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淋巴水肿预防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选择在本院进行乳腺癌根治手术的8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他们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人。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经干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增强患者对手术过程的了解,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乳腺癌 淋巴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腹部手术患者手术过程中采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血糖浓度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在腹腔镜下行根治术的60例直肠癌和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n=30)和乙组(n=30),对甲组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对乙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单次静注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对比2组患者血糖值、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差异。结果:2组患者术前基础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插管后即刻、切皮后1h、术后15min乙组患者血糖值显著低于甲组,p<0.05;术后6h两组患者血糖值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同时麻醉诱导前(T0)和术后6h两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差异不显著,p>0.05;患者插管后即刻、切皮后1h、术后15min心率和动脉压显著低于甲组,并且乙组患者血压值也显著低于甲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部手术患者麻醉过程中采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浓度,同时对改善患者心率和血压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血糖浓度 心率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对其依从性、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80例,随机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n=40)、研究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综合护理。评价及对比两组的依从性、肺功能。结果:研究组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在提高依从性及肺功能方面均作用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综合护理 依从性 肺功能
  • 简介:摘 要:近年来,青海省政府相继发布《加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建设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青海省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激发青海省创新创业活力,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高效配置和有效集成,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环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然而就全国来看,青海省在人才、技术、资本、资源等方面依旧较国内其他省份滞后许多,基于此,研究创建适合青海省省情的孵化生态环境,有利于科技创新成果快速的向各行业各领域覆盖融合,更能有效的推动我省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活我省传统行业的创新活力。本研究将通过对现有文献分析基础上,采用新的视角,从优化青海省众创空间孵化服务环境角度出发,系统分析总结孵化载体服务环境的一般要素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各类服务主体在优化众创空间环境的关键行为,为有效创建我省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青海 众创空间 孵化服务 生态环境 实证分析
  • 简介:摘 要:血液是人身体立命的根本,没有血液就等于失去了生命。血液在人体中不停流转,供应内脏、骨骼、肌肉、毛发、皮肤的营养,失血过多而死亡的案例数不胜数,那么血液若是数量足够,质量却出现了问题也会影响身体健康。想要远离疾病,血液的垃圾清除就需要引起重视,早期干预避免缺血、血液阻滞等引起疾病,将血液毒素、血液垃圾排除体内,通过血液净化,调节免疫系统就是一种典型的血液清理形式。血液净化中患者由于对净化的系列流程并不清楚,对于血液净化存有很多的疑惑,也容易产生不耐受的各种反应,因此应注意结合患者的情况,人性化的展开护理指导,从而预防血液净化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主要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旨在进一步推广运用人性化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广度和深度,提升护理效率。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血液净化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在产褥期产妇产后抑郁中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至2022年于我院产科自然分娩的产妇140例,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各70例。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干预后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抑郁、焦虑情况和抑郁率。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产妇的EPDS与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抑郁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干预在产褥期产妇预防产后抑郁中的应用,能使产妇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关怀与温暖,从而缓解产妇负面情绪,降低产后抑郁率,这对产褥期产妇的护理意义尤为重要,值得在产科产后护理中广泛推广。

