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09
/ 2

德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

张勇

吉林省白山市第十六中学  134300

摘要:德育在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其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研究了德育如何有效地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几条有效路径。这些路径的有效实施,将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道德品质全面发展、具有优秀数学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德育;初中数学;教学路径

引言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德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被广泛认为是提高学生品德和学业水平的有效途径。初中数学课堂是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场所,将德育融入其中,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德育如何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将德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德育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注其品德养成。通过数学课堂上的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正直诚信、责任心强的人格品质,培养他们健康、阳光、乐观的心态。德育融入数学课堂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加强他们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能力。这些素质对学生未来进入社会、融入团队、解决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数学作为一门需要逻辑推理和严密思维的学科,德育的融入可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辨别是非,培养正确认识、正确判断问题的能力,提升道德判断力。

(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德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将其融入数学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帮助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育融入数学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协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活动中,学生需要相互沟通协作、分工合作,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人际交往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将德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原则

德育和数学教育应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不是简单地并行或割裂进行。德育要与数学知识紧密结合,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使德育教育成为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德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循序渐进地进行。从简单的德育内容开始慢慢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不仅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也要与数学教学的内容相适应。德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要具有实践性。通过具体的案例、问题解决、角色扮演等实际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并体验到数学与道德的联系,真实感受到德育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将德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

(一)准确把握德育渗透基本原则,狠抓学习行为管理

教师应该通过激励、赞赏和关怀等方式,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在班级里形成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氛围,使学生愿意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在德育渗透中,需要制定明确的学习规范和行为准则,明确规定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应当遵守的纪律和行为规范,并建立奖惩机制,及时奖励表现好的学生,对违规行为给予适当处罚。教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特点,比如注重课堂纪律、尊重师长、团结友爱等,提升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感。德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也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例如,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数学问题、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二)深入教材内容挖掘德育元素,探寻德育的切入点

在教学中挖掘数学知识背后蕴含的道德意义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数学背后所包含的道德要求和伦理观念。比如,在学习数学中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自律等品质,以及培养正确的合作、公平竞争意识。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引导学生进行道德思考,包括如何公平地合作、如何尊重他人的意见、如何遵守规则等。让学生认识到数学问题解决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上的能力,更涉及到对待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念。通过数学领域内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其中涉及到的道德问题,让学生能够以数学的视角看待道德问题,并进行道德评价和思考。例如,了解数学史上一些伟大数学家身上所展现的聪慧、勤奋、毅力等优秀品质。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强调数学思维与道德价值观之间的关联,比如逻辑推理、严密性、求真务实等数学思维方式与真诚、诚信、负责等道德价值观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了解数学背后的道德内涵。

(三)在课堂上创设德育教育情境,营造浓厚德育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真实的道德故事、引用名人名言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他们从情感上认同和接受正面的道德观念。这种情感共鸣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会道德的意义。通过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时体验道德选择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道德冲突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思考并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组织学生展开关于道德问题的讨论与分享,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同一问题,激发他们思考和表达的能力。通过开展讨论,可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表达看法,并互相启发。结合数学内容,引入一些包含道德问题的数学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讨论中引导学生探究案例背后涵义,形成对道德问题的思考和评价,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组织班级活动如志愿者服务、慰问留守儿童等,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到奉献、互助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四)设置更明确的德育教育目标,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成长需求,明确德育教育目标,将其与数学教学目标相结合。例如,培养学生的自律精神、合作意识、创新思维等,同时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术表现。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元素,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与德育目标相一致。例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道德价值观,进行道德讨论和合作实践,以及通过案例分析等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与道德的关系。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德育的示范者和引领者。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挑战、认真对待学习等,营造积极健康的学习风气。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和良好习惯。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道德行为习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结束语

将德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是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促进其道德品质和学术能力的提升。通过创设德育教育情境、设立明确的德育教育目标、深入教材内容挖掘德育元素、和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等有效路径,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综合发展。希望以上路径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让德育和数学教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良好品德和学识水平的优秀青年。

参考文献

[1]牟蔚林.浅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05):131-133.

[2]汪赫.让德育教育融入数学课堂——浅议初中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03):90-92.

[3]贺正铎.以德促教,德育为先——浅谈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03):93-95.

[4]刘花.与德育共舞——初中数学班主任德育融入教学的探索[J].华夏教师,2022(26):7-9.

[5]周云娥.初中数学班主任德育融入数学实践之探索[C]//新课程研究杂志社《“双减”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第二辑《“双减”政策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第二辑,202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