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我国是大豆消费大国,但主要依赖于进口,且进口依存度将持续增加。与国外大豆主要生产国相比。我国大豆单产还有很大差距,提高大豆单产是解决我国大豆危机的关键。加快大豆分子设计育种创新体系建设,引领大豆育种实现跨越式发展,是赶超国外大豆生产的重要途径。2017年我国科学家克隆了一批控制大豆生育期、高产、优质相关性状的重要基因.且在大豆重要性状耦合遗传网络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 标签: 大豆 生育期 高产 优质 性状耦合 遗传网络
  • 简介: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1亿亩,每年可生产约450万t菜籽油,占国内植物油总消费量的19.7%。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油菜产业主要问题是产量低、品质差,年进口油菜籽约500万t。油菜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极大地推动了油菜育种行业的科研工作。据统计(webofScience检索),2017年与油菜育种相关的SCI论文共有728篇,其中完全由中国学者完成的181篇,与其他国家合作完成的62篇,合计约占全世界的33.38%,但高水平论文数量还有待提高。2017年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油菜籽含油量及品质、油菜籽产量、基因组驯化、雄性不育、非生物胁迫及抗病育种等方面。这些成果将积极地推动油菜育种产业的高产、优质及多元化发展,为我国油菜分子设计育种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 标签: 油菜 育种 遗传改良 基因组 分子标记 基因功能
  • 简介:利用6044×01-35构建的重组自交系(RIL)群体为试验材料,对小麦粒重性状进行发育动态QTL分析。结果表明,在小麦花后子粒灌浆的7个不同时期,两个试验点共检测到16个与粒重性状相关的QTL。其中开花后20d检测到的单穗粒重QTL位于2A染色体上,解释率达12%,遗传效应超过10;两环境下控制千粒重QTL在7个时期均被检测到。花后的各个时期均能在Xgwm448-Xgpw7399标记区间定位到千粒重QTL。其中花后10d检测到1个千粒重QTL,位于2A染色体的Xgwm448-Xgpw7399标记区间,解释较大的表型变异,达到18%。Qtl8、Qtl13和Qtl14均定位在Xgwm448-Xgpw7399标记区间的同一位置,共同解释11%的表型变异。花后20d和花后25d均检测到1个QTL,位于2A染色体的Xgwm372-Xgwm95标记区间的不同位点,均能解释4%的表型变异。花后40d检测到1个QTL,位于1D染色体的Xwmc93-Xgpw2224标记区间,解释1%的表型变异。从连锁群的位置上看,控制千粒重的QTL主要集中在2A染色体的Xgwm448-Xgpw7399标记区间,这是一个控制千粒重QTL的富集区域,以期进行精细定位和图位克隆。

  • 标签: 小麦 RIL群体 粒重性状 动态QTL
  • 简介:目的动态研究卡泊芬净、米卡芬净体外对念珠菌的药物敏感性。方法参照CLSI公布的M-27A方案微量液体稀释法分别测定卡泊芬净、米卡芬净、氟康唑对85株念珠菌的体外敏感性,并连续7d观测结果。结果48h卡泊芬净对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及其他念珠菌MIC50、MIC90中位数分别为0.030μg/mL、0.030μg/mL,0.060μg/mL、0.125μg/mL,0.125μg/mL、0.500μg/mL。48h米卡芬净对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及其他念珠菌MIC50、MIC90中位数分别为0.030μg/mL、0.030μg/mL,0.060μg/mL、0.060μg/mL,0.250μg/mL、0.500μg/mL。48h氟康唑对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及其他念珠菌MIC80、MIC100中位数分别为2μg/mL、128μg/mL,64μg/mL、128μg/mL,2μg/mL、32μg/mL。85株念珠菌中未见对3种药物同时耐药的菌株。卡泊芬净组白念珠菌MIC50、MIC9024h后不再升高;光滑念珠菌MIC5072h后不再升高,MIC90120h后不再升高;其他念珠菌组MIC50168h、MIC9096h后不再升高。米卡芬净组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MIC50、MIC9024h后不再升高;其他念珠菌MIC50、MIC90在72h后不再升高。结论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对念珠菌属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其中对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作用更强,且MICs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而升高并存在药物特异性和念珠菌种属特异性。

