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指出生态补偿标准的关键或实质是空间选择与分配问题,并根据国内生态补偿项目运行的独特环境,围绕补偿效益这一内在目标,分析生态补偿空间选择与分配的重要性;论述与比较了国际与国内的相关研究动向;结合一个生态公益林补偿配置的研究框架,指出了政府主导型生态补偿空间优化配置的解决方向.

  • 标签: 生态补偿 补偿标准 空间配置 生态公益林
  • 简介:对福建省南平市安曹下87年生的杉木人工林碳库及其分配进行研究.采用分层切割法和相对生长方程计算乔木层生物量,样方收获法测定林下植被生物量、枯枝落叶层和粗木质残体现存量,CN元素分析仪测定碳含量,研究结果表明:老龄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库为287.89t·hm^-2,其中乔木层碳库占生态系统碳库的68.18%,矿质土壤层碳库占26.39%,而林下植被层、枯枝落叶层和粗木质残体碳库所占比例之和不超过6%。老龄杉木林的干材(干+皮)碳库占乔木层碳库的79.61%。87年生与40年生杉木人工林碳库很接近,前者比后者仅高出7.15%,主要是因为两者占生态系统主体的乔木层碳库和土壤层碳库很接近,前者分别仅高出后者的4.51%和10.39%,前者林下植被层和粗木质残体碳库较大,分别是后者的2.05倍和2.80倍,而枯枝落叶层碳库则低于后者。因此,老龄阶段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库增幅不大,但在碳库分配上变化明显。

  • 标签: 杉木 人工林 林龄 碳库
  • 简介:侵蚀退化红壤植被恢复后生态系统碳库变化的研究对全面认识生态恢复的作用以及碳汇经营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地位于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本文以采用种植百喜草治理侵蚀退化地上典型“小老头”马尾松林(百喜草治理地)为对象,以相邻的未治理地为对照,研究生态系统及其各个分室碳库的变化.结果表明:侵蚀地种植百喜草治理后生态系统、乔木层及土壤层碳库均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地,分别是对照的2.32倍、5.23倍和1.81倍.乔木层各器官碳贮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地(P〈0.05),其中树干碳贮量增量最大.与对照地土壤相比,表层0—20em土壤碳贮量增量高达5.84t·hm^-2,同时土壤深层(20~100cm)碳库增量(6.04t·hm^-2)与其相当.对照地的土壤碳库占生态系统碳库的比例为70.88%,而百喜草治理地的土壤碳库所占比例下降至55.28%,表明侵蚀地种植百喜草治理后生态系统碳库分配趋于合理.因此,从森林碳汇与可持续经营角度出发,种植百喜革治理侵蚀退化红壤是一项可行有效的措施.

  • 标签: 侵蚀退化红壤 百喜草 碳库 分配
  • 简介:了解森林生物量碳分配特征,对于森林碳贮量和碳汇估算、森林碳汇经营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选择福建省万木林自然保护区青年(约47a生)和老龄(约120a生)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根据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和生物量异速方程,计算乔木层生物量碳贮量,并分析其高度级、径级和树种间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青年林碳贮量为115.03t.hm-2,老龄林碳贮量为224.43t.hm-2;2)青年林最大碳贮量出现在高度级Ⅶ级(15~17m),为23.17t.hm-2,而老年林最大碳贮量出现在高度级Ⅷ级(17~19m),为62.96t.hm-2;3)青年林中Ⅵ级(15cm≤DBH〈17cm)的碳贮量最高,为34.25t.hm-2,占总碳贮量的29.77%;在老龄林中最高碳贮量集中在XIX级(DBH≥41cm),为60.03t.hm-2,占总碳贮量的26.78%;4)2个林分绝大部分碳贮量都集中在少数树种,大多数物种对碳贮量的贡献很微小.

