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混凝土是将水泥、砂石骨料、外加材料以及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形成的一种脆性材料,具有非均质的特点。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受到材料、温度、施工不当或者施工错误等影响。通过近几年的工程案例和实践证明,使用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是非常正常的,也是不能避免的,但是可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尽可能的采取适当措施对其进行控制,使裂缝少出现或者减轻裂缝的严重性,保证不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 标签: 建筑工程 混凝土 裂缝原因及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课前预习是整个语文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前预习对语文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学生可以在上课前进行预习,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新知识和提高学习质量,还可以鼓励师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因此,良好的预习不仅可以改善师生关系,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很重要。

  • 标签: 小学高段语文 预习习惯的养成 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更多的教师将更多地专注于发展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当遇到学生对阅读学习不感兴趣和写作能力较差的问题时,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来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研究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教学策略。

  • 标签: 小学高段语文 读写结合 教学实践
  • 简介:摘要: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常常面临学生兴趣不高和学习动机不足的挑战。趣味化学实验作为一种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学习积极性的教育工具,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深化化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习动机,培养实验技能。

  • 标签: 初中化学,趣味化学实验
  • 简介:摘要:学校是我国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贡献力量的新时代栋梁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而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建设中又有着突出的重要意义,通过有主题的、有目标的,与国家发展建设、与党的教育宗旨相一致的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为学生接受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生活环境、情感氛围,是专业课教育之外另一重要的隐性教育资源。现在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通过运用一定的手段进行解决,让校园文化建设的更好。

  • 标签: 校园文化建设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若一味地向学生讲授阅读知识,无法让学生充分理解与应用。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创新教学观念与教学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展开实践与创新,让学生对所学习的语文阅读展开良好的理解和运用,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学习水平。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 标签: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实践 创新策略
  • 简介:摘要:立足于小学体育课堂,针对目前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小学体育教学宗旨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不断进行交流与探索,找出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为以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
  • 简介:摘 要: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国家各界关注的重点问题,也是大学教学的重点工作。想要实现学生毕业后的正确求职,就需要在大学期间对学生进行合适的职业规划教育,并且在学生求职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就业指导。目前,我国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呈现出模块化教学的特色,职业前景、就业形势、自身职业特点等内容归属于不同的模块,教师分层次、分板块地进行学生指导,对学生就业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标签: 职业规划 就业指导 模块化教学
  • 简介:摘 要:高校是党外知识分子集中之地,也是我国高校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高校发展建设及人才培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凝聚力,加强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 标签: 高校 党外知识分子 新时代 思想政治工作
  • 简介:摘要:在高中教育体系中,高中化学这一学科知识点烦琐、抽象性强、难度系数较大。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高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多的任务和要求。教师在具体开展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改变以往的“知识型”教学模式,转变以往的化学教学观念,将“平衡思想”贯穿在课堂教学中,从多维视角入手,促使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化学变化观念以及平衡思想,实现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所以,化学教师必须要更新和优化教学模式,强化平衡思想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 标签: 高中化学 平衡思想 新课改
  • 简介:摘要: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所提问题的有效价值,凝练阅读重点,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要求。本文以部编版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为例,针对课堂提问的具体运用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为一线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提问提供参考意见。

  • 标签: 小学语文 高年级 阅读教学 课堂提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合并分叉病变临床特征、介入策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行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CTO-PCI)患者673例。根据CTO闭塞段前后5 mm范围内是否有分支(直径≥2 mm)发出,将患者分为分叉组(337例)和非分叉组(336例),年龄、血管直径等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M(Q1,Q3)表示。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线特征、冠状动脉造影特点、介入治疗策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分叉组患者年龄为60(51,65)岁,男性占86.6%(292例);非分叉组患者年龄60(52,66)岁,男性占83.0%(279例)。CTO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以多支病变为主,其中三支病变占59.9%(403例),双支病变占25.4%(171例)。分叉组靶血管病变以前降支为主(62.3%,210例),非分叉组靶血管以右冠状动脉更多见(56%,188例)。分叉组靶血管直径为2.91(2.71,3.24) mm,大于非分叉组的2.80(2.55,3.13) mm(P<0.001)。88%(592例)的患者采用正向技术开通闭塞冠状动脉,而分叉组正向开通技术使用比例(91.9%,307例)比非分叉组(84.8%,285例)更高(P=0.012)。72.8%(490例)的患者取得CTO-PCI造影成功。共有10.8%(73例)患者出现了围手术期并发症,分叉组围手术期心肌梗死发生率5.9%(20例)高于非分叉组2.7%(9例)(P=0.038)。结论CTO合并分叉病变临床较常见,靶血管多见于前降支,且靶血管直径更大,介入开通更多采用正向策略,伴随更多围手术期心肌梗死。

  • 标签: 冠状血管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分叉病变
  • 简介:摘要:在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开设课程中,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双重性质,对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考取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适应幼儿园工作岗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院校教学基本上是无幼儿教学,模拟组织实施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是此课程教学常用的重要手段。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参与模拟组织是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差、效果差。本研究通过一位大二年级的学生Z模拟组织实施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叙事研究,探究影响学生模拟组织实施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效果的因素,寻找提高学生提高模拟组织实施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效果的策略,希望能给同行业教师的教学带来一些启发。

  • 标签: 教育叙事 模拟 幼儿园 集体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