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核苷多态性(SNP)是继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微卫星标记之后的第三代分子标记,通常双等位基因多态.本文从SNP的特点、SNP的发现与检测、SNP数据库、SNP的频率及其与表型的关系等方面简述了SNP在鸡遗传变异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 标签: 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变异
  • 简介:研究寡核苷芯片的重复性与间隔臂(spacer)和探针长度之间的相关性.设计12条不同长度的带有不同spacer的探针,与749bp荧光标记靶序列杂交.扫描分析三次杂交结果,用Quantarray定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随探针长度的延长,杂交信号的变异系数逐步降低.15mer的探针杂交的信号较弱,杂交不够稳定,重复性也相对较差.20mer、25mer、30mer的探针的变异系数逐渐降低.spacer为15时变异系数最小.说明选择spacer为poly(dT)15的25mer和30mer的探针可以获得较好的重复性.

  • 标签: 间隔臂 探针长度 寡核苷酸芯片 相关性 杂交重复性 变异系数
  • 简介:目的:人肌球蛋白7A(MYO7A)基因是遗传性耳聋分子筛查的候选基因之一。从已知的MYO7A非同义单核苷多态性(nsSNPs)位点数据库筛选可能与致病表型相关的nsSNPs位点,以提高MYO7A基因耳聋分子诊断的有效性和准确率。方法:首先,从NCBI数据中心的dbSNP数据库(dbSNP)和DeafnessVariationDatabase数据库获得MYO7A基因的SNPs数据和基因的相关信息;然后,通过SIFT、PolyPhen-2、PANTHER、PhD-SNP、MutationTaster、SNP&GO和MutPred软件进行nsSNPs表型致病性分析,预测潜在致病位点;接着,应用ClustalX2和GeneDoc软件进行同源氨基序列比对,分析潜在致病的nsSNPs位点保守性;最后,应用SwissModel平台选择性地对某些突变蛋白质的三维结构进行建模,并分析结构域的变化。结果:预测出MYO7A的104个高风险致病的nsSNPs位点,包括25个已报道的耳聋相关nsSNPs位点;高风险致病的nsSNPs位点中,有42个位于肌球蛋白马达(myosinmotor)结构域,其中12个预测有致病风险的nsSNPs位点与MYO7A基因致聋的突变研究报道一致。肌球蛋白马达结构域中包含30个新预测的潜在致病性nsSNPs位点,其中仅L366P位点在7个预测软件具有高度一致性。通过对L366P位点位点突变前后的三维模型构建,发现存在蛋白结构的改变,且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了该位点的高度保守性。结论:MYO7A的L366P为潜在高风险致病性nsSNP位点,推测该基因突变可能与耳聋表型相关。本研究所采用的分析筛选方法对MYO7A基因突变的临床筛查及其他致病基因的nsSNPs筛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人肌球蛋白7A 非同义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性耳聋 基因型 表型
  • 简介: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MASP2)基因单核苷多态性(SNP)的连锁不平衡和单体型,为相关研究提供更为详实的数据。方法:选取30例广州汉族无关个体,用重新测序的方法进行MASP2基因SNP的发掘,构建连锁不平衡(LD)模式,与HapMap公布的其他4个人群数据相比,并选择4个标签SNP(tagSNP)在232例北京汉族个体和291例广州汉族个体中分析MASP2的多态性和单体型。结果和结论:对MASP2的重测序共检测出16个SNP,LD分析显示来自中国不同地区人群的LD模式基本相同,与来自美国和日本的人群存在差异;北京和广州地区汉族人群tagSNP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不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连锁不平衡 单体型
  • 简介:在VC生产中,为了使提取与转化传送物料自动化、连续化,那么就不能直接运输古龙固体物料,而是要把古龙转变成溶液形式,来便于运输和设计工业化方案。本文是自动化理念的前期工作,考察古龙甲醇溶液在不同配醇比下的稳定性,对外观、质量、杂质分析等进行充分研究考察,分析其变化规律,为连续化生产设计提供有效参数。