  • 标签: 乔木碳贮量 碳分配 常绿阔叶林 多度 丰富度
  • 简介:当前,全球湿地正处于退化和丧失的威胁之中,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对湿地价值认识的不足.通过对湿地价值的来源、基本特征、有关利益群体及不同生态尺度下湿地价值的差异等有关问题的探讨,以期为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湿地价值 湿地保护 湿地可持续利用
  • 简介:[1]AiNanshan,1999.Makingforfractalphysiognomy.GeographyandTerritorialRes.,15(1):92-96.(inChinese)[2]AiNanshan,1993.FromMandelbrotlandscapetofractalphysiognomy.NatureJ.,16(1):13-17.(inChinese)[3]AiNanshan,ZhuZhijunetal.,1998.OnthestochasticnatureofexogenicprocessandthestabilityoffractionalBrownianlandscape.GeographicalResearch,17(1):23-29.(inChinese)[4]BBMandelbrot,1967.HowlongisthecoastofBritain?Statisticalself-similarityandfractaldimension.Science,150(3775):636-638.[5]ChenHui,GuoShichang,1997.ThemultifractalstudyofchangesofclimateinKunmingarea.ClimaticandEnvironmentResearch,2(4):261-268.(inChinese)[6]ChenYanguang,1999.Geography:thefailureofcomputionmotionandthegrowingupoffractalstudies.JournalofXinyangNormal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12(3):310-314.(inChinese)[7]ChenYanguang,1997.Onfractalsandtouristlandscape.HumanGeography,12(1):62-66.(inChinese)[8]ChenYanguang,WangYimin,1999.Fractal,1/ffluctuationandtheaestheticessenceoftouristresorts.ExplorationofNature,18(3):51-54.(inChinese)[9]ChenYanguang,LiBaolin,2003.StudiesofthefractalnetworkcompositionofriversinJilinprovince,China.AdvanceinEarthSciences,18(2):178-184.(inChinese)[10]DingYizhong,LouYong,1998.Applicationoffractaltheoryintheevaluationontransportationnetwork.JournalofShanghaiMaritimeUniversity,19(4):7-12.(inChinese)[11]DingWenfeng,DingDengshan,2002.ThefractalfeaturesofsoilgranulestructurebeforeandaftervegetationdestructiononLoessPlateau.GeographicalResearch,21(6):700-706.(inChinese)[12]FengJinliang,ZhengLi,1997.Thesimpleanalysisofgeographicsignificanceoffractaldimensionofcoastline.MarineGeologyandQuaternaryGeology,17(1):35-51.(inChinese)[13]HuangGuilan,ZhengZhaobao,1995.Theapplicationoffuzzyclusteranalysisinimagetexturebasedonfractal.JournalofWuha

  • 标签: 中国地理学 分形理论 地理学应用
  • 简介: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临界状态判别是湿地风险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有效管理与保护的重要前提。以中国北方半干旱地区天然内陆湿地——卧龙湖为例,在综合考虑湿地退化指标的基础上,选择水质、蓄水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脆弱性等典型参数指标建立了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状态判别的尖点突变模型。研究表明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过程与突变理论的基本特征相符,模型拟合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卧龙湖湿地退化状态。通过对卧龙湖湿地1994-2009年的数据模拟,结果表明:1994-2001年间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处于较健康的状态,而2002年的判别结果显示卧龙湖湿地处于退化突变状态,即湿地退化导致了生态系统相当程度的损害。研究还表明,卧龙湖湿地生态水量的减少和水环境质量的降低是导致湿地退化的重要因素。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防止卧龙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的发生,应在科学配置区域水资源的同时合理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提高农村污水处理率。

  • 标签: 突变理论 尖点模型 退化 卧龙湖湿地
  • 简介:10月15日,省国土资源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体学习。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厅领导围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在黑龙江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分管工作实际开展了专题研讨。

  • 标签: 理论学习 集体 国土资源厅 习近平 依法治国 黑龙江
  • 简介:该文简介分形理论,并讨论分形理论在地理信息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和地位。针对地理信息科学发展的趋势,结合相应的实例,提出分形理论在地理信息科学中的地理数据挖掘和空间决策支持、空间数据压缓和传递、制图概括、虚拟现实等方面目前的主要研究进展和方向。

  • 标签: 分形理论 地理信息科学 地理数据挖掘 空间决策支持 空间数据压缓 虚拟现实
  • 简介:厦门湿地具有多种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其服务功能进行评估是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基础,也是确保湿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的基础.依据2003年LandsatTM遥感影像解译数据,将厦门市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划分为浅海水域、滩涂、河口水域、河流、水库、红树林、滩涂、沙滩、盐田等9个类型,着重针对湿地提供的栖息地、湿地产品、涵养水源、污染净化、抵御海洋灾害、旅游以及文化科研等7种服务功能,采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评估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厦门湿地的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35.54亿元/a,其中湿地的污染净化功能的价值量最大,为66.46亿元/a,其次旅游休闲的功能价值为33.14亿元/a.

  • 标签: 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厦门
  • 简介:基于辽宁省海岸带2005年秋季的LandsatETM影像解译数据,根据辽宁海岸线湿地发育特点,确定辽宁省滨海湿地类型,计算湿地面积;并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相关统计数据,对辽宁省滨海湿地提供的资源供给、环境调节和人文社会3大类共8项生态服务的经济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辽宁省滨海湿地总面积为15208.06km2,其中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面积比例分别为71.49%和28.51%;辽宁省滨海湿地生态服务总价值为443.47×10^8元/a,相当于全省2005年GDP的5.54%。其中滨海湿地的资源供给服务价值最大,为195.86×10^8t/a,占滨海湿地总价值的44.17%,环境调节服务和人文社会服务价值比例分别为31.79%和24.04%,表明滨海湿地在发挥显著的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兼具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维系辽宁海岸带环境支撑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滨海湿地分类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辽宁省
  • 简介:在总结前人分类的基础上,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分为中间服务和最终服务两部分,以最终服务的价值作为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以若尔盖高寒湿地为例,筛选其最终服务和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市场价值法、替代成本法和旅行费用法等价值评价方法,定量评估了2011年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11年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76.9×10^8元,单位面积服务价值为10.4×10^4元/hm^2。在所评价的8项最终服务中,大气调节价值最大,占总服务价值的44.3%,其后依次为调蓄洪水价值、休闲娱乐价值、固碳价值、供水价值、物质生产价值、土壤保持价值和科研教育价值。若尔盖高寒湿地不仅是黄河上游重要的蓄洪区,同时在大气调节和固碳等方面对人们生产、生活有较大影响。

