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鸢尾(Irisin)是运动后从骨骼肌分泌的新型肌动蛋白,其能加快新陈代谢,增加能量释放,减轻体重,其在高血压、新生儿出生体重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总结近期鸢尾的相关研究进展,希望鸢尾能在更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提供更多的思路和突破点。

  • 标签: 鸢尾素 预测因子
  • 简介:摘要鸢尾(irisin)是2012年发现的一种由Ⅲ型纤连蛋白组件包含蛋白5(?bronectintypeIIIdomain-containingprotein5,FNDC5)基因指导合成的I型膜蛋白再经过裂解水解而形成的一种肌肉因子。鸢尾素有着提高机体的能量代谢、减轻体重、改善2型糖尿病的胰岛抵抗等作用。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将鸢尾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急性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与心肌需求不平衡引起的心肌坏死,是世界各国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证明鸢尾对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并且可以促进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肌细胞与血管的恢复,鸢尾治疗可能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重要手段。

  • 标签: 鸢尾素 肌肉因子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鸢尾是一种主要由骨骼肌分泌的细胞因子,在生物体内分布广泛。研究证实,鸢尾可以调节葡萄糖和脂肪的动态平衡,对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等代谢紊乱性疾病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最新研究表明鸢尾具有抗炎、抗凋亡和抗氧化等作用。文章综述了鸢尾的这些生理作用与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肾疾病、肝疾病、肺损伤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关系,以及这些不同病理条件下以鸢尾治疗为靶点的多个分子途径,提示鸢尾可通过不同机制保护器官功能,为临床上预防和治疗器官功能损伤提供新思路。

  • 标签: 鸢尾素 器官 功能 保护作用
  • 简介:当然,我也有自己的童年,我自己的故事。我生在抗战末期的四川乡下,我知道那个地方叫做金刚坡。也许有些曾住在那个地方的读者会惊喜地发现这三个字,而这三个字马上带给你们不少的回忆,那我当然也很替你们高兴。不过,这个地方能给我的唯一的印象,就只是那一朵蓝色的鸢尾草,一朵开在湖边的蓝色的花。

  • 标签: 儿童 课外阅读 《鸢尾草》 席慕蓉
  • 简介:如果暑假里把这本书找来一读,感觉一定不错。一是书中所写故事就是你们已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二是小说作者是一个刚走过青葱岁月学建筑的女作家,她笔下的人物,有你的影子;三是小说的叙述语言极有作者自己的风格,这在青春小说中可说是独树一帜。此书的责任编辑沈飙这样评价:“这是一本以‘现代进行时态’袒露少女心怀的小说,还是一本具有现代都市气息与中国古典精神的浪漫情感小说。”怎么样,走进其中去品品个中滋味吧!曲弯弯、辛飞焰、夏雨佳、阿乌等多个阳光少年正在书中等着你……当然,在此之前,先来阅读一下本期所选片断,看看曲弯弯和辛飞焰两位主人公第一回合的较量结果怎样,你喜欢谁……读过之后,学着写一个短评,没准儿一不留神还完成了暑假作文呢。这不是一箭双雕的好事吗?

  • 标签: 小说作者 老师 少年 音乐 暑假 较量
  • 简介:女孩,坐在篱笆边上。从日出到日落,她的脸上、眼睛里总是闪烁着一种特殊的光芒。她怎么了?一整天都坐在那儿……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负载鸢尾微溶胶的静电纺丝支架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用微溶胶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负载鸢尾的静电纺丝支架(PLLA),使用透射电镜(TEM)检测纤维支架的内部结构,使用扫描电镜(SEM)检测纤维支架的形貌特征。通过等离子技术将鸢尾枝接于静电纺丝支架,并测定其释放曲线。提取SD大鼠胎鼠海马区神经干细胞,通过免疫荧光染色进行细胞标志物巢蛋白(Nestin)的鉴定。观察PLLA-鸢尾浸出液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TEM显示静电纺丝支架有管状结构,SEM显示其有一致的方向特征;鸢尾可持续释放48 h;提取的细胞聚团呈现出明显的球形,免疫荧光染色表明其表达Nestin;PLLA-鸢尾浸出液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分化。结论负载鸢尾微溶胶静电纺丝支架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分化。