  • 标签: 古龙酸 古龙酸甲酯 古龙酸甲醇溶液 酯化 稳定性
  • 简介:目的:分析血清酯类浓度与肾透析的相关性,探究肾透析患者体内酞酯类的暴露情况.方法:从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内科透析室接收并治疗的肾透析患者随机性抽取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究其钛酯类浓度跟肾透析的关系.结果:每次透析时长为2h,3h和4h所测得的酞丁酯(DBP)浓度分别为(1.05±0.13)x103ug/L、(1.06±0.12)x103ug/L和(1.05±0.11)x103ug/L,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每次透析时长为2h,3h和4h所测得的酞辛酯(DEHP)位浓度分别为(3.35±0.06)x103ug/L、(5.05±0.01)x103ug/L和(4.65±0.23)x103ug/L,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肾透析患者体内酞酯类主要有酞丁酯(DBP)和酞辛酯(DEHP),其中酞辛酯(DEHP)浓度与肾透析每次的时长存在相关性.

  • 标签: 血清中 酞酸酯类浓度 肾透析 相关性
  • 简介:根据Genbank中大肠杆菌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基因的核苷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引物,以大肠杆菌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定向连接到克隆、测序及真核表达载体PCDNA3,进行酶切鉴定、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PCR扩增出741bp大小的片段,通过酶切和序列分析证明含完整的PNP基因序列且基因插入方向正确,此序列与文献报道的PNP基因的同源性为99.7%。说明克隆的PNP基因与文献报道的基本一致,pcDNA3-PNP的构建成功为今后用其进行基因转染来研究PNP/Mep-dR自杀基因系统在肿瘤基因治疗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 标签: 大肠杆菌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自杀基因 分子克隆
  • 简介:目的:探讨法罗培南片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较优的制备参数,考察其溶出曲线相似因子(f2),并统计分析。结果:法罗培南片溶出曲线与参比制剂相似(f2>50)。结论:该制备条件参数下工艺可行,适合批量大生产。

  • 标签: 法罗培南钠片 制备工艺 长期试验
  • 简介:根据已发表的植酶基因phyA序列(GI:4815609和GI:22901877)设计引物,以米曲霉(AsperillusoryaeCohn,编号:ACCC30155)的总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得到目的片段.将此片段克隆到表达载体pPIC9K的EcoRⅠ酶切位点构建重组质粒,通过电转化方式将重组质粒转化毕赤酵母(Pichiapastoris).检测结果表明,植酶基因在毕赤酵母得到了表达.

  • 标签: 米曲霉 植酸酶基因 PCR 毕赤酵母 基因表达 饲料添加剂
  • 简介:基于对危险海洋运输的研究,为了有效控制并降低事故发生,本文从包装因素、人为因素、船舶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危险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对降低事故率、保护海洋环境等提出建议。

  • 标签: 危险品 海洋运输 包装 人为事故 船舶 环境保护
  • 简介:血清钠离子和钾离子的测定在临床诊断上意义重大,其常规检测方法火焰光度法和离子选择性电极法都需要昂贵的仪器且操作复杂,因此近年来开发了一些均相直接测定方法。本文综述了近年研制出的血清、钾离子的各种均相直接测定方法,评述了各种直接测定方法的优、缺点。血清、钾离子进行均相直接测定有着准确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可在临床生化自动化分析仪上应用。

  • 标签: 均相测定 血清钾离子 血清钠离子
  • 简介:多不饱和脂肪(PUFA),尤其是n-3系的PUFA,可以降低脂肪以甘油三酯形式的沉积,同时促进脂肪氧化和葡萄糖合成糖原。其具体机制是PUFA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活化增生因子受体α(PPARα)来控制氧化途径过程的基因表达,而其对脂肪合成途径中有关基因的抑制则是通过降低能传递胰岛素和碳水化合物信息的转录因子与DNA的亲和力和转录因子的核内丰度。尤其是PUFA抑制了类固醇空单元结合蛋白-1(SREBP-1)的核内丰度和表达,降低了核因子Y(NF-Y)、Sp1和肝核因子-4(MNF-4)与DNA的亲和力。

