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 恩替卡韦联合丹参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 方法 在我院收治的所有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均为 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4 月期间)选取 64 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 32 例患者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而观察组 32 例患者则接受恩替卡韦联合丹参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各指标水平。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肝纤维化各指标水平经对比无显著差异存在( P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肝纤维化各指标水平均有所改善,两组数据相比,发现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P <0.05 )。 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恩替卡韦联合丹参片治疗可抑制患者病情的发展,改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

  • 标签: 恩替卡韦 丹参片 慢性乙型肝炎 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对抗艾滋病治疗药物消化道反应的临床分析。方法抽选2017年5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艾滋病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使用的抗病毒药物为拉米夫定+替诺福韦+依非韦伦,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奥美拉唑。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发生胃肠道反应的例数为3例,其构成为15.78%,而对照组发生胃肠道反应的例数为3例,其构成为47.37%;治疗4周后,观察组发生胃肠道反应的例数为1例,其构成为5.26%,而对照组发生胃肠道反应的例数为6例,其构成为31.58%。结论在艾滋病患者接受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治疗后消化道反应中,奥美拉唑可有效对胃酸进行中和,并且对呕吐反应起良好的抑制的作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艾滋病 消化道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93例艾滋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实验室检查、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93例患者30~50岁79例,占86%,其中HIV感染途径有性乱史60例(65%),静脉吸毒史16例(17%),静脉吸毒并有性乱史11例(12%),不详6例(6%);临床表现反复发热(92%),咳嗽、咳痰(73%),胸闷、气促(82%),明显消瘦(82%),浅表淋巴结肿大(28%),腹泻(21%)等。X线表现粟粒型肺结核29例(31%),浸润型肺结核52例(56%),结核性胸膜炎8例(9%)。合并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50%),合并结核性腹膜炎(8%),合并颈部淋巴结肿大(16%),合并空洞(19%)。肺结核病灶多分布在三个肺野以上。PPD试验多为阴性。结论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病情重,进展快,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肺外结核多发,治疗困难。胸部影像学表现形态多样,不典型,易累及多叶多段,血行播散型多见。CD4+细胞的量值和适时的抗病毒治疗是影响肺结核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艾滋病 肺结核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HFMD)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住的59例重症手足口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重症病例以1一3岁为主,发热发生率为91.53%,病情危重的患儿皮疹少而不典型半数以上病例有精神萎靡和(或)嗜睡、易惊、肢体抖动、呕吐、心率快、四肢发凉等重症表现,实验室检查多见血白细胞、空腹血糖升高,心肌酶多异常,胸片可见双肺炎症改变。静脉使用利巴韦林、甘露醇、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酚妥拉明等治疗,治愈出院49例,死亡5例。结论重症病例多由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引起。持续高热、精神萎靡、易惊、肢体抖动、呕吐、心率快、四肢发凉、皮肤花纹、频繁呕吐等多提示病情危重。及早上呼吸机、及早应用丙种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甘露醇可提高重症手足口病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重症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