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电刺激对LPS诱导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影响。方法将生长良好BV2小胶质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8):对照组(C组)、LPS组LPS+电刺激组(LE组)。C组常规培养24 h,LPS组LE组加入浓度100 ng/mlLPS培养孵育24 h,LE组LPS孵育前给予100 mV/mm直流电刺激4 h。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TNF-αIL-1β浓度;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M1型小胶质细胞表面标志CD32诱导型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细胞CD32iNOS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相比,LPS组LE组上清液TNF-αIL-1β浓度升高,细胞CD32iNOS及其mRNA表达上调(P<0.05);与LPS组相比,LE组上清液TNF-αIL-1β浓度降低,细胞CD32iNOS及其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电刺激可抑制LPS诱导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 标签: 电刺激 脂多糖类 小胶质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多种路径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根治前列腺切除术可行有效方法回顾分析上海长海医院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单术者开展115例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根治前列腺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7(52~84)岁,术前平均体质指数24.44(19.52~32.33)kg/m2,术前中位PSA 9.77(6.54,15.32)ng/ml。临床分期<cT3a期111例,cT3a期4例。115例均行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根治前列腺切除术,其中采用经腹膜外入路92例,经会阴入路10例,经膀胱入路13例。经腹膜外入路、经会阴入路患者中分别有6、1例腹部手术史;经膀胱入路患者中6例盆腔手术史。记录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病理及随访结果。结果11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或增加手术操作孔。平均手术时间91.8(40~200)min,其中经腹膜外、经会阴、经膀胱入路手术时间分别为88.0(40~200)、132.5 (90~190)、87.3(60~15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5.5(45~400)ml,其中经腹膜外、经会阴、经膀胱入路出血量分别为77.6(50~200)、178.0(80~400)、70.4(45~150)ml。术后病理分期≥pT3a期45例,<pT3a期70例。整体切缘阳性率17.4%(20/115),其中≥pT3a期患者切缘阳性率31.1%(14/45),<pT3a期患者切缘阳性率8.6%(6/70)。病理Gleason评分6分6例,3+4分45例,4+3分52例,≥8分8例;病理类型均为腺泡腺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1~7) d。115例平均随访时间10.4(3~21)个月,术后1个月中位PSA 0.03(0.01,0.05)ng/ml,术后3个月102例(88.7%)每日应用尿垫≤1片。结论经腹膜外入路、经会阴入路经膀胱入路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根治前列腺切除术对局限性前列腺癌具有较好美容效果,术后恢复快,且短期尿控瘤控效果较好。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单孔手术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机器人手术
  • 简介: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前列腺癌特别是转移去势抵抗前列腺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但目前免疫抑制剂单药治疗前列腺癌收效甚微。联合治疗通过增加肿瘤环境炎症细胞浸润、诱导增强免疫反应及提高免疫细胞PD-L1表达量等机制,达到免疫协同或者免疫增强效果,从而提高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此外,有效生物标志筛选敏感治疗群体,对于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疗效同样重要,本文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前列腺癌临床研究现状及展望作综述。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免疫抑制剂 药物疗法 癌症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