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探讨我国临床医师开展临床研究存在的主要限制及支撑需求。方法以医院在职临床医师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星平台自填问卷调查。结果限制临床医师开展临床研究的主要问题为缺数据平台、有概念无方案、缺立项资助及缺项目管理;临床医师支持需求包括相关的技术服务、项目管理协调、培训及对外交流及质量风险管理等。结论医院搭建临床研究支撑平台,提供针对性的技术与管理支持,推动临床医师开临床研究,提升研究质量。

  • 标签: 临床研究 临床医师 支持需求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综述近年针灸推拿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偏瘫的临床研究,发现主要有针刺、灸法、按摩推拿、电针疗法,以及针灸推拿疗法并用、针药并用或针灸推拿结合现代康复技术的综合疗法,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但目前研究缺乏严格的RCT,操作方案缺乏统一标准,还应加强作用机制研究

  • 标签: 针灸疗法 推拿疗法 中风后遗症 偏瘫 脑卒中康复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临床研究考核评估体系并进行实际应用,探讨该指标体系的信度与效度检验及区分度,评价其效果。方法整群随机抽样抽取54个临床科室,以科室为单位,将每个科室的全部个体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研究。应用克朗巴哈系数、因子分析验证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相关系数法进行区分度分析,t检验法计算区分度,采用极端分组法对比高分组与低分组每个指标的差异,验证指标的区分度。结果整套指标的总体α系数为0.840,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56.278%。通过相关系数法与t检验法分析,结果显示:除"结题情况"、"进驻临床研究科学家工作站人次"与"入选人才类临床研究计划人次"外,其余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区分度指数在0.31~0.64之间。结论该临床研究考核评估体系具有较好的信度与效度,且区分度良好,能够准确的考核评估临床研究情况,对临床效能考核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医院 临床研究考核 指标体系 区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联合筋膜扩张器尿道扩张术治疗复发性尿道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复发性尿道狭窄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8)行输尿管下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联合组(n=34)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联合筋膜扩张器尿道扩张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尿动力学指标[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Abrams-Griffiths(AG)值]、下尿路症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勃起功能[国际勃起功能问卷-5(IIEF-5)评分]、性生活质量[性生活质量问卷(SLQQ)评分]的变化,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尿道狭窄复发率。结果术后6个月,对照组Qmax、IIEF-5评分、SLQQ评分分别为(19.18±4.67)mL/s、(15.23±3.94)分、(55.69±16.97)分,联合组分别为(22.41±4.82)mL/s、(17.54±3.72)分、(64.31±15.80)分,两组均较术前显著提高,联合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406、2.135、2.208,均P<0.05);对照组RUV、AG值、IPSS评分分别为(11.75±3.24)mL、(36.09±7.86)、(13.80±4.18)分,联合组分别为(9.46±2.89)mL、(30.58±7.27)、(11.34±3.65)分,两组均较术前显著下降,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2.637、2.573、2.216,均P<0.05)。联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肉眼血尿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35.10±10.26)min、(12.15±2.06)mL、(18.61±5.19)h、(4.72±1.25)d、(14.46±3.20)d,均短于、少于对照组的(44.12±11.95)min、(13.64±2.80)mL、(22.62±5.76)h、(5.81±1.43)d、(27.93±4.48)d(t=2.863、2.143、2.586、2.869、3.151,均P<0.05)。联合组局部血肿[2.94%(1/34)]、直肠损伤[0.00%(0/34)]发生率及尿道狭窄复发率[5.88%(2/3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7/28)、21.43%(6/28)、28.57%(8/28)(χ2=4.830、5.801、4.286,均P<0.05)。结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尿道内切开术联合筋膜扩张器尿道扩张术能有效改善复发性尿道狭窄患者下尿路症状,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并可改善患者的性生活质量。

  • 标签: 尿道狭窄 输尿管镜 激光疗法 尿道扩张术 尿动力学 下尿路症状 勃起功能 性生活质量
  • 简介: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腹部彩超与经阴道彩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 50例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超声检查方式不同分为 2组,对照组 20例患者进行经腹彩超检查,实验组 30例患者实施经阴道超声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诊断符合率。结果:实验组对异位妊娠的诊断符合率为 96.67%,高于对照组 80.0%;实验组对胚芽、盆腔积液、附件包块、卵黄囊、假孕囊的检出率也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诊断所需时间平均为( 4.68±1.05) min,短于对照组( 9.43±1.75) min。结论:与经腹彩超相比,应用经阴道彩超检查诊断异位妊娠的效果更理想,具有操作简单、图像清晰、准确性高,诊断时间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经腹部彩超 经阴道彩超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早期胃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免疫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124例早期胃癌的患者资料,将其分为腔镜组与开腹组,每组各62例。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围术期各项指标及免疫学指标采用(±s)表示,独立t检验;临床治疗效果采用秩和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腔镜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而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0.05),而总不良反应发生率(9.7%)低于开腹组(25.8%);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s-CRP 、IL-6和TNF-α值均有所升高,而腔镜组患者升高值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早期胃癌患者治疗的手术效果优于开腹胃癌根治术,且术后并发症少,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较小,适合临床上应用。