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中,有一部分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他们多少直接或间接的受到基督教音乐与基督教思想影响,有的甚至从事基督教音乐创作、编辑、推广、介绍等方面的辛勤劳动。这些音乐家不仅为我国音乐教育的创建和发展及推动中国近、现代音乐的进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且在中国基督教音乐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影响深远。本文介绍马革顺、许勇三、张肖虎三位代表人物。

  • 标签: 音乐家 中国 赞美诗 基督教思想 音乐教育家 音乐理论家
  • 简介:<正>1当你看完我要讲的这个故事后,你可能会觉得时间是假的,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假的,你甚至会以为故事也是假的;然当你不相信并怀疑这一切的时候,你的感觉打开了;你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是假的,却又那么真实地让你可以触摸;因为假的东西没有欺骗你,它让你的心触及到了人生本真的深处——亲手塑造的人生也只是一场真实可触的悲剧,唯有假能让你放松与呼吸到快乐的

  • 标签: 汗家 雅琴 活着 我爱 三义 对我说
  • 简介:摘要于鬯是继王氏父子之后与俞樾、胡澍、孙诒让同时的晚清皖派朴学家。他上承乾嘉学者,其著作《香草校书·》八卷中沿用了许多训诂术语。本文梳理于鬯所用“之言”“读为”两个术语及其训诂实践,对其用例进行解释和举例说明。

  • 标签: 于鬯 《香草校书· 诗》 之言 读为
  • 简介:郑国藩是清末民初潮州的著名学者,其亦为粤东名家,有诗集《似园存》存世。其特色可概括为:乐唱酬、喜次韵,擅各体、精锤炼。郑国藩的,多有关乎当日潮州史事者,堪称诗史。其凭吊金山马发墓诸,与辛亥革命前后潮州之史事密切相关,两相印证,可以了解当日潮州之实况,以及潮州士人鼎革之际的心态。

  • 标签: 郑国藩 《似园诗存》 潮州诗史
  • 简介:摘要医学营养治疗是糖尿病综合治疗的基础。近年来,糖尿病医学营养和代谢治疗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诸多进展,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营养与代谢管理分会组织来自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的相关领域专家,根据最新循证医学依据,对《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完成了《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2版)》。新版指南的内容涵盖了糖尿病营养预防、治疗及并发症防治、新型植物化学物、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代谢手术与营养等诸多领域,并结合专家经验制定了诊治流程,具有先进性、规范性、实用性的特点。该文谨对该指南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以期读者快速了解指南更新要点,旨在为糖尿病医学营养诊疗及管理提供临床借鉴。

  • 标签: 糖尿病 医学营养治疗 指南
  • 简介:主要运用文献研究及逻辑分析法,分析了恒大足球俱乐部对中国职业足球发展的影响。恒大足球俱乐部对中国职业足球发展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其中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有助于激活中国职业足球市场、对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发展具有示范作用、有助于推动中国职业足球改革;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公平竞争环境的冲击及对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提出了对中国职业足球发展的几点启示:营造公平的职业足球竞争环境、重视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加快中国职业足球改革进程。

  • 标签: 恒大足球俱乐部 职业足球 中国
  • 简介:摘要目的前瞻性调查中国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评估其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组织中国14个大城市30家大医院,对≥65岁的老年住院患者应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和微型营养评定精法(MNA-SF)等方法进行前瞻、多中心和平行的调查,了解中国老年住院患者的营养状态和营养风险,总结临床结局指标,并分析营养状态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标准老年患者10 184例,年龄65~112(74.81±7.01)岁,体质指数(BMI)17.80~35.50(23.32±3.83)kg/m2,利手握力为(16.95±18.42)kg,上臂围为(25.68±3.70)cm,小腿围(32.07±3.89)cm,BMI、握力、小腿围和上臂围随增龄下降明显(F=13.74、97.47、28.31、88.68,均P<0.001);有10 182例患者进行了NRS2002评估,其中10.14%(895/10 182)为营养不足(BMI≤18.5 kg/m2),46.42%(4 726/10 182)存在营养风险(NRS2002≥3分),随增龄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发生率均呈明显增加趋势(F=43.41、177.05,均P<0.001);有9 755例(95.79%,9 755/10 182)患者完成了MNA-SF检查,14.67%(1 431/9 755)存在营养不良、35.04%(3 418/9 755)有营养不良风险、50.29%(4 906/9 755)营养正常,随增龄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均明显增加(F=172.79、12.10、152.42,均P<0.05)。是否存在营养风险(NRS2002≥3分)与年龄、BMI、死亡率、感染并发症、住院时间和总住院费用均相关(均P<0.05)。结论中国老年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均较高,存在营养风险是导致不良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

