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抢救室患者中的应用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2018年8月-2020年8月,急诊收治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时间前后分成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救治流程,研究组为开展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期间;两组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死亡率比较。结果:对照组抢救时间(38.02±5.26)min、住院时间(14.93±1.45)d,研究组抢救时间(28.11±2.42)min、住院时间(9.02±1.02)d,比较t=9.138,4.352,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抢救成功率80.36%,研究组抢救成功率92.86%,比较χ²=6.115,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抢救室应用,可缩短急救时间,为患者争取宝贵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抢救室 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心肌梗死抢救中优化护理流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6月我院未实施优化护理流程前接收的49例患者为研究资料,将其看作对照组,选取2022年7月~12月我院实施优化护理流程后接收的49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予以优化护理流程护理。比对两组临床指标与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接诊、术后转运、抢救准备及分诊台停留所用的时间比对照组短,且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优化护理流程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中,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这种护理措施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护理方法。

  • 标签: 急诊心肌梗死抢救 优化护理流程 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在陶行知教育理论中,教师务必要对幼儿吸住许欸能力以及其相关的实际活动做出加强和巩固,从而引导其在学习或者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自主的方式培养收获知识的能力,从而也避免了死板机械的学习方式,这对于教师的职责有着很高的要求,其明确的表示,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不经要对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启发和培养同时还要激发幼儿的潜能,解放幼儿的思想。如今我国多数的幼儿园建立了一个能够让幼儿自主阅读的区域,但是研究表明,现在许多幼儿园在引导幼儿进行自主阅读的时候有着许多的问题。在幼儿时期培养其自主阅读的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能对自身的成长带来许多好处。

  • 标签: 陶行知 教育理论 早期阅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老年脑梗塞患者应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塞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采用早期心理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是95.00%,总满意度是90.00%,均高于对照组的70.00%和60.00%,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早期心理护理 脑梗塞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后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腹直肌分离的疗效。方法选取单胎足月顺产24 h内发生腹直肌分离的产妇117例,将其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7例)。对照组不给予特殊干预,治疗组于产后第1天至第5天使用低频神经肌肉治疗仪进行电刺激治疗。于入组时及产后6~8周时测量腹直肌间距、腹围。产后6~8周接受妇科检查,对其进行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POP-Q)。采用Phenix U2进行盆底肌肌力、阴道动态压力的检测。结果2组产妇产后第1天腹围、6~8周腹围缩小幅度、产后第1天腹直肌间距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6~8周腹直肌间距缩小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盆腔脱垂情况、盆底肌肌力及阴道动态压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可促进腹直肌分离的恢复,且未对盆腔器官,盆底肌肌力及阴道动态压力产生不良影响。