  • 标签: 以家庭为中心产科护理 产褥期产妇 产后抑郁
  • 简介:摘要:随着电能被广泛地应用与生活,电气工程逐渐在建筑行业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社会发展的前进脚步。供电系统施工的水平虽然处于逐渐上升的阶段,但也无法否认供电系统施工团队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压力主要来源于施工团队的技能点与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基于此,本文将简单分析供电系统电气工程施工常见问题,并深入探讨供电系统电气工程施工问题解决对策,希望研究内容能够给相关从业人员以启发。

  • 标签: 供电系统 电气工程 施工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阴道自我取样和妇科医师取样用于宫颈癌筛查的的人群接受度。方法对2015年和2018年于山西省襄垣县和阳城县参加宫颈癌筛查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共3部分,分别为受检者在尿液、阴道自我取样和妇科医师取样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对不同取样方法的接受度及对自我取样方法的难易程度评价。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3 485份。在尿液、阴道自我取样和妇科医师取样过程中,分别有2.3%(81/3 472)、7.1%(247/3 472)和8.6%(299/3 472)的受检者感觉尴尬或难为情,1.3%(46/3 472)、9.7%(337/3 472)和14.9%(518/3 472)的受检者感觉不适,1.0%(35/3 469)、8.5%(295/3 469)和15.3%(531/3 469)的受检者感觉疼痛,98.3%(3 334/3 393)、96.3%(3 267/3 393)和99.0%(3 360/3 393)的受检者认为取样操作规范正确(均P<0.05)。根据取样过程中的感受,66.5%(2 037/3 064)愿意采用妇科医师取样,其次为尿液自我取样(61.2%,1 876/3 064)及阴道自我取样(39.1%,1 199/3 064,均P<0.05)。若筛查结果准确性相同,在宫颈癌筛查中,愿意采用自我取样、医师取样方法者占比分别为31.8%(1 109/3 485)和68.2%(2 376/3 485);愿意采用尿液自我取样、阴道自我取样者分别为76.5%(2 662/3 482)和23.5%(820/3 482)。86.5%(3 007/3 478)的受检者认为尿液自我取样非常容易,而仅40.9%(1 423/3 478)认为阴道自我取样非常容易。结论在尿液自我取样过程中,受检者产生不适感的程度及比例低于妇科医师取样和阴道自我取样。妇科医师取样的人群接受度最高,尿液自我取样次之,阴道自我取样接受度最低。尿液自我取样比阴道自我取样容易。

  • 标签: 宫颈肿瘤 自我取样 医师取样 尿液 接受度
  • 简介:摘要1岁4月龄患儿以发热起病,临床表现为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比例0.26,存在贫血、血小板降低、低纤维蛋白原血症、高甘油三酯、铁蛋白升高、可溶性CD25升高、EB病毒感染,同时有高T淋巴细胞血症,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给予甲泼尼龙、人免疫球蛋白、更昔洛韦抗病毒对症治疗,8周后疗效评估达完全应答,未行维持治疗,随访1年无复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即时检测(POCT)技术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准确性。方法2020年9月,在山西省襄垣县建立的“自我采样”队列和“医生采样”队列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两队列人群中抽取研究对象,分别纳入197和273名。由研究对象自己或妇科医生分别采集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并进行检测,采用POCT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阳性者直接行阴道镜检查;同时采用careHPV及常规PCR检测HPV,对POCT检测阴性但careHPV或常规PCR检测任一阳性者再次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活检。以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灵敏度、特异度,比较POCT与careHPV及常规PCR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准确性。结果470名对象的年龄M(Q1,Q3)为51(45,57)岁。将组织病理学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2级及以上病变(CIN2+)作为疾病终点,基于自我采样方式的POCT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00%(95%CI:56.56%~100.00%)、28.95%(95%CI:22.97%~35.76%),POCT HPV16/18检测的灵敏度与POCT检测相同,特异度增加至89.47%(95%CI:84.30%~93.08%);与careHPV和常规PCR相比,自我采样POCT HPV16/18检测的AUC最佳,为0.947(95%CI:0.910~0.985)。基于医生采样方式的POCT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00%(95%CI:64.57%~100.00%),55.85%(95%CI:49.83%~61.70%);POCT HPV16/18检测的灵敏度降低至71.43%(95%CI:35.90%~91.76%),特异度增加至92.45%(95%CI:88.63%~95.06%)。基于自我采样方式的POCT HPV16/18检测的AUC和医生采样方式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0.947比0.819,P=0.217)。