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用5.500g/L盐水溶液对3~5叶期高粱幼苗进行处理,用幼苗相对成活率对568份高粱种质进行分级,结果显示:5%种质具有3级以上耐盐。此法可以用来进行大量种质苗期耐盐筛选。根据植株在不同舍盐量盐碱地上生长性状差异,对成株期高粱进行耐盐鉴定,利用处理间性状差异及各性状与穗重和秆重相关构建一个耐盐指数来评价材料对盐碱耐性,从而对18个高粱品种和品系进行了分级,以适合于盐碱地推广品种筛选。

  • 标签: 高粱种质 耐盐评价 筛选 分级
  • 简介: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

  • 标签: 统计学 真菌学 著录 杂志 中国 算术平均数
  • 简介: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互(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i。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x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口。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x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 标签: 统计学 真菌学 著录 杂志 中国 算术平均数
  • 简介:由于抗生素滥用和免疫缺陷宿主增多等因素,导致一些机会致病真菌感染逐年上升,并表现出高致病、高死率特点。分子流行病通过基因分型方法,结合患者感染特点及流行病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分子水平阐明疾病流行传播情况,对疾病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该文试对三种临床常见深部机会致病真菌(白念珠菌、烟曲霉、隐球菌)分子流行病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 标签: 白念珠菌 烟曲霉 隐球菌 分子流行病学
  • 简介:为了推广医学真菌基础与临床知识,经全国继续教学委员会批准,中国-荷兰CBS真菌生物多样中心将于2013年11月18日~29日在广州联合举办“中国·荷兰CBS医学真菌培训班(CBSCourseMedicalMycology)”,该培训班由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和荷兰CBS真菌多样化研究中心主办,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和暨南大学医学院承办。

  • 标签: 生物多样性中心 真菌学 CBS 医学院 培训班 荷兰
  • 简介:目的对中国真菌杂志高被引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为杂志发展及中国真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登陆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http://www.cnki.net/),选择刊名“中国真菌杂志”,时间跨度限定为2006—2012年,检索数据,检索结果按照被引频次降序排列,选择排名排名前100位文献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结果2006—2012共刊发论文843篇,截止2013年6月9日,总被引频次2132次,篇均被引频次2.53次,单篇最高被引频次42次,被引频次〉=4次文章173篇,占所有文献量20.5%。高被引论文主要集中在2006、2007年两年,机构主要集中于上海、北京、四川等地;高被引论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真菌感染临床流行病调查研究、真菌感染临床分子诊断研究、抗真菌药物开发研制及机制探讨以及真菌临床诊治专家共识等方面;中医药治疗真菌感染也是目前研究热点。结论《中国真菌杂志》刊发论文基本符合Pareto定律,但论文质量偏低;真菌研究地区发展不平衡;临床流行病研究、真菌感染分子诊断以及真菌感染中医药治疗是研究热点。

  • 标签: 中国真菌学杂志 高被引论文 文献计量学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变应真菌鼻窦炎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临床表现、皮肤激发试验、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鼻腔真菌涂片、鼻窦CT、鼻内窥镜等专科检查,明确21例变应真菌鼻窦炎患者,给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喷剂喷鼻、151服氯雷他定片10mg(1次/d)、生理海水鼻腔冲洗1~2次/d,治疗1周后,入院行鼻内窥镜鼻息肉切除鼻窦Fess手术,术中彻底清除病变鼻窦内真菌团块或褐色泥砂样真菌泥后,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窦腔,术后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冲洗清洁术腔,每周1~2次,连续1个月,鼻腔局部继用糖皮质激素3—6个月,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结果21例变应真菌鼻窦炎患者中,单侧鼻窦发病16例,占76.2%,双侧鼻窦发病5例,占23.8%,上颌窦发病16例,占76.2%,上颌窦合并筛窦发病4例,占19.0%,蝶窦发病1例,占4.8%,伴鼻息肉15例,占71.4%,伴有哮喘史8例,占38.1%,术后2例复发,占9.5%。结论变应真菌鼻窦炎临床诊断并不困难,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术前糖皮质激素应用,手术时机选择,术后对鼻腔与鼻窦变应反应处理,将直接影响预后。

  • 标签: 变应性 真菌 鼻窦炎
  • 简介:目的建立基于TaqMan探针技术皮炎外瓶霉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通过对皮炎外瓶霉ITS区域基因组序列(GenBank:JN675373.1)进行分析,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和荧光标记探针,优化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以临床标本中分离皮炎外瓶霉为阳性菌株,及其他种类真菌和细菌作为阴性对照菌株,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方面对该方法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研究设计引物和探针能扩增皮炎外瓶霉特异性序列.临床分离得到皮炎外瓶霉在反应中有明显扩增曲线,而甄氏外瓶霉、棘状外瓶霉、烟曲霉、白色念珠菌、新生隐球菌、马内菲青霉等20株菌在CT值≤38范围内均未有扩增;利用基因重组构建标准品完成了标准曲线绘制,在1.0×103~1.0×107拷贝数(Cp)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R2=1.000),最低可检出量为10Cp/μL.结论成功建立了荧光定量PCR检测皮炎外瓶霉方法,该法特异度强、敏感度高、重复性好,将有助于临床皮炎外瓶霉感染早期诊断和针对治疗.

