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通道微创手术切除腰椎神经鞘瘤的应用及优缺点。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设置试验组(经通道微创手术组)和对照组(传统切除手术组)。针对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脊髓脊柱病房住院治疗的腰椎神经鞘瘤患者,由手术医生与其进行一对一沟通告知经通道微创手术与传统切除手术各自的优缺点。在明确手术风险及各自优缺点后,按照患者意愿,同意经通道微创手术切除肿瘤的患者纳入试验组(15例),否则以传统切除方式进行手术并纳入对照组(15例)。分析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术前病变影像特点、中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症状改善情况等。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57±27)min和(158±29)min,P=0.897;中失血量分别为(66±27)ml和(110±43)ml,P=0.020;住院时间分别为(7.60±1.29)d和(11.67±1.23)d,P=0.000;术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分别为26.73±2.84和26.60±2.41,P=0.891;术后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0.40±1.12和0.27±0.71,P=0.699。结论在一定类型的腰椎神经鞘瘤(非巨大肿瘤)中,经通道微创手术切除肿瘤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及疗效肯定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 标签: 椎管神经鞘瘤 腰椎 微创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术前弥散张量成像(DTI)对颈髓髓内肿瘤手术切除程度的判断与肿瘤实际切除程度的符合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15例颈髓髓内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术前根据DTI判断肿瘤的切除程度(Ⅰ~Ⅲ型),中根据显微镜下所见(是否存在肿瘤-脊髓分界面)及神经电生理监测确定肿瘤的切除程度;术后1周根据颈椎MRI检查结果确定肿瘤的切除程度。采用McCormick分级标准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术前DTI显示Ⅰ型肿瘤8例,均可以全切除;术后MRI显示均为全切除。DTI显示Ⅱ型肿瘤3例,均可全切除;术后MRI显示1例全切除,2例近全切除。上述11例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的神经功能损伤。术前DTI显示Ⅲ型肿瘤4例,均不可切除;术后MRI显示3例近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其中2例患者发生与手术相关的神经功能缺损。15例患者术后随访(12.5±1.5)个月,末次随访时,10例患者为McCormick分级Ⅰ、Ⅱ级,5例患者为Ⅲ、Ⅳ级。结论颈髓髓内肿瘤患者术前DTI的评估结果与实际切除程度符合情况较好。

  • 标签: 脊髓肿瘤 弥散张量成像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术前弥散张量成像(DTI)对颈髓髓内肿瘤手术切除程度的判断与肿瘤实际切除程度的符合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15例颈髓髓内肿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术前根据DTI判断肿瘤的切除程度(Ⅰ~Ⅲ型),中根据显微镜下所见(是否存在肿瘤-脊髓分界面)及神经电生理监测确定肿瘤的切除程度;术后1周根据颈椎MRI检查结果确定肿瘤的切除程度。采用McCormick分级标准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变情况。结果术前DTI显示Ⅰ型肿瘤8例,均可以全切除;术后MRI显示均为全切除。DTI显示Ⅱ型肿瘤3例,均可全切除;术后MRI显示1例全切除,2例近全切除。上述11例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的神经功能损伤。术前DTI显示Ⅲ型肿瘤4例,均不可切除;术后MRI显示3例近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其中2例患者发生与手术相关的神经功能缺损。15例患者术后随访(12.5±1.5)个月,末次随访时,10例患者为McCormick分级Ⅰ、Ⅱ级,5例患者为Ⅲ、Ⅳ级。结论颈髓髓内肿瘤患者术前DTI的评估结果与实际切除程度符合情况较好。

  • 标签: 脊髓肿瘤 弥散张量成像 神经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