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 胃切除术 存活率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选择性肾动脉弹簧圈栓塞术(SRACE)治疗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术后严重出血的时机选择、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人民医院2013年10月至2019年3月38例PCNL后严重出血患者的出血特点、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及栓塞后肾功能检测情况。结果38例患者中,7例未观察到确切出血点,31例DSA表现为肾动脉性出血,其中动脉撕裂6例,单纯假性动脉瘤(PA)17例,动静脉瘘(AVF)4例,PA合并AVF 4例。根据肾脏血管解剖位置定位,肾动脉上极支出血4例,中极支出血9例,下极支出血18例。急性出血2例,其中1例经SRACE联合输血等治疗后未能有效控制出血而行患肾切除术,迟发性出血20例,缓慢持续性出血16例。31例患者中30例成功栓塞,成功率为96.8%。SRACE术前与术后的肾小球滤过率(P=0.173)、血清尿素氮(P=0.969)、血清肌酐(P=0.18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出血应尽快行DSA明确诊断后行栓塞治疗,迟发性及缓慢持续性出血经保守治疗无效,DSA/SRACE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及治疗方法,SRACE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经皮肾镜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 弹簧圈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循证医学荟萃分析的方法评价前哨淋巴结(SLN)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不同腋窝处理策略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gov以及中国知网(CNKI)、重庆维普(VIP)、万方数据库,采用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获取建库至2020年3月所有关于比较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和非ALND治疗SLN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CT)文献。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5项临床RCT,对于SLN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非ALND组与ALND组相比,腋窝局部复发率(RR=1.12,95% CI:0.76~1.65,P=0.56)、总体生存率(HR=0.91,95% CI:0.77~1.09,P=0.31)和无病生存率(HR=1.00,95% CI:0.87~1.15,P=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ALND组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低于ALN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1,95% CI:0.27~0.63,P<0.001)。结论SLN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不行ALND较行ALND对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无明显影响,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标签: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 腋窝淋巴结清扫 Meta分析
  • 作者: 郭妍 曾葭 李强 李攀 罗凤鸣 张维忠 卢永昕 王青 张伟 曾正陪 刘力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内分泌科,上海 200433;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一科,武汉 430200,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一科,武汉 430200;海军军医大学海军特色医学中心空勤科,上海 200052,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一科,武汉 430200;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神经外科,上海 200433,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一科,武汉 430200;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心血管内科,上海 200433,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成都 61004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 200025,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 武汉 430022,瑞士洛桑大学附属CHUV医院肾脏与高血压科,洛桑 CH-1011,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染一科,武汉 430200;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长海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433,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北京 100037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直接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用于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3例重型及1例危重型COVID-19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阿利吉仑降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4例患者,男2例,女2例,平均年龄78岁(66~87岁),均以呼吸道症状起病,3例经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或抗体检测确诊(重型),1例为临床诊断合并心功能不全(危重型)。既往高血压病诊断明确,2例服用钙离子拮抗剂(CCB),1例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1例服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治疗。入院后停用ACEI或ARB,1例患者因心力衰竭采用阿利吉仑联合利尿剂治疗;3例患者用阿利吉仑联合CCB治疗,其中2例患者治疗1~2周后因血压偏低而停用CCB。在抗病毒、改善氧合的综合治疗基础上服用阿利吉仑降压治疗3~4周,4例患者血压控制满意且无不适主诉,病情好转,均已达到出院标准并已出院。结论初步临床结果显示阿利吉仑对重型COVID-19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是有效和安全的,但应增加病例数进一步做相关的临床治疗研究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高血压 阿利吉仑 钙离子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 简介:[摘要 ] 目的:对妇产科急腹症使用彩超诊断的临床效果。 方法:我院对 6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开展分析研究,对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分析检查结果和病理结果。 结果:彩超诊断后,有 21例不完全流产患者,有 20例符合,准确率是 95.24%;有 15例滋养细胞病变患者,彩超检查出 13例,准确率是 86.67%;有 19例异位妊娠患者,彩超检查出 16例,准确率是 84.21%;有 5例宫腔内凝血患者,彩超检查出 4例,准确率是 80.00%,彩超结果和病理结果差异性不明显,因此彩超的诊断准确率非常高。 结论: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使用彩超具有可重复使用,操作简单,准确率高等优势,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关键词 ] 彩超诊断;妇产科;急腹症;临床价值;研究;观察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肺内原因和/或肺外原因引起的,以顽固性低氧血症为显著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因病死率极高备受关注。ARDS患者病理生理特征表现为肺的顺应性降低、肺内通气血流比严重失衡等。机械通气是ARDS患者生命支持的重要手段。本文回顾了近年关于ARDS肺保护通气策略的文献,阐述了其临床应用和新进展。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肺保护性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 作者: 王淼 王萱 侯惠民 崔亚东 张伟 孟令峰 李春媚 王建业 刘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8
