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知多少:原因、预防与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19
/ 2

产后出血知多少:原因、预防与处理

胡琼 

宁南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四川宁南 615400

产后出血作为产科急症之一,严重威胁着产妇的生命健康。随着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产后出血的理解和处理手段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严重性仍不容忽视。每个孕妇都可能面临产后出血的风险,理解产后出血及其预防与处理的知识至关重要。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多种多样,其中宫缩不良和凝血功能障碍是最为关键的影响因素,二者疏忽不得。尤其是如何通过及时预防和妥善处理这两大影响因素,以降低分娩风险,对每一位准备或已进入产妇阶段的女性及其家庭深具意义。正因为如此,本次科普将深度解析产后出血的原因、预防与处理,希望能为广大孕妇提供有益的参考与指导。

一、产后出血的定义

产后出血,是指在分娩后的24小时内,妇女的月经量达到或超过500毫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或者在24小时后至产褥期结束(6周内),月经量达到或超过1000毫升的一种病理现象。这种情况在临床上发生不常见,却具有很高的危险性,主要是因为大量出血可能在短时间内引起母体休克甚至死亡。

产后出血的范围也可以像是小规模的出血,一些病例中,也可能发生大规模和弥漫性出血。这主要取决于在分娩过程中的血液失血程度、女性自身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得到了及时、恰当的医疗处理。

产后出血也可能由无数微小的出血点导致,也可能由一个出血点引起。无论源于何处,快速的医疗反应和治疗举措都是至关重要的。理解产后出血的基本定义和潜在的风险是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产科安全课题讨论的基础。

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严重性

产后出血,是指在分娩后的24小时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毫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或在24小时以后至产褥期结束,出血量集中超过1000毫升的情况。根据全球卫生组织的数据,产后出血在发生率上占所有分娩并发症的24%,是造成分娩期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产后出血的严重性不应被忽视。少量的出血可能对母亲的身体状况造成影响,从而导致乏力,贫血,乃至休克。严重的出血则可能危及母亲的生命。特别是在资源匮乏的地区,肇因于止血技术及血源供应问题,严重的产后出血的处理更加困难,导致了较高的产后死亡率。

这就是为什么产后出血的防控工作必须被认真对待。只有深入了解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严重性,才能更好地筹划预防和处理方案,从而大大降低产后出血可能带来的危害。

三、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产后出血,一般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出血超过500毫升,或者剖宫产后出血超过1000毫升的情况。而对于这种现象,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宫缩不良(子宫收缩乏力)。分娩后,子宫需要通过收缩以闭合血管,进而阻止大量出血。如果子宫不能有效地收缩,便可能导致产后出血。

二是生殖道受伤(软产道的裂伤)。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阴道、宫颈或子宫创伤,这些创伤的部位可能经常是产后出血的源头。

三是子宫撕裂(宫颈撕裂伤)。这通常发生在助产时或难产时,由于宫颈和阴道未能充分扩张,或者胎儿过大,造成子宫壁的撕裂,从而导致出血。

四是胎盘异常。如胎盘早剥、胎盘附着不全或胎盘粘连等情况,都可能引发大量出血。

五是凝血功能障碍。一些疾病或药物可能导致母体的凝血功能异常,无法有效止血,导致出血。

以上这几点,都是产后出血最常见,且对母体危害最大的原因。针对这些情况,需要医生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降低产后出血带给母体的风险。

四、宫缩不良与产后出血的关系

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宫缩不良。正常的子宫宫缩帮助分娩后的子宫在分娩后重新收缩至其非孕状态,并促进了血液凝结至剩余的胎盘伤口上,减少出血。诸如长时间劳动、过度使用催产药、胎儿过大或胎盘过早剥离等因素可以导致子宫肌肉疲劳,从而降低宫缩能力,被称为子宫惰性。这使得子宫不能有效地收缩和修复伤口,增加了产后出血的风险。

宫缩不良则可能使子宫内的血液无法排出,形成血块,积聚在子宫内,导致再度出血。另一方面,宫缩不良也可能使得分娩后的子宫不能恢复至正常大小,从子宫内膜的残余部分中出现持续不断的出血。

需要注意的是,宫缩不良只是产后出血的诸多可能因素之一。宫缩不良所引起的产后出血,在短时间内失血量大,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容易出现休克甚至是生命危险。对于宫缩不良,要从实际出发,做好产后的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

五、凝血功能障碍与产后出血的相互影响

临床医生对产后出血的处理需要有周全的知识和经验,这其中不仅包括识别和处理产后出血的表现,还有了解其背后的原因与影响因素。凝血功能障碍是产后出血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常的生育过程中,身体的凝血机制会为新生肌肉纤维的生长和修复提供必要的结构支持。但是,如果凝血功能发生障碍,可能造成正常的宫缩过程被打断,从而导致出血。

临床上,有许多与产后出血相关的凝血功能障碍类型。比如,血小板减少症,这种状况下,血小板的数量明显减少,减弱了血液的凝固性,进而增加了出血风险。再例如,血液中某些凝血酶或抗凝物质水平异常,这样的状况也可能导致出血。

这说明,凝血功能障碍不仅可作为产后出血的预测指标,也可以与出血的后续处理方案紧密相连。身体的凝血机制与出血风险的管理是密切相关的。避免凝血功能障碍发生,适当调整凝血机制,可以大幅度降低产后出血的风险和严重性。反之,一旦凝血功能发生障碍,产后出血的治疗将更为复杂和困难。

六、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对降低分娩风险的重要性

产后出血在分娩过程中是一种常见且可能毁灭性的并发症。与此相关的高风险对于每位准妈妈和医疗团队来说都是巨大的压力。预防产后出血的策略对降低分娩风险极为重要。在预防方案中,适度的运动和健康的饮食可以提高妈妈的身体状态,从而提高围产期的出血阈值。适当的产前教育有助于妈妈们更好地了解产后出血和预防策略,并积极参与到预防和应急活动中。

在处理层面,快速有效的干预对于控制出血并降低生命风险至关重要。建立良好的应急方案,能在医疗团队中建立高效的沟通,预设设备和药品,以确保在出血发生时能够迅速应对。这体现了产后出血处理在降低分娩风险中的重要角色。

简言之,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的实施不仅能降低分娩风险,还能提高妈妈和宝宝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通过基于个体化的综合干预策略,可以极大减低母婴双方的风险,提升分娩过程的安全性和质量。

结语

经过深入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明确产后出血的定义,了解其发生率和严重性,也深入剖析了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还从宫缩不良和凝血功能障碍的角度,详细探究了它们与产后出血的相互关系与影响。而把握好这些关键知识,无疑会为有效预防和处理产后出血,乃至降低分娩风险提供关键的指导。每一位即将或已经成为母亲的女性,都需要对此有足够的认知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