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9 个结果
  • 简介:生态系统通过改变植被和物种组份的营养和水份状态对土地管理和气候变化做出响应。探测这些变化为能够在早期发布有害生态变化的预警提供可能,例如对干旱、农业减产、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火灾敏感度、病毒环境的改变和珊瑚礁的健康和范围的预警。

  • 标签: 红外图像仪 超光谱 物种入侵 生物多样性 气候变化 土地管理
  • 简介:利用紫外线观测仪器对辽宁4个地区紫外线辐射强度进行观测,研究了辽宁地区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变化特征;分析了影响到达地面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因子。结合MM5数值模式建立了统计预测模型,建立了紫外线辐射强度分级标准和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辽宁地区的紫外线辐射强度,总体上是西、北部较东、南部稍强,但相差不大;紫外线辐射强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大、冬季最小。每年5~9月紫外线强度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日最大值出现在每日的11~14时。夏季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最大。冬季基本无影响。云量的变化对紫外线强度的影响较大。紫外线辐射强度预报模型的预测结果较为理想。

  • 标签: 紫外线辐射观测 紫外线强度 健康影响
  • 简介:利用沙尘与水云、冰云、下垫面对红外辐射的散射、吸收差异,研究了一种卫星监测沙尘方法。将TBD8.5-11(8.5μm减11μm亮温差)、TBD11-12(11μm减12μm亮温差)、T11(11μm亮温)转换成3基色,经伽玛校正合成彩色图,用于沙尘监测。在实际应用中的结果表明:此方法对弱沙尘敏感,能详细反映沙尘强弱、位置高低以及沙地和云等多种信息,明显优于常用方法,对于研究沙尘对云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方法能够发挥卫星日夜不间断探测的优点,适合连续跟踪监测。

  • 标签: 沙尘暴 多光谱合成 卫星遥感
  • 简介:为研究重庆主城区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变化规律,为业务预报和客观预报方法提供基础。利用2004年3月—2008年2月实况观测资料,分析主城区紫外线辐射强度的日、月、季和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重庆主城区日平均最大辐射量出现在13—14时。7月和8月的辐射强度为全年最强,出现辐射等级四级的概率最大;而1月和12月为全年最弱,没有出现过辐射等级高于三级的样本。季节平均辐射强度为夏、春、秋、冬季依次减弱。2004年和2006—2007年平均辐射强度相等,2005年较弱。

  • 标签: 紫外线辐射 强度等级 特征规律
  • 简介:根据《气象部门城市紫外线预报质量考核和管理暂行办法》中的方法,采用VB6.0语言编程技术,提取紫外线预报质量考核数据,建立紫外线预报质量考核自动评分系统,并投入业务使用。结果表明该评分系统科学有效,操作简单,运行稳定。

  • 标签: 紫外线预报质量考核 自动评分 系统设计 程序制作
  • 简介:利用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大连市逐日紫外线观测资料,分析了紫外线辐射季、月和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相关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连市紫外线辐射强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大,春季次之,冬季最小。各季节紫外线辐射强度的日变化同位相,均为正午呈大致对称分布。无论何季节,日照总时数、14时能见度和太阳高度角均为影响紫外线辐射强度的关键因素。同时,探讨了雾对辐射强度的影响。运用逐步回归方法,求得各季节紫外线辐射强度预报方程,实现了预报定量化。

  • 标签: 紫外线辐射强度 气象要素 变化特征 预报方程 预报检验
  • 简介:云状的正确观测对降水测报具有指示性意义,云状自动识别技术是气象要素自动化观测领域的难题之一.本文基于全天空可见光成像仪采集的云图与中红外热像仪获取的云图结合,对天空云状进行分类和测量.结果表明:通过在北京、杭州和丽江气象台站采集的大量云图,从云图特征和降水指示性方面将云状划分为Clear、CH、CL、CB及CM共5类.选取14个色彩和纹理特征值作为云状计算参数,采用552张云图作为训练样本,信息分类利用特征值加权最小距离算法,对于5类50个被测样本进行云状的判别.对应自拟的标准云状分类,平均准确率为82%.基于可见光-红外图像信息融合的云状识别方法结合了可见光图像色彩信息丰富的特点及红外图像可以降低雾霾干扰的优势,对比单-可见光传感器云测量,准确性有所提高.本文在可见光与红外图像传感器等多种云观测设备的信息融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 标签: 云观测 云状分类 图像处理 模式识别
  • 简介:207年,在中国气象局轨道业务项目的支持下,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圆满完成了将酸雨监测评估、CAPPS-3和紫外线预报业务向省级推广的任务。酸雨监测评估业务主要推广到酸雨污染比较严重的广东、广西、贵州、湖北、福建、四川、重庆和河南8省(区、市),另外,湖南、云南、江苏、山东等省也积极响应。4月,在成都召开了由12省参加的酸雨监测评估业务软件推广培训会议,

  • 标签: 酸雨监测 预报业务 紫外线 评估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应用
  • 简介:云导风反演明显的局限是在晴空区无法获取风场。为克服这种局限,提出利用静止卫星红外图像资料反演晴空区风场的方法——时间序列差值法,利用LOWTRAN7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应用云导风实验系统CWIS进行晴空区导风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NCEP资料低空风场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在传统的"云导风"基础上,增加晴空区卫星导风,可为卫星遥感资料在台风、梅雨和强对流等天气系统分析预报中的定量应用提供更多的卫星风矢。

