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与护理方法总结分析临床病例资料结果结论急性胰腺炎重点应放在重症监护和对循环、呼吸和肾功能的维护和支持方面,早期一般不建议手术治疗,如果伴有壶腹部嵌顿,合并胆道梗阻或后期坏死组织继续感染者,是积极手术的指征。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射频消融因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成为乳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回顾近十余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射频消融治疗乳腺肿瘤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流程,如适应证、禁忌证、引导方式、消融工具、消融时间、疗效评价等做一综述。

  • 标签: 乳腺肿瘤 消融技术 导管消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人文关怀在恶性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82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比较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在焦虑和抑郁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不大(P>0.05);护理后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恶性肿瘤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恶性肿瘤 人文关怀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在医学临床教学中,医院不仅承担着临床技能培训的任务,也要完成立德树人的任务。然而,在我国现有的临床带教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将思政教育贯穿到临床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本文以肿瘤内科临床教学为例,简要分析了在肿瘤内科临床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解决应用策略,以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 标签: 课程思政,肿瘤内科临床教学,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参与此次研究的所有患者都是我院近1年来收治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通过盲选法,将部分患者分成对照组,另外部分患者分成观察组,两组患者人数各占一半,总共有90例。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都采取常规护理措施,但是观察组还采取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结果:就护理满意度来讲,观察组显然优于对照组,有很大的差异,p<0.05;就生活质量评分来讲,观察组显然优于对照组,有很大的差异,p<0.05。结论:通过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合理应用舒适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满足患者在护理方面的实际需求,得在我国临床领域上积极推广以及普遍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晚期恶性肿瘤 患者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肿瘤的临床效果,总结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到2015年7月收治的102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法划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所有患者均采取经皮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为对照组配合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配合全程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指数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心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肿瘤患者,为患者采用经皮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并为患者配合全程护理进行干预指导,可有效地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预后,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经皮氩氦刀 冷冻消融 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并验证一种基于CT影像特征的预测模型用于预测MSAP和SAP患者有无感染性包裹性坏死(WON)。方法连续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依据2012年亚特兰大修订版诊断标准确诊的1 322例MSAP、SAP患者的临床和CT资料,最终纳入入院3 d后行CT增强且住院期间对WON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的患者126例,其中MSAP患者63例,SAP患者63例。根据引流液培养是否阳性将患者分为无菌性WON组(SWON组,31例)和感染性WON组(IWON组,95例),其中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18例SWON和74例IWON患者组成训练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13例SWON和21例IWON患者组成验证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IWON的模型,并可视化为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使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因、WON气泡征和WON最低CT值均与IWON有显著相关性;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胆源性胰腺炎、有WON气泡征和WON最低CT值越大是IWON的独立预测因素。由此建立的预测模型回归方程式为0.12+0.01×年龄-0.75×高脂血症-1.62×酒精性-2.62×其他病因+19.18×WON气泡征+0.10×WON最低CT值。模型在训练集的AUC值为0.85(95%CI0.76~0.94),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7.57%、88.89%和71.74%,在验证集的AUC值为0.78(95%CI 0.62~0.94),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66.67%、84.62%和73.53%。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在鉴别WON有无感染的概率>0.38时,使用列线图预测比不适用更能让患者在临床获益。结论基于CT影像特征构建的预测模型可以无创、准确地预测MSAP和SAP患者有无感染性WON,为指导临床治疗和评估预后提供了参考依据。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诊断,鉴别 列线图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作者: 于龙刚 王琳 赵丽娟 张胜男 陈敏 蔡亮 李娜 姜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0年第02期
  • 机构: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山东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重点实验室 26600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鼻颅底外科 266003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山东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重点实验室 266003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山东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重点实验室 26600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鼻颅底外科 26600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变态反应科 26600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在颞下窝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鼻颅底外科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采用内镜手术治疗的11例颞下窝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5例,年龄11~63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咽部异物感、颌下疼痛、颌面部麻木和舌麻木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肿瘤类圆形,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楚。所有患者均采用单纯内镜手术,根据肿瘤所在的区域及其与颈内动脉的关系选择适当的手术径路,其中内镜经口-咽侧径路7例、内镜经口-翼下颌皱襞外侧径路1例、内镜经口-翼下颌皱襞内侧径路3例。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患者病理结果、手术疗效、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均于内镜下彻底切除肿瘤,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平均疼痛VAS评分3.1分,平均住院时间5.9 d。术后最终病理结果:多形性腺瘤6例、神经鞘瘤4例、基底细胞腺瘤1例。患者术后随访6~39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内镜下切除颞下窝良性肿瘤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等优点,可作为该区域良性肿瘤手术治疗的重要供选方法。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内镜检查 耳鼻喉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γδ T细胞是T细胞亚群之一,其表面的T细胞受体(TCR)由γ链和δ链组成,不需要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分子结合,并且不需要通过抗原提呈细胞(APC),可以直接识别并结合抗原分子。部分γδ T细胞能够通过各种机制对肿瘤细胞产生强大的杀伤作用,抑制肿瘤的生长,防止肿瘤的扩散。目前,应用γδ T细胞的过继性细胞免疫疗法已成为血液系统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γδ T细胞现已在体内、外多种实体瘤细胞中显示出强大的细胞毒作用,表现出明显的治疗优势。但是其应用于治疗血液系统肿瘤的临床研究仍较少,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笔者拟就γδ T细胞与血液系统肿瘤相关的基础研究及γδ T细胞现阶段在血液系统肿瘤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中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

