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实际针对周围型小肺癌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探讨CT诊断方式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我院接诊的周围型小肺癌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要接受X线检查以及CT检查,比较研究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以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相比于X线的诊断方式来说, CT诊断方式的结果准确率整体更高。结论:在实际针对周围型小肺癌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 CT诊断的方式能够收到更为显著的诊断效果,对于诊断结果准确性的保证有着更高的价值。

  • 标签: 周围型小肺癌 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抑郁状态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高频rTMS治疗,磁刺激强度为80%的静息运动阈值,频率为5 Hz,rTMS治疗每日1次,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评分(NIH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评估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抑郁状态,并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标本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NIHSS和HAMD评分以及TNF-α、IL-2、IL-6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和HAMD评分分别为7.07±1.97(分)和9.39±2.61(分),TNF-α、IL-2、IL-6分别为(84.82±11.35)pg/mL、(4.16±1.32)ng/L、(5.75±1.46)ng/L,上述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态和神经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 标签: 重复经颅磁刺激 艾司西酞普兰 脑卒中 脑卒中后抑郁 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