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沙尘与水云、冰云、下垫面对红外辐射散射、吸收差异,研究了一种卫星监测沙尘方法。将TBD8.5-11(8.5μm减11μm亮温差)、TBD11-12(11μm减12μm亮温差)、T11(11μm亮温)转换成3基色,经伽玛校正合成彩色图,用于沙尘监测。在实际应用中结果表明:此方法对弱沙尘敏感,能详细反映沙尘强弱、位置高低以及沙地和云等多种信息,明显优于常用方法,对于研究沙尘对云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方法能够发挥卫星日夜不间断探测优点,适合连续跟踪监测。

  • 标签: 沙尘暴 多光谱合成 卫星遥感
  • 简介:利用戈达德太空研究所(GoddardInstituteforSpaceStudies,GISS/NASA)建立全球网格点月平均地表温度距平序列,通过一元线性回归、M-K检验对中亚地区1880~2011年地面气温变化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近130a来,中亚地区温度变化趋势率为0.073℃/10a,接近于全球,高于我国近百年温度变化趋势率;中亚地区1、4、10月呈增温趋势,其中1月份温度变化幅度最大,4、10月份增温趋势率较大;而7月份呈微弱降温趋势。中亚地区年平均温度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生突变,出现较大增温趋势,尤其是近50a,增温明显。

  • 标签: 中亚 气候变暖 温度变化趋势 气温突变
  • 简介:利用中国区域1992~2010年土壤湿度观测资料,对欧洲航天局(EuropeanSpaceAgency)卫星遥感反演(以下简称ESA)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CentreofMedium-RangeWeatherForecasts,ECMWF)ERA-Interim(ECMWFReanalysis-Interim,以下简称ERA)两套再分析土壤湿度数据在典型区域可靠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两种土壤湿度均能较好描述观测区域总体土壤干湿变化,但均值和趋势一致性存在时间和空间差异。ESA、ERA资料都能较好描述中国区域春、夏、秋3个季节土壤湿度干、湿分布格局。在干湿程度上,ESA在北方地区较观测偏干,在江淮和西南较观测偏湿;ERA在北方和西南地区较观测偏湿,在江淮较观测偏干;在江淮、华北部分区域,ERA与观测数据相关性要高于ESA。ESA、ERA与观测在秋季时相关性最好(大部分站点大于0.7);在全国大部分区域,ESA偏差要小于ERA且在大部分地区都表现出与观测一致变化趋势。在空间上,ERA在东北、华北、西南变干范围明显大于观测;然而,ERA能更好体现观测土壤湿度年际变化。相对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ERA与观测一致性最好,而ESA在受降水、植被、地形等因素影响较小时段或区域与观测一致性更好,对秋季土壤湿度描述比春、夏季更准确。

  • 标签: 中国区域 土壤湿度 数据比较 时空特征
  • 简介:利用多普勒雷达和4DVAR反演0.5-5.0km中低层风场资料及地面、高空、区域自动气象站等观测资料,对2016年6月8日秦皇岛地区一次致灾性强对流天气过程中风暴生成和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探讨了单体风暴短临预警.结果表明:上干冷、下暖湿层结条件有利于强对流天气发生,地面辐合线和露点锋是秦皇岛地区此次强对流天气触发机制,区域自动气象站风场和温度突变对风暴单体出流阵风锋具有指示作用.当风暴加强为超级单体并与阵风锋接近时,在超级单体中低层(0.5-5.0km),出流与入流形成辐合上升运动位于回波强度为15-30dBz边缘区域,而低层较强回波区域多为下沉气流,上升和下沉运动分离确保了超级单体可以维持长时间发展,出现传播运动;出流阵风锋远离成熟风暴单体后侧,在其后侧约15.0-20.0km处触发生成新对流单体,导致对流系统后向传播运动.通过传播运动矢量方向估算可以提前预判风暴单体发展区域,预警时效可以提前30min,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密度持续大于4g·m-3对2-5cm大冰雹预报具有重要指示作用.

