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作者: 詹梦娜 赵博文 彭晓慧 陈冉 潘美 王蓓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 浙江省胎儿心脏超声诊断技术指导中心 浙江大学邵逸夫临床医学研究所,杭州 310016 浙江省台州市中医院超声科 3180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 浙江省胎儿心脏超声诊断技术指导中心 浙江大学邵逸夫临床医学研究所,杭州 31001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心脏定量分析(fetal HQ)技术在左室流出道梗阻(LVOTO)胎儿功能及形态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7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经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为LVOTO的胎儿(LVOTO组)25例。应用fetal HQ软件测量胎儿四腔心切面舒张末期基底-心尖长度、横向长度和整体球形指数(GSI),通过斑点追踪技术分析计算左右室舒张末期面积、长径、24节段舒张末期横向长度(ED)及其Z-评分、24节段球形指数(SI),同时获取左、右室24节段短轴缩短率(FS)的Z-评分。结果LVOTO胎儿左室24节段SI与右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右室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室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24节段ED的Z-评分与右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4节段RVED与LVED比值用箱型图进行分析,显示右室横向宽度较左室横向宽度明显增加,比值最高1.49(1.26,1.86),最低1.40(1.26,1.86),均明显大于正常值1.19。左室1~19节段FS的Z-评分与右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0~24节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fetal HQ能够用于LVOTO胎儿心脏形状、大小和功能的定量分析,为胎儿心脏功能定量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心脏定量分析技术 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球形指数
  • 作者: 李金晶 赵博文 潘美 彭晓慧 陈冉 陈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 浙江省胎儿心脏超声诊断技术指导中心 浙江大学邵逸夫临床医学研究所,杭州 310016 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湖州 3130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 浙江省胎儿心脏超声诊断技术指导中心 浙江大学邵逸夫临床医学研究所,杭州 31001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心脏定量(fetal HQ)分析技术在右室流出道梗阻性疾病(RVOTO)胎儿心脏大小、形态及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经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为RVOTO的胎儿55例,根据其是否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分为单纯性肺动脉狭窄(PS)组和动脉圆锥干畸形(CTD)组。在标准四腔心切面,利用fetal HQ分析技术获得舒张末期基底-心尖长度(4CV-Length)、横向宽度(4CV-Width),计算心脏整体球形指数(4CV-GSI)。将左、右心室由基底至心尖分为24节段,利用fetal HQ追踪获得心室内膜曲线,计算得出24节段横向宽度(ED)、球形指数(SI)、短轴缩短率(FS)及其Z-评分。从心脏大小、形态及功能方面对RVOTO胎儿左、右心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RVOTO胎儿心脏4CV-Length在正常范围,4CV-Width不同程度增大,GSI下降,心脏整体呈球形改变。PS组左室ED较右室增大,在S5~24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室较右室更趋球形;CTD组左、右心室E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室较左室更趋球形;RVOTO胎儿24节段FS均不同程度下降,PS组左、右心室在S5~19节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D组左、右心室在S1~11节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右室较左室下降更明显。结论fetal HQ分析技术能够对RVOTO胎儿心脏大小、形态及功能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右室流出道梗阻 胎儿心脏定量分析技术 Z-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5D Heart)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HD)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比较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技术电影回放模式(STICloop)与5D Heart诊断胎儿CHD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的差异。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250例单胎妊娠胎儿。完成二维超声诊断后获取胎儿心脏的STIC容积数据,初步判断容积数据合格后隐去所有诊断信息,并将优质的250个STIC数据随机发送给医师A使用5D Heart与STICloop诊断分析。随后分别计算应用5D Heart、STICloop产前诊断CHD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ROC曲线下面积(AUC)以及诊断符合率,并统计分析两种方法诊断CHD的敏感性、特异性、AUC及诊断符合率的差异。