  • 标签: 腹直肌 分离 产后 早期治疗 电刺激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例。孕产妇作为特殊人群一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其诊疗与母儿安危密切相关。为更好的控制此次疫情,及时识别并立即处理,以减少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及不良母儿结局,本文总结了来自武汉一线的感染孕产妇的临床表现特点及诊疗经验,并结合相关的诊疗方案,总结形成了此"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初步诊疗建议及早期治疗经验",以供同道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针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新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2月收入并诊治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共计76例,按照随机对照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人数均等各38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新模式,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及痊愈所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护理 哺乳期 性乳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全外显子测序技术(WES)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障碍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保健科就诊的语言发育迟缓/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基础上采集患儿和父母外周血进行WES,结合患儿的临床表型筛选候选变异,包括单核苷酸突变(SNVs)和基因拷贝数变异(CNVs)。候选变异利用Sanger测序/real-time PCR/CNV-Seq完成验证和家系分离分析,最终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指南完成致病性评估和遗传诊断。对其中完成《儿童神经心理行为检查量表2016版》检查的125例患儿,以WES检测结果阳/阴性分组,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儿总发育商、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会行为能区的发育水平。结果165例语言发育迟缓/障碍患儿完成WES检测,男女比例为1.95∶1,男童109例,女童56例,年龄(3.2±1.2)岁、中位数3.0岁,共检测出与疾病相关的致病性突变者45例,阳性诊断率为27.3%(45/165)。其中36例检测到的变异为SNVs,9例为CNVs。家系成员的变异来源检测显示新发突变在致病性基因变异中占比为86%(31/36)。女童的阳性诊断率45%(25/56),显著高于男童(18.3%、20/109,χ²=12.171,P<0.05);各年龄段的阳性诊断率无显著差异(χ²=4.349,P>0.05);WES检测阳性组患儿大运动发育商均值低于阴性组(61.5±15.39 vs. 69.4±1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0,P<0.05);两组患儿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会行为能区发育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3、-1.298、-0.114、-0.214,P均>0.05)。结论语言发育迟缓/障碍具有复杂的遗传异质性,WES在全外显子层面对语言发育迟缓/障碍儿童的早期病因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儿童 语言障碍 外显子 测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下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手术患者护理效果与预后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5月102例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加用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利用传统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康复评价优良率94.11%,康复时间(8.27±1.45)分,对照组康复评价优良率78.43%,康复时间(13.58±2.27)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利用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更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手术 早期康复护理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感觉统合训练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恢复期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78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恢复期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观察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7.25±1.03)岁;对照组男22例、女17例,年龄(7.22±1.01)岁。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早期感觉统合训练进行干预,训练3个月,对比两组运动功能、智力发育及感觉统合评分情况。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运动功能与智力发育状况评分分别为(78.96±6.12)分、(96.43±8.7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6.75±8.13)分、(89.74±7.43)分;观察组护理后感觉统合评分为(40.52±8.44)分,低于对照组的(51.43±8.1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感觉统合训练能够提高重症病毒性脑炎恢复期患儿的运动功能与智力水平,改善其感觉统合能力。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早期感觉统合训练 运动功能 智力发育 感觉统合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风险预测评分(ischemic stroke predictive risk score, iScore)和血清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 END)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END定义为患者入院7 d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较基线增加≥2分。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iScore评分和血清Hcy水平与END的独立相关性,然后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线评估iScore评分和血清Hcy独立及联合预测END的价值。结果共纳入398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男性241例(60.6%),年龄(65.02±12.17)岁;基线NIHSS评分(12.15±5.67)分,iScore评分(124.58±37.51)分,103例(25.9%)发生END。单变量分析显示,END组与非END组在心房颤动、空腹血糖、血清Hcy、卒中病因学分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和小动脉闭塞)、基线NIHSS评分和iScore评分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心房颤动、空腹血糖和卒中病因学分型后,iScore评分[优势比(odds ratio, OR)1.01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009~1.040;P=0.004]、血清Hcy(OR 1.191,95% CI 1.075~1.588;P<0.001)以及基线NIHSS评分(OR 1.289,95% CI 1.101~1.613;P=0.023)与END存在显著独立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显示,iScore评分与血清Hcy联合预测END的曲线下面积为0.859(95% CI 0.820~0.898;P <0.001),显著高于iScore评分或血清Hcy单独预测(P<0.001)。联合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55%和85.76%。结论iScore评分联合血清Hcy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END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疾病恶化 危险性评估 高半胱氨酸 试验预期值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DDAH2)在早期肺腺癌不同阶段病变中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为肺腺癌精准病理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山西白求恩医院2012年1月至2019年6月62例早期肺腺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大部分标本包含1种以上病理类型。按照病理类型分为3组: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18例、原位腺癌(AIS)60例、微浸润腺癌(MIA)、以附壁生长方式为主的浸润性腺癌(LPA)中的浸润性癌(CA)成分55例,选取各样本癌旁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GF-β1、DDAH2蛋白在各病理类型病变组织和对照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TGF-β1、DDAH2蛋白均在正常肺组织上皮细胞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6.8%(29/62)、98.4%(61/62);在AAH、AIS及CA组织上皮细胞中,TGF-β1、DDAH2蛋白阳性率均依次升高,其中TGF-β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6.7%(3/18)、31.7%(19/60)、70.9%(39/55),DDAH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6.6%(12/18)、81.7%(49/60)、90.1%(49/55),各病理类型间二者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GF-β1、DDAH2蛋白在正常肺组织、AAH、AIS及CA组织间质成纤维细胞中阳性率均呈依次升高的趋势,其中TGF-β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11.3%(7/62)、61.1%(11/18)、72.3%(44/60)、83.6%(46/55),DDAH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0(0/62)、22.2%(4/18)、65.0%(39/60)、98.2%(54/55),各病理类型间二者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肺腺癌病变组织中,上皮细胞TGF-β1与间质成纤维细胞DDAH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221,P=0.011)。结论TGF-β1、DDAH2蛋白在早期肺腺癌各病理类型病变组织中的表达趋势可能与病变程度相关,二者联合检测有望成为辅助诊断早期肺腺癌不同病理类型的生物学标志物。

  • 标签: 肺肿瘤 腺癌 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