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微量白蛋白尿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糖尿病患者107例,其中糖尿病高HbA1c组53例(HbA1c≥7%),糖尿病低HbA1c组54例(HbA1c<7%)。检测所有患者空腹血糖、血脂、肌酐、尿酸、尿素氮水平。结果(1)糖尿病高HbA1c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糖尿病低HbA1c(P<0.05)(2)糖尿病高HbA1c组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高于糖尿病低HbA1c组。结论糖尿病高HbA1c患者肾功能损伤更明显。控制糖尿病患者的HbA1c水平,对改善糖尿病的预后和减少不良结局有重要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微量白蛋白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黏着斑激酶(FAK)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关系。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和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收集的79例口腔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癌旁组织和口腔鳞癌组织FAK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FAK短发卡RNA(shRNA)和对照shRNA慢病毒感染人口腔鳞癌细胞系CAL-27建立FAK敲降细胞系和对照细胞系(FAK KD组和shRNA对照组),采用噻唑蓝(MTT)分析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析两组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两组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水平。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癌旁组织FAK蛋白表达水平(154.23±23.09)明显低于肿瘤组织(351.29±3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9,P<0.05)。对照组细胞吸光度(A)值(2.11±0.29)明显高于FAK KD组(1.52±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1,P<0.05)。对照组细胞克隆形成数量[(133.48±5.91)个]明显高于FAK KD组[(59.87±5.10)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9,P<0.05)。对照组细胞划痕愈合率[(85.62±6.08)%]明显高于FAK KD组[(53.18±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8,P<0.05)。对照组细胞迁移数量[(149.71±18.32)个]明显高于FAK KD组[(81.58±8.3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0,P<0.05)。对照组细胞上皮细胞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水平(1.28±0.25)明显高于FAK KD组(0.63±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5,P<0.05)。对照组细胞间质细胞标志物N-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水平(0.84±0.18、0.96±0.20)明显低于FAK KD组(1.79±0.23、2.39±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7、4.318,P<0.05)。结论FAK蛋白在口腔鳞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参与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

  • 标签: 口腔鳞癌 增殖 迁移 上皮-间充质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复合地佐辛对高度尼古丁依赖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腹腔镜胆囊切除的高度尼古丁依赖男性患者100例,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25例):对照组(C组)、地佐辛组(D组)、氟比洛芬酯组(F组)、地佐辛+氟比洛芬酯组(DF组)。麻醉诱导前,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2 mg/kg,F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2 mg/kg,DF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氟比洛芬酯l mg/kg。评估入PACU即刻(T1)、入PACU 15 min(T2)、离开PACU(T3)、术后24 h(T4)的VAS评分和布氏舒适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 BCS),记录各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各时点VAS与BCS评分,术后补救地佐辛、恶心呕吐、嗜睡的发生率。结果4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组T1、T2、T4时VAS评分高于D组、F组和DF组(P<0.05)。C组T3时VAS评分高于F组和DF组(P<0.05)。DF组T4时VAS评分低于D组和F组(P<0.05)。C组各时点BCS评分均低于D组、F组和DF组(P<0.05),DF组T4时BCS评分高于D组和F组(P<0.05)。C组术后补救地佐辛发生率高于D组、F组和DF组(P<0.05),F组术后补救地佐辛发生率高于DF组(P<0.05)。D组嗜睡发生率高于C组和DF组(P<0.05)。4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氟比洛芬酯和地佐辛联合应用对尼古丁高度依赖患者腹腔镜术后镇痛效果更好,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地佐辛 尼古丁依赖 腹腔镜治疗术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rm蛋白和Brg1蛋白在高钙血症型卵巢小细胞癌这一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5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0日期间病理诊断为高钙血症型卵巢小细胞癌病例2例(1例选自本院,1例选自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和其他7个病种111例妇科恶性肿瘤,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其Brm蛋白和Brg1蛋白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例高钙血症型卵巢小细胞癌中,Brm蛋白表达全为阴性,Brg1蛋白全为阳性。Brm在其他7种疾病的阴性率分别为:宫颈神经内分泌小细胞癌16.67%、无性细胞瘤4.55%、卵黄囊瘤9.09%、索细胞肿瘤3.70%、绒毛膜癌0.00%、颗粒细胞瘤0.00%、不成熟畸胎瘤0.00%,与高钙血症型卵巢小细胞癌相比较,除神经内分泌小细胞癌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rg1蛋白只在索细胞肿瘤中有阴性表达,阴性率为7.41%,与高钙血症型卵巢小细胞癌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m蛋白和(或)Brg1蛋白丢失,在高钙血症型卵巢小细胞癌的诊断中具有特异性。