结果5D Heart诊断胎儿CHD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AUC依次为95.45%(105/110)、94.29%(132/140)、16.72、0.05、0.95,诊断符合率77.27%。STICloop诊断胎儿CHD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AUC依次为90.91%(100/110)、92.86%(130/140)、12.73、0.10、0.92,诊断符合率61.81%。5D Heart的诊断符合率高于STICloop(P=0.013),但两者诊断CHD的敏感性、特异性、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5D Heart诊断CHD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高于90%,且能成功检查出各种常见的严重胎儿CHD,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STICloop诊断CH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5D Heart相当,发现异常时可直接建议诊断中心进一步检查,无需再提取诊断切面。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心脏自动容积导航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5D Heart)在显示胎儿完全型大动脉转位(cTGA)诊断切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2018年1月至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15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胎儿心脏容积数据,由1名经验丰富的胎儿心脏超声医师负责心脏容积数据的采集。2名经验相对不足的胎儿心脏超声医师选取每例病例容积数据中图像质量最好的1个,运用5D Heart软件进行在机分析,并应用内置的VIS-Assistance®对诊断平面进行优化处理;其中1名医师在2周后重复上述图像分析过程,所得图像均予以存储。对各诊断切面以及诊断要素进行评分并计算显示率,比较分析同1名图像分析医师在不同时间处理图像所得结果的可重复性以及2个图像分析医师评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对15个容积数据进行5D Heart联合VIS-Assistance®处理,4个诊断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的显示率分别为86.7%,93.3%,80.0%,86.7%;诊断切面中的各主要诊断要素显示率>73.3%;同1图像分析医师在前后不同时间分析图像所得的诊断切面显示率及诊断要素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名经验相对不足的图像分析医师所得的诊断切面显示率及诊断要素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对胎儿cTGA的重要诊断切面的显示率较高,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及一致性,能够协助经验不足的医师进行胎儿cTGA的产前筛查。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大动脉转位 胎儿超声心动图 胎儿心脏智能导航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心脏定量分析技术(fetal HQ)分析正常中晚孕胎儿心脏24节段球形指数(S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9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行产前检查的65例孕28(24,31)周正常单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心脏整体球形指数(GSI)并采集标准的四腔心观动态图像,利用fetal HQ系统分析测量左室、右室24节段SI,并比较其差异,分析SI与孕周的相关性。结果GSI及左室、右室各节段SI与孕周无明显相关性(rs=-0.22~0.14,均P>0.05),左室第1节段SI小于其他23个节段(均P<0.05),第2~11节段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第13~24段,越靠近心尖节段的SI越大(均P<0.05);右室第4~24段越靠近心尖节段的SI越大(均P<0.05),第1~3节段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tal HQ软件测量成功率为95.4%。结论利用fetal HQ分析四腔心切面胎儿心室24节段SI可行且可靠,为胎儿心脏功能的评估提供了新的方法。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中晚孕胎儿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FINE)在常见胎儿圆锥动脉干畸形关键诊断切面获得与显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9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后明确诊断为圆锥动脉干畸形(CTD)的65例胎儿,其中法洛四联症(TOF)胎儿31例,完全型大动脉转位(TGA)胎儿24例,右心室双出口(DORV)胎儿10例,采用时间-空间成像技术(STIC)采集以四腔心切面为初始切面的胎儿心脏三维容积数据,然后通过FINE分析软件对每个容积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起始心尖不同位置时容积获取与分析成功率;分别对TOF、TGA、DORV胎儿的切面1周前后获取成功率和诊断符合率及所有CTD胎儿整体结果进行比较;并采用χ2检验对FINE技术的重复性进行分析。结果心尖任意位置的65例胎儿共采集容积数据337个,可分析245个,成功分析226个,成功率92.24%,TOF、TGA、DORV、CTD胎儿1周前后2次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7.42%、80.65%;87.50%、87.50%;60.00%、70.00%;78.46%、81.54%。心尖位于A组(11~1点)的39例胎儿共采集容积数据207个,可分析192个,成功分析182个,成功率94.79%,TOF、TGA、DORV、CTD胎儿1周前后2次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12%、88.24%;93.75%、87.50%;66.67%、66.67%;89.74%、84.61%。