  • 标签: 多不饱和脂肪酸 过氧化物酶体活化增生因子α受体 类固醇调控单元结合蛋白-1 转录
  • 简介:目的:构建人血清白蛋白(hSA)与小鼠乳清蛋白(mWAP)调控序列的杂合基因座。方法与结果:在pBR322载体上连入预先无痕连接的3对同源臂,利用基于Red同源重组系统的缺口修复(gap-repair)技术,分别对8kb的mWAP基因座3′调控区、16kb的hSA基因组编码序列及13kb的mWAP基因座5′调控区进行连续3次基因抓捕,最终将全长37kb的乳蛋白杂合基因座构入pBR322载体;通过PCR扩增、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和序列测定验证,确定mWAP基因座的编码序列被精确地置换为hSA的基因组编码序列。结论:构建了整合有mWAP-hSA杂合基因座的pBR322载体,为研究杂合基因座在乳腺的表达效果及置换型基因座表达的可行性提供了数据。

  • 标签: 小鼠乳清酸蛋白 人血清白蛋白 缺口修复 细菌人工染色体
  • 简介:代生物燃料指的是以麦秆、稻草和木屑等农林废弃物或藻类、纸浆废液为主要原料,使用纤维素酶或其他发酵手段将其转化为生物乙醇或生物柴油的模式。第代生物燃料与第一代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其不再以粮食作物为原料,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对食品供应的威胁。第代生物燃料不仅有助于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也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实现全球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或是正在执行相关计划,大力发展第代生物燃料。全球知名增长咨询公司Frost&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

  • 标签: 前景分析 燃料前景 生物燃料
  • 简介:2007年9月28日,在《Science》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的网站上,同时查询到3篇突破性的基础研究成果。这三篇文章的研究对象和领域完全不同,分别涉及了对人类基因组变异的研究,蜜蜂社会性的进化讨论以及灭绝的古生物线粒体全序列的测定。然而共同的一点是,这三篇文章使用的分析数据和实验结果都来自罗氏454公司研发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GenomeSequencer-TM。在1周的时间里就有3篇GS系统在不同研究领域的文章发表在《Science》上,由此累计已有近100篇GenomeSequencer-TM的应用成果发表在《Nature》,《Science》,

  • 标签: 基因组测序 高通量 《SCIENCE》 系统 第二代 《NATURE》
  • 简介:目的: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沙丘芦苇胸腺嘧啶磷酸葡萄糖脱水酶(PcTGD)的序列进行分析与结构预测,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GOR法预测了PcTGD的级结构,以ProtScale分析它的疏水性,最终通过现有的序列同源性比较,用MODELLER预测了PcTGD的三维结构。结果:PcTGD具有高度保守的活性中心Tyr***Lys和N末端的Gly*Gly**Gly的高度保守结构。结论:PcTGD属于一个短链脱氢酶/还原酶家族。

  • 标签: 疏水性 短链脱氢酶/还原酶 二级结构 沙丘芦苇胸腺嘧啶二磷酸葡萄糖脱水酶
  • 简介:利用传统黑板教学方法与应用多媒体仿真软件教学对比,得出多媒体教学的优越性与一般实验的可替代性的结论。

  • 标签: 多媒体 仿真软件 实验
  • 简介:现代农业已经发展到了“分子农业”时代,基因工程、转基因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植物的遗传育种,基因组学的研究成为植物基因资源发掘的基本科学平台,分子育种成为植物育种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为加强与国际植物分子育种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应用基因与组学植物分子育种科学的发展,TheGenerationChallengeProgramme(全球挑战计划)、

  • 标签: 植物育种 分子育种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三亚市 海南省 基因工程
  • 简介:因子(Midkine,MK)是神经营养性并受发育调节的肝素结合性生长因子家族的成员之一。该家族包括因子、多向促激素(pleiotrophin),以及鸟类因子相似物RI-HK,MK看起来在妊娠中期胚胎发生起重要作用。在包括某些癌症和阿尔茨海默(Alzheimer’s)病的病理情况下,MK被不适当地表达。MK是一种14kDa的肝素结合性生长因子。这是一种高碱性的糖基化多肽,具有五个链内

  • 标签: 人类疾病 生长因子 肝素结合 阿尔茨海默病 妊娠中期 胚胎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