  • 标签: 动态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氟康唑 念珠菌 体外药敏
  • 简介:以水稻单株谷重及其氮素反应指数作为耐低氮能力指标,分析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种质资源的耐低氮能力以及单株谷重及其氮素反应指数与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种质资源的耐低氮能力在不同施氮水平间均有较大差异,多数农艺性状的表型差异顺序为未施氮〉施低氮〉普通施氮;不同施氮水平间单株谷重、单株草重和穗数的差异大于其他农艺性状。在不同施氮水平下,单株谷重与单株草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株谷重的氮素反应指数与单株谷重、单株草重和谷草比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未施氮水平下,单株谷重与株高、穗数、穗粒数和单株草重的相关性以及单株谷重的氮素反应指数与穗数、单株谷重、单株草重和谷草比的相关性比施低氮或普通施氮水平更为密切。花峰稻、中作9059、旱稻9号、旱稻502和IRAT359等种质资源表现较迟钝的氮素反应,具有较强的耐低氮能力

  • 标签: 水稻 农艺性状 单株谷重 氮素反应指数 耐低氮能力
  • 简介:紫云英属于异花授粉植物,品种内个体基因型杂合,品种鉴定难度大。本研究以紫云英闽紫系列3个审定品种为材料,采用SSR标记进行取样策略对3个品种鉴别能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固定4对引物组合,从5~50进行梯度取样时,品种内的扩增位点总数、观测等位基因数趋于增多,但有效等位基因数、Shanon信息指数、遗传多样性指数增大到最大值后趋于下降,其中取样量为30时总体样品出现最大值;随着样品量的增加,品种间Nei氏遗传距离以及分子方差分析的品种间期望变异系数比例值(PhiPT)均呈减少趋势,但PhiPT值的置信度在增大;(2)固定品种的样品容量为30和50,再加入2对能扩增出在品种间形成频率差异的标记位点的SSR引物对,基于这6对SSR引物可以将参试的3个紫云英品种有效的区分,品种间期望变异系数比例值(PhiPT)提高且差异的置信度为极显著。主成分分析进一步表明:3个参试品种30个样品与50个样品的散布状况基本一致。对紫云英取样策略的研究表明:为提高对参试品种的鉴别能力,样品取样量以30株为宜,即达到较佳鉴别效果又降低分析成本。

  • 标签: 紫云英 品种 取样策略 SSR分析 异花授粉
  • 简介:以国家桑树种质资源圃华南分圃中保存的160份果桑种质资源为材料,对桑椹高花色苷及抗氧化能力种质资源进行了筛选与评价。结果表明,其总花色苷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清除能力的变幅分别为106.5~1472.0mg/L、5.4~32.3mmol/mL和33.7%~87.8%,表现出明显的品种间差异。113份二倍体和47份四倍体果桑种质资源桑椹中的花色苷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清除率差异较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聚类分析表明,160份果桑种质资源可分为6大类群,分别由13、11、56、44、10和26份种质构成。桑椹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率和总花色苷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表明桑椹的抗氧化能力与其所含的总花色苷类物质密切相关。本研究筛选出了一批高花色苷和抗氧化能力的果桑种质资源,可用于高花色苷和高抗氧化能力果桑新品种的培育。