  • 标签: 神经干细胞 细胞分化 微溶胶静电纺丝 鸢尾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鸢尾后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武汉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3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鸢尾组(Ir组),每组12只。IR组和Ir组大鼠采用夹闭左、中叶肝蒂建立大鼠肝脏70%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60 min,再灌注6 h);Ir组于灌注开始时静脉注射鸢尾10 μg/kg;S组仅游离肝脏周围血管及韧带。再灌注6 h后下腔静脉采血并留取肝脏组织标本。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细胞介(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肝脏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的变化。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和磷酸化Janus激酶2(p-JAK2)的表达水平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含量。采用SPSS软件对3组大鼠肝脏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并进行两两比较。结果与S组比较,IR组肝脏组织病理学损伤较重;S组、I/R组和Ir组的ALT含量分别为(75.24±2.65)、(705.33±4.02)、(385.46±3.58) U/L;AST含量分别为(122.33±6.76)、(1 357.54±5.23)、(738.26±3.98) U/L;IL-6含量分别为(104±16)、(586±86)、(275±35) ng/L;TNF-α含量分别为(92±10)、(1 165±102)、(511±73) ng/L;IL-1β含量分别为(98±12)、(610±79)、(312±41) ng/L;MDA含量分别为(174±38)、(1 900±460)、(1 055±266) ng/L;SOD含量分别为(124±10)、(46±8)、(70±10) ng/L;GPX含量分别为(106±12)、(42±5)、(62±11) ng/L;Caspase-3含量分别为(0.22±0.06)、(0.86±0.14)、(0.57±0.11) ng/L;p-JAK2含量分别为0.44±0.05、0.91±0.07、0.62±0.11;p-STAT3含量分别为0.35±0.04、0.86±0.08、0.57±0.07。I/R组及Ir组大鼠血清ALT、AST、IL-6、TNF-α、IL-1β及肝组织MDA、Caspase-3升高(t=445.551、219.362、21.700、7.700、36.182、14.132、24.191、10.111、13.753、7.023、14.456、6.55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OD和GPX含量降低(t=20.374、14.104、15.945、10.96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AK2和STAT3磷酸化上调(t=14.289、5.479、19.054、8.22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IR组比较,Ir组大鼠肝脏损伤减轻,ALT、AST、IL-6、IL-1β、TNF-α下降(t=226.183、14.000、14.081、22.05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组织MDA和Caspase-3浓度降低(t=6.730、7.90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OD和GPX浓度升高(t=6.274、4.98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JAK2和STAT3磷酸化下调(t=8.819、10.83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源性鸢尾后处理可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表达,减轻氧化应激,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 标签: 鸢尾素 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 Janus激酶2 信号转录与转录激活因子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鸢尾(Irisin)对成骨细胞炎性反应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往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购自北京北纳生物公司)加入鸢尾预处理后,再经脂多糖(LPS)刺激。实验分为6组:对照组(Control组)、LPS(5 mg/L)、LPS+Irisin(25 μg/L)、LPS+Irisin(50 μg/L)、LPS+Irisin(100 μg/L)和LPS+Irisin(200 μg/L)组。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活性与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单磷酸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 (AMPK-α)、p-AMPK-α与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1)与Control组比较(0.864±0.021),LPS组细胞增殖明显下降(0.719±0.018),而100 μg/L(0.760±0.033)与200 μg/L(0.809±0.025) Irisin预处理组细胞增殖的明显增加(F=23.6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与Control组比较(286.600±33.448),LPS组ROS含量显著增加(402.600±42.694),而Irisin预处理组(25~200 μg/L)(323.400±27.437、322.600±28.325、309.000±42.936、307.800±24.045)明显抑制ROS形成(F=6.98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与Control组比较,LPS刺激后明显降低线粒体活力[(31.800±3.242)%、(15.667±1.804)%,t=7.532,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7.610±0.229)%、(14.057±1.631)%,t=6.77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MPK-α表达显著降低[(0.546±0.178)、(0.186±0.093),t=6.777,P<0.01],而Caspase-3水平明显升高[(0.212±0.031)、(0.324±0.026),t=4.81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与LPS处理组比较,Irisin+LPS组中MC3T3-E1线粒体活性明显升高[(10.157±0.774)%、(27.500±1.572)%,t=17.145,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减少[(11.927±0.385)%、(7.017±1.080)%,t=7.417,P<0.01],p-AMPK-α表达显著升高[(0.356±0.059)、(0.551±0.044),t=4.567,P<0.05],凋亡蛋白Caspase-3显著下降[(0.384±0.071)、(0.202±0.031),t=4.05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risin抑制LPS诱导的小鼠成骨细胞凋亡,这一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信号有关。

  • 标签: 鸢尾素 成骨细胞 脂多糖 细胞凋亡 单磷酸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 简介:本文介绍了国际上多用的鸢尾分类系统,并说明了鸢尾分类中植学分类与园艺学分类的不同。