结论POCT HPV16/18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是基于人群的宫颈癌筛查可选择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即时检测 即筛即治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出院患者进行微信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指导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微信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癌根治术出院患者进行微信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不仅能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还能提高其预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宫颈癌根治术 出院 微信延续性护理
  • 简介:摘要:数学建模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模型的建立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通过规律的推导和总结并利用数学语言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因此,高中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符合数学教学特征的。但是,由于教学意识比较欠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数学建模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导致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应该加以重视。

  • 标签: 高中数学 数学建模 建模意识 核心素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阴道自我取样和妇科医师取样用于宫颈癌筛查的的人群接受度。方法对2015年和2018年于山西省襄垣县和阳城县参加宫颈癌筛查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共3部分,分别为受检者在尿液、阴道自我取样和妇科医师取样过程中的主观感受,对不同取样方法的接受度及对自我取样方法的难易程度评价。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3 485份。在尿液、阴道自我取样和妇科医师取样过程中,分别有2.3%(81/3 472)、7.1%(247/3 472)和8.6%(299/3 472)的受检者感觉尴尬或难为情,1.3%(46/3 472)、9.7%(337/3 472)和14.9%(518/3 472)的受检者感觉不适,1.0%(35/3 469)、8.5%(295/3 469)和15.3%(531/3 469)的受检者感觉疼痛,98.3%(3 334/3 393)、96.3%(3 267/3 393)和99.0%(3 360/3 393)的受检者认为取样操作规范正确(均P<0.05)。根据取样过程中的感受,66.5%(2 037/3 064)愿意采用妇科医师取样,其次为尿液自我取样(61.2%,1 876/3 064)及阴道自我取样(39.1%,1 199/3 064,均P<0.05)。若筛查结果准确性相同,在宫颈癌筛查中,愿意采用自我取样、医师取样方法者占比分别为31.8%(1 109/3 485)和68.2%(2 376/3 485);愿意采用尿液自我取样、阴道自我取样者分别为76.5%(2 662/3 482)和23.5%(820/3 482)。86.5%(3 007/3 478)的受检者认为尿液自我取样非常容易,而仅40.9%(1 423/3 478)认为阴道自我取样非常容易。结论在尿液自我取样过程中,受检者产生不适感的程度及比例低于妇科医师取样和阴道自我取样。妇科医师取样的人群接受度最高,尿液自我取样次之,阴道自我取样接受度最低。尿液自我取样比阴道自我取样容易。

  • 标签: 宫颈肿瘤 自我取样 医师取样 尿液 接受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严重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目前唯一可通过三级预防措施予以消除的恶性肿瘤。2020年11月,“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正式启动,针对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和治疗是消除宫颈癌的关键举措。2021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预防宫颈癌:WHO宫颈癌前病变筛查和治疗指南(第二版)》,为全球各国宫颈癌消除战略的制定提供重要方向和指导。本文将从指南制定方法学、指南中关于宫颈癌筛查和治疗策略方面的推荐/良好实践声明(包括筛查起止年龄、筛查方法、筛查间隔、筛查异常人群管理及癌前病变治疗等)以及指南的国际影响等方面进行解读,为我国宫颈癌防控指南的更新和相关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 标签: 宫颈肿瘤 癌前病变 筛查 治疗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总结和评价全球范围内宫颈癌筛查指南的制定现状。方法以“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指南/专家共识/推荐意见”以及“cervical cancer/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reening”“guidelines/recommendations”为关键词,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的宫颈癌筛查指南,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截至2020年9月1日前,共纳入29篇有效文献,对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推荐意见等进行汇总描述和总结。结果29篇文献中,大多数指南针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一般发病风险的人群,目标人群集中在25~65岁;细胞学检查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是常用的两种筛查方法,且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推荐使用HPV检测作为宫颈癌的初筛方法;大多数指南推荐筛查间隔为5年(HPV检测或HPV和细胞学联合筛查策略)或3年(细胞学筛查策略);针对筛查异常人群,大多数指南推荐分流或重复检测来进一步识别高风险人群,针对宫颈病变发病风险较高人群,则推荐进行阴道镜转诊或即时治疗。仅有部分指南涉及疫苗接种人群,并推荐采用与未接种疫苗、具有一般风险人群相同的筛查策略。结论目前大部分宫颈癌筛查指南仅涉及一般风险人群且主要来自发达国家。筛查措施逐渐由传统的细胞学检查向以HPV检测为主的筛查方案转变。各国或地区指南尚缺少针对特殊人群如何进行宫颈癌筛查的相关推荐。

