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5月—2022 年4月收治的78例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配合度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中配合相应的系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配合度,减轻不良心理,减少并发症。

  • 标签: 系统护理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 心理状态 护理配合度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基因共表达网络筛选与结直肠腺癌(COAD)发展相关的关键基因,并初步验证其潜在功能。方法从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COAD患者基因表达谱和临床信息,包括379例COAD患者及39例对照,Kaplan-Meier分析得到COAD预后相关基因后进行权重基因共表达模块(WGCNA)分析;最终获得关键基因后结合分子实验初步验证其功能及潜在机制;多组均数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均数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相关性分析使用Pearson检验。结果共筛出3 170个预后相关基因;WGCNA构建出9个基因模块,其中Brown模块不仅与COAD呈负相关,且与临床分期、TNM分期呈负相关;Brown模块的中心基因C4orf19在COAD肿瘤组织中表达低于对照组[4.37 (4.10~4.49)比2.70 (2.18~3.18),U=684,P<0.01],并且与临床分期(H=9.442,)、T分期(H=9.336)、M分期(U=5 842)和N分期(U=14 572)相关(P均<0.05);免疫组织化学示C4orf19在癌组织组表达低于癌旁组,阳性例数分别为11(27.5%)和35(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60,P<0.01);沉默C4orf19后,结肠癌细胞增殖(4.494±0.438比3.415±0.453,t=-4.527)、迁移(15.007±0.439比7.583±0.701,t=12.69)及侵袭能力(154.000±4.546比96.667±4.643,t=12.48)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WGCNA是一种有效的系统生物学方法,通过此方法识别出新的抑癌基因C4orf19。

  • 标签: 生物信息学 结肠腺癌 氮代谢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调强放疗(IMRT)技术进行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步放化疗,比较60 Gy的放疗剂量是否优于国际标准的50 Gy。方法2013年4月至2017年5月将来自22家医院的331例经病理证实的无法手术的ⅡA~ⅣA期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0 Gy和50 Gy两组接受放疗。最后纳入可分析病例305例,其中60 Gy组152例,50 Gy组153例。中位年龄63岁,男242例(79.3%),女63例(20.7%)。原发灶中位长度5.6 cm。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放疗2 Gy/次,每周5次。同步化疗5周,每周1次:多西紫杉醇(25 mg/m2)+顺铂(25 mg/m2);巩固化疗2周期,3周重复:多西紫杉醇(70 mg/m2),d1+顺铂(25 mg/m2),d1~3。首要研究终点为局部区域无进展生存期(LRPFS)。两组分类变量比较采用Pearson 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中位随访27.3个月,60 Gy组疾病进展率为37.5%(57/152),50 Gy组为43.8%(67/15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51,P=0.263)。60 Gy组和50 Gy组1、2、3年LRPFS分别为75.4%、56.8%、52.1%和74.2%、58.4%、50.1%(HR:0.95,95%CI:0.69~1.31,P=0.761)。两组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1%、64.8%、54.1%和85.4%、62.9%、54.0%(HR:0.98,95%CI:0.71~1.38,P=0.927)。两组1、2、3年无进展生存分别为70.8%、54.2%、48.5%和65.5%、51.9%、45.1%(HR:0.93,95%CI:0.68~1.26,P=0.621)。60 Gy组3级以上肺炎发生率为7.2%,50 Gy组为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96,P=0.021),其他毒副作用两组相似。结论同步放化疗模式治疗食管癌,50 Gy与60 Gy的疗效无差异,推荐50 Gy为常用放疗剂量。

  • 标签: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放射治疗 放射剂量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