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精子测序技术在植入遗传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1例FGFR3基因新发变异导致的软骨发育不良患者,应用单精子分离结合单精子测序技术完成单倍型的构建。用机械制动法分离20份单精子样本并进行全基因组扩增。设计变异位点及其上下游2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的扩增引物,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确定未携带以及携带致病变异的染色体单倍型。将12份胚胎滋养层细胞活检样本作为对象,在完成全基因组扩增后,通过高通量测序进行检测,判断胚胎携带致病变异的情况。选取可用囊胚进行移植。于孕19周抽取羊水样本,确认胎儿是否携带致病变异。结果通过单精子测序共筛选出8个SNP位点,成功构建单倍型。植入单倍型分析提示5枚胚胎携带致病变异,7枚未携带。妊娠中期羊水基因检测证实胎儿未携带FGFR3基因c.1138G>A变异。结论对于携带新发致病变异的男性患者,可通过单精子测序筛选SNP位点,通过连锁分析构建单倍型,进行胚胎植入遗传检测。

  • 标签: 软骨发育不良 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单精子测序 等位基因脱扣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一例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家系的致病变异并为其提供胚胎植入遗传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结合Sanger测序的方法鉴定患者的候选变异,用直接检测变异的方法对胚胎进行PGT检测,同时囊胚的染色体非整倍体情况。在孕期对胎儿羊水样本进行染色体检查和基因诊断。在分娩后对胎盘的不同部位进行染色体检测。结果先证者携带COL1A1基因c.544-2A>G杂合变异,其双亲均未查见同样的变异。PGT检测提示,该家系的3个囊胚中,1个为纯合野生型,但携带有16p13.3-11.2区重复(嵌合体),其余两个胚胎均携带杂合变异。经遗传咨询后,移植纯合野生型囊胚,羊水检测结果提示胎儿染色体正常且未携带致病变异。胎盘不同部位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提示拷贝数正常。结论对于患有单基因病的家系,在明确其致病变异后,可用直接检测变异位点的方法进行PGT检测,之后必须进行产前诊断。

  • 标签: 成骨发育不全 COL1A1基因 变异 嵌合体 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王楠 赵立见 王顺尧 姚宇 李岭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健康与社会保障研究所,长沙 410082,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518083 河北省母婴基因与健康产业技术研究院 河北医科大学 石家庄华大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石家庄 050011,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51808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经济研究室 行为经济学实验室 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北京 100732,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医学遗传科,成都 610041
  • 简介:摘要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测序成本的不断下降,使开展大规模的遗传成为可能。遗传病是出生缺陷的主要组成部分,开展对遗传病的有望显著降低出生缺陷率,减轻遗传病对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负担。本文以唐氏综合征为例,通过对相关的项目的成本效益比等进行分析,对规划和开展遗传所需考虑和测算的社会经济指标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 标签: 遗传病 筛查 卫生经济学 高通量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一全前脑畸形胎儿的致病原因,为该家系的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胎儿的孕期超声资料,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whole exon sequencing,WES)检测患儿的致病原因,低深度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胎儿及其父母进行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nt, CNV)检测,染色体细胞培养方法分析夫妻双方核型。结果胎儿孕期超声提示胎儿脑部结构异常,经诊断后明确为全前脑畸形。WES结果提示胎儿13号染色体存在约33 Mb片段缺失,缺失区域包含1个单倍剂量敏感基因ZIC2。染色体CNV检测结果提示胎儿13号染色体13q31.1-34区域存在32.32 Mb缺失,而夫妻双方均未发现相同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夫妻双方核型分析结果未发现染色体大的结构改变。结论根据临床资料胎儿确诊为全前脑畸形,遗传检测明确其致病原因为包含单倍剂量敏感基因ZIC2的13号染色体片段缺失。

  • 标签: 全前脑畸形 全外显子测序 染色体拷贝数变异 ZIC2基因
  • 作者: 徐湘民 龚瑶琴 杨正林 李岭 张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3
  • 出处:《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广州 510515,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遗传学系,济南 250012,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人类疾病基因研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72,四川大学《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编辑部、华西医院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41,哈尔滨医科大学 15008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遗传学系,北京 100005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学遗传的临床应用涉及利用各种遗传技术和手段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诊断,并进行后续的咨询和相关治疗。将遗传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时,必须充分考虑伦理学的原则。因此,伦理学教育是医学遗传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可或缺的内容。本院在建立了医学遗传科医师培训基本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包括专题讲座、网络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以及教学门诊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对住院医师培训中的伦理学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提升学员的伦理学知识、职业素养及临床沟通能力,将医学伦理学贯穿于医疗实践的始终。

  • 标签: 医学遗传学 医学伦理学 规范化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例影像检查提示长骨短小的胎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为其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胎儿的临床及影像检查结果,采集羊水样本提取DNA,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筛选疑似致病变异,用Sanger测序进行家系验证。结果超声提示胎儿四肢短小,但未见其他明显异常。全外显子组测序提示胎儿携带SLC26A2基因两处未见报道的杂合性致病变异c.484G>T和c.1436dupA,分别源自其母亲和父亲。结论产前超声检查结合全外显子组测序诊断胎儿为骨发育不全2型。SLC26A2基因复合杂合变异为其致病原因,该结果为胎儿的产前诊断及其父母的再生育提供了依据。

  • 标签: 骨发育不全2型 SLC26A2基因变异 全外显子组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