  • 标签: 宫颈肿瘤 指南 筛查 系统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热凝治疗对我国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2017—2018年在我国农村地区(内蒙古鄂托克县、山西省襄垣县和阳城县)和城市地区(深圳)建立宫颈癌筛查队列中符合标准的20~65岁女性为研究对象,对其中HPV阳性且接受热凝治疗(166例)或未接受任何治疗(2 716例)对象进行随访评估。针对热凝治疗患者,采用HPV检测和细胞学检查在其治疗后6个月或更长时间进行随访;针对未接受治疗患者,采用HPV检测进行每年随访,对所有随访过程中HPV和(或)细胞学阳性的女性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或)活检。比较评估接受热凝治疗组与未接受治疗组对象随访过程中的HPV清除率及热凝治疗对CIN病变的治愈率。结果分别有152例接受热凝治疗对象和2 539例未接受治疗对象接受了随访评估,年龄M(Q1,Q3)分别为42(36,48)和47(41,54)岁,中位随访时间M(Q1,Q3)分别为23.4(12.4,24.5)和23.5(12.4,24.0)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接受热凝治疗组的HPV清除率(73.0%,111例)高于未治疗组(46.1%,1 171例)(P<0.001)。与未治疗组相比,热凝治疗清除HPV16的OR(95%CI)值为2.8(1.3~6.1),HPV52为3.2(1.3~7.9),HPV58为5.8(2.1~15.6)。接受热凝治疗组中基线病理诊断为CIN者的治愈率为77.4%(72例),其中轻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和中度及以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的患者其治愈率分别为81.0%(47例)和71.4%(25例)。结论热凝治疗是清除HPV感染和治疗CIN病变的有效方法。特别是针对我国致宫颈癌及癌前病变风险较高的HPV型别,清除率高于未治疗人群。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人乳头瘤病毒 热凝 治愈 随访
  • 简介: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性学科的前提和基础,它可以通过合作式学习的模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可以有效改变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低效和无效的教学状况。在合作式学习模式下,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参与和讨论和探究,在更为开放的、合作的小学语文课堂上,促进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 标签: 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 有效性
  • 作者: 王岩 董璇 赵雪莲 热米拉·热扎克 沈谷群 迪达尔·塔勒哈提 刘丽萍 赵方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1-03
  • 出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年第12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北京 10002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乌鲁木齐 830011,新疆医科大学,乌鲁木齐 830011,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流行病学研究室,北京 10002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乌鲁木齐 830011,塔城托里县妇幼保健院 834700,塔城托里县人民医院 834700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萨克族女性高危型HPV(HR-HPV)感染率及型别分布,评估子宫颈病变分布及其与HPV感染的相关性,并对HPV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2018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里县开展以人群为基础的子宫颈癌筛查研究,共招募2 000名25~64岁哈萨克族女性。每位女性采集3份子宫颈脱落细胞标本,分别行careHPV(不分型)、PCR HPV、p16INK4a及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并对任一检测结果阳性者转诊阴道镜,阴道镜检查结果异常者在病变处取活检。病理结果作为最终诊断的金标准。结果HPV总的感染率为14.55%,其中HR-HPV感染率为12.90%,且在50~54岁年龄组最高;常见的5种HR-HPV基因型别为HPV16(2.80%)、HPV51(2.35%)、HPV52(1.70%)、HPV56(1.50%)和HPV39型(1.20%);HPV以单一感染者居多(71.48%);50~54岁年龄组多重感染率最高,多重感染者中以双重感染为主(69.88%),且HPV42和HPV56是最常见的合并感染型别;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级中HPV16(31.82%)、HPV51(27.27%)和HPV18(13.64%)型感染率较高;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2级中HPV16型(57.14%)感染率较高;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3级及以上中HPV16(55.56%)和HPV18(33.33%)型感染率较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绝经及梅毒感染会增加HPV感染的可能性。结论哈萨克族女性HR-HPV以HPV16、51、52型别较为常见;HR-HPV感染与文化程度、绝经状况及梅毒感染有关,需针对高危因素制定相应措施,重视性病患者和>50岁女性的筛查工作,进行有效干预。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基因型 危险因素 哈萨克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