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持续升高,负担重。乳腺癌诊疗及相关预后研究必需的临床队列建设面临诸多瓶颈,国内乳腺癌大型队列研究相对匮乏,存在标准不统一、失访率较高、重复建设、无法共享等问题。本课题为改善我国目前大型临床队列研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联合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合作建立中国乳腺癌专病队列,为进行乳腺癌多中心临床队列研究提供数据平台和技术支撑。方法乳腺癌标准化前瞻性队列专病队列的建立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通过专家论证建立乳腺癌队列标准化入组指标集,收集入组对象的基线信息、诊疗相关信息并采集生物标本。根据大型人群队列终点事件长期随访技术规范、数据安全及数据处理技术规范的要求,形成乳腺癌标准化前瞻性队列的诊疗及预后研究的随访体系。结果基于标准化的数据集,利用北京科技大学的计算机学科优势,整合动态信息采集终端和社会网络等新兴信息技术手段改善依从性及智能数据质量控制方案,研发出了中国乳腺癌专病队列数据库,截至2020年2月临床队列数据库中纳入患者12 147名。队列建设过程中采集样本资源,并与山东大学牵头开展的生物样本库多中心质量控制体系及共享评价体系研究合作,构建了开放共享的生物样本库网络,形成了乳腺癌发生发展全链条的研究平台。结论本研究随着"十三五"规划精准医学研究的实施,为乳腺癌精准诊疗提供了研究基础,为国家制定相关医学政策提供了数据支持。

  • 标签: 乳腺癌 精准医学 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乳腺癌在女性癌症中发病率第一且逐年上升。2016年9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中国乳腺癌专病队列项目启动,旨在整合队列资源、提高随访质量、构建标准共享的乳腺癌专病队列,为实现乳腺癌发现、预防、早诊、治疗及预后研判等提供研究基础与标准化数据共享平台。方法本研究基于社区人群,采用询问调查、身体测量、生物样本采集、乳腺超声和钼靶X线检查建立前瞻性队列,采用区域健康监测和定向监测随访队列。结果整合乳腺癌专病社区人群队列112 118人,其中完成55 419人标准化队列调查,54 304人采集生物样本。平均年龄51.7岁,超重/肥胖女性占62.7%,绝经女性占48.9%。结论本研究将为中国女性乳腺癌精准防治提供队列基础和研究平台。

  • 标签: 乳腺癌 队列 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国女性子宫颈癌筛查率现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2015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系统中,在298个调查县(县级市、区,以下简称“监测点”)居住超过6个月的20岁及以上完成调查的女性为调查对象,共91 348名,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调查其基本情况及宫颈癌筛查情况,采用基于复杂抽样和人口加权的方法估计筛查率,比较不同特征对象筛查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子宫颈癌筛查的相关因素。结果调查对象的年龄为(51±14)岁,子宫颈癌筛查率为23.6%(21 346名);不同年龄对象筛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40~49岁对象筛查率较高,为34.8%(7 043名);不同地区对象筛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其中华东地区筛查率较高,为27.9%(6 707名)。居住在高收入地区、初中以上教育程度、非农业工作、家庭收入高、有医保、3年内有健康体检是中国女性子宫颈癌筛查的相关因素,其宫颈癌筛查率较高(均P<0.05)。结论中国女性子宫颈癌筛查率低,不同年龄和地区女性筛查率存在差异;居民所在地经济情况、家庭收入、教育程度、工作情况、医保情况及健康体检情况是其相关因素。

  • 标签: 宫颈肿瘤 人群筛查 监测 覆盖率
  • 简介:摘要目的生物样本库建设在疾病的精准预防、诊治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大人群队列的可共享生物样本库网络是未来发展方向。本研究的生物样本库是国家精准医学计划"中国乳腺癌专病队列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旨在解决标准化程度不足、共享性不够的瓶颈。方法通过建设"实体库-信息库-延伸库"、泛共享的乳腺癌专病队列生物样本库网络以及建立严格的标准制定与质量控制标准建设标准化生物样本库。结果生物样本库为乳腺癌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早期筛查、分型分类、个体化治疗、疗效和安全性预测及监控等精准防治诊治方案和临床决策系统研究提供可共享的生物样本库资源。结论生物样本库资料细化完整,病例样本量充足,可满足医疗大数据、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需要。

