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隔代抚养老年人的幸福度和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自制一般情况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 (MUNSH)采用方便抽样对郑州市 250名隔代抚养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并用 Spss21.0进行结果分析。 结果 该市隔代抚养的老人幸福度均值为 30.30±5.330,其中性别、年龄、孙辈年龄、和居住方式等因子的得分无统计学差异( P>0.05)。健康状况、带孩子的时间、经济来源、受教育程度的得分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隔代抚养老人的幸福度与整体老人的幸福度无明显差异,建议完善托儿机构的相关制度,给老人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设施和适当量工作岗位,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隔代抚养 幸福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新冠肺炎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分析可能的原因,找出相关因素并进行有效干预。方法 自制情绪状态问卷对隔离病区 51例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并与 15例同期体检健康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感染新冠肺炎的老年患者主要心理问题包括:恐惧焦虑、孤独抑郁、沟通障碍,还有不同程度的社交隔离以及自杀倾向等问题,我们对可能引起上述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调查,并分析了这些原因与各种心理问题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在老年新冠肺炎患者中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易导致出现恐惧焦虑和自杀倾向,人际关系不和谐会引起沟通障碍和社交隔离,而经济压力大以及存在社交障碍易导致出现孤独抑郁。结论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我们认为:治疗过程中科学规范的评估,积极对相关因素、发病因素进行有效干预,预防新冠肺炎感染的老年心理疾病,同时关注“身”“心”健康,促进疾病恢复。

  • 标签: [ ] 老年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患肺炎,心理问题,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并分析住院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以期对该类患者的营养支持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 548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与我院 2017年体检中心参检 的在职和离退休职工 644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人群的营养相关指标。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结核患者的体质指数、血清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均明显降低。结论:肺结核患者营养不良会影响患者的治疗、预后,医护人员应针对肺结核患者的营养不良程度 , 尽早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和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

  • 标签: 肺结核 营养不良
  • 简介:摘要 : 目的 了解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对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的认知与选择情况,为肿瘤专科医院静脉输液治疗工作的进一步规范提供依据。 方法 使用自行设计的护士对静脉输液血管通道器材认知与选择的调查问卷,对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 200 名护士进行调查与分析。 结果 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护士对输液港、 CVC 知识掌握欠缺,比较重视选择合适的血管通道器材,选择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频次高,已完全做到了肿瘤病人静脉治疗钢针“零容忍”,实际情况为静脉输液治疗时血管通道器材选择的重要依据,影响血管通道器材选择的主要因素为病人的要求。 结论 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护士需进一步对各类血管通道器材知识加强学习,形成正确的选择理念,以病人为中心,从专业角度进行选择,做到切实保护病人血管,提高肿瘤专科医院静脉治疗管理质量。

  • 标签: 肿瘤病人 护士 静脉输液 血管通道器材 认知 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剖宫产产妇护理优质护理服务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方法 随机选择2018年2月到2019年5月到我院进行剖宫手术的100例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背景,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成员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的是优质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观察组与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相比,无论是从疼痛评分或是满意度等方面而言,观察组效果要高,两组之间差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剖宫产 产妇护理 优质护理模式 应用实践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抽血室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近期在我院门诊抽血室进行抽血的480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2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服务,实验组进行优质护理,并在护理结束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门诊抽血室中对进行抽血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明显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 ]优质护理 门诊 抽血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小儿哮喘护理实施健康教育的应用。方法:将确诊的 2019年 3月 -2020年 1月 80例小儿哮喘患儿,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护理开始和护理后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表 (ACT C-ACT)分值、家长对小儿哮喘防治知识的认知。结果:实验组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表 (ACT C-ACT)分值、家长对小儿哮喘防治知识的认知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小儿哮喘患儿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家长对小儿哮喘防治知识的认知,更好控制哮喘。