  • 标签: 上皮内淋巴细胞 受体,抗原,T细胞,γ-δ 血液系统肿瘤 免疫疗法,过继性 T淋巴细胞,细胞毒性 γδT细胞
  • 简介:摘要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1日本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内高压或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使用苯磺顺阿曲库铵将患者分为常规治疗联合静脉泵注苯磺顺阿曲库铵组(肌松组)和常规治疗组,采用治疗倾向性评分预测模型进行配对筛选,每组31例。常规治疗组采取常规治疗,包括胃肠减压、解痉镇痛、补液、抑酸、抑酶、营养支持、机械通气、灌肠等;肌松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泵注苯磺顺阿曲库铵,首剂量为0.15 mg/kg进行辅助气管内插管,随后以1~3 μg·kg-1·min-1静脉泵注,根据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及临床效果对剂量进行调整。主要结局指标为生存率。次要结局指标为治疗前及治疗第7、14、20天腹内压、氧合指数、排便次数、排便量和排尿量,以及治疗期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和总住院费用。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肌松组生存率升高,治疗第7、14、20天时腹内压降低,氧合指数升高,治疗第7、14天时排便次数和排便量增多,治疗前和治疗第7天尿量增多,肠鸣音恢复时间缩短(P<0.05),治疗第14、20天尿量、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和总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苯磺顺阿曲库铵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内高压患者,可改善氧合状况,促进肠道功能恢复,提高生存率。

  • 标签: 阿曲库铵 胰腺炎 腹内高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ICU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患者操作性疼痛体验及对疼痛管理的需求,为临床制定操作性疼痛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的方法,对在2019年5月1日—12月31日期间入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ICU 24 h内的1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Nvivo 10. 0软件进行资料分析。结果通过资料分析得出以下6个主题:(1)患者经历了强烈的操作性疼痛;(2)患者对操作性疼痛的认识和应对不足;(3)患者的外源性支持不足;(4)外源性支持对患者很重要;(5)患者期待操作性疼痛有更好的管理方法;(6)医护人员对操作性疼痛的评估和认识不足。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患者在ICU住院期间经历了强烈的操作性疼痛,目前急需构建完善的操作性疼痛管理方案,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疼痛管理方案,改善ICU中重症胰腺炎术后患者操作性疼痛体验。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重症急性胰腺炎 操作性疼痛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下,肿瘤专科护士护理服务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挖掘肿瘤专科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在构建新型医疗健康服务模式背景下,如何扩大肿瘤专科"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护理服务获益。方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回顾,确定研究的重点和方向。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2名注册"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肿瘤专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Colaizzi 7步法进行资料的编码、分类、提炼主题。结果肿瘤专科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实践的体验可以归纳为5个主题:意愿更高;认同度更高(自我认同、患者认同、社会支持);多重心理体验(压力体验:专科操作局限与沟通的压力;适应体验:"专科合作双人出诊模式"适应良好);专科服务的时间经济成本更高;服务项目供给和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不足。结论为了进一步扩大肿瘤专科的"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让更多肿瘤患者在长期的治疗和康复过程获益,需提高护士专科认同度,从而提高从业意愿;增加护士培训,增强护士的综合应对能力;提高基于肿瘤疾病特点的政策经济支持;完善肿瘤专科"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

  • 标签: 互联网+护理服务 肿瘤专科护士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下,肿瘤专科护士护理服务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挖掘肿瘤专科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模式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在构建新型医疗健康服务模式背景下,如何扩大肿瘤专科"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护理服务获益。方法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回顾,确定研究的重点和方向。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2名注册"互联网+护理服务"的肿瘤专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Colaizzi 7步法进行资料的编码、分类、提炼主题。结果肿瘤专科护士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实践的体验可以归纳为5个主题:意愿更高;认同度更高(自我认同、患者认同、社会支持);多重心理体验(压力体验:专科操作局限与沟通的压力;适应体验:"专科合作双人出诊模式"适应良好);专科服务的时间经济成本更高;服务项目供给和市场需求的匹配度不足。结论为了进一步扩大肿瘤专科的"互联网+护理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让更多肿瘤患者在长期的治疗和康复过程获益,需提高护士专科认同度,从而提高从业意愿;增加护士培训,增强护士的综合应对能力;提高基于肿瘤疾病特点的政策经济支持;完善肿瘤专科"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