  • 标签: 4DVAR 超级单体 阵风锋 后向传播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密度
  • 简介:利用中尺度AREM和WRF模式为试验模式,由对降水预报结果影响颇大积云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构成10个集合预报成员,开展有限区域模式短期集合预报在热带气旋降水预报中应用与研究。分别研究了单个模式集合预报和模式集合预报在热带气旋"天鹅"(0907)降水预报中应用。试验结果表明:(1)WRF模式集合预报效果整体上要优于AREM模式,由AREM和WRF模式构成模式集合预报优于单个模式集合预报。(2)不同降水临界值对集合预报影响不同,当临界值较小时,集合预报效果较好,当临界值较大时,集合预报效果较差。(3)热带气旋强度突然增强,会导致集合预报效果变差。(4)热带气旋登陆前降水集合预报最差,但不同降水临界值对应出现时间不同,当降水临界值较大时,出现时间靠近登陆时间,当降水临界值较小时,出现时间则提前。

  • 标签: 数值模拟 集合预报 多模式 热带气旋降水
  • 简介:通过对金衢2005年6月11日暴雨过程大尺度背景、天气学条件和α中尺度模型分析.在大尺度两槽一脊,影响低槽还在加强背景下,本次主要降水发生在能量锋区南缘,水汽通量具有提前指示作用,底层垂直上升运动不是很强,从α中尺度模型分析,过程具有梅雨锋暴雨三维特征。

  • 标签: 暴雨 大尺度背景 天气学条件 α中尺度
  • 简介:概述了环芳烃来源,就近年来环芳烃(PAHS)在大气、土壤、植被和水体沉积物中分布与迁移规律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未来PAHs研究方向。

  • 标签: PAHS 来源 分布 迁移规律 研究方向
  • 简介:基于T213L31、T106L19和欧洲中期预报中心数值预报产品,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850hPa高度区域温度集成预报模型,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比较准确地预报强冷空气活动过程中冷中心及温度槽脊位置和强度,预报结果平均绝对误差明显小于3个子模式,预报场与实况场相关程度明显高于3个子模式,预报误差在我国华北北部、东北地区较小,在蒙新高地和帕米尔高原地区误差较大。模型实现了模式产品最优综合。

  • 标签: 人工神经网络 温度场预报 多模式集成
  • 简介:基于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美国全球集合预报系统(GFS)、日本气象厅(JMA)3个中心3~96h预报时效降水量预报资料,以及浙江省1957个高密度自动站观测资料,对数值模式预报结果进行统计降尺度处理。首先利用线性回归方法对插值后预报结果进行降尺度订正,然后把3个数值预报降尺度结果进行消除偏差集合平均,最后得到模式集成降水量预报场。结果表明,统计降尺度订正后预报结果比直接插值更加准确,模式集成预报效果优于单模式结果,其改进效果随预报时效延长减小。

  • 标签: 降水量预报 统计降尺度 多模式集成
  • 简介:采用正交小波分解研究了近2ka来青藏高原古里雅冰芯记录气温和冰川积累量演变多尺度特征,得到了与构成序列中主要气候事件对应尺度分量。用130a尺度以上分量几乎可以重建冰芯记录中主要冷暖或干湿气候事件。平均而言,温度和冰川积累量配置在大多数时间尺度上都呈正相关,即暖湿/冷干配置,但在130a尺度上是负相关,即冷湿/暖干配置。20世纪以来快速增暖增湿发生在260a尺度上。线性增暖趋势和千年尺度分量都是暖湿/冷干配置并占有较大方差,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百年尺度上温湿配置。二者结合直接导致千年尺度上温湿配置在8世纪出现由冷湿/暖干向暖湿/冷干气候型转变。

  • 标签: 古里雅冰芯 正交小波分解 温度和冰川积累量 配置 多时间尺度 非平稳性
  • 简介:使用参数估计方法评估自动气象站运行能力。该方法在提出单次最长故障时间和单次最短故障时间基础上,根据不同指标的重要性,赋以不同影响权重,从而计算出自动气象站运行能力综合评估系数,该系数摒弃单一指标分别评估不足,反映了自动气象站相对运行能力。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有效性和实用性。

