行,若发生继发感染,则可使病情复杂化。

2、肺丝虫、蚯蚓、家蝇、蚊子等都可成为猪瘟病毒的自然保毒和传播者。本病主要从消化道感染,也可经皮肤伤口和呼吸道传播。病猪的尸体处理不当,消毒不彻底,检疫不严,可通过运输、交易、配种等因素造成广泛地传播。人、畜随意进入猪舍,注射器消毒不严等情况,都可成为间接传播媒介。

3、典型猪瘟常表现为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至40C~41C,稽留不退,寒战,倦息,行动缓慢,垂头弓背,口渴,废食,常伏卧一隅闭目嗜睡。眼结膜发炎,角膜充血,眼脸水肿,分泌物增加,甚至将上下眼脸粘连。在下腹部、耳根、四蹄、嘴唇、外阴等处,可见到紫红色斑点。病猪初期排粪困难粪便呈粒状带有黏液,不久出现腹泻,粪便呈灰黄色,恶臭异常,肛门周围沾污粪便。公猪的阴茎鞘积尿,膨胀甚大,用手捋之有浑浊、恶臭、带有白色沉淀物的液体流出。哺乳仔猪也可发生急性猪瘟,主要表现神经症状,如磨牙、痉挛、转圈运动、角弓反张或倒地抽搐,如此反复几次后以死亡告终。据国外报道,小猪先天性震颤的,12%是由猪瘟病毒所引起。

四、猪瘟病的预防

1、重视疫苗的免疫接种。我国研制的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是消灭和控制猪瘟的有力武器。它具有性能稳定,安全性好,免疫原性强,对强毒有干扰作用,免疫接种 4天后即有保护力等优点。为充分发挥疫苗的应有作用,介绍4种猪瘟的免疫程序,可根据本场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一是乳前免疫(或称超前免疫、零时免疫)法。即仔猪出生后尚未吮初乳前,接种猪瘟活疫苗,间隔2小时后再喂初乳,其保护期可达6个月以上。二是去势免疫法(或称断奶时一次免疫法)。通常 30~40日龄仔猪断奶后,在去势的同时进行猪瘟疫苗接种,此期间母源抗体已消失,接种疫苗可获得最佳的免疫效果。此法适用于猪瘟的安全地区和饲养母猪较多的农村。三是二次免疫法。首免在20~25日龄,二免在 60~65日龄。由于仔猪在20日龄后母源抗体减少,可能抵抗不了强毒的感染,需要提前接种,但这时仔猪的免疫应答能力不强,保护期较短,于 50~60日龄时需加强免疫1次。大多数猪场采用此法。四是种猪免疫。在以上免疫接种的基础上,种猪每年加强免疫接种1次。注意不能在妊娠期接种,尤其不能在妊娠后期接种猪瘟活疫苗。

2、加强抗体检测。平时应做好猪瘟抗体水平的检测,定时抽查各种类型猪的抗体水平,可了解免疫接种的效果,制订猪瘟合理的免疫程序。特别对种母猪的抗体检测尤为重要根据检测结果及时淘汰猪瘟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水平低于临界线的母猪,这对于消灭非典型猪瘟有重要的作用。

3、应急措施。一旦发生猪瘟时,应立即对猪场进行封锁,扑杀病猪,病尸焚烧深埋。可疑猪就地隔离观察。凡被病猪污染的猪舍、环境、用具等都要彻底消毒。对假定健康猪和疫区及受威胁区的猪,都要进行猪瘟活疫苗的紧急免疫接种。

4、猪瘟病的治疗。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通过我们的多年经验总结,发病初期注射抗猪瘟高免血清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简介:胡友章,男,汉族,1969年11月出生,吉林通榆人,现任职于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瞻榆镇综合服务中心,研究方向为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