  • 标签: 皮炎外瓶霉 核糖体基因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植入真菌病或称皮下组织真菌病,常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此类感染有许多共同特征,包括相似的流行病和感染方式等,有些还有明显地域。其临床表现形态各异,治疗困难,如不及时治疗常会导致畸形甚至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旨在对临床上重要植入真菌病,如孢子丝菌病、足菌肿、着色芽生菌病、暗色丝孢霉病和接合菌病流行病特征、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展做一复习。

  • 标签: 植入性 真菌感染 泊沙康唑 伊曲康唑
  • 简介:144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61对多态强、重复性好SRAP引物,对43份苦瓜种质DNA进行了扩增,共得到2078条谱带,其中多态谱带863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得到14.15条多态谱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42.11%。用UPM—GA方法进行聚类分析,供试苦瓜种质遗传相似系数为0.50~0.95,在阈值O.65处(L1)可将苦瓜分为2个类群,第1类群为野生种,第Ⅱ类群为半栽培种和栽培种;在阈值0.80处(L2)将第Ⅱ类群分为5个亚类群,L2划分反映了苦瓜种质间遗传多样与果实性状、来源或地理分布有较高相关;在阈值0.83处,第Ⅱ类群1亚类群又分为4类,大致分为滑身苦瓜(粗棱无瘤)、大顶苦瓜(棱细大圆瘤、倒锥形)、棱细圆瘤苦瓜以及尖刺瘤或凸瘤苦瓜,分类结果与苦瓜刺瘤有无、棱条粗细、瘤形状和瓜色等密切相关,初步认为刺瘤苦瓜为较原始类型。

  • 标签: 苦瓜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SRAP
  • 简介:利用10对多态丰富SSR引物,以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中保存14份具有代表割手密为对照,对新收集云南省11份割手密(SaccharumspontaneumL.)资源进行多样分析。结果共扩增出233条DNA谱带,与对照相比,新采集材料多态条带为207条,其中14条为特有条带,多态条带比率为0.89。遗传相似系数和UPGMA聚类分析表明,新采集材料并没有单独聚为一类,而是比较分散,在相似系数为0.64处作切割线,参试材料可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主要由龙门割手密、河边村割手密和福建仙游1号组成;第Ⅱ类群中包含19份材料,其中新采集样品有上岗割手密、他拉割手密、安乐割手密、勐根割手密、芒美割手密、贺海割手密、回落割手密、里拉割手密和曼亨割手密,对照材料主要包含了云南、四川、越南、老挝、泰国地区割手密,其共同特点是均匀分布在内陆地区;第Ⅲ类群包括3个材料,分别是海南1号、海南92-2和广东化州割手密,其中不包含新采集材料。而在相似系数为0.654处作切割线又能将上述第Ⅱ类群分为较细3个亚群。由此可见,新采集11份割手密资源具有丰富遗传多样,与已收集资源相比,具有一定差异性。说明依靠云南高山峡谷等立体气候特点,分布着遗传差异显著割手密无性系。

  • 标签: 割手密 SSR 遗传多样性
  • 简介:倒伏是严重影响小麦子粒产量和品质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系统阐述了小麦茎秆形态和结构特性、茎秆化学成分与抗倒伏关系以及抗倒遗传和分子标记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株高、基部节间长度与抗倒呈负相关;而基部节间粗度、秆壁厚、单位长度干重与抗倒呈正相关。茎秆机械组织细胞层数、厚度,维管束数目、面积以及髓腔大小与抗倒密切相关。茎秆化学成分中纤维素、木质素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硅、钾元素含量与抗倒呈正相关。小麦抗倒呈数量性状遗传特征,除受多对主基因控制外,可能还受微效修饰基因作用。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已将抗倒以及与抗倒性相关茎秆形态性状进行了QTL定位。

  • 标签: 小麦 茎秆 形态结构特性 化学成分 遗传 抗倒性
  • 简介:念珠菌是常见一种条件致病菌,可在皮肤、黏膜等部位与宿主共存.当正常寄居部位微生态环境失调或机体免疫机能低下时,易侵入体液及器官,引起念珠菌病.近年来,侵袭真菌感染发病率及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最新流行病调查结果[1]显示,美国念珠菌病医院感染率为0.28‰~0.96‰,欧洲为0.2‰~0.38‰.拉丁美洲念珠菌院感率为1.2‰~5.5‰,若伴长期中性粒细胞缺乏或发热,医院感染率可升至7%[1].

