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中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早期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以中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中量表(NIHSS)、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分别为(12.37±2.65)分、(43.81±5.63)分、(52.36±9.01)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4.21±2.43)分、(40.28±4.54)分、(45.25±8.03)分(t=5.126、-0.239、-2.45,均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总分为(90.05±1.61)分,高于对照组的(80.19±1.62)分(t=-5.267,P<0.05)。结论实施以中专科护士为主导的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利于规范早期康复护理工作流程,提升工作质量。

  • 标签: 卒中 脑梗塞 康复护理 医院,专科 护士 日常生活活动 病人满意度 对比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联合饮食干预在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术后护理效果。方法:纳入2022.1-2022.12我院60例肠息肉EMR手术治疗患者,依照数字随机的方式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联合优质护理与饮食干预,比较组间饮食依从性、肠道洁净度评分、并发症率、护理满意度。结果:饮食依从性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肠道洁净度评分比较,干预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肠息肉EMR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饮食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饮食依从性,促进患者术后肠道清洁,减少术后并发症,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推广意义深远。

  • 标签: []优质护理 饮食干预 肠息肉 EMR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到本院接受诊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并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与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与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参考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避免出现低血糖现象。

  • 标签: 糖尿病 预见性护理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所收治的4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双盲法将全部患者分作A组(n=20)与B组(n=20)。对A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对B组给予神经内科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B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A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给予神经内科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内科护理 脑卒中患者康复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围术期心理护理对于病患术后镇痛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行择期手术病患72例,并将这部分人员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病患。对照组36例病患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36例病患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围术期心理护理的方法。对两组病患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还有镇痛药物使用比例进行对比,以此作为评判围术期心理护理对于术后镇痛效果影响评判依据。结果研究表明,两组病患术后24小时疼痛评分对比,实验组病患剧烈疼痛人数3人,重度疼痛13人,占据比例依次为8.33%,36.11%;对照组剧烈疼痛8人,重度疼痛20人,占据比例依次为22.22%,55.56%。两组病患剧烈疼痛概率与重度疼痛概率相比,实验组都比对照组明显要低,表明实验组病患好转率明显要比对照组病患高。两组病患结合药物镇痛比例依次是对照组13人,占据比例36.11%;实验组6人,占据比例16.36%,两组做比较,实验组比对照组病患明显要低,以上数据差异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围术期病患采取心理护理疗法,收效良好,对病患因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导致心理应激反应有很好缓解作用,还可以有效减少病患痛域及疼痛感,临床护理当中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围术期心理护理 常规护理 术后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 80例,研究时段自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按照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对照组( 40例,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 40例,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护理效果和依从性。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 92.50%)显著较对照组( 72.50%)高,试验组依从性( 95.00%)显著较对照组( 77.50%)高, 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集束化护理优势明显,可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其病情恢复,值得借鉴。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集束化护理 循证医学 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研究时段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按照护理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40例,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护理效果和依从性。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2.50%)显著较对照组(72.50%)高,试验组依从性(95.00%)显著较对照组(77.50%)高,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集束化护理优势明显,可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其病情恢复,值得借鉴。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集束化护理 循证医学 雾化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过渡期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和家属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4例,研究时段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根据护理方式差异性进行分组,分对照组(42例,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42例,过渡期护理干预),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护理前后患者自护能力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前1周自护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P>0.05,护理4周后两组评分升高,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试验组护理后4周疾病的复杂性、疾病的不明确性、知识的了解性、疾病的应对方式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过渡期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消除家属对患者疾病的不确定性,利于患者疾病恢复,值得借鉴。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过渡期护理 自护能力 家属不确定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方式,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160例患者,随机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为8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手术室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和满意度情况。结果加强细节护理的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满意度方面明显的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加强细节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手术室 护理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呼吸内科重症患者80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分别采取呼吸内科常规护理与呼吸内科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和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护理效率97.50%,与对照组的75.00%相比优势明显;护理后对照组临床指标差于研究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能够提升护理效果,改善临床指标情况,值得推广。

  • 标签: 呼吸内科 重症 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将循证护理方法作用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中的使用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10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成B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50例患者给予基本护理干预,对于B组50例患者在基本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论:B组患者在显效效果患者有20例,其中护理效果有效的28例,护理效果表现无效的有2例,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显示为显效的有22例,显示为有效18例,无效的有10例,护理总有效率80.00%,B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B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是96.00%显著优于A组60.00%(p<0.05)。结果: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患者开展循证护理,不但能增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率,还能减少患者住院治疗时长,提高康复效率。

  • 标签: 循证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免疫性疾病 护理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椎管内麻醉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我院近两年来于我院进行椎管内麻醉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传统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麻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效果的观察。结果采取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舒适度,满意度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主动配合麻醉的程度比对照组患者高,患者生理在及心理上的改善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的效果。结论对椎管内麻醉手术的病人实施舒适护理,能够对患者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患者麻醉的主动配合程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在手术室护理满意度,是一项值得在椎管内麻醉手术中进行推广和应用的护理模式

  • 标签: 舒适护理 椎管内麻醉 手术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优势技术方案在胃脘痛临床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7月我科收治的胃脘疼痛感患者146例,采用疏肝理气止痛方中医技能联合干预,对胃脘疼痛缓解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患者护理后胃脘疼痛明显减轻,前后疼痛效果差异明显,并且护理总有效率为95.2%。结论: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埋籽中医适宜技术在缓解肝胃气滞型胃脘痛患者胃脘疼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 标签: []中医护理 胃脘疼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 要 :以提高农电系统可靠性为前提,针对城市配电自动化模式展开分析,分析农电系统县级城市配电自动化结构,阐述了结构设计要点,了解到配电自动化模式组成结构,最后分析 3 种配电自动化模式,最终得出结论,配电自动化模式需要结合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 标签: 农电系统 县级城市 配电自动化模式 馈线自动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手术室护理开展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医院手术室接收的患者抽取了98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详细对比两组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结果经过对比显示,观察组的护理管理质量与患者的依从性同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术后排气和住院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开展优质护理,可使临床护理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效率。

  • 标签: 手术室 优质护理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年5月-2018年10月的7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组,普通治疗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用普通方法进行治疗干预康复训练治疗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在普通治疗同时实施康复训练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和运动耐力6MWT;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康复训练治疗组临床效果、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和运动耐力6MWT、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时间方面相较普通治疗组更好,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治疗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和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康复训练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 临床效果 肺功能恢复 运动耐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正常产妇产褥期乳房状况护理评估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接收的173例产妇进行研究,随机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87例产妇,研究组86例产妇。评价对照组产妇产后乳房状况,并对出现乳房问题的产妇进行相应的护理;研究组产妇给予针对性明确的乳房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的乳腺管通畅程度、乳房充盈、乳房胀痛程度和乳头皲裂。结果研究组产妇乳腺管通畅程度与乳房充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研究组产妇乳头胀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并且乳头皲裂率也低于对照组产妇,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褥期产妇给予按摩等护理方式有利于产后乳汁的排除,并有效地降低产妇乳房的胀痛程度。

  • 标签: 正常产妇 产褥期 乳房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