  • 标签: 妇科恶性肿瘤 卵巢肿瘤 高钙血症型卵巢小细胞癌 Brm和Brg1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 目的:玉米胚中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对玉米胚进行实验,在玉米胚中找出药效蛋白含量最佳及营养价值最高的发育时期。方法:双向凝胶电泳:所提取出来的蛋白质等电点、分子量是不同的,从而对所提取出来的蛋白质进行分离。酶解:把蛋白裂解为氨基酸肽段进行酶解过程。蛋白质谱鉴定:对所提取的蛋白进行鉴定。 结果:用pH值为4-7的等电聚焦,获得了更大分辨率的二维凝胶。进行了三次重复的实验,所有凝胶的可重复蛋白点的数量均为1100±12,找到6个蛋白为候选有意义蛋白。结论:寡肽酶A(No.3)在25DAP中表达最高,表明活性肽相关蛋白含量最高,活性肽一般指的是由2-7个氨基酸组成的小肽类物质。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III (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III)随着时间的增加其含量升高,在30DAP是累积最高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球蛋白、T细胞亚群及炎症因子监测结果。方法将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纳入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疾病轻重程度分为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组(对照组,n=100)及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组(观察组,n=100),比较两组免疫球蛋白参数、T细胞亚群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IgM、C3、C4分别为(1.28±0.52)pg/ml、(1.37±0.31)pg/ml、(0.51±0.13)pg/ml,与对照组相比更高,IgG则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CD3+、CD4+及CD4+/CD8+分别为(50.42±8.74)%、(20.69±6.18)%、(1.27±0.24),均低于对照组,而CD8+水平为(28.79±4.66)%,则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IL-2、IL-6、IL-8、IL-10及TNF-α水平分别为(214.89±45.68)pg/ml、(50.19±10.41)pg/ml、(222.38±80.35)pg/ml、、(141.89±97.51)pg/ml,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难治支原体肺炎与普通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免疫球蛋白参数、T细胞亚群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相比存在明显差异,故可通过监测以上指标区分病症严重程度,从而对症施治,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免疫球蛋白 T细胞亚群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白内障护理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可行及有效。方法:将我院收治老年白内障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2组,对照组取其中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取余下40例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更低,>0.5视力患者更多,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用于老年白内障,具有可行和有效,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性白内障 临床护理路径 可行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霉菌阴道炎患者采用延续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50例霉菌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擦洗外阴、口服伊曲康哇胶囊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遵医嘱护理、经期护理、内衣护理、会阴护理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霉菌阴道炎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霉菌性阴道炎 延续性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护理干预在狼疮肾炎维持治疗期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68例进行维持治疗的狼疮肾炎患者,其收治时间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通过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34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实施针对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施针对护理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进行维持治疗的狼疮肾炎患者实施针对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值得运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男,65岁,因右面部红肿20 d,背部、双上肢散在丘疹10 d入院。发病前20 d曾因播散带状疱疹住院治疗。确诊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年。皮肤科检查:右面部眼睑以下区域、耳廓及外耳道弥漫暗红色肿胀斑块,触之有浸润感,原带状疱疹愈合后遗留散在褐色结痂,其间可见散在凹陷瘢痕;颈后、背部及双上肢可见散在浸润淡红色丘疹,绿豆至黄豆大小,表面较光滑。面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全层及皮下脂肪层可见上皮样细胞和淋巴细胞呈结节状浸润,并含较多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CD68、CD20、CD79a、CD3、CD2、CD10、CD5、Bcl-2阳性、Ki-67散在阳性,CD23、细胞周期蛋白D1、Bcl-6、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1、CD21、CD35、髓过氧化物酶均阴性。诊断:播散带状疱疹后肉芽肿炎型Wolf同位反应。治疗:静脉滴注甲泼尼龙40 mg/d,皮损逐渐好转消退,随访4年未复发。

  • 标签: 带状疱疹 同位反应 肉芽肿性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过程评价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个体化差异及学习反馈和优化,意在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情况,并及时为学生提供教育指导,有效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过程评价能够有效实现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过程中过程评价工作的开展进行研究,并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几点对策,以供参考。

