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珔(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珔x。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

  • 标签: 著录规范 英文大写 真菌学 希文 算术平均数 相关系数
  • 简介:萼片是番茄花和果实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果实商品性。本试验以40份不同类型番茄为材料,对萼片发育过程、形态描述指标及形态多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番茄萼片属于宿萼,其形态随着花和果实发育而变化,表现为闭合、微开、展开、收合、微开、变形到定形,定形萼片呈现包被、基平、上翘、直立和上卷5种状态;对定形萼片7个形态性状观测表明,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萼片卷曲度(84.43%)、萼片面积(45.54%)、上翘度(40.93%)、形状系数(36.05%)、萼片长(35.02%)、萼片厚(29.46%)和萼片宽(24.61%)。相关分析表明,萼片长、萼片宽、萼片厚和萼片面积四者之间均极显著正相关;萼片形状系数(萼片长/萼片宽)与萼片长极显著正相关,而与萼片宽无显著相关关系;萼片卷曲度和上翘度之间极显著正相关,而与其他5个性状没有显著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由萼片长、萼片宽、萼片厚和萼片面积代表大小性状(PC1),由形状系数代表形状性状(PC2),以及由卷曲度和上翘度代表形态性状(PC3)3个主成分对萼片形态变异累计贡献率达87.50%;用形态性状指标对定形5种类型萼片形态进行了描述。

  • 标签: 番茄 花萼 发育 形态 多样性
  • 简介:裂球是甘蓝生产中存在一个严重问题。本研究通过对7份春甘蓝和8份秋甘蓝不同耐裂材料田间裂球方式、裂球率、裂球程度比较,综合最大裂口层数、裂口面积表现,建立了甘蓝耐裂球评价方法并制定了甘蓝个体裂球分级标准。根据春甘蓝叶球成熟后5天、秋甘蓝叶球成熟后15天裂球指数将甘蓝种质群体耐裂球分为极耐裂球、耐裂球、中耐裂球、易裂球、极易裂球5级。对59份春、秋甘蓝种质进行耐裂球鉴定筛选获得一批极耐裂甘蓝种质资源。同时,对甘蓝室内成熟叶球浸泡法评价耐裂球进行了初探,首次提出室内浸泡能够准确地鉴定甘蓝耐裂球,可用于选育耐裂球品种及生产实践。本研究制定出了一套春、秋甘蓝耐裂球田间及室内鉴定方法与标准,筛选获得了不同甘蓝耐裂球种质,为甘蓝耐裂球研究和育种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优异材料。

  • 标签: 结球甘蓝 耐裂球 鉴定方法 分级标准
  • 简介:目的建立稳定且易操作急性侵袭真菌鼻-鼻窦炎大鼠模型,以促进对急性侵袭真菌鼻-鼻窦炎实验研究,指导临床。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免疫抑制+右侧鼻腔填塞Merocel海绵条+右侧鼻腔滴入烟曲霉孢子悬液;B组,右侧鼻腔填塞Merocel海绵条+右侧鼻腔滴入烟曲霉孢子悬液;C组,免疫抑制+右侧鼻腔滴入烟曲霉孢子悬液;D组:对照组。A、B、C组大鼠连续3d鼻内滴入烟曲霉孢子悬液,4组大鼠均于第1次滴菌后第4天处死。取内眦静脉血监测大鼠免疫抑制情况,对鼻部组织行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免疫抑制组大鼠血中性粒细胞明显降低,接种烟曲霉当天中性粒细胞计数〈0.1×109/L,其余两组变化不明显。病理结果显示A组90%(9/10)大鼠鼻腔鼻窦组织被烟曲霉侵袭,10%(1/10)肺部可见侵袭;B、C、D组大鼠无鼻部烟曲霉感染,但C组中20%(2/10)大鼠肺部可见烟曲霉侵袭。真菌培养结果显示A组71%(5/7)大鼠鼻部组织烟曲霉培养阳性,其他组均为阴性。结论单纯对大鼠进行免疫抑制或单纯造成大鼠鼻腔堵塞均不易造成大鼠鼻腔被真菌侵袭;免疫抑制基础上,对大鼠鼻腔填塞Merocel海绵条后再滴入烟曲霉可以成功建立急性侵袭真菌鼻-鼻窦炎模型,其成模率高,模型稳定,操作简易,有利于对此疾病在免疫、病理、药物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 标签: 侵袭性鼻窦炎 烟曲霉 大鼠模型
  • 简介:目的总结免疫功能正常患者隐球菌脑膜脑炎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单位近20a来收治免疫功能正常隐球菌脑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对应护理策略与方法。结果收治109例患者均有病原依据,所有患者都存在头痛呕吐等症状,37例患者脑膜刺激征阳性,对这些危重患者需要进行特殊颅高压护理;所有患者均有真菌诊断指标。两霉素B、氟康唑、5氟胞嘧啶和伏立康唑仍然是主要治疗药物,每种药物副作用需要护理重视。腰穿后鞘内注射抗真菌药物,包括腰椎置管在内各种脑脊液引流与分流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手段,需要给予熟练护理配合和术后观察。结论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隐球菌脑膜炎均具有危重中枢症状,药物治疗和各种操作治疗都具有不同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需要采取对应护理方案,以更好地提高疗效。