  • 标签: 鸢尾 植物学分类 园艺学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鸢尾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大鼠细胞焦亡的影响。方法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200~250 g,6~8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对照组(C组)、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组(V组)和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鸢尾组(V+I组)。V+I组机械通气前尾静脉注射鸢尾1 μg/kg。机械通气(潮气量40 ml/kg,通气频率60次/min,吸呼比设为1∶2,PEEP 0,FiO2 21%)4 h后采集股动脉血样,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PaO2,计算氧合指数(OI);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测定总蛋白浓度,采用ELISA法测定BALF和血清IL-1β、IL-18浓度。取肺组织,HE染色后行肺损伤评分,测定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值;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检测焦亡相关蛋白消皮D-N端(GSDMD-N)、caspase-1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V组肺损伤评分和W/D比值升高,PaO2和OI降低,BALF总蛋白浓度、BALF和血清IL-1β、IL-18浓度升高,肺组织caspase-1、GSDMD-N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1);与V组比较,V+I组肺损伤评分和W/D比值降低,PaO2和OI升高,BALF总蛋白浓度、BALF和血清IL-1β、IL-18浓度降低,肺组织caspase-1、GSDMD-N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1)。结论鸢尾减轻大鼠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焦亡有关。

  • 标签: 纤连蛋白类 细胞焦亡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鸢尾FNDC5在肝细胞肝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HCC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qRT-PCR检测FNDC5在HCC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及和预后的关系。结果FNDC5主要表达于肝癌细胞的胞浆中,胞核弱表达。30例肝癌组织中,FNDC5阴性0例,FNDC5弱阳性5例,FNDC5阳性19例,FNDC5强阳性6例。qRT-PCR法检测显示,在发生脉管侵袭的肝癌组织中FNDC5高表达。在FNDC5高表达的HCC中脉管侵袭的发生率为30%(9/30),显著高于FNDC5低表达组的6.7%(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5.026,P<0.05)。肝癌组织中FNDC5水平的高低与年龄、性别、乙肝病毒感染(HBsAg)、甲胎蛋白(AFP)水平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肝癌组织中FNDC5含量的高低与肝癌是否发生脉管侵袭密切相关,可预测术后肝癌复发。

  • 标签: 癌,肝细胞 肿瘤侵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低剂量鸢尾在小鼠白色脂肪组织(WAT)棕色化及棕色脂肪组织(BAT)的作用以及对饮食诱导的肥胖代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C57/BLKS/J雄性小鼠,分别进行正常饮食喂养(NCD)和高脂饮食喂养(HFD)。将两种小鼠分别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日腹腔注射鸢尾(0.8 ng/g,200 μl),对照组每日给予同等体积(200 μl)磷酸盐缓冲液,连续干预14 d。每日定时采集小鼠的食物摄入量及体重等指标。干预结束后处死小鼠进行取材,通过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脂肪组织脂泡大小、活性改变。分析特异性棕色化解偶联蛋白1(UCP1)的表达量来评估不同浓度(0、20和40 nmol/L)鸢尾在体外对白色及棕色脂肪细胞的干预效果。为评估鸢尾是否具有改善代谢的功能,对HFD的小鼠进行血清学指标和肝脂肪变性的监测。结果在体外成功培养并鉴定原代白色及棕色脂肪细胞。NCD小鼠中,动物活体显示在接受干预后两组小鼠体重改变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比对照组为(-0.78±0.98)比(0.27±0.55)g,P<0.01]。离体组织病理显示,实验组白色脂肪细胞面积较小[实验组比对照组为(14.78±8.44)比(29.49±12.97)μm2,P<0.05];实验组棕色脂肪细胞内的脂滴较大,且UCP1表达量高于对照组。HFD小鼠中,实验组血糖和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比对照组分别为(7.18±0.41)比(13.48±2.07)mmol/L,P<0.01;(2.38±0.26)比(3.89±0.93)mmol/L,P<0.05],实验组肝细胞内脂滴含量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比对照组为(2.73±1.96)%比(14.04±6.29)%,P<0.001]。结论低剂量鸢尾能够促进小鼠白色脂肪棕色化,同时能激活BAT,从而产热减轻小鼠体重;并且能够改善饮食引起的小鼠肥胖和相关的代谢紊乱。

  • 标签: 鸢尾素 白色脂肪组织 棕色脂肪组织 棕色化 解偶联蛋白1
  • 简介:单花鸢尾为伊春林区分布比较普遍的原生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生态幅较宽,观赏价值较高,是一种极具开发应用潜力的野生观赏花卉.本文较详细介绍了该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态学特征、栽培技术及其病虫害防治措施.

  • 标签: 单花鸢尾 栽培 技术
  • 简介:女孩最张扬的时候,十六岁。恰好是她温顺生涯中为数不多的叛逆时期,当时的她和家里人的关系有些糟糕,于是选择在离家不远的高中寄宿,拥有一大群好朋友,每天和大家打打闹闹走在路上。大多数人对她的印象便是在那条长长的路上,青春、笑语和无限风光。他们那群人总是浩浩荡荡的,女孩走在中间,明明生着一副乖巧的面庞,然而更多时候,她又有些吊儿郎当的样子,手插在兜里,目空一切,十分不讨喜。

  • 标签: 女孩鸢尾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