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器官系统为中心(organ-system-based curriculum,OSBC)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医学影像诊断人才岗位胜任力的教学效果。方法本研究已开展以OSBC的教学方法针对前列腺常见疾病、肝脏局灶性病变、肺小结节、肠梗阻影像诊断的教学实践;其中以前列腺疾病影像诊断为教学点,将参加学员(n=52)分为四组:低、高年级规培专硕组、进修组及实习组;设计包括培训前评估、培训、培训后测试的教学框架;比较培训前后测试成绩及主观评分来研究OSBC课程的教学效果及可操作性评估。用SPSS 18.0软件进行t检验。结果四组学员培训后考核成绩均明显提升,高年级规培专硕组及进修组培训后分数高于实习组(F=16.609,P<0.001);主观评分表明高年级规培专硕组及进修学员对课程的满意度最高。结论该课程对中高级阶段医学影像专业学员的教学效果较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对不同层次的学员进行分层次的OSBC教学探索。

  • 标签: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 岗位胜任力 影像诊断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剂量鸢尾素在小鼠白色脂肪组织(WAT)棕色化及棕色脂肪组织(BAT)的作用以及对饮食诱导的肥胖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C57/BLKS/J雄性小鼠,分别进行正常饮食喂养(NCD)和高脂饮食喂养(HFD)。将两种小鼠分别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日腹腔注射鸢尾素(0.8 ng/g,200 μl),对照组每日给予同等体积(200 μl)磷酸盐缓冲液,连续干预14 d。每日定时采集小鼠的食物摄入量及体重等指标。干预结束后处死小鼠进行取材,通过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脂肪组织脂泡大小、活性改变。分析特异性棕色化解偶联蛋白1(UCP1)的表达量来评估不同浓度(0、20和40 nmol/L)鸢尾素在体外对白色及棕色脂肪细胞的干预效果。为评估鸢尾素是否具有改善代谢的功能,对HFD的小鼠进行血清学指标和肝脂肪变性的监测。结果在体外成功培养并鉴定原代白色及棕色脂肪细胞。NCD小鼠中,动物活体显示在接受干预后两组小鼠体重改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比对照组为(-0.78±0.98)比(0.27±0.55)g,P<0.01]。离体组织病理显示,实验组白色脂肪细胞面积较小[实验组比对照组为(14.78±8.44)比(29.49±12.97)μm2,P<0.05];实验组棕色脂肪细胞内的脂滴较大,且UCP1表达量高于对照组。HFD小鼠中,实验组血糖和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比对照组分别为(7.18±0.41)比(13.48±2.07)mmol/L,P<0.01;(2.38±0.26)比(3.89±0.93)mmol/L,P<0.05],实验组肝细胞内脂滴含量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比对照组为(2.73±1.96)%比(14.04±6.29)%,P<0.001]。结论低剂量鸢尾素能够促进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同时能激活BAT,从而产热减轻小鼠体重;并且能够改善饮食引起的小鼠肥胖和相关的代谢紊乱。

  • 标签: 鸢尾素 白色脂肪组织 棕色脂肪组织 棕色化 解偶联蛋白1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海马规避放疗中海马损伤的影像证据及其与认知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设计。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和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随访收集183例接受调强适形放疗(IMRT)的鼻咽癌患者(IMRT放疗组),另收集匹配的30名健康对照组(HC组)。所有受试者均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中文版(MoCA-B)行基线及放疗后6个月的认知评估,并将鼻咽癌放疗患者分为认知损伤组和认知未损伤组。所有受试者行头颅MR扫描,并以T1WI作为纹理特征分析用序列。基于蒙特利尔神经研究所(Montreal Neurological Institute,MNI)脑模板提取个体标准化海马ROI。基于C++和Delphi开发的影像组学计算纹理特征,并运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平均方向、机器学习(随机森林)和自相关矩阵进行特征降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广义线性模型进行组间差异性特征比较。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重要纹理特征与临床资料的关系进行评估。以logistic回归计算纹理特征对认知损伤的预测能力。结果排除19例失访受试者,本研究最终纳入鼻咽癌患者164例作为IMRT组。受试者海马ROI的纹理特征被成功提取并降维。HC组、认知损伤组(56例)及认知未损伤组(108例)间呈现5个差异性特征:方差(Variance)、熵(Entropy)、灰度不均匀性(GlevNonU)、游程不均匀性(RLNonUni)和对比度(Contrast),且后3个呈现IMRT放疗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levNonU,P=0.011;RLNonUni,P<0.001;Contrast,P<0.001)。另外,海马受照剂量与Variance呈正相关(r=0.448,P<0.05),与Entropy呈负相关(r=-0.461,P<0.05)。GlevNonU、RLNonUni及Contrast与MoCA-B评分均呈正相关(r=0.503,P<0.05;r=0.587,P<0.05;r=0.531,P<0.05)。GlevNonU和Contrast是海马规避放疗认知损伤的独立预测因子(OR=0.731,95%CI 0.610~0.857;OR=0.651,95%CI 0.496~0.853)。结论纹理分析结果可作为海马规避放疗中海马损伤的微观影像学证据,且其亦可有效预测认知损伤的发生。

  • 标签: 海马 纹理分析 磁共振成像 认知障碍 预测
  • 简介:摘要腹腔局灶性脂肪坏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腹部脂肪病变,常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就诊。大部分腹腔局灶性脂肪坏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临床处理方法与其他急腹症不同,需要依靠影像学方法及时诊断并区分鉴别,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和过度治疗。笔者主要结合临床病例探讨腹腔局灶性脂肪坏死的典型影像学征象及其主要鉴别诊断。

  • 标签: 脂肪 腹部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对比剂对CT门静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6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在相同条件下行腹部增强CT扫描的患者103例。根据所用对比剂的不同分为高浓度组(51例)和低浓度组(52例),高浓度组对比剂为碘美普尔(含碘400 mg/ml),低浓度组对比剂为碘克沙醇(含碘320 mg/ml)。选取门静脉期数据行门静脉血管重组,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价,评估两组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CT值以及门静脉的强化CT值,计算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客观评价指标的差异,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主观评分的差异。结果高、低浓度组图像评分分别为4.00(3.97, 4.22)和4.00 (3.40, 4.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9,P=0.020)。高浓度组的肝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强化CT值均高于低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脾静脉CT值、肝门静脉主干的SNR与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样扫描方案及对比剂注射方案的前提下,使用高浓度对比剂行门静脉CT成像可有效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及图像质量。

  • 标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造影剂 门静脉 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