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海军海洋测量表簿修订工作日前在津展开。来自海司航保部、海军海洋测绘研究所、东海舰队海测船大队、北海舰队海测船大队和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等单位的专家、代表参加了这一修订工作。随着新仪器、新装备的不断更新和作业手段的改变,原有的表簿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有的表簿三、四十年一贯制,相当一部分表簿已完全不能使用,急需进行修订和改进,有的必须按照国标、军标《规范》要求进行重新设计。因此,海司航保部领导非常重视这项

  • 标签: 海洋测量 修订工作 海军 海洋测绘 《规范》 十年一贯制
  • 简介:从地球重力场测量要素出发,按照局部重力场模型、区域重力场模型、全球重力场模型求解的发展思路,分析了对地球重力场测量技术手段的要求。根据高-低卫星跟踪卫星的距离和距离变率开展定轨研究的概念,梳理了卫星跟踪卫星重力测量系统的发展。针对卫星跟踪卫星重力测量技术的内涵,分析了高-低卫星跟踪卫星测量模式(SST-hl)和高-低低卫星跟踪卫星测量模式(SST—hll)的地球重力场测量本质。

  • 标签: 重力场 重力场模型 高-低卫星跟踪卫星 高-低低卫星跟踪卫星 卫星重力梯度
  • 简介:随着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传感器分辨率的提高,遥感影像的数据急剧增加,如何有效地从这些庞大的影像数据中获取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针对大数据影像的快速调度与显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文件的数据组织与管理方法,实现了单幅和多幅大数据影像的实时调度与快速显示。经过与当前几种常用的商用软件进行对比发现:提出的方法占用计算机资源少,预处理后的影像浏览速度基本与数据量大小无关,可以在任意一台普通配置的计算机上无缝、平滑地快速显示大数据影像。

  • 标签: 大数据量遥感影像 影像显示 影像金字塔 数据分块 数据调度 金字塔矩阵
  • 简介:海洋渔业预报使用的遥感数据一般只能获得海洋表面的环境信息,而Argo数据可以为渔业预报提供较深处的温盐数据,为了在渔业预报中按其时间周期进行使用,需要计算它的周期以提高预报质量。通过功率谱估计计算出2001-2008年的数据存在的较长的周期为62.7天和117.5天,较短的周期为4.9天和9.8天,同时还有一个约为7天的不明显周期,观测剖面数据总量在年际与年内都存在较大变化。

  • 标签: ARGO 周期 功率谱估计 傅里叶变换
  • 简介:为了解决双重极球面投影极区航海图上准确便捷距的问题,根据等角纬度和大地纬度的关系,从理论和数值方面分析了将等距圆距法推广应用到双重极球面投影海图的可行性、误差水平并给出了修正公式,以满足双重极球面投影航海图的极区导航应用需要。并研究了将等距圆距法扩展到基于大地纬度应用的可行性,以满足双重极球面投影极区航海图上便捷准确的距需要。误差分析表明,双重极球面投影海图上,基于大地纬度的等距圆距法可行,距误差可按相应公式修正。

  • 标签: 双重极球面投影 距离量测 等距圆 极区导航 极区海图
  • 简介:由于某卫星通信天线面积大、结构非圆对称,对测量精度要求高(测点精度要求为±0.3mm),决定采用大尺寸工业测量系统方法中的电子经纬仪测量系统.系统由3台T3000A电子经纬仪组成.控制网由6个9~16m高的测量墩构成.采用T3000A测角、TC2003测边,数据处理后边角网的点位精度在±0.3mm以内.3台仪器建立系统的尺度精度优于10-5.测量772点用时4h以内,交会精度优于0.3mm(RMS).经过几次反复的调整,主面的表面精度优于0.5mm(RMS),满足了电气测试的要求.

  • 标签: 工程测量 大尺寸工业测量系统 多经纬仪交会测量系统 虚拟基准尺 天线 表面精度
  • 简介:2002年5月和8月对珠江口伶仃洋水域水质化学耗氧(COD)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水域近期COD含量变幅在0.41~2.72mg·L^-1之间,平均值为1.21mg·L^-1;区域分布呈北部向南部水域逐渐递减以及近岸水域含量大于远岸的变化趋势;夏季COD的含量高于春季;以我国Ⅰ类海水水质COD含量≤2mg·L^-1标准评价,超标率为15%;COD含量与同期(春、夏季)的悬浮物含量呈正相关性,与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在夏季呈负相关性.

