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血栓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观察其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期间接受治疗的脑血栓患者28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常规护理,n=14)与研究组(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n=14),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显效9例、有效3例、好转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2.86%;常规组患者显效6例、有效1例、好转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57.1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与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在改善脑血栓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脑血栓 观察分析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 2017年 8月~ 2018年 8月收治的 82例脑梗塞肢体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脑梗塞患者通过接受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后,可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塞 肢体功能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梗塞患者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82例脑梗塞肢体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通过接受康复训练护理干预后,可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梗塞 肢体功能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呼吸机护理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以50例呼吸衰竭患者于2019年6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6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研究组(n=33)与对照组(n=34);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实施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知识掌握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围产期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40例为对象,按护理干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例。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5.0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5.00%,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剖宫产产妇 下肢深静脉血栓 围产期护理 预防效果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8例:一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综合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常规组),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SAS和SDS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干预前两组比较示各维度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比较示综合组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SAS和SDS评分方面,干预前两组比较示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比较示综合组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效果方面,两组比较示综合组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其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责任制护理对恢复脑血栓患者的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脑血栓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15。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责任制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NIHSS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NIHSS评分与ADL评分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8.52±1.81)分低于对照组的(15.61±2.03)分,且观察组的ADL评分(81.21±6.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额度(65.89±7.16)分,组间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实施责任制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责任制护理 脑血栓 日常生活能力 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82例于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纳入研究,并以等量电脑随机法均分成AB两组。予以A组常规护理干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3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7名老年糖尿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分为对比组(28名)和护理组(29名)。对比组行常规护理护理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将两种方法在临床的使用方法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对比组11名非常满意(39.3%),10名一般满意(35.7%),7名不满意(25.0%);护理15名非常满意(51.7%),13名一般满意(44.8%),1名不满意(3.4%)。护理护理满意度96.6%(28/29)显著高于对比组75.0%(21/28)。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老年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医院护理模式也得到了创新和完善,在医院临床护理当中,护理水平的高低变得越来越重要。要想有效提升临床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必须加大对护理礼仪的重视度。只有保证医院护理人员掌握护理礼仪相关知识,时刻保持着比较良好的仪表,在一举一动之间都透出文雅和规范,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病情早日康复,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

  • 标签: 护理礼仪 临床护理 重要性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619-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 80例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 1组和实验 2组,每组 40例。实验 1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方式,实验 2组的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情况、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实验 2组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实验 1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实验 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护理管理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每组各40例,对周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观察护理状况,如生活质量、高血压控制状况等,并对比分析。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收缩压、舒张压指数,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护理后收缩压、舒张压指数,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包含疼痛、心理问题、日常活动限制、社会功能、生理功能等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人建议可将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让其血压得到更好的控制,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血液净化护理应用优质护理对患者临床指标的改善作用。 方法 对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净化的116例患者展开研究,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优质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前后CRP指标、IL-6指标、Scr指标、BUN指标测定值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CRP指标、IL-6指标、Scr指标、BUN指标测定值无明显差异,护理后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显著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血液净化护理应用优质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借鉴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血液净化 临床指标 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针对性护理在心律失常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一组实施针对性护理(针对性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常规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等心功能相关指标水平比较示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针对性组的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示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针对性组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临床对心律失常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改善其预后、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心律失常 临床护理
  • 简介: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梗治疗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1年 1月到 2013年 2月我院救治的 80例脑梗塞病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积极的饮食护理。功能锻炼与心理护理干预周期为 2个月。结果:干预临床总有效率为 81.3%,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四个维度的评分明显提高,与干预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脑梗患者治疗采用积极的护理有很好的治疗疗效,并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梗塞 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群在精神科护理管理沟通的作用。方法建立科室微信群并运用到护理管理信息沟通,利用微信群进行医院及科室相关信息的发布、工作细节的提醒、各种问题交流讨论、业务学习等。并将使用微信群平台前与使用微信群平台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微信群管理后,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微信平台在护理管理的应用可加强交流互动,节约时间,稳定护理队伍,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微信群 护理管理 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手术不安全因素的探讨,寻找解决方案及对策。方法分析手术室护理的不安全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影响手术室护理的因素较多,如护理人员素质、护理人员护理技术等。结论想要提高手术室护理的效果,就必须加强制度的落实和执行、保持无菌环境等,借此来提升治疗效果,降低医疗纠纷等。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不安全 因素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