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当前,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教育教学的核心素养问题日益突出。以此为依据,应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其数学素养。高中生要提高自己的数学素质,提高自己的数学基础,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学计算技能。因此,教育者应有效地分析中学数学核心素质的培养战略。

  • 标签: 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 运算能力 培养策略
  • 简介:程颐心性论承孟子两种“性”之分而来,其“性即理”指“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於心”,属实践理性;冯友兰、牟宗三先生解为柏拉图式的“理型”“共相”,泛指人与万物之自然生理之性,故对程颐“性之有形者谓之心”,“涵养用敬”,“进学致知”,有一系列的误解。故有必要对之加以分析和说明。

  • 标签: 涵养
  • 简介:牟宗三先生是研究宋明理学的大家,先生之《心体与性体》三大册在大陆、港台学术界影响深远。故深入分析其研究进路、方法及得失,对推进宋明理学研究有重要意义。牟先生对宋明理学的论述,主要基于对儒学本质的看法,但他将儒学定性为"内圣成德之教"是含混而不恰当的。儒学本质上是内圣与外王一体两面的,心性修养与政治实践内在贯通、不可分割,这不仅是儒学区别于宗教之根本所在,而且也是儒学自始一贯的理论品质。正因为这种对儒学性质的错误解读,导致牟先生对宋明儒学的根本误判,如"朱子歧出"、二程对立,等等。而对二程特别是程颢思想的解读尤其存在严重的理论失误。从牟先生关于程颢《定性书》与《识仁篇》两篇重要文献的解读可以看到,牟先生对于程颢心性关系思想、天人关系思想及其工夫论思想等均并未能够找到合理的理解进路,不仅存在套用西方哲学的"共相"思维的问题,而且存在违背哲学研究学术规范的任意裁剪或强加的问题。

  • 标签: 牟宗三 《心体与性体》 儒学 朱熹 二程
  • 简介:“自由即创造力”这句名言,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一种呼号,它贯穿汤一介先生活动的一生;汤先生还较早地提出了儒学与马克思主义“融合”这一极为重要的时代课题;汤先生晚年又大力倡导建设“综合马、孔、罗”的新哲学;并特别强调在人类文化思想El益多元、同时文化寻根和民族主义日益高涨的全球化时代,树立“反本开新”和民族的“文化自觉”十分重要。我们要实践先生“以全球化的眼光观察世界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指示,使新哲学的建立成为现实。

  • 标签: 新儒学 马克思主义 文化自觉 新轴心时代
  • 简介:11月3日晚上,接到宝蕊的电话,告绍昆生命危急了。我非常意外,格外难过,心情沉重,也非常自责和愧疚,因为好长时间,我想着他,却未给他打电话,因为懒,因为闭门读书为文养成的陋习,不懂得体贴与关心人;也总以为像往常一样,他还是那样精力饱满,热情洋溢地在写他的新作,

  • 标签: 中国 哲学研究 文化 历史
  • 简介:从诠释学观点考察汉代新经学的建立和性格特征,可以证知,董仲舒《着秋繁露》新儒学哲学、人学体系的建立,是汉代新经学得以成立并成为汉代政治、伦理、道德、学术之全面指导思想的关键。董仲舒所以成功,除了政治和时代的风云际会,实有赖于其抓住了“人”这个根本,喊出了“人为贵”的响亮口号,并成功地完成了对先秦诸家学说的综合创新。

  • 标签: 文本 儒学哲学人学 对五经的新认识与诠释
  • 简介:<正>《周官》如何成书?何时成书?其思想性格怎样?是中国学术史上很早即开始争论的问题。自汉代起,许多学术工作者都参与其中,或注释,或写书,或发表看法,持续不断,著名者如刘歆、杜子春、郑兴、卫宏、贾逵、马融、郑众、郑玄、何休、贾公彦、欧阳修、张载、王安石、胡宏、朱熹、陈澧、孙诒让、康有为、钱穆、郭沫若、颜颉刚、徐复观等等,阵营可谓盛大矣!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令人信服的解决。

  • 标签: 《周官》 殷人 成书时代 刘歆 十二支 徐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