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动脉在临床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对比效果分析。方法选取100例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其中静脉组的患者50例,动脉组的患者50例,将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方式的治疗办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实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根据两组患者实际的治疗效果,准确的分析患者神经功能水平,判断脑梗死存在严重性的缺损问题,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是否存在明显的变化,实际指标是否有所降低,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价标准需要得到有效的差异对比分析,具有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采用尿激酶治疗,在动脉治疗上相比静脉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推广性价值和应用效果。

  • 标签: 静脉溶栓 动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可造成进展性的肾功能不全,但发展成急性肾衰竭者少见。治疗上以药物治疗为主,近年来的随机对照研究显示经皮介入血管治疗并不能改善主要心血管及肾脏事件。我们报告1例60岁双肾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女性患者,因高血压控制不佳,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后出现急性肾衰竭,经皮血管造影+支架置入治疗后血肌酐迅速下降,血压恢复正常且对降压药需求量明显下降。提示血管介入治疗由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导致的肾功能快速下降有效。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肾动脉梗阻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球囊腔内阻断辅助主动脉手术15例经验。方法15例主动脉术后需再次手术患者,在复合手术室DSA引导进行球囊腔内阻断辅助下主动脉手术。入选条件为血管无法直接阻断者。以术前最后一次CTA图像为标准,测量需要阻断的靶血管直径,选择合适球囊及对比剂用量、血管入路;术中以球囊充盈、固定贴壁良好,远端有创血压波形显示为平流,压力接近静水压作为完全阻断标准。结果15例球囊腔内阻断辅助主动脉手术患者,均阻断完全,手术顺利。术后14例阻断靶血管和血管入路均无并发症发生。1例三分支支架术后再次行胸腹主动脉替换患者,球囊阻断术后支架内皮组织脱落,栓塞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再次手术。结论球囊腔内阻断技术扩大了主动脉手术适应证,简化了手术操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阻断方法;术前应判断靶血管是否适合球囊阻断,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

  • 标签: 介入球囊 主动脉夹层 孙氏手术 主动脉替换术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汽车工业都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世界第二大汽车保有国,这就把汽车行业对科技水平需求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汽车维修市场主体日趋专业化、多元化。为了更加有效管理我国的汽车维修市场,充分借助当前的信息技术优势,将计算机应用于汽车维修行业管理当中能够充分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分析并探讨了计算机在汽车维修行业管理上的应用问题。

  • 标签: []计算机技术 数据库 汽车维修 实际应用 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不同人工瓣膜围手术期新发传导阻滞及永久起搏器置入的发生率。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外科瓣膜中心行TAVI治疗的97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经股动脉途径Venus-A瓣膜组(52例)与经心尖途径J-Valve瓣膜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传导阻滞及永久起搏器置入的发生率。结果Venus-A瓣膜组与J-Valve瓣膜组比较,新发传导阻滞[48.1% (25/52)对53.3%(24/45),P=0.61]及永久起搏器置入[11.5% (6/52)对6.7%(3/45),P=0.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Valve瓣膜组中的主动脉瓣狭窄亚组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亚组比较,患者新发传导阻滞[43.8%(7/16)对58.6%(17/29),P=0.34]及永久起搏器置入[6.3%(1/16)对6.9%(2/29),P=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Venus-A瓣膜与J-Valve瓣膜行TAVI治疗的患者,围手术期传导阻滞及永久起搏器置入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传导阻滞 永久起搏器
  • 简介:摘要非钙化单纯主动脉瓣关闭不全(noncalcified pure aortic insufficiency,NPAI)是老龄化社会中退行性心脏瓣膜病的常见类型之一。大多数NAPI患者可见其主动脉瓣环明显扩大且其病变主动脉瓣缺少钙化灶支撑,故对于这类患者难以常规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进行治疗。本中心回顾性总结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共12例老年NPAI合并瓣环扩大(noncalcified pure aortic insufficiency with aortic annulus dilatation,NPAI-AAD)患者使用介入瓣膜支架外加宽和/或人工腱索外辅助锚定技术进行治疗的随访结果。患者术前常规进行门控全心动周期增强CT检查,瓣环直径大于29 mm(J-Valve最大型号为直径29 mm)的NPAI-AAD患者入选。术前CT评估收缩期瓣环直径29.2~32.6 mm,美国胸外科医师协会系统评分(Society of Throacic Surgeons,STS)4~15分,年龄73~85岁。术中介入瓣膜常规冲洗后,裁剪医用涤纶片合适大小,使用4/12带针涤纶缝线分别在介入瓣膜纵向3个长矩形支架外缝合6~8针,固定3个涤纶片以增宽介入瓣膜支架外周直径3~4 mm。对于主动脉瓣环直径大于30.5 mm的患者在介入瓣膜支架下缘分别穿入4-0 prolene滑线以协助瓣膜锚定。后将经处理的介入瓣膜于冰水中压载至输送鞘中。常规左侧肋间小切口经心尖穿刺途径心脏搏动下完成TAVI手术。12例患者均成功置入介入瓣膜,均使用J-Valve介入瓣膜支架外加宽技术,6例联合使用人工腱索锚定技术。其中1例使用介入瓣膜支架外加宽技术时,术中瓣膜移位,拖放至降主动脉锚定,然后取第2个介入瓣膜,使用介入瓣膜支架外加宽联合人工腱索锚定技术顺利完成TAVI手术。围手术期因多器官衰竭死亡1例,但其瓣膜位置及功能良好。余患者均顺利恢复出院,术后复查未见主动脉瓣中度及以上关闭不全、轻度关闭不全5例、余均为微量关闭不全。随访6~24个月,11例均无轻度以上瓣周漏和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未见瓣膜明显移位,无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形成、卒中及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对于老年NPAI-AAD患者,创新性使用介入瓣膜支架外加宽和/或人工腱索外辅助锚定技术TAVI手术效果满意,值得继续观察随访。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颈椎弓根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3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90 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做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45 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椎弓根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经椎弓根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 结果:使用了经椎弓根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的观察组患者,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关系等生存质量评分方面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结论:使用经椎弓根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效果较为理想,对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有着积极意义,存在推广价值。

  • 标签: 经椎弓根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老年 胸腰段脊柱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