  • 标签: 乳腺癌 队列 生物样本库网络 泛共享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4-2015年我国≥4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患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数据,共调查75 107人。利用电子问卷采取面对面询问方式收集有关慢阻肺患病知晓及相关知识知晓等信息,通过肺功能检查舒张试验后FEV1/FVC<70%诊断慢阻肺患者共9 134名,基于复杂抽样设计估计我国≥40岁慢阻肺患者的患病知晓和相关知识知晓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9 132名慢阻肺患者纳入分析。≥40岁慢阻肺患者的患病知晓率为0.9%(95%CI:0.6%~1.1%),慢阻肺相关知识知晓率为5.7%(95%CI:4.8%~6.6%),肺功能检查知晓率为3.4%(95%CI:2.8%~4.0%)。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有呼吸道症状和知晓慢阻肺相关知识的患者,其慢阻肺患病知晓率分别为3.9%(95%CI:2.9%~4.8%)、2.4%(95%CI:1.7%~3.1%)和7.1%(95%CI:4.5%~9.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呼吸道症状、职业粉尘和/或有害气体暴露以及慢阻肺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影响慢阻肺患者的患病知晓率。文化程度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影响患者慢阻肺相关知识知晓率;民族、文化程度、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影响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知晓率。结论我国≥40岁慢阻肺患者人群的患病知晓率、肺功能检查知晓率以及慢阻肺知识知晓率均较低,应采取综合的慢阻肺管理与干预措施,不断提高慢阻肺患者的诊断水平及患病知晓水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知晓 知识 肺功能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4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戒烟情况,为慢阻肺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中支气管舒张试验后测试FEV1/FVC<70%的调查对象作为慢阻肺患者,其中5 791名通过询问调查发现的现在吸烟和曾经吸烟的患者被纳入分析。应用复杂抽样调整方法,估计慢阻肺患者中的戒烟率、戒烟比、成功戒烟率、曾经或现在每日吸烟者中成功戒烟的比例与现在吸烟者中尝试戒烟的比例。结果我国≥40岁吸烟慢阻肺患者的戒烟率是25.0%,成功戒烟率是19.1%,戒烟比为23.1%,曾经或现在每日吸烟者中成功戒烟的比例为17.6%。戒烟率和戒烟比均为城镇高于乡村(P<0.05),并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升高(P<0.05);知晓吸烟是慢阻肺危险因素的患者,其戒烟率和戒烟比高于不知晓的患者(P<0.05);吸烟量越小,气流受限严重程度越重,戒烟率和戒烟比越高(P<0.05)。结论我国慢阻肺患者的戒烟率和戒烟比较低,应加强慢阻肺患者戒烟的健康教育,促进医务人员在患者诊疗过程中积极开展戒烟劝诫并提供多种戒烟途径,最终提高慢阻肺患者戒烟的成功率。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吸烟 戒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4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肺炎疫苗接种状况,为慢阻肺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中支气管舒张试验后测试FEV1/FVC<70%的调查对象作为慢阻肺患者,其中9 067名通过询问调查明确肺炎疫苗接种情况的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分析。应用复杂抽样调整方法,估计慢阻肺患者中的肺炎疫苗接种率及其95%CI,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我国≥40岁慢阻肺患者的5年内肺炎疫苗接种率是0.8%(95%CI:0.3%~1.4%)。40~岁组患者的肺炎疫苗接种率是0.3%(95%CI:0.2%~0.5%),≥60岁组患者的接种率为1.2%(95%CI:0.3%~2.1%)(P<0.05);城镇患者的接种率(1.5%)高于乡村患者(0.4%)(P<0.05);慢阻肺患者的气流受限程度越严重,其肺炎疫苗接种率越高(P<0.05);合并其他慢性肺部疾病或糖尿病的患者接种率为1.7%、2.1%,高于未合并的患者(P<0.05);曾经吸烟的慢阻肺患者肺炎疫苗接种率为1.4%,现在吸烟的患者接种率为0.6%。慢阻肺患者的肺炎疫苗接种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分级、流感疫苗接种史有关。结论我国≥40岁慢阻肺患者的肺炎疫苗接种率非常低,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慢阻肺患者的健康教育与肺炎疫苗接种推荐。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炎疫苗接种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4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和吸氧治疗情况,为肺康复治疗的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25个监测点抽取≥40岁常住居民,利用电子问卷通过面对面询问的方式收集有关呼吸康复治疗和吸氧治疗的相关变量,通过肺功能检查将支气管舒张试验后FEV1/FVC<70%者诊断为慢阻肺患者,共诊断患者9 134例,基于复杂抽样设计估计我国≥40岁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和吸氧治疗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9 118名≥40岁慢阻肺患者纳入分析。