  • 标签: 化学耗氧量 珠江口水域 分布特征 COD
  • 简介:在适航水深技术标准研究过程中,引进荷兰SILAS走航式适航水深测量系统,在天津港对其测量精度、深度分划正确性和重合精度等进行了系统的测试研究.对该系统的配置、技术性能、使用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进行了全面的介绍.

  • 标签: 海洋测量 水深测量 SILAS 适航水深 测量系统 技术标准
  • 简介:海流是海洋科学研究、海洋工程、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重要输入参数之一,海流测量方法按照测量原理可划分成:漂浮法、机械式、电磁感应式、声学式和表层海流遥感观测等方法,对这些测量方法的原理、发展、应用、优缺点和典型设备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我国海流测量设备相比国外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应该制定一定的保护措施大力扶植国产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加快产品化进程,保障观测资料安全,并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标准以及完善观测设备安全保护机制,提高国内海流测量的技术水平。

  • 标签: 海流测量 测量原理 技术发展 应用领域 仪器设备
  • 简介:海岸地形测量是海洋测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作业难度最大、技术能力最薄弱的环节.深入分析了海岸地形测量技术的现状、特点和不足,研究了卫星、航空、地面等多种新的测量技术应用特点,提出了海岸地形测量应用的初步方案,为推进海岸地形测量技术体系建设,提高海洋测绘技术水平,保障日益拓展的多样化需求进言献策.

  • 标签: 海岸地形测量 海岸线测量 滩涂测量 卫星遥感 航空摄影测量 机载IiDAR测量
  • 简介:珠峰登山测量队队长小嘉布5月22日上午11时零8分率先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他的3名队友也随即登上峰顶。他们在峰顶架设起测量觇标,启动GPS测量仪器,山下6个交会点的测量随即同步展开,珠峰峰顶测量获得成功。

  • 标签: 珠穆朗玛峰 峰顶 测量仪器 GPS 交会点 珠峰
  • 简介:对水运工程测量状况从理论发展和技术手段上进行了详细分析,对水运工程测量技术水平进行了评价,指出了水运工程测量行业的现存问题,并根据测绘技术手段的发展,针对水运工程测量的特点,对水运工程测量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预测。

  • 标签: 水运工程 地貌扫测 水文 波浪 潮汐
  • 简介:对海洋测量中的延时效应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系统性延时效应的探测及改正方法。实测数据及仿真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可编制软件用于高精度的海洋测量的数据处理。

  • 标签: 海洋测量 延时 数据处理 改正模型
  • 简介:本文阐述了AROF测量技术的原理和在广州水域测试的基本情况。对在测试中获得的高程成果作了详细的分析、研究。表明:利用Wild200GPS测量系统和AROF技术进行动态GPS测量,确实可以免除静态初始化,不必担心运动中出现的失锁问题。它同测深仪相结合进行水深测量,可以免除验潮,水尺观测。它不受风浪、海流及局部地形条件的影响,可以大幅度提高成图精度,降低生产成本和缩短外业周期,是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 标签: 水深测量 水域测量 GPS测量系统 整周未知数 动态测量 高程变化
  • 简介:根据冲绳海槽多道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在16条地震剖面上发现了水合物拟海底反射层BSR,经过AVO、波形反演等特殊的处理技术,首次直接利用BSR圈定了冲绳海槽天然气水合物具体分布范围,直接利用数据得出了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厚度在冲绳海槽的分布趋势,认为海槽南部最厚,中部次之,北部最薄,并通过计算得出了冲绳海槽水合物稳定带的厚度和水合物资源,对今后海槽水合物勘查和资源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BSR 天然气水合物 稳定带 冲绳海槽
  • 简介:讨论了利用北斗二代卫星定位系统进行舰船姿态测量的可行性,并利用多频观测进行电离层折射误差的消除;使用TCAR和矩阵变换法进行模糊度的解算;最后利用姿态矩阵的正交特性进行模糊度有效性的分析。经仿真计算可知,利用北斗多频观测进行舰船姿态测量具有很高的精度和效率。

  • 标签: 卫星定位 多频观测 姿态测量 北斗
  • 简介:对现有变形测量数据采集自动化的测量机器人技术、GPS技术、传感器技术、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并指出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综合各种技术优势,克服相应不足,进而组成综合数据采集自动化系统是今后变形测量数据采集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变形测量 自动化 测量机器人 GPS 多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