  • 标签: 隐球菌 脑膜炎 免疫正常 护理
  • 简介:采用10个ISSR分子标记对地理来源不同33份绿豆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分析。结果表明,10个引物在33份绿豆种质间共扩增出118个条带,其中多态条带115条,多态位点比例为98.18%;供试绿豆种质间遗传相似系数在0.50~0.98之间,平均0.68。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682时,供试种质分为4个ISSR类群(ISSRGroups,IGs),第Ⅰ类群包括产地为黑龙江、吉林共9份和河北1份绿豆种质资源,第Ⅱ类群包括河南、山西和陕西所有和河北4份绿豆种质资源,第Ⅲ类群为来自泰国5份绿豆抗虫资源,第Ⅳ类群包括山东和内蒙古各2份绿豆资源;ISSR类群划分与绿豆地理来源存在一定相关

  • 标签: 绿豆 ISSR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 简介:目的核酸序列依赖扩增(nucleicacidsequence-basedamplification,NASBA)、Real-timePCR及GM试验在侵袭曲霉菌感染中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1月~2014年6月临床上曲霉菌感染高危病患血液标本80例,并根据EORTC/MSG诊断标准分为确诊组8例,拟诊组26例,非感染组46例,分别利用NASBA、real-timePCR及GM试验进行检测,计算3种方法诊断指标并分析评价。结果NASBA、real-timePCR及GM试验3种方法灵敏度分别为76.47%、67.65%、52.94%,特异度分别为80.43%、89.13%、80.43%。联合诊断结果显示,NASBA与real-timePCR串联方案有最好特异度(100%)及阳性预测值(100%);NASBA与real-timePCR并联方案则最为灵敏(94.12%)。结论NASBA用于诊断IA最为敏感,而real-timePCR则最为特异,GM试验表现差于前两者。联合应用诊断策略,在特定情况下提高临床早期诊断IA准确

  • 标签: 侵袭性曲霉菌感染 核酸序列依赖性扩增 实时PCR GM试验
  • 简介:布鲁杆菌病(又称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感染引起一种人畜共患疾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乙类传染病。患病羊、牛等疫畜是布病主要传染源,布鲁菌可以通过破损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急性期病例以发热、乏力、多汗、肌肉、关节疼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表现,慢性期病例多表现为关节损害等[1-2],由于该病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化,症状不典型[3],因此很难诊断,