  • 出处:《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医院泌尿外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730),北京医院泌尿外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北京医院放射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北京医院病理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参数磁共振(mp-MRI)对前列腺癌病灶诊断的敏感性,并分析影响敏感性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北京医院收治的66例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病例资料。中位年龄67(56~80)岁。中位术前PSA 8.73(1.22~72.46)ng/ml。中位前列腺体积35.9(16.8~131.8)ml。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p-MRI检查,术后前列腺标本制作病理大切片。2名放射科医生和1名病理科医生分别对前列腺癌病灶进行诊断和定位,以患者和病灶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终点为mp-MRI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性,分析mp-MRI诊断敏感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66例,术前mp-MRI诊断前列腺癌62例(93.9%)。术后病理检查共检出病灶109处,术前mp-MRI共检出77处,敏感性为70.6%。术后病理分级分组(ISUP)分别为1组53例(48.6%),2组31例(27.5%),3组19例(17.4%),≥4组6例(5.5%)。对mp-MRI假阴性病灶特点进行分析,mp-MRI对肿瘤最大径线>1 cm[92.5%(62/67)]、Gleason评分≥7分[87.5%(49/56)],以及前列腺内的主要病灶[89.4%(59/66)]敏感性更高(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线>1 cm(OR=3.183,95%CI 1.580~6.411,P=0.001)以及肿瘤主要病灶(OR=4.042,95%CI 1.127~14.503,P=0.032)是mp-MRI正确诊断前列腺癌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mp-MRI是诊断前列腺癌可靠而有效的手段,对Gleason评分≥7分、肿瘤最大径线>1 cm以及肿瘤主要病灶具有较高敏感性,其中前列腺癌病灶的大小以及肿瘤是否为主要病灶是mp-MRI诊断敏感性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多参数磁共振 影像诊断 病理大切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2日至2月28日武汉肺科医院收治的64例重症COVID-19患者,男36例,女28例,年龄44~85岁,中位年龄为68(62,72)岁;52例(81%)合并基础疾病。按治疗转归分为死亡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9~85岁,中位年龄69 (62,72)岁;合并基础疾病31例(78%)。治愈组24例,男12例,女12例,年龄44~82岁,中位年龄66(61,73)岁;合并基础疾病21例(88%)。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案等,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入院第一天,死亡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中位数为19.0(17.0,23.0) U/L,高于治愈组的16.5(13.5,19.6) 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死亡组肌钙蛋白水平中位数为0.03(0.03,0.07) μg/L,显著高于治愈组的0.03(0.02,0.03) μ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死亡组肌红蛋白浓度为79.5(28.7,189.0) μg/L,高于治愈组的33.1(25.7,54.5)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死亡组D-二聚体水平为2.0(0.6,5.2) mg/L,高于治愈组的0.7(0.4,2.0)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死亡组乳酸脱氢酶水平为465.0(337.5,606.5) U/L,高于治愈组的341.0(284.0,430.0)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死亡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浓度为40.0(30.0,48.0) U/L,高于治愈组的32.5(24.0,40.8)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47例行心电图检查的患者中,22例(47%)心电图异常,其中死亡组心电图异常16例(62%),治愈组6例(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死亡原因:重症肺炎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0例,病毒性心肌炎导致的急性心功能不全9例,心房纤颤3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例,其他5例。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导致的急性心功能不全是导致重症COVID-19患者死亡的原因。早期预防心肌损伤,积极治疗疾病进展过程中并发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可能降低重症COVID-19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转归 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 心肌损伤 病毒性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国产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应用于3月龄婴儿后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在河南省疫苗临床研究基地采用随机、盲法、同类疫苗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受试者为3月龄健康婴儿,共720名,按1∶1比例依据入组随机分配表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按照3、4、5月龄接种程序对研究对象分别接种试验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和对照疫苗(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其中第1针次接种720名,第2针次接种696名(试验组:346名;对照组:350名),第3针次接种692名(试验组:344 名;对照组:348 名)。采用定期随访与主动报告相结合的方式,观察疫苗接种后0~30 d内所有与疫苗有关的不良反应,在接种疫苗前和完成基础免疫后30 d分别采集约3.0 ml静脉血,用于检测和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免疫原性。