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客观记录的脑电图数据进行仅功率谱分布特性的研究,为正确划分正常人α的主要分布范围提供基础实验依据和理论根据,并为以此为依据而进行的其他研究做基础分析。方法:对α显著出现的后头部及枕部电极得到的脑电图数据进行相关运算、功率转换和曲线拟合,得出脑电图数据功率和频率之间的二维关系图以及α不同相关系数下的拟合图形,通过这些研究得出α的主要分布范围。结果:相关系数在(1,0.45]内时仅显著出现,在(0.1,0.45]内时不能确定是否出现,而小于0.1时判定为不出现。结论:自相关系数越高,α出现就越显著并且分布集中,随着自相关系数的降低直至为零,α的出现也越见减少并且松散。逐渐至不出现的状态。

  • 标签: 脑电图 Α波 自相关系数 最小二乘法
  • 简介:目的:探讨右室间隔部起搏患者起搏QRS时限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植入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双腔起搏器患者(111例),起搏器平均植入时间(4.52±3.65)年,通过常规体表心电图测得完全起搏时QRS时限分为四组:A组为QRS≤120ms(21例);B组为120ms〈QRS≤150ms(30例);C组为150ms〈QRS≤180ms(34例);D组QRS为〉180ms(26例),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获取左房内径(LAD)、收缩末期左室内径(LVESD)、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及LVEF,同时检测患者的血清氨基末端脑肭肽前体(NT-proBNP),分析起搏QRS时限与以上各指标的关系。结果:D组患者LAD、LVEDD、LVESD、IVST及IVPWT较其他三组明显增大,同时LVEF显著下降,NT-proBNP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发现随起搏QRS时限的不断增宽,不同组别的LVEF是依次降低(中位值分别为66.5%、60.3%、52.7%和45.8%),而血清NT-proBNP水平是依次增大(中位值分别为143.7pg/ml、261.8pg/ml、599.4pg/m和971.2pg/ml)。直线相关性分析示起搏QRS时限与LAD(r=0.141,P〈0.05)、LVEDd(r=0.678,P〈0.05)、LVEDs(r=0.439,P〈0.05)、IVST(r=0.165,P〈0.05)及LVPWT(r=0.189,P〈0.05)有显著线性关系,呈正相关。起搏QRS时限与LVEF负相关(r=-0.684,P〈0.05),起搏QRS时限与NT-proBNP的对数正相关(r=0.368,P=0.029)。结论:对于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双腔起搏患者,起搏QRS时限是一个可初步判断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指标,其起搏QRS时限延长可能会恶化患者的心脏结构及功能,可结合NT-proBNP进行动态观察,对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心功能恶化和心衰的预防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 标签: 起搏QRS波时限 右室间隔部 心功能 氨基末端脑肭肽前体
  • 简介:目的:研究侧俯卧位对枕后位产程活跃期停滞胎方位纠正率和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枕后位产程活跃期停滞产妇16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侧组自由组,侧组采取侧俯卧位治疗,自由组采取自由卧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对产妇的胎方位纠正率及自然分娩率的影响。结果:侧组胎方位纠正率90.00%,自由组胎方位纠正率31.25%,侧组胎方位纠正率高于自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组自然分娩率91.25%,自由组自然分娩率77.50%,侧组自然分娩率高于自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俯卧位可提高枕后位产程活跃期停滞胎方位纠正率和自然分娩率,并且无创简便,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

  • 标签: 同侧俯卧位 枕后位 产程活跃期停滞 胎方位纠正率 自然分娩率
  • 简介: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Ⅲ型受体拮抗剂对气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体气平滑肌细胞(HASMCs),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AngⅡ的Ⅰ型受体桔抗剂缬沙坦予以干预,四甲基偶氮唑蓝(MTT)微量比色法测定HASMCs生长率,流式细胞术检测HASMCs细胞周期,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PCR)检测HASMC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变化。结果:(1)AngⅡ刺激HASMCs后细胞生长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ngⅡ+缬沙坦组细胞生长率明显低于AngⅡ组(P〈0.05);(2)AngⅡ刺激HASMCs后细胞周期S期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ngⅡ+缬沙坦组细胞周期S期比例低于AngⅡ组(P〈0.05);(3)AngⅡ刺激HASMCs后TGF-β1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ngⅡ+缬沙坦组TGF-β1mRNA表达量低于AngⅡ组(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Ⅲ型受体拮抗剂能抑制气平滑肌的增殖,可能通过下调TGF-β1起作用。

  • 标签: 缬沙坦 气道平滑肌细胞 细胞增殖 TGF-Β1
  • 简介::TRPV3通是一种对Ca2+具有较高选择通透能力的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它是TRPv通道家族的一员,在多种组织中均有分布。TRPV3通可以被温热温度(31-39℃)及多种化学激动剂所激活,并受到机体内受到多种生理因子的调控。TRPV3通在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TRPV3通基因的缺失或异常会导致毛发生长异常或皮肤病的发生,特别是近期发现TRPV3通的获得性功能突变会导致一种比较罕见的人类遗传性疾病——奥姆斯特德综合征(Olmstedsyndrome,OS)。本文从TRPV3通的分布、功能、调控以及靶向药物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 标签: TRPV3通道 门控调节 生理功能 药物开发
  • 简介:目的:探讨板蓝根颗粒联合维生素C预防小儿呼吸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出生的健康婴儿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给予板蓝根颗粒和维生素C共同预防小儿呼吸感染,对照组仅采用维生素C预防,比较两组小儿一年内发生呼吸感染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呼吸感染患者共20例,占总例数的58.82%,对照组的呼吸感染患者共29例,占总例数的85.2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呼吸感染次数≥3次共7例,占20.59%,显著低于对照组11例(32.35%),P〈0.05。结论:采用板蓝根颗粒和维生素C联合预防小儿呼吸感染,显著降低小儿呼吸感染率和感染次数,效果明显。

  • 标签: 板蓝根颗粒 维生素C 呼吸道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sunitinib对支气管哮喘气重塑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气重塑组、sunitinib干预组。鸡卵清蛋白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气重塑模型;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做细胞计数;取右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免疫沉淀(IP法)测定小鼠肺组织PDGFR-β受体磷酸化及westernblot(WB)法检测MMP-9蛋白质的表达。结果:HE和Masson三色染色提示哮喘组黏膜下层和平滑肌增厚、气管腔狭窄、胶原纤维增生、大量炎症细胞浸润,sunitinib干预组上述改变较哮喘组为轻;哮喘组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在哮喘组表达较对照组为高(P〈0.05),而sunitinib组低于哮喘组(P〈0.05);PDGFR-β受体的磷酸化和MMP-9的表达在哮喘组表达较对照组为高(P〈0.01),而sunitinib干预组表达量低于哮喘组(P〈0.01)。结论:sunitinib能够抑制哮喘小鼠PDGFR-β的磷酸化和MMP-9表达,减轻气炎症反应、延缓气重塑进程。

  • 标签: 气道重塑 SUNITINIB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β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方剂小青龙汤对小鼠哮喘模型气炎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小青龙汤低剂量组(C组)和小青龙汤高剂量组(D组)。B、C、D组采用卵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与雾化吸入激发制作哮喘模型。于OVA激发结束后24h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炎性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数目,并测定BALF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结果:小青龙汤的干预治疗能显著降低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及EOS数量;BALF上清液中IFN-γ水平明显升高,IL-4水平显著下降。D、C组与A组、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与D组结果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青龙汤能明显降低哮喘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数量,影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从而改善哮喘气炎症。

  • 标签: 小青龙汤 哮喘模型 气道炎症 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