  • 标签: 生态系统 最终服务 价值评价 若尔盖湿地
  • 简介:利用2006年的卫星遥感资料,结合社会经济调查,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构建若尔盖高原湿地区主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评价若尔盖高原湿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06年若尔盖高原湿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69.88亿元,其中物质生产价值和游憩价值19.61亿元,调节价值为150.27亿元。若尔盖高原湿地区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服务价值,由经济上直接体现的物质产品生产价值和部分文化价值仅占小部分,往往在经济活动中被人们忽略的调节价值占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大比重。

  • 标签: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价值 若尔盖 高原湿地
  • 简介:结合陕西省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数据和其它相关资料,采用市场价值法和替代成本法等方法,评价了2014年陕西省湿地生态系提供的9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表明,2014年陕西省湿地生态服务系统总价值为2887.14×10^8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5.41%;其中,涵养水源服务价值最高,为1894.02×10^8元,占总价值的65.6%,其次为供水服务价值,为537.01×10^8元,占总价值的18.6%。

  • 标签: 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陕西省
  • 简介: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验室测试、遥感解译和问卷调查,获得了研究数据,采用市场价格法、影子工程法和成果参照法等,对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洞庭湖、南洞庭湖和西洞庭湖3处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等级都为中等级,湿地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湿地总价值达到273.86×10^8元/a,单位面积价值为10.37×10^4元/(hm2·a),湿地发挥了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

  • 标签: 国际重要湿地 湿地健康 湿地价值 湿地生态系统评价 洞庭湖
  • 简介:通过调查2014年太湖地区太湖贡湖生态修复区的基本情况,运用等效替代、生产函数和意愿调查等方法,对修复区的渔业资源、气候调节、净化水质和旅游休闲等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估算出2014年贡湖生态修复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1065.3×10~4~1381.8×10~4元,其中,旅游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分别为297.5×10~4~451.8×10~4元/a和588.0×10~4~743.0×10~4元/a,在总服务价值中分别占31%和54%。

  • 标签: 生态修复区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评估
  • 简介:为了揭示哈尔滨市城市公园中湿地环境的空气负离子浓度分布特征,于2014年5~9月,在哈尔滨太阳岛风景名胜区、哈尔滨国家森林公园和哈尔滨斯大林公园的湿地环境中,使用日本COM3200PRO林业负离子检测仪,测量空气负离子浓度。经估算,2014年5~9月,3个城市公园的湿地环境的有效空气负离子平均生产量为5.98×1016个/hm2,平均有效生态价值为2.32×104元/hm2。

  • 标签: 空气负离子 湿地 城市公园 生态价值
  • 简介:利用市场价值法和替代法,对新疆阿勒泰科克苏湿地自然保护区直接使用价值(包括提供食物和原材料、科研文化、生态旅游)进行评价;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碳税法、恢复使用法、替代花费法和替代法,对新疆阿勒泰科克苏湿地自然保护区间接使用价值(包括供水与蓄水、涵养水源和调蓄洪水、固碳释氧、水质净化、保育土壤、物种保育和栖息地)进行了量化评价。结果表明,科克苏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使用价值为13.15×108元,直接使用价值为1.45×108元,间接使用价值为11.70×108元,间接使用价值是直接使用价值的8.07倍,单位面积提供的使用价值为42879.97元/hm2。

  • 标签: 科克苏湿地 生态服务功能 使用价值 评价
  • 简介:以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选取不同的湿地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的方法,计算出保护区湿地植被的固碳量和土壤固碳量;运用碳税法,对保护区湿地固碳功能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研究区湿地总固碳量为596.41Gg,其固碳价值为7.41×10。元,直观的经济价值为该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固碳功能提供了有利的依据,也为中国湿地固碳功能价值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生态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固碳量 固碳价值 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 简介:基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价值当量换算法,结合遥感和GIS技术分析了博州1992—2013年的生态服务价值,并分析了生态服务价值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近22年博州生态服务价值呈先减后增趋势,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东北部价值高、西部价值低,极低值位于市中心区域,极高值主要位于艾比湖湿地和夏尔希里等自然保护区域;2)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直接影响着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服务价值对总生态服务价值的贡献,气候因素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经济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和政府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生态服务价值的增长,而牧民生产经营活动则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发展起到负作用。

  • 标签: 生态服务价值 时空变异 驱动力 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