  • 标签: 住院病人 营养调查
  • 简介:罪刑法定原则是现代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关于中国古代社会是否存在罪刑法定原则有肯定说与否定说之争。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在于保障人权,适用准则是禁止类推,它与“人治”根本相分离。现代罪刑法定原则与中国古代社会的罪刑法定具有本质上的异质性,我国古代的罪刑法定只是一种思想,并没有上升为一项基本的法律原则。而且,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奉行专制体制和人治统治,罪刑法定原则欠缺生长的现实土壤,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的罪刑法定思想不可能发展成为罪刑法定原则,也不可能成为保护犯罪人的大宪章。

  • 标签: 罪刑法定思想 罪刑法定原则 人权 人治 法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国成年男性人群定量CT(QCT)脊柱骨密度正常参考值和中国不同地区骨密度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和西南6个地区接受低剂量胸部CT肺癌筛查的男性人群,采用Mindways 公司的QCT系统测量腰椎椎体的骨密度。以10岁为1个年龄段,计算骨密度均值和下降率,按美国放射学院脊柱QCT骨质疏松诊断标准统计骨质疏松患病率。结果纳入男性50 682例,年龄为(50.2±12.8)岁(20~98岁)。中国男性总体脊柱QCT峰值骨密度(173.11±28.56)mg/cm3,出现在20~29岁,然后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在70岁之前,华南地区男性骨密度相对较高,华中和西南地区较低,东北、华北和华东地区居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70~79岁和≥80岁2个年龄段各地区男性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国男性脊柱QCT骨密度总体下降约46.92%,40~49岁年龄段下降明显加速。≥50岁男性骨质疏松总体患病率约为11.42%,其中西南地区和华中地区患病率较高(分别为14.72%和13.87%),华北和华南地区较低(分别为8.53%和7.71%)。结论建立了中国成年男性人群的脊柱QCT骨密度范围,华南地区骨密度值最高,华中地区骨密度值最低。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密度 男性 定量CT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3-2018年中国结核病以县(区)为单位的空间聚集性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以2013-2018年全国各县(区)结核病登记数据和同期人口数据为基础,描述2013-2018年结核病疫情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SaTScan 9.6软件对2013-2018年以县(区)为单位的结核病登记率进行空间扫描,通过扫描窗口下的对数似然比(LLR)和P值判断结核病聚集区的位置和范围,在此基础上分析聚集区结核病发病的RR值。结果2013-2018年,全国结核病登记率基本呈缓慢下降趋势。全国范围内存在多个空间高值聚集区,主要位于西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西藏自治区(西藏)、陕西省、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中东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广东省、海南省。结核病空间聚集区覆盖的县(区)数量呈缓慢下降趋势,从2013年的1 112个下降到2018年的806个。新疆南疆地区、西藏西部地区的结核病聚集区相比于其他地区,结核病发病的RR值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RR>3.0)。结论2013-2018年我国结核病聚集区域覆盖的县(区)数量逐渐减少,聚集区主要分布于西部、中部的多个省份,应加强结核病聚集区的结核病患者健康教育和早期发现等防控工作,防止结核病疫情的扩散。西部地区不仅存在结核病聚集性,且结核病发病RR值较高,应加强结核病患者的治疗管理等工作。

  • 标签: 结核病 空间聚集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国健康定量CT(QCT)大数据项目2018—2019年入组人群的基线特征。方法以中国健康定量CT大数据项目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符合标准的入组人群为研究对象,骨密度和腹内脂肪的测量采用Mindways的定量CT Pro Model 4系统。描述性分析入组人群的年龄、性别、地区分布以及身高、体重、腹围、血压、血常规及血生化等健康指标的基线情况,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性别对骨密度和腹内脂肪年龄变化趋势进行趋势检验。结果经对主要指标的纳入排除标准及异常值筛选后,最终86 113例纳入本研究,入组率为92.47%,其中女性35 431例(41.1%),男性50 682例(58.9%),男女比值为1.43。总体年龄为(50.3±12.7)岁,男性为(50.2±12.8)岁,女性为(50.4±12.5)岁,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地区划分,华东地区入组最多,共43 833例(50.90%),其次为华中地区16 434例(19.08%),东北地区最低2 914例(3.38%)。与主要研究结局相关的健康信息指标入组率基本在70%以上,且两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骨密度为(139.33±46.76)mg/cm3,男性为(135.90±36.48)mg/cm3,不同性别骨密度整体表现为随年龄递减趋势(均P<0.001);女性腹内脂肪面积为(116.39±56.23)cm2,男性为(191.67±77.07)cm2,不同性别整体表现为随年龄递增趋势(均P<0.001)。结论基于QCT测量的基线骨密度和腹内脂肪均存在性别差异且年龄趋势不同,健康信息指标也有性别差异;此外,由于纳入数据的地区差异,也需考虑地区因素。