  • 标签: 自动气象站 运行评估 综合评估系数
  • 简介:利用1°×1°NCEP再分析资料、红外辐射亮温(TBB)、多普勒雷达和气柱水汽总量等资料,对2011年7月28-29日发生在山西境内区域性暴雨进行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乌拉尔山阻高崩溃,西风槽东移、副高进退是此次暴雨发生环流特征;(2)850hPa低涡切变和700hPa暖式切变线及地面冷锋是暴雨发生中α尺度触发系统;(3)〉30dBZ雷达回波呈南北向位于地面冷锋与700hPa切变线之间,雷达回波随地面冷锋和700hPa切变线东移而东移;(4)低空低涡切变受500hPa强盛西南气流引导向东北移动,暴雨落区始终与低涡切变相伴随;(5)暴雨过程山西境内共有9个中β尺度对流云团活动,山西西南部暴雨主要由5个中β尺度对流云团相继移入并在自动站极大风速风场切变线附近触发对流发展所致;山西东南部大暴雨则是3个中β尺度对流云团合并发展结果,中γ尺度气旋是导致局地大暴雨发生直接影响系统;(6)暴雨发生在气柱水汽总量空间分布图中水汽锋南部和东部及靠近气柱水汽总量大值区一侧,水汽锋形成比降水开始提前17h,比暴雨发生提前24h以上,对暴雨短期、短时预报有指示意义。

  • 标签: 大暴雨 多尺度特征 中γ尺度气旋
  • 简介:站点多种大气污染物同步在线观测对深入剖析大气污染成因和演变机制有重要意义。以龙潭湖、北京325m塔、双清路和阳坊4监测站点实时NOx、SO2、O3、PM2.5和PM10浓度观测数据为基础,介绍了北京地区2010年10月3~11日发生一次典型污染过程。不同污染物在污染过程中变化特征不一致,表现为NOx、SO2、O3浓度有明显日变化,而PM浓度升高后一直维持在高值,日变化幅度很小。通过分析不同站点、相同污染物之间相关性和变异系数发现,4站点间一次污染物NO和SO2空间浓度差别大,变异系数分别为77%和70%,相关系数低于0.44;而二次污染物NO2、PM2.5、O3空间浓度差别较小,变异系数分别为34%、36%和29%,相关系数均超过0.54。结合中尺度气象模式研究发现,该污染过程中,850hPa高空持续西南暖平流造成华北地区显著平流逆温,与近地层辐射逆温共同作用,使北京地区混合层高度维持在1200m以下。低混合层高度和低风速限制了大气垂直和水平扩散,造成北京地区近地层污染物累积,形成重度污染。

  • 标签: 数值模式 MM5模式 气象条件 天气型
  • 简介:为了检验不同数值模式及多个模式集合平均对山东地区10m日最大风速、2m日最高温度、2m日最低温度及降水预报效果,利用2011年MM5、WRF-RUC、T639、日本及德国数值模式进行不同模式组合集合平均,并对各组合进行TS评分检验。结果表明:晴雨预报,T639模式TS评分最高;对大雨以下等级降水预报,T639模式24h预报TS评分最高,MM5、WRF-RUC、T639、日本和德国模式集合平均48h和72h预报TS评分最高;MM5、WRF-RUC和T639模式集合平均对大雨和暴雨24h预报TS评分略高于单个模式。对3级以下弱风,T639模式预报准确率最高;对4级以上大风,WRFRUC及WRF-RUC三层集合平均预报准确率最高;与单个模式相比,MM5、WRF-RUC和T639模式集合平均仅对3级风力预报准确率有所提高。MM5、WRF-RUC和T639模式集合平均对最低温度预报准确率最高,但集合平均对最高温度预报并未提高。

