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48岁,因右上肢痛7年,伴双下肢麻木,活动受限5年余,于2000年2月2日入院.查体:站立不能,T:36.5℃P:78次/分R:16次/分脊柱无侧弯,颈6、7棘突右侧压痛,颈7-胸1右前外侧皮下可扪及一约直径0.8cm包块,活动度尚可,边界不清,质韧,颈部活动受限,颈牵拉试验阳性,压颈试验阳性,躯干自锁骨以下皮肤感觉减退明显,以右侧显著.

  • 标签: 颈椎管 神经鞘癌 诊断 病例 病因
  • 简介:目的总结显微外科治疗椎管神经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9例(151个病灶)椎管神经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人经后正中入路行全椎板切除术,暴露肿瘤后行手术切除,其中30例切除病变后使用钛连接片行椎板成形术。结果全切除134个,近全切除17个,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证实均为神经。出院时症状好转128例,无变化l例。随访82例,失访47例,随访时间13-58个月,术前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通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及个性化手术方案.大部分椎管神经可得到全切除,疗效满意。

  • 标签: 神经鞘瘤 椎管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总结椎管神经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椎管神经病例的临床资料,均经影像学和病理学确诊,其中颈段5例,上、中胸段8例,下胸段4例,胸腰段2例,腰段6例。均在全麻下施行手术,行囊内切除6例,囊外切除19例。12例下胸段、胸腰段或腰段病例同期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并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25例均完整切除肿瘤,术后脑脊液漏4例,无其他并发症。25例均获随访,平均2.7(0.5~5)年,术后感觉和运动ASIA评分分别为(202.6±11.4)分和(89.9±7.3)分,较术前的(148.6±6.2)分和(56.7±5.3)分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MRI对椎管神经有较高的定位、定性诊断准确率,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可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椎管 神经鞘瘤
  • 简介:目的探讨上颈椎椎管内哑铃形神经的手术及稳定性重建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19例枕骨大孔区至C2水平哑铃形椎管神经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完善颈椎正侧位X线、MRI、CT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以明确肿瘤部位和范围,其中病变位于枕骨大孔至C1水平5例,C1,2水平14例。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手术治疗。肿瘤位于枕骨大孔至C1水平者,先部分切除枕骨大孔后缘,依据情况切除寰椎后弓;肿瘤位于C1,2水平者切除C2肿瘤侧椎板。肿瘤切除先切除椎管内部分,再切除椎管外部分。根据情况对脊柱稳定性进行重建。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9例肿瘤均完全切除,其中恢复良好13例,改善4例,无明显改善1例,恶化1例。术后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随访12~72个月,MRI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上颈椎哑铃形椎管神经发生率低,手术风险大。手术显露及脊柱稳定性重建范围应根据肿瘤分布、脊柱结构缺如、功能需要等因素综合决定。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能有效减少神经损伤并发症。

  • 标签: 颈椎 神经鞘瘤 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巨大巨长型椎管神经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8例巨大巨长型椎管神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肿瘤全切除,2例因体巨大未能全切。术后患者局部疼痛和麻木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结论手术是治疗该肿瘤唯一有效的方法,术中充分显露,整体切除,注意预防颈髓损伤及重建脊柱稳定性是其操作关键。

  • 标签: 神经鞘瘤 颈椎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胸腰椎管内多发黑色素性神经的MRI表现。患者男,55岁,因双下肢走路不稳、左侧臀部疼痛就诊。MRI示胸12至腰骶椎水平椎管内多发占位,呈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脂肪抑制序列呈低信号,相邻脊髓受压移位;增强扫描病灶呈较均匀强化。病理诊断结果为椎管内多发性黑色素性神经

  • 标签: 椎管 神经鞘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作者在天津市肿瘤医院参加第20期全国肿瘤医师进修班期间,查阅了贵院手术治疗腹膜后神经20例。原发性腹膜后神经少见,国内外文献大组病例报告甚少。

  • 标签: 腹膜后神经鞘瘤 手术治疗 预后 手术并发症
  • 简介:神经肿瘤罕见,自1930年Schmidt首次报道以来,全世界文献报道只有400例左右。本文报道1例巨大面神经患者。

  • 标签: 面神经鞘瘤 外科手术 治疗 面神经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的MRI信号特点及特殊征象。方法收集19例经MRI检查手术病理证实神经进行回顾性分析,行MRI常规平扫、增强扫描。结果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或混杂信号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分离-脂肪征、靶征、鼠尾征、瓶塞征和哑铃征。结论发生部位、形态、生长方式、信号特点、强化方式及特殊征象对肿瘤的诊断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入路手术治疗椎管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30例椎管神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后路椎板切除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本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在2.3~5.8h之间,平均(3.6±0.8)h,术中出血量在280~820ml之间,平均(460.5±50.8)ml。有4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脑脊液漏,2例在麻醉清醒后1d内有下肢运动、感觉功能障碍。随访10~38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行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者,复查显示植骨融合良好,且内固定稳固可靠,未见椎体失稳、滑脱现象。结论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入路手术治疗椎管神经,能使椎管内肿瘤充分暴露,以便于将肿瘤完全切除,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后路椎板切除 椎管内 神经鞘瘤
  • 简介:摘要神经粘液(neurothekeoma)为一种神经间质肿瘤的谱病,其特征为在不同程度的粘液性基质中呈现神经细胞增生,主要发生于头部和上肢的皮肤,其他部位极为罕见。我们发现一例中国人的神经粘液发生在右侧胸膜,现报道如下,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 标签: 神经鞘粘液瘤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63岁,因交替性双侧鼻摩、流涕20年,头痛5年,加重1周于2006年1月20日入院。忠者于20年前出现双侧交替性鼻垡、流涕,反复发作,经服药和鼻腔点药后好转?近5年来常伴有头痛,痛时全头闷胀、浑身无力,偶有左侧鼻腔少量山血,每次3~5分钟,自行停止,每年发作5~6次。1周前患行头痛、鼻塞再次发作。入院后榆盘:左侧鼻腔被多发性半透明息肉样物占满,表面光滑,

  • 标签: 蝶窦 神经鞘瘤
  • 简介:1病例报道患者,男,44岁。因右面部肿块1个月于医院就诊,行CT检查发现右侧上颌窦肿块,于2015年9月4日入院。右侧面部颧骨下方可触及约4cm×4cm×3cm的略韧肿块,无压痛。鼻腔检查未见异常,颈部无异常。CT显示右侧上颔窦前壁大小约3cm×2cm×2cm肿块,内有钙化斑块(图1)。

  • 标签: 上颌窦囊肿(Maxillary Cyst) 神经鞘瘤(Neurilelrmloma) 诊断(Diagnosis) 治疗(Thera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