  • 标签: 健康状况 内脏脂肪组织 骨密度 定量CT 大数据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中国健康成年女性人群定量CT(QCT)腰椎骨密度(BMD)正常参考值,并探究其地区差异。方法收集中国健康定量CT大数据项目符合纳入标准的健康女性人群35 431例。采用美国 Mindways 的定量CT系统,测量L1、L2椎体中心层面BMD,取平均值。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女性腰椎BMD差异。按10岁年龄间隔,同年龄段不同地区之间两两比较。结果中国健康成年女性人群峰值骨密度出现在20~29岁年龄段[东北(183.01±24.58)mg/cm3、华北(188.93±24.80)mg/cm3、华东(187.54±27.71)mg/cm3、华南(186.22±33.72)mg/cm3、华中(176.33±24.91)mg/cm3、西南(182.25±28.00)mg/cm3],随后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各地区BMD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70岁以前,华中和西南地区BMD[(176.23±24.91)至(90.38±28.12)mg/cm3,(182.25±28.00)至(88.55±25.68)mg/cm3]始终处于较低水平,低于东北[(183.01±24.58)至(99.69±27.85)mg/cm3)、华北(188.93±24.80)至(95.89±26.12)mg/cm3]、华东[(187.54±27.71)至(95.65±27.86)mg/cm3]地区(P<0.01);≥70岁各地区BMD趋于一致(P>0.05)。华中和西南地区在40~60岁年龄段BMD值接近(P>0.05),≥60岁各地区BMD均低于骨量异常值(均P<0.05)。≥50岁女性西南地区骨质疏松检出率最高(25.65%),华北地区最低(17.30%)。结论建立了中国健康女性人群的QCT骨密度参考值数据库,西南地区BMD值最低,华南地区BMD值最高。

  • 标签: 骨质疏松 健康成年女性 定量CT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定量CT技术测量中国健康体检人群脊柱骨密度,探讨其与血红蛋白及人血白蛋白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健康定量CT大数据项目数据(China Biobank),脊柱骨密度测量采用 QCT Pro图像分析系统,所有合作中心均采用欧洲脊柱体模(NO.145)进行质量控制。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50 05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分为7组,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脊柱骨密度、人血白蛋白、血红蛋白,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骨密度与血红蛋白、人血白蛋白相关性。结果健康体检者骨密度随年龄增长均降低(P<0.05),血红蛋白、人血白蛋白、体质指数(BMI)在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段男性健康体检者骨密度与血红蛋白呈正相关(分别r=0.086、0.101、0.076、0.090、0.072、0.123、0.100;均P<0.01);而女性健康体检者部分年龄组骨密度与血红蛋白相关(分别40~49岁组:r=-0.027;70~79岁组:r=-0.077;均P<0.05);部分年龄段健康体检者骨密度与血白蛋白相关(其中男性分别为30~39岁组:r=-0.048;40~49岁组r=-0.027;70~79岁组r=-0.051;女性分别为30~39岁组:r=-0.044;40~49岁组r=-0.042;50~59岁组r=-0.086;70~79岁组r=-0.070;均P<0.05)。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BMI后血红蛋白水平是男性健康体检者骨密度正常(OR=1.022,95%CI:1.017~1.027)、骨密度减少(OR=1.012,95%CI:1.007~1.016)的保护因素;血白蛋白是女性健康体检者骨密度正常(OR=0.926,95%CI:0.905~0.948)、骨密度减少(OR=1.006,95%CI:0.951~1.011)危险因素。结论中国健康体检人群骨密度与血红蛋白、人血白蛋白存在相关性。血红蛋白是男性健康体检者骨密度保护因素,人血白蛋白是女性健康体检者骨密度危险因素。

  • 标签: 骨密度 血红蛋白 血白蛋白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