1周前后2次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FINE对胎儿CTD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且重复性高,在CTD的胎儿图像规范化采集与分析、远程会诊、培训及教学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圆锥动脉干畸形 胎儿智能导航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FINE)三步法与七步法自动定量心轴(cardiac axis,CA)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非选择性选取2020年5-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62例中晚孕期孕妇,其中2例为双胎。剔除无法分析者后,将可纳入研究对象均用四种方法测得CA,分为手动测量收缩期CA (CAS)组、手动测量舒张期CA(CAD)组、FINE三步法定量组、FINE七步法定量组,并进行组间CA比较,分析不同方法测量CA的一致性与相关性以及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的一致性和重复性。结果共采集64例胎儿187个容积数据,60例胎儿数据可纳入研究,其中57例正常CA,3例异常CA,158个容积数据可用于数据分析,成功率84.5%。因异常CA例数过少(3例),本研究仅统计分析57例正常范围的CA。FINE三步法或七步法自动定量CA与手动测量CA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01);FINE三步法或七步法自动定量CA与手动测量CA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58,0.883),FINE三步法与手动测量CAS无相关性(rs=0.056,P=0.679),而FINE七步法与手动测量CAS呈正相关(rs=0.599,P<0.001),构建线性回归方程:Y=10.96+0.73X,RS2=0.431,P<0.001。FINE三步法与七步法自动定量CA两者无相关性(rs=0.158,P=0.241);手动测量CAS与手动测量CA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平均差值(ΔCA)(4.5±3.8)°,两者呈正相关(rs=0.973,<0.001),构建线性回归方程:Y=-2.94+0.96X,RS2=0.950,P<0.001。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一致性及重复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胎儿正常范围内CA,FINE七步法自动定量CA优于三步法,FINE七步法自动定量CA可以替代手动测量CAS;胎儿异常范围内CA,FINE七步法自动定量CA的可靠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胎儿 心轴 胎儿心脏智能导航技术 产前诊断
  • 作者: 余燕成 赵博文 戴丽雅 陈冉 王蓓 彭晓慧 潘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 浙江省胎儿心脏超声诊断技术指导中心 浙江大学邵逸夫临床医学研究所,杭州 310016;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超声科 310015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 浙江省胎儿心脏超声诊断技术指导中心 浙江大学邵逸夫临床医学研究所,杭州 310016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容积超声的胎儿心脏计算机辅助诊断(sonography based volume computer aided display heart,SonoVCADheart)技术在获取胎儿超声心动图基本诊断切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8-22日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就诊的80例中晚孕单胎胎儿(57例心脏正常,23例心脏异常),使用容积探头快速采集4~5个以四腔心切面为基础切面的心脏四维容积数据。三位不同经验的医师(医师A:从事胎儿心脏超声诊断15年以上;医师B和C:经过正规胎儿超声心动图培训6个月但经验不丰富)分别采用SonoVCADheart分析处理,对诊断切面的要素化内容进行评分、诊断,并且计算成功率,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7例正常胎儿共获取279个容积数据包,平均4.89个/胎儿;23例异常胎儿共获取109个容积数据包,平均4.74个/胎儿。所有容积数据均用于分析,8个诊断切面中所有要素均≥2分的容积百分比分别为:正常组70.61%~74.91%、异常组53.21%~55.96%。不同时间同一医师评分、经验不足医师之间评分及分别与经验丰富医师评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异常组间的评分除了三位医师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切面以及医师A和C的主动脉弓切面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并完成诊断所需时间比较:医师A与医师B、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师B和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师A采用SonoVCADheart诊断与二维超声诊断时间比较:异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SonoVCADheart诊断符合率为89.91%~90.83%。结论SonoVCADheart技术对于显示胎儿心脏的8个标准诊断切面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及良好的稳定性,能够为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提供重要的关键的诊断切面,在图像采集和显示的标准化方面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计算机辅助容积超声诊断 断层超声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心脏自动容积导航技术(smart-planes fetal heart,S-planes FH)在胎儿超声心动图重要切面获取中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一致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接受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正常中晚孕期单胎胎儿58例。