  • 标签: 布鲁杆菌病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泊沙康唑预防侵袭真菌感染疗效及安全方法采用系统评价方法,通过检索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维普以及会议论文集等截止至2014年12月所有关于泊沙康唑预防侵袭真菌感染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同时追查相关参考文献。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运用ReviewManager5.2及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研究,共14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泊沙康唑与对照组药物相比,能有效降低侵袭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IFI)发生率[RR=0.41,95%CI(0.27,0.63),P〈0.00001],尤其在预防侵袭曲霉菌感染方面,其疗效优于氟康唑(P〈0.0001);预防IFI相关死亡疗效优于对照组[RR=0.32,95%CI(0.15,0.67),P=0.002〈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因不良反应中止治疗发生率、全因死亡率两组间并无统计差异(P〉0.05)。亚组分析显示,泊沙康唑与氟康唑相比,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侵袭念珠菌感染发生率均无统计差异(P〉0.05)。结论泊沙康唑可作为两霉素B脂复合物、氟康唑、伊曲康唑等预防侵袭真菌感染良好替代药物,能更有效地预防真菌感染,减少IFI相关死亡率,而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标签: 泊沙康唑 侵袭性真菌感染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简介:特比萘芬(terbinafine,商品名"丁克")属丙烯胺类抗真菌药物,具有较广抗真菌谱,对临床上相应真菌感染疗效显著。作用机制主要为特异高选择抑制真菌膜上角鲨烯环氧化酶,而对细胞色素P-450无任何作用,无严重肝、肾副作用,具有杀菌、抑菌双重作用。

  • 标签: 盐酸特比萘芬片 齐鲁制药 真菌病 特比萘芬 角鲨烯环氧化酶 丙烯胺类
  • 简介:为了揭示春兰品种遗传多样和亲缘关系,为春兰种质资源有效利用和开发提供依据,采用AFLP技术对51个春兰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分析,经筛选得到了8对条带清晰、多态引物,共扩增出1315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条带为1217条,平均1对引物扩增条带164条,多态带152条,多态位点频率为92.5%,表明春兰品种具有丰富遗传多态。49个品种含有特有带。51个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为0.501-0.716,聚类分析表明,51个春兰品种共分为5个类群,来自同一地区品种并没有聚在一起,表明春兰品种遗传背景混乱。AFLP分子标记技术能有效地分析春兰品种遗传多样和亲缘关系。

  • 标签: 春兰 品种 AFLP 遗传多样性
  • 简介:利用SSR标记技术对40份苜蓿材料(6个雄性不育株系和34个苜蓿品种)遗传距离进行分析,并利用其中6个不育株系与14个苜蓿品种测交,进一步对遗传距离(GD)、产量配合力与杂种优势效应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5对SSR引物共扩增出189条谱带,其中多态条带136条,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9.23%;40份苜蓿材料遗传距离为0.1818~0.9091,平均0.4544;各亲本一般配合力及遗传距离均与杂种优势效应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亲本一般配合力与杂种优势相关高于遗传距离。因此,仅以SSR遗传距离还不足以准确地组配强优势组合,需结合各性状配合力分析,以充分发挥杂种优势效应。

  • 标签: 苜蓿雄性不育系 SSR标记 牧草产量配合力 遗传距离 杂种优势
  • 简介:为了提高一串红品种资源利用效率,20个数量性状和5个质量性状方面对我国主栽20份一串红种质资源表型遗传多样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串红表型多样丰富,品种间表型性状变异程度较高。外引与中国两个类群间表型变异程度及丰富都比较相似。25个表型性状Shannon-Weaver多样指数变化于0.23~1.97之间,数量性状中以主茎直径、花冠直径、叶柄长、始花时间和花间长多样指数较高,质量性状中则以叶面泡状突起程度及叶柄显色强度多样指数较高。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对总体方差累计贡献率达83.96%前5个主成分,可反映一串红资源总体形态表现。20份资源间平均遗传距离约为7.0,在欧氏距离约为8.5时,参试20份资源可分为高生种和矮生种两大类,前者仅包含1个品种(篝火),而后者包含19个品种,且在欧氏距离约为7.2处又可进一步分为4个亚类。