  • 标签: 互联网+护理服务 肿瘤专科护士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膀胱肿瘤病例行泌尿造口术中整体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12月-2022年8月择取66例膀胱肿瘤行泌尿造口术病例,以数字奇偶法分组,每组33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整体组实施整体护理,评估两组护理前后心理情绪,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焦虑及抑郁情绪均得到改善,评分下降,整体组两项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整体护理 膀胱肿瘤 泌尿造口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胰高级别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oenteropancreatic high grade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EP HG-NEN)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2004至2021年间的GEP HG-NEN 29例,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进行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结果29例GEP HG-NEN中,男性18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为66岁。神经内分泌瘤(NET)G3 8例,神经内分泌癌(NEC)21例。病理组织学NET G3呈器官样结构,异型性较小,核分裂象相对NEC较少;NEC呈弥漫片状生长,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易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突触素阳性率约89.7%(26/29),INSM1阳性率约86.2%(25/29);SSTR2、Rb、p53、Clusterin、Ki-67的表达在不同组织学类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阳性指数中位数在NET G3约40%,NEC约70%。中位生存期在NET G3组为25个月,NEC组仅10个月。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组织学类型和治疗方式是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GEP HG-NEN中的NET G3与NEC的治疗方案及预后有很大差异,对于组织形态学易混淆的病例,可尝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以进一步辅助病理分组,有助于指导临床实施更加规范合理的治疗方案及预后管理。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甲状腺肿瘤诊断期间应用超声引导下的 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7 月至 2019 年 7 月收治的疑似甲状腺病变患者中随机选取 90 例,所有选取患者均进行 超声引导下的 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诊断方式,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对病变组织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而言,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符合率最高的为甲状腺良性肿瘤( 95.24% ),其次为分 化型甲状腺癌( 78.13% ),诊断符合率最低为甲状腺未分化癌( 68.75% )。 经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发现, 病变部位发病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双侧甲状腺( 25.56% ) 、右侧甲状腺、左侧甲状腺、甲状腺峡部。结论: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甲状腺肿瘤诊断符合率较高, 有助于明确病变部位及病变类型,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超声引导 甲状腺细针穿刺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定量免疫法便潜血试验(FIT)在结直肠肿瘤伺机性筛查中的意义,提出最适宜的阈值,提高结直肠肿瘤的早期筛查水平。方法以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就诊拟行结肠镜检测的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伺机性筛查,患者结肠镜检查前留取晨起自然便,应用OC-MICRO全自动便潜血分析仪进行免疫法便潜血试验,对便潜血结果进行分析,分别计算不同阳性阈值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结果最终纳入研究对象1 448例,其中男714例(49.3%),女734例(50.7%),根据结肠镜和病理结果共检测出结直肠肿瘤242例,其中进展性腺瘤157例、结直肠癌85例。FIT阈值从50 μg/L升至200 μg/L,阳性率由11.5%降至8.6%,FIT检测结直肠肿瘤的敏感性随FIT阈值升高由47.9%降至38.8%,但是特异性由96.8%升高至98.2%,并且阳性预测值由82.3%升高至87.0%。结直肠癌的漏检率随FIT阈值升高,由11.8%(n=10)增高至17.6%(n=15),但是阳性阈值100 μg/L和150 μg/L的漏检率相同12.9%(n=11)。结论免疫法便潜血阈值100 μg/L用于伺机性筛查对进展性腺瘤和结直肠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该方法操作简便、检测快捷,是较好的大肠良恶性疾病筛查和诊断的参考指标。

  • 标签: 伺机性筛查 结直肠癌 定量粪便免疫化学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思考在膀胱癌患者行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实施护理延伸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中病例筛选我医院收治的80例膀胱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方式将所有病例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患者均采取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添加护理延伸服务,将最终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两组对比后显示,观察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度和依从性明显提升,焦虑情绪得到及时改善,康复期间发生的并发症较少,最终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两者数据差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延伸服务运用在膀胱癌患者术后护理当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膀胱癌 膀胱肿瘤电切术 护理延伸服务 生活质量 价值思考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的互联网发生巨大变化,而各行业也随之改变,教育形式也应当相应转变。教育部提出“停课不停学”理念,各大高校相继开展线上教学。本研究重点分析肿瘤学研究生教育中融入思政的应用价值,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互联网 线上教学 停课不停学 肿瘤学 研究生教育 思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护理专科小组管理对颅内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的质量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颅内肿瘤PICC置管患者62例(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随机分为护理专科小组的观察组(31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1例),观察置管情况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高,置管时间短,满意度评分高,P<0.05。结论:对颅内肿瘤PICC置管患者开展护理专科小组管理,能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促进满意度的提升,值得借鉴。

  • 标签: 护理专科小组管理 颅内肿瘤 PICC置管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