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型分布和功能分子表达水平,分析上述指标与RA发病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就诊或体检的62例RA患者(RA组)、52名健康对照者(HC组)和12例疾病对照患者(疾病对照组),采集外周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单核细胞可分为经典型(CM)、中间型(IM)和非经典型(NCM),流式细胞术分析单核细胞亚型分布、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的表达以及胞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χ²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Wilcoxon配对符号秩检验、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IM比例对RA的诊断价值。结果RA组[0.40(0.40,0.50),7.60%(5.97%,8.53%)]和疾病对照组[0.40(0.40,0.68),8.20%(5.85%,10.28%)]的单核细胞绝对值和占白细胞百分比均高于HC组[0.30(0.30,0.40),5.80%(5.03%,6.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24.733,P<0.001;H=27.469,P<0.001)。RA组、HC组、疾病对照组的CM[85.49%(76.91%,89.21%),88.94%(86.36%,91.72%),90.26%(80.25%,92.56%)]、IM[11.65%(8.47%,17.89%),7.89%(5.36%,10.75%),5.56%(4.17%,8.27%)]和NCM[2.22%(1.39%,3.74%),2.49%(1.74%,4.66%),5.13%(3.39%,9.85%)]占比均有差异(H=11.389,P=0.003;H=20.815,P<0.001;H=10.640,P=0.005),进一步分析发现与HC组的CM和IM相比,RA组CM占比降低、IM比例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03)。RA组、HC组、疾病对照组单核细胞胞内TNF-α水平均呈IM最高,NCM次之,CM最低的趋势。RA患者IM胞内TNF-α水平和血清 TNF-α水平呈正相关(r=0.376,P=0.041)。RA组和疾病对照组的IM亚群表达HLA-DR水平均高于HC组[8 611.5(6 201.3,9 890.8),10 295.0(7 899.0,13 632.0),6 278.0(4 057.8,9 522.0),H=10.495,P=0.005]。RA患者外周血IM比例与临床指标CRP(r=0.119,P=0.359)、RF(r=0.204,P=0.112)、ESR(r=0.153,P=0.236)均无明显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M比例(OR=1.169,95%CI 1.003~1.363,P=0.046)、CRP(OR=1.277,95%CI 1.000~1.631,P=0.050)、RF(OR=1.179,95%CI 1.080~1.287,P<0.001)是RA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IM比例诊断R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7,95%CI 0.590~0.784,P<0.001。结论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分布异常,RA患者中IM比例的增加及其抗原提呈能力增强、分泌TNF-α水平增加可能在RA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单核细胞 HLA-DR抗原 肿瘤坏死因子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中的变化。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收治的180例老年EH患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其中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超过1.1 mm者归为硬化组(n=83),无动脉粥样硬化者归为对照组(n=97);检测并比较2组baPWV、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血脂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IMT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硬化组患者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2.3±0.7) mmol/L、(3.7±0.9) mmol/L],高于对照组[(1.9±0.5) mmol/L、(3.0±0.7)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硬化组患者baPWV、hs-CRP、Lp-PLA2、MDA水平高于对照组,但SOD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3)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IMT与baPWV、Lp-PLA2及MDA呈线性正相关(均P<0.05),与SOD呈线性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EH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baPWV、Lp-PLA2、MDA表达上调,可能是影响此类患者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超敏C反应蛋白 血脂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 简介:摘要:建筑工程类型具有多样性,包括住宅、办公楼、同时园林景观等不同种类的建筑同样属于建筑工程,工程竣工后通常需要使用工程检测技术,其主要目的在于评估工程质量,物理性能是否符合标准,并且全面分析相关数据,判断建筑结构是否出现变化。建筑的质量和人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因此完工后的建筑工程检测是非常重要的步骤,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现如今我国建筑工程检测技术发展迅速,类型也越来越多,为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有助于保障工程的安全稳定,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 标签: 建筑工程 检测 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外周血游离Septin9、SDC2、BCA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对结直肠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9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消化科收治的患者资料,分为结直肠癌组(结肠癌62例,直肠癌59例)、癌前病变组(结直肠腺瘤77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5例)、疾病对照组(结直肠癌与进展期腺瘤阴性但存在其他肠道病变患者61例,非结直肠癌肿瘤患者17例)、健康对照组(94名)。采用荧光PCR法同步检测外周血血浆游离Septin9、SDC2、BCAT1 3种基因甲基化状态,分析联合检测3种基因的阳性率与结直肠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与癌胚抗原(CEA)阳性率作比较。将结直肠癌组按照临床TNM分期,Ⅰ、Ⅱ、Ⅲ、Ⅳ期按等级分析计数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检测方法对疾病的诊断效能,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浆游离Septin9、SDC2、BCAT1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阳性率86%(104/121),癌前病变组阳性率12%(10/82),疾病对照组阳性率4%(3/78)、健康对照组阳性率4%(4/94)。结直肠癌组血浆Septin9、SDC2、BCAT1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χ2 =237.246,P<0.001)。结直肠癌组中血浆Septin9、SDC2、BCAT1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CEA阳性率(P<0.001)。血浆Septin9、SDC2、BCAT1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组中Ⅰ~Ⅳ期的阳性率依次分别为73%(16/22)、87%(34/39)、86%(30/35)和96%(24/25),与CEA组相比,血浆Septin9、SDC2、BCAT1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在结直肠癌Ⅰ~Ⅲ期阳性率显著高于CEA(P<0.001),Ⅳ期阳性率与CE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Septin9、SDC2、BCAT1基因检测AUC分别为0.857(95%CI 0.810~0.903)、0.819(95%CI 0.768~0.871)、0.862(95%CI 0.816~0.909),3个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AUC为0.889(95%CI 0.846~0.933),再联合血清CEA检测AUC为0.913(95%CI 0.874~0.951)。结肠癌患者不同性别、年龄和癌变部位与Septin9、SDC2、BCAT1基因甲基化联合检测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联合检测外周血血浆游离Septin9、SDC2、BCA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有助于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对结直肠癌Ⅰ~Ⅲ期阳性率高于CEA,3个基因联合检测提高了诊断效能。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Septin9 SDC2 BCAT1 甲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