  • 标签: 一串红 表型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调查研究了首次引进13个美国酿酒葡萄品种在北京地区栽培后植物性状、果实品质和抗寒及抗霜霉病能力,并与传统欧亚种酿酒葡萄及砧木品种进行了比较与分析,总结了它们之间植物性状与抗逆性差异。本试验选出了在抗寒及抗霜霉病方面表现优良美国酿酒葡萄品种,为这些品种在我国实际栽培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美国酿酒葡萄 植物学性状 果实品质 抗寒性 抗病性
  • 简介:以15个长江流域棉花杂交种为基础材料,花粉混合互交构建了综合群体,从中选育出29个棉花株系。通过田间试验对12个主要性状进行考察,衍生株系间霜前花率变异最大,子棉产量及构成因素次之,纤维品质性状变异最小。主成分分析表明,纤维品质、产量及构成因素、霜前花率、衣分和株高等前5个主成分,对变异方差贡献率分别为24.312%、19.662%、13.287%、10.812%、9.085%。基于SSR分子标记差异,绝大多数衍生株系聚在一类,遗传差异较小,明显区别于黄河流域棉花品种。

  • 标签: 棉花 综合群体 主成分分析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 简介: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雄性猕猴桃16个材料进行遗传多样分析。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用于ISSR扩增,共扩增出172条带,其中多态条带140条,多态百分率为81.4%;经POPGENE1.32软件分析结果显示,16个雄性猕猴桃材料遗传距离在0.1503-0.5128之间,平均Nei's基因多样指数(H)为0.2416,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048;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4处可将供试材料分成4类,第Ⅰ类为中华和美味猕猴桃,第Ⅱ类为阔叶、毛花猕猴桃,第Ⅲ类为魁绿猕猴桃,第Ⅳ类为四萼猕猴桃。结果表明ISSR可用于雄性猕猴桃遗传多样研究,该研究结果可为猕猴桃种质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重要信息。

  • 标签: 猕猴桃 雄株 ISSR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 简介:甘薯(Ipomoeabatatas(L.)Lam.)作为世界上一种重要粮食、饲料、工业原料及新型能源作物,有性生殖F1选择优良实生系进行选择育种一直是甘薯育种重要方式。为了优化甘薯杂交育种方法,合理选配杂交组合,提高育种效率,本试验利用SSR标记研究了甘薯杂交群体基于SSR标记及13个农艺性状遗传多样,得到了群体内聚类图,并且筛选出了甘薯高产株系。群体SSR标记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群体材料与各亲本遗传距离比较远,被聚为3类,而亲本单独聚在另外一类。13个农艺性状聚类将亲本与部分群体材料聚在了一起,且将群体材料和亲本材料作为一个整体时,其遗传距离变异高达30%以上,远远高于SSR标记所获得遗传变异系数。

  • 标签: 甘薯 群体材料 遗传多样性
  • 简介:利用39对SSR分子标记对78份中国北方名优绿豆品种进行遗传多样分析,共检测出104个等位变异,平均为2.74个。不同引物所揭示试验材料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幅在0.03~0.58之间,平均0.26。分析4个地理来源名优绿豆资源,结果表明内蒙古等位变异数和多态信息含量值最大,是传统名优绿豆种质资源最丰富地区,河北张家口次之。聚类分析表明河北张家口和山西大同种质为组群Ⅰ,内蒙古和吉林白城资源为组群Ⅱ。

  • 标签: 中国北方 传统绿豆品种 遗传多样性 SSR
  • 简介:分子标记由于能够反映DNA水平上遗传变异而成为研究遗传多样重要方法本文综述了利用分子标记分析高粱遗传多样研究进展,并阐述了遗传多样分析在种质创新中应用方向,提出了利用分子标记分析高粱遗传多样研究中尚需进一步加强研究内容。

  • 标签: 高粱 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种质创新
  • 简介:目的报道5例丝状真菌所致真菌鼻窦炎病例。方法分析5例鼻窦炎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鼻分泌物或鼻黏膜进行真菌直接镜检和培养,对培养获得菌株进行形态和分子生物鉴定。结果结合真菌直接镜检、培养和分子生物方法,确定致病真菌为茄病镰刀菌、烟曲霉、黄曲霉、波氏假阿利什霉和萝卜镰刀菌。4例患者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1例患者采用伏立康唑、两霉素B控制病情,效果均良好。结论真菌鼻窦炎致病真菌多样,分子生物可做准确鉴定,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真菌病 鼻窦炎 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