  • 标签: 小儿哮喘 护理 健康教育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效果延伸护理在正中神经损伤康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正中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患者 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增加延伸护理训练, 2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 12周后采用手部灵活性九孔插板试验 (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儿科重症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 方法:本次实验数据来自于 20 18年 3月份至 20 19年 2月份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抢救的危重患儿共 150 例。通过对这些患儿在护理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定合理有效的实施方法和改进措施做好护理工作。 结果:通过对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加强护理质量和科室护理建设等方面的改进和实施 , 对患儿安排合理的护理工作,有效的提高了整体的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了患儿的健康安全,增加了患儿和家属的满意度。 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对重症患儿的护理工作中,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帮助护理进行护理工作,保证护理质量,对患儿的健康有一定的保障,有利于降低医患矛盾,提高满意度,值得在儿科重症护理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儿科重症护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 方法:本次实验数据来自于 20 18年 3月份至 20 19年 2月份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抢救的危重患儿共 150 例。通过对这些患儿在护理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定合理有效的实施方法和改进措施做好护理工作。 结果:通过对风险管理计划的制定,加强护理质量和科室护理建设等方面的改进和实施 , 对患儿安排合理的护理工作,有效的提高了整体的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保障了患儿的健康安全,增加了患儿和家属的满意度。 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对重症患儿的护理工作中,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帮助护理进行护理工作,保证护理质量,对患儿的健康有一定的保障,有利于降低医患矛盾,提高满意度,值得在儿科重症护理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儿科,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护理人员手卫生管理工作中, PDCA 循环管理的实际效果。 方法: 选择科室 2019 年 1—12 月期间工作的 20 名护理人员作为对象, 1—6 月的手卫生管理选择常规方法, 7—12 月的手卫生管理选择 PDCA 循环管理,对两个时间段的手卫生操作评分与手卫生合格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护理人员在 7—12 月间的手卫生合格率与手卫生评分都要高于 1—6 月,数据进行分析后存在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 针对护理人员的手卫生管理工作开展,利用 PDCA 循环管理进行干预的效果较好,值得实施。

  • 标签: PDCA 循环管理 手卫生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 2018.12—2019.12期间内接受气管切开的 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25例 ,使用常规护理)与观察组(25例 ,使用循证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效果。结果: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观察循证护理在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效果明显,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园艺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心理干预中的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 6S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质量的提升过程中所产生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与探究。 方法 :将我院于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2 月收治的 76 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过程中数据获取的主要来源,将其实际指标作为依据对其展开分组,每组 38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则以此为基础方案,联合 6S 管理模式展开临床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不同模式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 97.37% vs 81.58% ,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提升( P < 0.05 ),组别间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 6S管理模式在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改善中的干预可产生良好的应用效果,护理质量全面提升,可为护理模式的优化提供有效借鉴与指导。

  • 标签: 6S管理模式 临床护理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手术室是进行手术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护理具有复杂性与系统性,提高手术室质量是治疗中的关键任务。快速康复是指在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采取一些实践已经证明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措施,以减轻患者的手术压力,减少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快速康复护理改变了许多传统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较高的优势,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术前健康教育、营养评估和先进的镇痛,最好的麻醉方法操作,微创手术,术后镇痛,早期肠内营养,早期下床活动和康复锻炼等。本研究对快速康复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手术室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伤口造口护理中延续性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17年 5月— 2018年 5月医院收治的 104例伤口造口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 52例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设为研究组,另外的 52例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伤口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且研究组患者有着更高的护理满意度, 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在伤口造口护理中有着更好的效果,相比于常规性护理,伤口造口发生情况更少,且患者有着更高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伤口造口 延续性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的效果,分析其在 脑梗死患者护理中的 价值 。方法:选择在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96 例肢体肌力 3 级以下的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各 48 例的研究组(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 ) 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组间 日常生活能力 。 结果:在本研究中,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护理干预前 ADL 评分无显著差异, P > 0.05 。经过护理干预后研究组 AD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 脑梗死患者的 护理中开展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 能提高 日常生活能力 改善生活质量 ,该护理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早期肢体功能锻炼 脑梗死 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究 细节化管理在手术患者安全交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以 手术患者74 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8 年 11 月 -2019 年 11 月,分为参照组 37 例与研究组 37 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细节化交接管理,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交接不良事件发生率优于参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交接时间低于参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手术患者在交接过程中采用 细节化管理, 有效预防交接不良事件,缩短交接时间,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细节化管理 手术 安全交接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超薄敷料在静脉营养液致静脉炎的应用效果。 方法 把 82例经周围静脉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注静脉营养液致静脉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41例,采用新鲜土豆片湿敷静脉炎处;观察组 41例,采用超薄敷料贴于静脉炎处。 结果 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有效率 97.6%。 结论 超薄敷料治疗静脉营养液致静脉炎疗效显著,有效减轻了静脉炎引起的疼痛,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更换次数,从而减少了护士工作量。【关键词】超薄敷料;静脉营养液;静脉炎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 方法:我 院儿科在 2017 年 6 月 ~2020 间 5 月期间共计收治的 68 例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使用抛硬币方式对患儿进行分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使用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的症状消退时间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惊厥消退时间、高热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是( 4.12±1.18 ) h 、( 26.29±1.58 ) h 、( 6.03±1.16 ) d ,数据低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数据是 97.06% ( 33 例),较之于对照组的 76.47% ( 26 例)差异性显著, P < 0.05 。 结论: 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可以加快高热、惊厥症状的消退,促进康复,提升家属满意度,可推广。

  • 标签: 重症肺炎 高热惊厥 小儿护理 个性化护理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