  • 标签: 多模式 集合平均 TS评分
  • 简介:基于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4种气候模式对1983—2010年东北地区降水回报试验结果,利用2011—2014年东北地区业务应用结果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东北地区172个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距平相关系数(ACC)、趋势异常综合评分(Ps)和距平符号一致率(Pc)3种定量方法对比评估了4种模式对东北地区月降水预测性能。结果表明:EC模式和CFSv2模式与BCC模式和TCC模式相比,EC模式和CFSv2模式对东北地区月降水总体预测效果较好,具有一定预测技巧。从空间上来看,CFSv2模式各月Pc分布存在较明显差异,模式仍有较大改进空间。CFSv2模式对东北地区初夏典型旱涝年具有一定预测能力,对典型涝年预测效果优于典型旱年。

  • 标签: 气候模式 月降水 旱涝年 预测性能 定量评估
  • 简介:利用观测海温资料和海平面气压资料,检验了CMIP5(CoupledModelIntercomparisonProject5,CMIP5)模式对阿留申低压(AleutianLow,AL)特征指数时空分布和变化模拟能力;从AL周期及变化趋势等方面,分析了CMIP5模式预估未来AL变化特征。结果表明,CMIP5模式及其集合平均能够很好地模拟AL环流结构,对AL气候态有着较强模拟能力,尤其是模式对于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模拟能力直接影响其对于AL模拟效果。模式集合平均对变率强度模拟偏强,且对于变率模拟效果逊于对气候态模拟。22个模式中16个模式能模拟出AL强度指数年代际变化周期,对年代际周期有着较好刻画能力。Historical试验下对于AL变化趋势存在着较大不确定性,而相对于两种不同排放情景,随着排放增加,AL更加偏北,强度增强,年际、年代际周期变得更加显著。在两种排放情景下模式集合平均以及多数模式模拟出AL有着向北和增强趋势。

  • 标签: CMIP5 阿留申低压 气候特征 全球变暖
  • 简介:介绍了广州空气质量模式系统并评估其对2010年9月广州市气象要素和PM10日均浓度24h预报效果。评估结果表明:模式系统较好地预测了气象要素变化,但高估了风速;各空气质量模式能合理预测广州PM10浓度时空变化,预报效果均处于可接受范围内(平均分数偏差MFB小于±60%且平均分数误差MFE小于75%),部分模式可达到优秀水平(MFB小于±30%且MFE小于50%),但同时各模式在郊区均预测偏高而在市区偏低;总体上,模式在广州郊区PM10预报效果优于市区。模式问对比表明,在本次业务预报实践中,不存在最优单模式,同一模式对不同统计指标、不同站点,其预报效果可能存在差异,基于算术平均集成各模式结果未能获得最优预报效果。优化排放源空间分布并引进更好集成预报方法(如权重平均、神经网络、多元回归等)是未来改进广州空气质量模式系统预报效果可能途径。

  • 标签: 空气质量 多模式 PM10 广州 亚运会
  • 简介:本文依据天津碳交易试点制度要素设置情景,模拟其对全市经济环境影响,并深入分析行业以及行业之间相互影响。结果显示:2014年天津碳交易试点将推动碳排放下降0.62%(103万t),均衡碳价格为14.2元/t;全市GDP将轻微下滑0.04%(6.2亿元),GDP对碳减排量弹性系数为0.07,平均GDP损失为599元/t;42个行业中有41个行业受到负面影响,平均影响为-0.068%。因此,总体而言,天津市碳交易试点减排效果较明显,而且负面经济影响有限。

  • 标签: 天津 碳交易 CGE模型 经济环境影响
  • 简介:利用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3)提供20世纪气候模拟试验(20C3M)及A1B情景预估试验,讨论了全球增暖情景下21世纪中期中国气候可能变化。结果表明,A1B情景下,中国夏季降水变化在-0.1~1.1mm/d,冬季降水变化在-0.2~0.2mm/d。模式对降水变化预估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无论冬夏,预估全国表面气温都将升高,升温幅度在1.2~2.8℃;随纬度升高,增暖幅度相应增大。模式对表面气温变化预估能力强于对降水变化预估能力。在A1B情景下,东亚夏季风增强,而冬季风则略为减弱,东亚夏季风雨带到达最北后南撤时间较之20C3M滞后约一个月。

  • 标签: 气候变化预估 多模式集合 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