  • 标签: 念珠菌病 抗原 抗体 检测
  • 简介:目的分析肾移植术后隐球菌脑膜炎临床特点,以期提高临床医生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肾移植术后隐球菌脑膜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治疗预后。结果4例患者中,男2例,女2例,全部为首次同种异体肾移植。所有患者均有发热和头痛症状,多表现为轻度头痛和低热。3例患者隐球菌涂片和培养均为阳性。所有患者分别给予两霉素B脂质体、伏立康唑、5-氟胞嘧啶等抗真菌治疗,其中1例合并两霉素B鞘内注射。经2~4个月治疗后,4例隐球菌涂片转阴,临床症状消失,均在我院随访,至今未复发。结论肾移植术后隐球菌脑膜炎首发症状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漏诊。早期明确诊断、多科室协作、规范足量治疗是提高此病救治成功关键。

  • 标签: 肾移植 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球菌病
  • 简介:探讨2种分子标记技术在沉香属药用植物遗传多样研究中应用。用ISSR和AFLP分子标记分析了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地17份沉香属植物遗传多样。14个ISSR引物、8对AFLP引物分别检测到119、919个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73.95%、86.94%。由于AFLP标记具有较高多态位点检测效率,AFLP标记分析遗传多样参数高于ISSR。虽然基于Nei's遗传距离聚类分析结果存在着一定差异,但用Mantel检测对2种方法检测遗传一致度进行相关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相关(r=0.7705,P=0.0003)。ISSR标记与AFLP标记均能应用于沉香属植物遗传多样研究。2种标记研究结果均揭示出沉香属植物具有较高遗传多样水平。

  • 标签: 沉香属 遗传多样性 ISSR AFLP
  • 简介:倒伏一直是影响我国甜高粱高产稳产主要因素。调查了58份甜高粱品系与抗倒伏性相关农艺性状。依据倒伏系数,制定分级标准,对抗倒伏进行了鉴定、分级和评价,并对相关农艺性状进行了遗传多样、相关、因子和聚类分析,以期为甜高梁抗倒伏品系选择和组配抗倒伏杂交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抗倒伏性相关农艺性状多样指数均较大,遗传变异丰富。在遗传距离2.57处,58份甜高粱品系可聚类分为8个类群。甜高粱倒伏系数3个主因子代表90%以上信息,第1主因子包括株高、重心高度和主茎秆鲜重,第2主因子为茎秆抗折力,第3主因子为茎粗,育种中应加强选择。保持系品系Tx3047B、Tx3048B、墨彩B、张02427B、抗蚜60B、MAMAMAMA、R111B/Sug中杆、P236/R111—1、E35/糖/9047B倒伏系数小,抗倒伏好。恢复系品系甜C-1.1杂-1、HAT-1、15069、帚黄矮/品02283抗倒伏好。

  • 标签: 甜高粱 抗倒伏性 相关性分析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盐酸特比萘芬是强效抗真菌药物,具有强效杀真菌、减少复发,缩短疗程,抗炎、亲脂等特点。其原研产品兰美抒(Lamisil)由诺华公司于1979年研制成功,在国外兰美抒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浅部真菌病,是全球治疗皮肤真菌病第一品牌。

  • 标签: 皮肤真菌病 临床应用 非处方药 中国 征文 医生
  • 简介:盐酸特比萘芬是强效抗真菌药物,具有强效杀真菌、减少复发,缩短疗程,抗炎、亲脂等特点。其原研产品兰美抒(Lamisil)由诺华公司于1979年研制成功,在国外兰关抒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浅部真菌病,是全球治疗皮肤真菌病第一品牌。

  • 标签: 皮肤真菌病 临床应用 非处方药 中国 征文 医生
  • 简介:盐酸特比萘芬是强效抗真菌药物,具有强效杀真菌、减少复发,缩短疗程,抗炎、亲脂等特点。其原研产品兰美抒(Lamisil)由诺华公司于1979年研制成功,在国外兰美抒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浅部真菌病,是全球治疗皮肤真菌病第一品牌。

  • 标签: 皮肤真菌病 临床应用 非处方药 中国 征文 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