由一位具有20年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经验的医师(医师A)采集胎儿心脏三维超声容积数据。3位不同经验医师(胎儿超声心动图专家即医师A、无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经验的医师B、从事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2年的医师C)在不同时间独立脱机分析处理S-planes FH技术导航后的图像,并对各切面显示的诊断要素进行评分。医师B间隔2周后对所有研究图像再次进行评分。分析3位医师所有诊断切面的显示成功率,并计算各个切面诊断要素评分值,对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一致性及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8例正常胎儿共获取241个容积数据,医师A、B、C分别应用S-planes FH技术处理容积后,所有6个重要切面均成功显示的百分比为71.34%(172/241)、70.12%(169/241)、72.20%(174/241)。3位医师之间的成功率比较,医师B与C(P=0.649)、医师B与A(P=0.8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位不同经验医师对6个重要切面的评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ICC均>0.75。医师B对各重要切面评分结果与有经验的医师C和专家医师A对各切面的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医师B两次不同时间对各诊断要素的评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ICC均>0.75。采用秩和检验比较医师B两次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planes FH技术操作简单、快捷,便于初学者掌握,尤其对经验不足的医师而言,能够改善胎儿超声心动图重要切面获取中的操作者依赖性,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一致性良好。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 心脏缺损,先天性 智能导航
  • 作者: 戴丽雅 赵博文 余燕成 潘美 王蓓 彭晓慧 陈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 浙江省胎儿心脏超声诊断技术指导中心 浙江大学邵逸夫临床医学研究所,杭州 310016;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超声科 323000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 浙江省胎儿心脏超声诊断技术指导中心 浙江大学邵逸夫临床医学研究所,杭州 310016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基于容积超声的胎儿心脏计算机辅助诊断(SonoVCADheart)技术获得胎儿心室流出道切面的可行性。比较SonoVCADheart与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在胎儿主动脉(AO)和肺动脉(PA)内径测量中的一致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检查的80例中晚孕单胎胎儿作为研究对象,常规进行2DE检查,测量胎儿AO和PA内径。再应用容积探头以四腔心切面为初始切面采集胎儿心脏容积数据并储存,使用SonoVCADheart对数据进行脱机分析,对显示清晰的胎儿心脏的AO和PA内径进行测量。采用线性Pearson相关分析法评价两种方法测得AO、PA内径的相关性。采用Bland-Altman制图,对两种方法的一致性进行检验。采用同类相关系数(ICC)比较SonoVCADheart测量AO和PA内径的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的可靠性。结果在80例胎儿中,73例(91.2%)应用SonoVCADheart成功获得图像质量清晰的胎儿心室流出道切面。经线性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两种方法测得的AO、PA内径值均呈高度正相关(r=0.953,0.971;均P<0.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方法在测量AO和PA内径上有较好的一致性,AO的95%一致性界限为-0.669~0.568 mm,PA的95%一致性界限为-0.632~0.580 mm。ICC分析显示SonoVCADheart获得AO及PA内径的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重复性良好。结论SonoVCADheart技术能清晰显示胎儿心脏流出道切面,并可定量评估AO和PA内径,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心脏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 主动脉内径 肺动脉内径
  • 作者: 赵蓓 赵博文 周超瑜 黄超 潘美 王蓓 彭晓慧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2-13
  • 出处:《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11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 浙江省胎儿心脏超声诊断技术指导中心 浙江大学邵逸夫临床医学研究所,杭州 310016;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3175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 浙江省胎儿心脏超声诊断技术指导中心 浙江大学邵逸夫临床医学研究所,杭州 31001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FINE)联合虚拟超声辅助技术(VIS-Assistance®)产前筛查右位主动脉弓(RAA)伴左位动脉导管(LDA)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32例中晚孕RAA伴LDA胎儿心脏容积数据。