结果试验组对象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90%(230例),低于对照组对象的32.04%(339例)(P<0.001),其中试验组对象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52%(205例), 低于对照组对象的27.69%(293例)(P<0.001);试验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4%(32例), 低于对照组对象的7.84%(83例)(P<0.001);试验组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57%(6例), 低于对照组对象的2.36%(25例)(P<0.001)。抗体阳转率结果显示,试验疫苗A群(91.42%)、C群(88.76%)与对照疫苗(92.92%)、(87.0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疫苗Y、W135群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8.17%(298例)和99.41%(336例)。试验组对象A群抗体GMT为56.24,对照组为57.43(P>0.05);试验组对象C群抗体GMT(43.53)高于对照组(27.28)(P<0.001);试验组对象Y、W135群抗体GMT分别为89.22和140.66。试验组C群抗体GMT≥1∶128的比例(31.07%,105例)高于对照疫苗(16.22%,55例)(P<0.001)。结论国产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应用于3月龄婴儿后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 标签: 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结合疫苗 安全性 免疫原性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前列腺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大多数前列腺癌患者接受标准治疗后疗效较高,但一旦发展到激素抵抗状态,患者的预后往往较差。放射性核素靶向治疗是继手术和放化疗后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方法,其能克服肿瘤异质性,具有毒性小、靶向性强、疗效好等优点。以177Lu-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治疗为代表的新型放射性配体治疗(RLT)有效解决了晚期激素抵抗状态前列腺癌疗效欠佳这一难题,得到了广泛认可。该文就177Lu-PSMA-RLT治疗前列腺癌临床实践技术及常见不良反应进行阐述,便于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方法,为更好地将该方法应用于临床、开展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同位素标记 放射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多发性脑包虫病合并脑梗塞临床特点以及治疗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颅内多发性脑包虫病合并脑梗死患者18例进行临床观察和治疗,就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结果:18例患者中,1例放弃手术治疗自动出院,其余患者均完成手术,完整摘除包虫囊,且近期随访结果显示无复发。结论:对于本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特别是牧区居住者,应该增强预防意识,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及时就医。

  • 标签: 多发性脑包虫病 脑梗塞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针对当前临床诊疗中分科趋于细化、整体观念应用不突出而容易导致疾病误诊及疗效不理想的情况,通过文献研究与武学、医学临床实践相结合,利用中医象思维提出一种新的从脏腑、经络、脊柱三方面进行综合辨证的方法,即按照"脏腑圆""经络圆""脊柱圆"进行的"三圆辨证"方法,从而促进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临床中的应用,提高临床诊治水平,促进人民健康。

  • 标签: 三圆辨证 辨证论治 脏腑 经络 脊柱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剂量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已接诊的70例带状疱疹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摸球法随机分组,两组中各有35例患者,对照组行低剂量阿昔洛韦治疗方案,观察组行高剂量阿昔洛韦治疗方案,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止疱时间、结痂时间、脱痂时间以及疼痛消失时间分别为(4.72±3.19)天、(5.26±4.27)天、(10.28±4.08)天和(10.46±2.18)天,各项数据指标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当增加阿昔洛韦剂量可有效促进带状疱疹患者痊愈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不同剂量阿昔洛韦 带状疱疹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内镜下夹闭术治疗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1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及上海长海医院收治的10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经内镜下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内镜夹闭术的治疗效果。结果10例患者均经内镜下冲洗漏口,给予钛夹夹闭漏口,所用钛夹数目1~3(1.70±0.68)个。术后发热症状均有效缓解。术后第2、4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低于术前,前白蛋白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复查,所有患者的漏口均愈合。结论内镜下夹闭漏口治疗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疗效明确、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

  • 标签: 直肠癌 内镜夹闭术 吻合口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原发单纯性小细胞癌(small cell carcinoma,Sm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9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海军第九七一医院及青岛市市立医院诊断膀胱原发单纯性SmCC 15例,采用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观察,并与同期诊断的28例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癌进行预后比较。结果15例SmCC中,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54~86岁。13例表现为肉眼血尿,1例腰部疼痛,1例体检发现。8例行膀胱根治性切除(5例)或膀胱部分切除术(3例),5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2例行活检术。瘤组织镜下呈片状或弥漫排列,细胞小至中等大,核深染,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易见。6例间质脉管内可见癌栓,3例手术时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瘤细胞对CD56、突触素、嗜铬粒素A(CgA)、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细胞角蛋白(CK)7、甲状腺转录因子(TTF)1、p16的阳性表达比例分别为13/13、15/15、10/14、11/11、6/11、9/12和9/9。15例SmCC中13例获得随访,中位生存期为23个月,28例浸润性高级别尿路上皮癌中位生存期为39个月。结论膀胱原发性SmCC通常分期高,易转移,预后差。p16阳性表达对膀胱SmCC的诊断可能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