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观察和实验及其设计、相关的概念和内涵仍然模糊,影响着研究设计的正确认识及因果推断有效性的判断。本文借用物理学的相变概念,结合因果思维与因果图,首先建立了事物的属性及其状态、事件与现象之间的关系;接着识别了两种现象获取方式——人为观察和人为实验之间相反的因果结构,及其与暴露的干预、分配在因果推断研究中受各自的因果机制影响;最后,识别了干预系因果概念,是自然因果律基础上联系已知的现象和/或需经测量而获得的现象之间的核心纽带;基于此分析了研究设计二分类的策略,以干预法和非干预法的分类更为清晰。观察和实验提供了所有科学知识的基础,应是内涵统一的概念。基于因果律及其测量过程可能是实现研究设计精准分类的最佳选项之一,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因果思维 观察 实验
  • 简介:摘要流行病学是对一定数量的人群进行特征描述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因果推断。研究人群的形成是其第一步。本研究以观察性研究为例,首先定义个体截面和人群截面,并阐明其测量需满足的3个假设:属性真实值随时间保持不变,属性变量间互不干扰,个体间互不干扰;接着指出因果推断研究应以待定因(或暴露)的发生或状态开始的时间为标准进行统一;最后,基于人群截面的双重角色,提出人群的因果推断研究可分为2类:历史重建研究和探索未来研究,并初步梳理了研究设计框架、估计的效应及设计间的关系。从因果思维角度探讨研究人群的形成过程,可为明确因果推断研究设计类型奠定基础,选取合适的效应估计进行因果推断,值得深入研究。

  • 标签: 因果思维 研究人群 因果推断 横截面 纵向 研究设计
  • 简介:摘要基于变量调查(或测量)的共时性、统计学关联及幸存者偏倚等原因,横断面研究被认为不能进行因果推断,这是当前的"共识"。本文基于因果思维,借助因果图,首先明确定义真实截面和测量截面,并识别截面概念仅存在于理论的特性。实际横断面研究中,测量变量的共时性并不存在,而是无一例外地表现为非共时性时序,其实质上相当于测量变量间互为独立性假设,或不存在有差别错分偏倚。类似于累积病例对照研究和历史性队列研究,横断面研究均为暴露和结局已存在或发生后进行的测量,这种测量相当于对变量值的历史重建或"考古"。这类研究进行因果推断的共性前提条件之一是,测量变量与其历史变量间必须存在着因果律。测量变量均为真实变量的替代者,测量变量间的时序在因果推断上并不重要。应加强对横断面研究分析性角色的认识。

  • 标签: 因果思维 截面 测量时序 因果推断 流行病学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胎膜早破孕妇阴道菌群特征,找出相关细菌种类,通过功能预测探索细菌与胎膜早破交联的相关功能通路,并建立以阴道菌群特征为基础的预测模型。方法基于孕妇队列,纳入35例未足月胎膜早破、180例足月胎膜早破和255例胎膜未早破足月分娩(对照组)孕妇。使用16S rRNA基因二代测序技术检测孕妇在妊娠16~28周时的阴道样本V3~V4高变区序列。分析并比较3组孕妇之间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识别物种属性和代谢功能预测的差异。随后采用随机森林模型纳入阴道菌群物种以及危险因素,建立胎膜早破发生的预测模型。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组与对照组相比,Alpha多样性更高(Observed features, P=0.022;Faith_pd指数,P=0.024),Beta多样性也有显著差异(Unweighted-UniFrac,P=0.010;Jaccard指数,P=0.008)。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中,巨型球菌Ⅰ型转化菌种显著增多(P=0.017),穆氏乳杆菌显著减少(P=0.003)。而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中,巨型球菌属显著增多(P=0.009),穆氏乳杆菌显著减少(P=0.002)。功能预测方面,嗜酸菌的硫氧化途径(P=0.021)、乙酸产甲烷途径(P=0.036)、L-组氨酸合成途径(P=0.009)、腺苷钴胺素合成途径(P=0.041)和海藻糖代谢途径(P=0.001)这5种功能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中显著增加,而L-组氨酸合成途径(P<0.001)和海藻糖代谢途径(P=0.030)在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中显著增加。通过随机森林模型纳入阴道菌群物种以及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未足月胎膜早破预测模型的表现较好[AUC值为0.739(95%CI:0.609~0.869),灵敏度0.928,特异度0.659,阳性预测值0.750,阴性预测值0.906],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结论阴道菌群特征可能与胎膜早破的发生发展有关,阴道细菌差异的研究可能成为防治胎膜早破的新思路,功能预测为胎膜早破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参考借鉴,预测模型可以预防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促进母婴健康。

  • 标签: 阴道菌群 胎膜早破 微生物组学 预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