高年资A医生应用FINE采集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TIC)容积数据。低年资B医生和中等年资C医生分别应用VIS-Assistance®技术获取主动脉横弓位于气管右侧和"U"形血管环这两个诊断要素及三血管气管诊断切面。比较不同经验医生获取诊断要素、诊断切面的显示成功率、图像质量评分并验证一致性。于产后随访患儿有无临床受压症状。结果纳入研究病例34例,2例因无法取得满意容积数据被排除,对32例胎儿容积数据进行分析。两个诊断要素及一个关键性诊断切面结果如下:诊断要素1(主动脉横弓位于气管右侧),B医生与C医生VIS-Assistance®处理前图像显示成功率分别为84.4%和87.5%,VIS-Assistance®处理后显示成功率分别为93.8%和93.8%。诊断要素2("U"形血管环),B医生与C医生VIS-Assistance®处理前显示成功率分别为78.1%和87.3%,VIS-Assistance®处理后显示成功率分别为90.6%和90.6%。三血管气管诊断切面B医生与C医生VIS-Assistance®处理前显示成功率分别为65.6%和71.9%,VIS-Assistance®处理后显示成功率分别为84.4%和87.5%;C医生诊断切面VIS-Assistance®处理前后显示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血管气管切面B医生与C医生图像质量评分VIS-Assistance®处理前分别为3.00(2.50,3.00)分和3.00(2.50,3.50)分,VIS-Assistance®处理后分别为3.25(3.00,3.50)分和3.50(3.00,3.50)分,VIS-Assistance®处理后图像质量评分高于VIS-Assistance®处理前(均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位医生应用VIS-Assistance®技术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随访显示32例胎儿生后均未出现明显临床受压症状。结论应用FINE联合VIS-Assistance®技术能够简单、可靠获取诊断RAA伴LDA的关键性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并清晰显示所有诊断要素,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及稳定性。VIS-Assistance®技术可以提高经验不足医生诊断切面获取成功率及图像质量评分,因此可以作为产前筛查RAA伴LDA的一种有效补充手段。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右位主动脉弓 先天性心脏病 胎儿心脏超声智能导航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孕期和中孕早期正常胎儿左、右心室各径线与胎儿生物学生长参数的关系,拟建立不同孕周左、右心室各径线的参考值及Z-评分模型。方法选取2019年2-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46例早孕期(11 ~13+6周)和中孕早期(14 ~17+6周)正常胎儿,获得胎儿头臀径(CRL)、双顶径(BPD)、股骨径(FL)、孕周(GA)等生物学生长参数。通过胎儿超声心动图标准四腔心切面测量舒张末期左、右心室横径(LVW、RVW)、长径(LVL、RVL),计算左、右心室横径与长径之积的舒张期面积(LVA、RVA),左、右心室长径与横径之比的球形指数(LVSI、RVSI),左、右心室横径之比(LVW/RVW)、长径之比(LVL/RVL)、面积之比(LVA/RVA)。以GA、BPD及FL作为自变量,以上述预测的心室内径及其派生值参数为因变量,建立最佳模型,分析各标准差(SD)与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根据以上统计数据,应用公式,计算左、右心室各径线相应的Z-评分。结果①LVW、RVW、LVL、RVL随GA、BPD和FL的增加而增长,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以GA与LVW、RVW的相关性最好(r=0.928、0.930,均P<0.000 1)。②以GA为例,LVA、RVA与GA呈正相关(r=0.868、0.872,均P<0.000 1);球形指数LVSI、RVSI与GA呈负相关(r=-0.844、-0.861,均P<0.000 1),且LVSI>RVSI;LVW/RVW<1且几乎接近于1,其比值与GA呈负相关(r=-0.147,P<0.000 1);LVL/RVL>1,比值与GA呈正相关(r=0.313,P<0.000 1);LVA/RVA>1,与GA之间未见明显相关性。③LVW、RVW等的标准差(SD)随自变量GA、BPD和FL增大而增大,以GA与LVW为例,LVW的直线回归方程:Y=-5.338+0.549GA(r=0.928,P<0.000 1),LVW-SD直线回归方程:Y=-0.322+0.037GA(r=0.131,P<0.000 1)。LVW、RVW、LVL、RVL、LVA、RVA的Z-评分值随GA、BPD、FL的增长相对恒定。结论使用统计方法建立早孕期及中孕早期正常胎儿左、右心室内径的参考值及其Z-评分简单易行,在更早、更精准的定量化评估和分析此阶段胎儿心脏的发育情况方面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 四腔心切面 心室内径 Z-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卵圆孔瓣膨出指数(ASEI)及心脏大血管Z-评分等心血管多参数在单纯性卵圆孔瓣开放过度(RFOF)胎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RFOF胎儿22例作为RFOF组,选取同期健康胎儿62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四腔心切面观察卵圆孔瓣运动情况,测量卵圆孔瓣膨出最大距离,房间隔总长度,卵圆孔径,主动脉瓣环和肺动脉瓣环以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峡部、降主动脉内径,左右心室面积。比较两组间ASEI、卵圆孔径、卵圆孔瓣膨出距离、卵圆孔径与房间隔总长比率、主动脉Z-评分(AoV Z-score)、肺动脉Z-评分(PV Z-score)、升主动脉Z-评分(AoA Z-score)、主动脉峡部Z-评分(AoI Z-score)、降主动脉Z-评分(AoD Z-score)、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Z-评分(RV area Z-score)和左心室舒张末期面积Z-评分(LV area Z-score)的差异。并对RFOF胎儿进行随访观察预后。结果RFOF组与对照组胎儿ASEI、卵圆孔径、卵圆孔瓣膨出距离、卵圆孔径与房间隔总长比率、AoV Z-score、PV Z-score、AoA Z-score、AoI Z-score、AoD Z-score、LV area Z-score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RV area Z-scor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FOF组22例胎儿中有17例(77.3%)出生,5例(22.7%)失访。