  • 标签: 整本书 阅读教学 过程性 评价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暂时高胰岛素血症低血糖(hyperinsulinemic hypoglycemia,HH)的危险因素及诊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新生儿暂时HH患儿为暂时HH组,按照出生胎龄相差2周内、约1∶2匹配非HH新生儿为非HH组,进行回顾巢氏病例对照研究。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点,分析新生儿HH的危险因素和诊治结果。结果共纳入暂时HH组39例,匹配非HH组75例。暂时HH组小于胎龄儿比例、静脉输注氨基酸量、低血糖检出次数、最大葡萄糖输注速度(glucose infusion rate,GIR)均高于非HH组[51.3%(20/39)比32.0%(24/75)、1.0(0.0,1.0)g/(kg·d)比0.0(0.0,1.0)g/(kg·d)、(4.3±1.9)次比(3.6±1.3)次、(8.3±2.5)mg/(kg·min)比(7.4±1.1)mg/(kg·min)],血小板低于非HH组[(186.9±60.9)×109/L比(215.3±61.7)×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于胎龄儿(OR=2.535,95%CI 1.077~5.971)、静脉输注氨基酸量(OR=2.180,95%CI 1.029~4.619)和最大GIR(OR=1.405,95%CI 1.088~1.815)是暂时HH的独立危险因素。暂时HH组39例患儿中28例使用二氮嗪或奥曲肽,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37例在出生28 d内缓解,2例分别在出生2.5、3.5个月缓解。结论小于胎龄儿、静脉输注氨基酸量大或需较高GIR的新生儿应警惕发生暂时HH的可能。二氮嗪或奥曲肽对暂时HH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大多可在2周至3个月缓解。

  • 标签: 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 危险因素 治疗结局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危险因素分层的急性肾损伤(AKI)早期预警模型联合血液灌流(HP)在脓毒症患者治疗中的有效及安全。方法采用前瞻观察先导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12月入住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符合脓毒症3.0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本课题组前期自行创建的AKI早期预警模型,将AKI发生风险>30%定义为AKI高风险,纳入观察组,其余患者纳入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原发病灶寻找与处理、抗菌药物使用和主要器官功能支持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HP治疗,每日2.5 h,连续3 d。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感染部位、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平均动脉压(MAP)及血肌酐(SCr)等基线资料;于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ICU)时及入ICU 24 h和72 h检测血白细胞介素-6(IL-6)、脂多糖(LPS)、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指标;同时记录患者ICU住院时间、ICU病死率及出血情况。结果最终共49例脓毒症患者纳入分析,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为主,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G-)杆菌为主〔61.2%(30/49)〕;其中30例患者AKI发生风险>30%(为观察组),其余19例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感染部位、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MAP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SCr基线值明显高于对照组(μmol/L:112.2±34.4比93.4±13.0,P<0.05)。入ICU时,两组患者IL-6、LPS和P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随入ICU时间延长,两组患者炎症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入ICU 24 h时,两组患者IL-6、LPS和PCT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入ICU 72 h时,观察组IL-6较对照组明显下降(ng/L:90.9±38.1比119.1±41.9,P<0.05),但两组LPS及PCT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明显缩短(d:9.77±2.76比12.47±3.85,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ICU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比21.1%,P>0.05)。49例患者无一例发生严重出血事件。结论基于危险因素分层的AKI早期预警模型联合HP治疗脓毒症患者,无论是理论上还是临床实际工作中都是安全的,均有可操作,且缩短了患者的ICU住院时间;但未能有效清除炎介质,也不能降低脓毒症病死率,所以仍需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 标签: 脓毒症 早期预警模型 血液灌流 炎性介质
  • 简介:摘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日益突出,环境工程逐渐受到公众和社会的重视。环境工程具有较强的综合,其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治理生态污染等内容。本文主要针对环境适应与环境工程的关系进行分析和阐述,希望给予我国相关领域以参考和借鉴。

  • 标签: 环境适应性 环境工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药学中合理用药的重要。方法抽取168例药物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药物不良反应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是危及生命。结论加强药品管理,提高用药质量,减少药品的不良反应,才能保证人们用药的安全有效。

  • 标签: 医院药学 合理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延续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7年2月股骨颈骨折患者50例随机分两组。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延续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进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股骨颈骨折愈合效果;康复锻炼依从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延续护理组患者股骨颈骨折愈合效果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延续护理组康复锻炼依从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延续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延续护理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大,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加速骨折愈合,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股骨颈骨折患者 康复锻炼依从性 生活质量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