  • 标签: 桑椹 花色苷 抗氧化 种质资源
  • 简介:目的构建烟曲霉额外拷贝菌株,了解额外拷贝烟曲霉sho1、pbs2基因能否增强菌株对高渗透压、过氧化氢(H:O2)、碱性pH、刚果红应激的抵抗能力,探讨HOG通路(highosmolarityglycerolpathway)参与的应激反应。方法用原生质体法构建分别含有烟曲霉sho1、pbs2基因的额外拷贝菌株,采用Real-timePCR方法检测额外拷贝株中sho1、pbs2的表达情况。观察并比较缺陷株、额外拷贝株对NaCl(1mol/L)、H2O2(5mmol/L)、刚果红(400mg/L)及碱性pH(10.0)应激的反应。结果获得了含有烟曲霉sho1、pbs2基因的额外拷贝菌株MCsho1、MCpbs2,和含空白质粒的对照株Empty。额外拷贝株sho1、pbs2的表达水平增高,对NaCl(1mol/L)、H2O2(5mmol/L)、刚果红(400mg/L)、碱性pH(10.0)应激的抵抗强于Empty。MCpbs2对这些应激的抵抗较MCsho1更显著。烟曲霉缺陷株△sho1、△pbs2对NaCl(1mol/L)、H2O2(5mmol/L)、碱性pH(10.0)的敏感性高于野生株AF293。△sho1对刚果红(400mg/L)的敏感性高于野生株,△pbs2对刚果红的敏感性与野生株比,无显著差别。结论额外拷贝烟曲霉sho1或pbs2基因能增强菌株对高渗透压、氧化压力、刚果红、碱性pH应激的抵抗能力

  • 标签: 烟曲霉 sho 1 PBS 2 渗透应激
  • 简介:目的分析新生隐球菌荚膜多糖GXM对小鼠神经小胶质细胞能量代谢和凋亡的影响.方法①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GXM干预后的神经小胶质细胞能量产物ATP含量的改变情况.②采用AnnexinV-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isothiocyanate,FITC)/碘化丙啶(propidiumiodide,PI)双标记法流式细胞术检测GXM细胞诱导神经小胶质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①GXM体外可诱导神经小胶质细胞产ATP能力下降.②GXM体外可诱导神经小胶质细胞的凋亡.结论新生隐球菌可通过GXM诱导能量代谢紊乱和凋亡来对神经小胶质细胞产生影响.

  • 标签: 新生隐球菌 荚膜多糖 GXM 小胶质细胞 凋亡
  • 简介:目的评估BDPhoenix^TM酵母菌鉴定板对酵母菌的鉴定能力.方法选取白念珠菌18株,热带念珠菌22株,光滑念珠菌19株,克柔念珠菌8株,近平滑念珠菌20株,新生隐球菌14株,季也蒙念珠菌4株,平常念珠菌1株,葡萄牙念珠菌1株,头状地霉2株,挪威念珠菌1株,链状念珠菌1株,乳酒念珠菌1株,希木龙念珠菌1株,解脂念珠菌3株,皱褶念珠菌1株,菌膜念珠菌3株,共计120株.借助Phoenix^TM100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使用BDPhoenix^TM酵母菌鉴定板鉴定上述菌株.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与ITS4对所有受试菌株的rDNA进行PCR扩增,对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并作为金标准与BDPhoenix^TM酵母菌鉴定板的结果比较,同时使用MALDI-TOFMS质谱分析对试验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结果BDPhoenix^TM酵母菌鉴定板除了对1株挪威念珠菌、1株平常念珠菌、1株解脂念珠菌、1株皱褶念珠菌未能鉴定以及1株链状念珠菌、1株克柔念珠菌、2株菌膜念珠菌、1株解脂念珠菌鉴定错误外其余试验菌株鉴定均正确,鉴定准确率为92.5%.所有鉴定结果均在17h内获得,而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的鉴定时间均小于6h,并且不受推荐培养基的限制.所有菌株MALDI-TOFMS的鉴定结果与其rDNAITS序列分析的结果完全一致.结论BDPhoenix^TM酵母菌鉴定板对多数酵母菌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到种,但对某些少见酵母菌的鉴定能力有待进一步考证.

  • 标签: 酵母菌 鉴定 BD Phoenix^TM酵母菌鉴定板 序列测定 质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