出生的17例新生儿中有12例(70.5%)超声心动图检查未见明显结构异常。3例(17.6%)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弓稍窄,临床观察,未处理。2例(11.8%)手术后死亡:其中1例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弓缩窄、肺动脉增宽、房间隔缺损,手术治疗后感染肺炎死亡;另1例36+4周早产,出生体重2 650 g,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弓缩窄、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治疗后死亡。结论ASEI能定量评估卵圆孔瓣开放状态,结合心脏各项参数Z-评分可判断胎儿心脏形态改变。尽管胎儿超声心动图显示部分单纯性RFOF胎儿左、右心室比例失调及主动脉缩窄等表现,但大多数胎儿出生后预后良好。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 卵圆孔瓣开放过度 卵圆孔瓣膨出指数 Z-评分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孕期(11+0周~13+6周)和中孕早期(14+0周~17+6周)胎儿主动脉内径(AO)与肺动脉内径(PA)与胎儿生物学生长参数的相关性,初步建立早孕期和中孕早期胎儿AO与PA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及Z-评分方程,并评价方程的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孕周(GA)为(11+0周~17+6周)正常单胎胎儿270例,将成功显示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的245例胎儿纳入研究,获得胎儿顶臀径(CRL)、双顶径(BPD)、股骨长径(FL)、孕周(GA)等生物学生长参数。在胎儿左、右心室流出道切面测量收缩末期AO及PA,以GA、BPD和FL作为独立自变量,AO及PA作为因变量,建立AO、PA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并对每个参数的绝对残差(SD)进行加权回归,建立Z-评分方程。结果采用简单的线性回归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AO和PA与非心脏生物特征参数(BPD、FL、GA)的关系。AO、PA与GA、BPD、FL均呈显著线性相关(GA与AO:r=0.9276,GA与PA:r=0.9271,BPD与AO:r=0.9551,BPD与PA:r=0.9558,FL与AO:r=0.9462,FL与PA:r=0.9483,均<0.001),其中与BPD的相关性最强。结论正常早孕期及中孕早期胎儿的AO、PA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增长,本研究初步建立了正常胎儿早孕期及中孕早期AO、PA的参考范围及其Z-评分方程。为早孕期及中孕早期评估胎儿大血管生长提供精确的参考标准,在早期筛查或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胎儿超声心动图 发育生物学 肺动脉 主动脉 Z-评分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陈欣欣 赵博文 彭晓慧 陈冉 潘美 王蓓 楼海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 浙江省胎儿心脏超声诊断技术指导中心 浙江大学邵逸夫临床医学研究所,杭州 310016 浙江省台州市妇女儿童医院超声科,台州 31800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 浙江省胎儿心脏超声诊断技术指导中心 浙江大学邵逸夫临床医学研究所,杭州 310016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16~40周正常胎儿房间隔卵圆孔瓣膨出指数(ASEI)及卵圆孔瓣开放角度的正常参考值范围,分析正常胎儿ASEI与卵圆孔瓣开放角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6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连续接受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孕周为16~40周的正常单胎胎儿378例,并将成功测量的349例胎儿纳入研究。所有胎儿在完成系统切面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后,在四腔心切面上测量卵圆孔开口直径和卵圆孔瓣开放角度,测量卵圆孔瓣从房间隔基底部偏移至左心房游离壁的最大距离和左心房横径,计算ASEI,比较不同孕周组间ASEI、卵圆孔瓣开放角度、卵圆孔开口直径的差异。采用Pearson法评价胎儿ASEI、卵圆孔瓣开放角度、卵圆孔开口直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将349例胎儿根据孕周进行分组,其中16~20周17例,21~24周46例,25~28周114例,29~32周105例,33~36周31例,37~40周36例。ASEI的±s为0.492 7±0.059 7,95%CI为0.486 4~0.499 0,95%正常参考值范围为0.375 7~0.609 8,ASEI在不同孕周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圆孔瓣开放角度的±s为(44.03±5.48)°,95%CI为43.46~44.61°,95%正常参考值范围为33.29~54.78°,卵圆孔瓣开放角度在不同孕周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圆孔开口直径的±s为(4.32±1.30)mm,95%CI为4.18~4.45 mm,卵圆孔开口直径在不同孕周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孕周增加逐渐增大。ASEI与卵圆孔瓣开放角度存在正相关(r=0.558,P<0.05)。卵圆孔开口直径与ASEI、卵圆孔瓣开放角度无相关性(r=-0.166、-0.084,均P>0.05)。结论建立了16~40周正常胎儿的ASEI及卵圆孔瓣开放角度的正常参考值范围,这些数据可能是通过卵圆孔评价舒张期心功能的有用参数。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 房间隔卵圆孔瓣膨出指数 卵圆孔瓣开放角度 卵圆孔开口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