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抢救室患者中的应用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18年8月-2020年8月,急诊收治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前后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救治流程,研究组为开展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期间;两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死亡率比较。结果:对照组抢救时间(38.02±5.26)min、住院时间(14.93±1.45)d,研究组抢救时间(28.11±2.42)min、住院时间(9.02±1.02)d,比较t=9.138,4.352,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抢救成功率80.36%,研究组抢救成功率92.86%,比较χ²=6.11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抢救室应用,可缩短急救时间,为患者争取宝贵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抢救室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危重症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我院在 2018年 9月至 2019年 11 月诊治的 100例急 危重症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把参与研究的患者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数量为 50例, 其中治疗组给予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进行疾病症状评估 ,对照组给予传统 预警评分进行疾病症状评估 。对比不同早期预警评分干预下 的两组患者病情诊断率 、临床 满意度等结果比较 。结果:治疗组患者不论是在病情诊断率 结果上,还是临床治疗满意度的结果均显示优于对照组,且结果存在显著差距,在临床上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给予急 危重症患者抢救中 实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病情进行评估 ,能快速诊断病情,及时给予科学合理的有效救治干预,明显提升了患者的临床存活率, 明显提高了 临床治疗安全性和准确 性,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危重症患者 抢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肝性脑病是在严重肝病进展过程中出现的神经精神综合征,若治疗和护理不及时就会导致生命危险。为了减少其发生、改善肝性脑病患者的预后,现对其常见诱因、早期表现和护理进行综述;强调护理重点在于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正确治疗。

  • 标签: 肝性脑病 诱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段时间我院收治的8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排序,单号作为对照组(n=43),并接受常规护理,双号作为研究组(n=43),应用早期护理予以干预,比较两组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前,研究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指标对比差异未显示出统计学价值(P>0.05);经过有效护理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后对其早期康复效果产生的影响。方法:对来自我院罹患急性脑卒中偏瘫的78例患者进行抽取,时间介于2020年2月~2022年4月范围;采用数字奇偶法完成本次护理研究各组别划分,即包含39例接受基础护理干预的参照组与包含39例在参照组基础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循证护理干预的研究组;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评分以及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前,研究组Barthel评分以及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较参照组差别不明显(P>0.05);护理后,研究组Barthel评分以及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较参照组分值更高(P

  • 标签: 循证护理 急性脑卒中偏瘫 早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桥小脑角占位术后饮水呛咳中予以早期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12月收治的60例桥小脑角占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形式均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早期护理;对比两组术后饮水呛咳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术后饮水呛咳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护理 桥小脑角占位术 饮水呛咳发生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在当今社会,科技已经变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至关重要的内容,通过科技技术创新可以较好地解决学生培训中遇到的问题,促进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通过科技技术与学生的创新结合促进我国科技技术培训工作的开展。文章从中学阶段实施科技技术创新教育的重要性阐述出发,通过科技技术教育有利于提高创造潜能等观点的研究,阐述中学阶段科技技术创新教育的开展对初中学生技术综合素质的发展所产生的作用与意义。

  • 标签: 科技创新 人才培养 实践活动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改善早期鼻咽癌患者满意度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0例早期鼻咽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研究、对照2组,每组15例。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结论:早期鼻咽喉患者在治疗期间增加心理护理,效果明显,值得运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早期鼻咽癌 心理状态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每周监测血清β-hCG和孕酮对早期妊娠结局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在湖北省妇幼保健院通过β-hCG确定妊娠的妇女438例,每周定期监测β-hCG和孕酮水平,适时行经阴道B超检查,随访至孕13周时的最终妊娠结局。结果438例早期妊娠妇女中,宫内妊娠活胎277例,流产102例(完全流产10例、稽留流产92例),异位妊娠59例。早期妊娠结局为活胎,孕4、5、6、7、8、9周时,β-hCG的预测值为314.50、2 444.54、17 623.50、54 840.82、92 086.17、104 308.70 U/L,孕4、5、6、7、8周预测β-hCG每周倍增6.77、6.21、2.11、0.68、0.13倍。以β-hCG的对数和孕酮分别作为自变量建立logit模型预测活胎,敏感度分别为85.9%、90.3%,特异度44.7%、72.0%,总体准确率70.8%、83.6%。以孕酮≥31.7 nmol/L(即10 ng/ml),预测活胎的敏感度为90.3%,特异度为72.0%;以孕酮<31.7 nmol/L,预测异位妊娠和完全流产的敏感度为94.2%,特异度为81.6%。在活胎、流产、异位妊娠3种结局间比较孕酮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孕酮和β-hCG的对数建立联合模型预测活胎,敏感度为88.8%,特异度为75.2%,总体准确率为83.8%。结论β-hCG周倍增和孕酮水平可以单独或者联合预测早期妊娠的结局。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手术后早期吞咽功能评定和分层管理的恢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10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色球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吞咽功能恢复护理,研究组接受术后早期吞咽功能评估和分级管理恢复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吞咽功能疗效、并发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吞咽功能改善率(82.86%)明显优于对照组(74.29%),其中吸入性肺炎、误吸、呛咳、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88%,而对吞咽生活质量的评价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吞咽功能评价和分层管理的恢复护理,可以使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证了患者的进食安全性,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品质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脑卒中 分级管理 恢复护理 吞咽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脑梗塞偏瘫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该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Barthel、ADL评分均较低(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ADL评分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上下肢Fugl-Meyer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于脑梗塞后发生偏瘫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患肢功能恢复,可改善患者日常活动能力。

  • 标签: 脑梗塞偏瘫 早期康复护理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及饮食控制针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患者的作用。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20例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干预性护理用于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的价值。方法:2019年10月-2021年9月本科接诊黄疸新生儿76名,都予以蓝光照射治疗。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早期干预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针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0.0%,比对照组10.53%低,P<0.05。针对总有效率,研究组97.37%,比对照组81.58%高,P<0.05。结论:于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用早期干预性护理,利于疗效的提升,及并发症的预防。

  • 标签: 早期干预性护理 安全性 新生儿黄疸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