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循证构建脑血管病科患者身体约束替代管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组建研究团队并进行文献检索,根据相关主题词与关键词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医脉通官网等网站或数据库中关于外科患者身体约束替代措施的临床指南、专家共识、团体标准、临床决策、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等,根据临床情景制订脑血管病科患者身体约束替代管理方案,该方案由人员要求、患者评估、约束替代、治疗管理、沟通管理、环境管理、照护者管理七部分构成。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某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脑血管病科收治的495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247例和试验组248例,对照组为经病情评估后需进行身体约束的患者采用常规身体约束方法,试验组则采用身体约束替代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身体约束率、非计划性拔管率、约束部位皮肤不良情况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及约束部位皮肤异常情况;试验组病人身体约束22.58%低于对照组身体约束率45.7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试验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家属满意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基于循证理论的身体约束替代管理方案应用于脑血管病科患者中,有利于降低脑血管病科患者身体约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 标签: 脑血管病科 神经外科 循证医学 身体约束 身体约束替代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二维码”视频宣教在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指导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某医院高级卒中中心病房2020年08月 ~ 2021年08月的66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采用传统模式,即责任护士一对一采用口述、现场示范及健康宣教资料等进行康复指导;实验组采用“二维码”视频康复指导与传统方式康复指导相结合的模式,即患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相关视频资料,护理查房时护士进行简要口头解说,对康复指导内容加以巩固,再辅以传统模式的康复指导。采用现场评价和问卷调查等方式比较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前对患者康复训练知识和技能的准确性、住院期间及出院 3 个月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及患者对康复指导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无论是康复训练知识的掌握程度、康复训练依从性及康复指导健康教育方法的满意度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二维码”视频康复指导结合传统模式的康复指导可提高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掌握程度,提升患者康复训练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及家属对康复指导的满意度,增强患者的康复信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脑出血 偏瘫患者 二维码视频宣教 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固定照护者参与式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66例2020年1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2020年1月~2020年7月入院)与观察组(2020年8月~2021年3月入院),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固定照护者参与式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遵医行为。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SS-QOL评分为(78.20±6.8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42±6.13)min(P<0.05);观察组的合理饮食率、按时复诊率、按时训练率、遵医用药率分别为87.88%、90.91%、81.82%、87.8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61%、54.55%、54.55%、63.64%(P<0.05)。结论 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实施固定照护者参与式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

  • 标签: 固定照护者参与式延续性护理 脑卒中 恢复期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时段收治的脑卒中重症患者,共计 60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分为 30 例观察组和 30 例对照组,分别提供给两组患者程序化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分别是( 15.6±3.0 ) d 和( 25.5±2.0 ) d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更少, P<0.05 。入院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 33.2±7.2 )分和( 33.6±6.9 )分,无显著差异, P>0.05 。入院护理后对应分数分别为( 69.0±4.2 )分和( 56.5±3.5 )分,均得到明显改善,而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好,生活质量评分更高, P<0.05 。 结论: 采用程序化护理干预为脑卒中重症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有助于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尽快恢复。

  • 标签: 程序化护理干预 脑卒中重症患者 生活质量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 目的 对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参与护理会诊的病例进行分析,以期提高会诊水平,增加护理人员专业价值认可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1月乐山市人民医院伤口造口专科护士参与的会诊病例,最终入组 34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 243例,女性 104例, 年龄范围1个月 ~95岁,中位年龄 69岁。对会诊科室、会诊目的、会诊意见采纳情况及后续治疗效果等内容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和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 347例会诊病例中,会诊科室主要为肾病内科 36例( 10.4%),其次为重症监护室 34例( 9.8%),神经内科 32例( 9.2%)。会诊目的分为慢性疑难伤口会诊换药 180例( 51.9%)、压力性损伤处理 115例( 33.4%)、糖尿病足换药护理 17例( 4.9%)等。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的会诊意见被完全采纳的共有 319 例( 90.5%),部分被采纳的共 23例( 6.6%),未被采纳 5例( 1.4%)。完全采纳会诊意见的患者治愈(转归为创面愈合和病情好转)率为 98.4%,部分采纳会诊意见的治愈率 47.8%。患者和医护人员满意占比较多。结论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护理会诊科室主要肾病内科、重症监护室、神经内科,主要会诊慢性疑难伤口会诊换药、压力性损伤处理、糖尿病足换药。采纳会诊意见患者转归较好,患者和医护人员满意度高。

  • 标签: [ ] 伤口专科护士 慢性疑难伤口 护理会诊 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