慢阻肺患者呼吸康复治疗率为0.8%(95%CI:0.6%~1.0%),吸氧治疗率为2.5%(95%CI:2.0%~2.9%)。症状重/急性加重风险高的慢阻肺患者(慢阻肺综合评估在B、C、D组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率为1.4%(95%CI:0.9%~1.9%),吸氧治疗率为5.4%(95%CI:4.4%~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乡、地区、慢阻肺患病知晓、急性加重史和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影响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率,性别、地区、慢阻肺患病知晓、急性加重史、mMRC评级和气流受限严重程度影响患者的吸氧治疗率。结论中国≥40岁慢阻肺患者的呼吸康复治疗和吸氧治疗水平较低,应探索方便、有效的慢阻肺患者管理和肺康复治疗模式,让更多的患者获得科学的肺康复治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监测 横断面研究 肺康复 吸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4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药物治疗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干预,提高慢阻肺患者诊断治疗水平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阻肺监测。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肺功能检测,将支气管舒张试验后FEV1/FVC<70%者诊断为慢阻肺。共9 120名慢阻肺患者纳入分析。基于复杂抽样设计估计慢阻肺患者药物治疗率及其95%CI,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40岁慢阻肺患者的药物治疗率为11.7%(95%CI:10.2%~13.0%),吸入药物治疗率为3.4%(95%CI:2.9%~4.0%),口服或静脉药物治疗率为10.4%(95%CI:9.0%~12.0%),调查前知晓自己患有慢阻肺者的药物治疗率最高。≥60岁患者的药物治疗率高于<60岁者。女性药物治疗率、口服或静脉药物治疗率均高于男性,有职业有害因素暴露者这2个治疗率高于无暴露者,曾经吸烟者的药物治疗率、口服或静脉药物治疗率高于现在吸烟者和从不吸烟者。调查前知晓自己患有慢阻肺者的治疗率均高于不知晓者,有呼吸道症状者的治疗率均高于无症状者。结论中国≥40岁慢阻肺患者药物治疗率,特别是吸入药物治疗率很低,了解自己慢阻肺患病状况、出现呼吸道症状是影响慢阻肺药物治疗的重要因素。应加强慢阻肺早期诊断,提高患者规范化治疗水平。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药物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4-2015年我国≥4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检查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慢阻肺患者规范化诊断、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4-2015年中国居民慢阻肺监测。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法收集调查对象既往肺功能检查状况等信息。通过肺功能检查将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70%者诊断为慢阻肺患者,共纳入9 130名慢阻肺患者。经复杂抽样加权后,估计≥40岁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检查率及其95%CI,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我国≥40岁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检查率为5.9%(95%CI:4.9%~6.9%),男性为6.1%(95%CI:5.2%~7.1%),女性为5.3%(95%CI:4.0%~6.6%),城镇高于乡村(P<0.001),且随患者文化程度升高而增加(P<0.001)。务农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检查率最低为4.0%(95%CI:3.1%~4.9%)。知晓肺功能检查的患者肺功能检查率为32.3%(95%CI:26.4%~38.1%)。有既往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史和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肺功能检查率分别为13.7%(95%CI:11.5%~15.9%)和8.8%(95%CI:7.2%~10.4%)。有职业粉尘和/或有害气体暴露的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检查率为5.7%(95%CI:4.6%~6.9%)。曾经吸烟的患者肺功能检查率为10.2%(95%CI:8.0%~12.4%),均高于现在吸烟者(4.2%,95%CI:3.3%~5.1%)和从不吸烟者(6.3%,95%CI:5.1%~7.6%)。结论我国≥40岁慢阻肺患者肺功能检查水平很低,慢阻肺患者规范化诊断、治疗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 标签: 肺功能检查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横断面研究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