  • 标签: 静止卫星红外图像 晴空区导风 时间序列差值法
  • 简介:依据红外分光计(InfraRedAtmosphericSounder,IRAS)光谱通道特征,发展了基于IRAS的大气辐射传输计算模式。以大气分子吸收光谱数据集(HighresolutionTRANsmission,HITRAN)2004为初始谱线输入资料,利用该模式模拟计算IRAS在CO2吸收带的10个通道辐射率测值对CO2浓度变化的响应,并对比了其与大气温度和水汽、O3等气体浓度误差对辐射率测值的影响,探讨了利用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探测大气CO2浓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IRAS的通道4最适于用来监测大气CO2浓度的变化,当CO2体积混合比浓度变化在10×10^-6时,对应的辐射率变化同仪器等效噪声辐射率相当,所以IRAS在理想状态下,最高可分辨的大气CO2浓度变化约为10×10^-6。

  • 标签: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 探测 CO2浓度 可行性
  • 简介: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不同类型的电信接入业务不断出现,在给我们提供多个选择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一个新问题:如何选择电信接入业务,更好地为气象通信现代化服务。本文力求能从接入网技术方面提供选择参考。

  • 标签: 计算机通信技术 接人网技术 有线接入技术 无线接入技术 气象通信
  • 简介:为了拓展气象业务服务领域,浙江省气象台站陆续开展酸雨项目观测.为了规范台站酸雨观测,2002年11月省局下发了供台站执行.我们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需要明确、补充和完善,本文针对台站酸雨观测中遇到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 标签: 酸雨观测 技术 气象业务 PH值 K值 温度测量
  • 简介: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我省各地雪桃栽培、病虫害防治、贮藏运输以及深加工等适用技术和经验。可供广大果农在生产中参考。

  • 标签: 雪桃 栽培 病虫害 贮藏 加工
  • 简介:通过对WebGIS前景分析得出建立ArcGISServer必要性,并介绍了ArcGISServer的地图缓存技术和Rest技术特点和技术实现。结合台风检索系统,详细描述了地图缓存技术和Rest技术的实际应用步骤,展示了地图缓存技术和Rest技术在Silverlight中的应用。

  • 标签: 地图缓存 REST ARCGIS SERVER
  • 简介:干旱是全球各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气候现象,也是对人类社会影响最为严重的一种自然灾害。全球气候变化和社会发展加剧了干旱的影响程度,增强了干旱灾害的风险,给全球农业、水资源、生态环境安全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威胁,提高干旱监测和早期预警技术水平是应对、管理干旱和减轻干旱脆弱性的基础。近30a来随着全球对地观测技术的迅速发展,卫星遥感监测干旱技术取得很大进步,在全球干旱监测和早期预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干旱是多学科交叉的复杂问题,其发展过程缓慢、时间和空间表现特征差异很大,遥感监测干旱技术在应用中还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对抗旱防灾提供支撑的力度仍不够。本文在简要总结卫星遥感监测干旱应用技术的基础上,对各种指数(模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指出卫星遥感干旱监测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和未来发展机遇;针对我国卫星遥感干旱应用现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应该努力的方向。

  • 标签: 干旱 卫星 遥感 干旱指数 进展
  • 简介:经过几年的观察、实践,我认为要获得玉米高产,应抓住下列关键环节:1耕作制度根据我省全年气候变化规律,以种植春玉米为宜.春玉米全生育期100—110天,需大于10度活动积温2600度,整个生育期间气候条件都较适宜,产量较高较稳,而且7月中旬收获后再载二晚杂优,可获全年两季高产丰收.2品种选择就春玉米来说,以采用中早熟品种为好,如紧凑型的掖单2号、4号、10号,松散型的丹玉13号、中单14号,这些品种产量高且稳定,耐湿早熟,抗病能力强,综合性状较好.3播种、移栽

  • 标签: 玉米高产 关键技术 春玉米 耕作制度 甲胺磷 中早熟品种
  • 简介:1前言草菇,属光柄菌科(Pluteaceac)的一种真菌,又名兰花菇,是我国各地广泛栽培的菌类品种之一。草菇含有维生素和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滋味鲜美,深受人们喜爱。草菇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投资少、效益高,一般在夏季上市,正是其他菇类和蔬菜的淡季,既可满足市场对鲜品的需求,

  • 标签: 草菇栽培 气象技术 营养丰富 生产周期 氨基酸 维生素
  • 简介:引言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Internet正已势不可当的速度进入平常大众的生活,网络也会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这不仅仅是生活质量的改善,而是一种生活理念的革新.把握因特网的内涵,就等于把握了未来.Internet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信息资源宝库,包含的信息从科研、教育、政策、法规到商业、娱乐等无所不有.近年来,电子商务在IT界的炒作下也轰轰烈烈的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您可以享受足不出户购物的超级待遇,只要您愿意,公司就会送货上门.

  • 标签: 制作技术 开发制作 网页开发
  • 简介:l概况为了解和学习国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飞机改装和设备集成等技术,促进国内相关工作的发展,中国气象局人T影响天气中心陈跃和卢广献等与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组团,于2013年3月3lFt至4月6日赴泰国执行增雨机技术及人丁影响天气技术考察任务。

  • 标签: 技术考察报告 人工影响天气 人工增雨 泰国 中国气象局 设备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