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在较大的pH值范围内,EDTA与镍离子生成稳定的蓝色络舍物,利用这一特性,用EDTA分光光度法测定镀黑色锡镍合金溶液氯化镍的质量浓度。以水作参比液,在波长590nm处测定吸光度。实验表明,在pH≈4的条件下,镀液中的氨分子对测定无影响,铜离子和铁离子对测定的影响一般可以忽略不计。本法相对平均偏差为0.71%,回收率为100.4%-100.8%。

  • 标签: 镀锡镍合金 氯化镍 测定 EDTA 分光光度法
  • 简介:本文概述氯化钾镀锌的优缺点,对主成分的控制、工艺条件的控制、添加剂的控制等都提出了十分中肯的看法。

  • 标签: 氯化钾镀锌 技术评价 生产应用
  • 简介:介绍了低浓度化的优点及成功的工艺,分析了低浓度化的相关问题,指出了难以低浓度化的场合及工艺。

  • 标签: 电镀 低浓度 技术探讨
  • 简介:介绍了电镀溶液过滤的目的,过滤机的选择、安装、使用和维护;加热方式和热源,加热器材质,表面功率,自动控制温控器及测温探头的选择;冷却的方法及在阳极氧化中冷却钛管的应用。

  • 标签: 电镀设备 溶液过滤 加热 冷却
  • 简介:氯化橡胶是有多年生产历史、用途亟待开发的小吨位氯系精细化工产品,由于其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因而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国外氯化橡胶出现快速发展的局面。自90年代中期,由于氯化橡胶有一定的毒性,在国外发展受到一定阻力,国外大力开发氯化橡胶的替代品,目前成功研究LaroflexMP树脂、高氯化聚乙烯、高氯化聚丙烯及丙烯酸涂料等。它们替代了氯化橡胶在某些领域内的应用。

  • 标签: 氯化橡胶 氯化聚丙烯 氯化聚乙烯 丙烯酸涂料 精细化工产品 发展建议
  • 简介:研究了锡杂质对镀镍溶液的不良影响。实验表明,当亚锡离子质量浓度≥30mg/L,霍尔槽试片低电流密度区发黑。一些络合剂能络合镀镍溶液中的亚锡离子,消除锡杂质对镀液的不良影响。向镀液中加4mL/L络合型镀镍除锌剂,能够掩蔽100mg/L的亚锡离子,用抗坏血酸掩蔽法也能够消除锡杂质的不良影响。

  • 标签: 镀镍溶液 锡杂质 不良影响 络合剂 掩蔽法
  • 简介:从理论上计算了酸性镀铜溶液中Cl-的浓度,分析了酸性镀铜溶液中Cl-的作用。

  • 标签: 酸性镀铜液 Cl- 理论分析
  • 简介: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氰化镀银溶液中的银含量,研究了各种条件对测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法简便、快捷。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 标签: 银测定 自动电位滴定法 氰化镀银溶液
  • 简介:河南省漯河市兴茂钛业有限公司将投资6.8亿元,引进国外先进氯化法生产设备和技术建设金红石钛白粉项目。目前该项目的前期工作已全部准备完毕,项目申请报告已上报发展改革委备案立项。该项目投产后,年产能将达6万吨,成为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的装置。

  • 标签: 河南 氯化钛白粉 生产能力 产值 化工行业
  • 简介:鉴于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氧化铁系分会已经以两次函告、两次传真及电子邮件的形式与英国RPC公司联系,以调查和调解会员单位与该公司贸易纠纷,而英国RPC公司至今未予任何回复。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根据国际贸易准则及中国有关法律法规,决定先在中国行业内对此事给予通报,以披露纠纷事件真相,并严厉谴责外商的不良经营行为。

  • 标签: 氧化铁 涂料行业 法律 对外贸易 化工产品
  • 简介:提出了一种既简便又快速的分析方法,用于测定镀铬溶液中的铬(Ⅵ)和铬(Ⅲ)。测定总铬的方法是基于总铬含量是镀液单位体积重量的函数。测得镀液单位体积重量后,便可根据回归方程算出总铬含量。测定铬(Ⅲ)的方法是基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水合Cr3+离子在600nm处的吸光度,然后按回归方程求出铬(Ⅲ)含量。总铬含量减去铬(Ⅲ)含量便得铬(Ⅵ)含量。

  • 标签: 铬(Ⅵ)的测定 铬(Ⅲ)的测定 镀铬溶液
  • 简介:本文讨论了影响化学镀镍溶液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镀液稳定性和延长镀液使用寿命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化学镀镍 稳定性 使用寿命
  • 简介:研究了用铜粉处理酸性镀铜溶液中氯离子的机理和方法,实验表明,向酸性镀铜溶液中加入铜粉,金属铜与Cu2+离子和氯离子反应生成氯化亚铜沉淀。用铜粉处理酸性镀铜溶液中的氯离子效果较好,向镀液中加铜粉1g/L,氯离子的去除率为58.9%,而向镀液中加锌粉1g/L,氯离子的去除率为36.8%。

  • 标签: 酸性镀铜 氯离子 铜粉 处理
  • 简介:本文介绍了电镀金刚石钻头生产中电镀溶液各成分的作用及杂质对钻头质量的影响,并对电镀液的主要成分的分析化验及维护进行了介绍。

  • 标签: 金刚石钻头 电镀溶液 维护 分析化验
  • 简介:目前,测定酸性镀锌溶液中硼酸的方法有几种,不同方法测定结果的差异较大,有些方法的误差是不能允许的。实验表明,不能用柠檬酸钠和EDTA—Na2掩蔽锌离子。但是,用草酸钠或亚铁氰化钾掩蔽锌离子,能够消除锌离子对测定硼酸的干扰。用甘露醇与硼酸反应生成较强的络合酸,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本法准确度较高,能够满足监控酸性镀锌溶液中硼酸的要求。

  • 标签: 酸性镀锌 硼酸 草酸钠 亚铁氰化钾 掩蔽剂
  • 简介:采用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镀镍溶液中总镍含量,研究了镀液中各种成分对测定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的以紫脲酸铵为指示剂的EDTA滴定法相比,本法能在4min内打印出分析结果,更为简便快捷。

  • 标签: 总镍量 自动电位滴定法 镀镍溶液
  • 简介:本文通过试验对比了传统镀硬铬溶液和添加某型添加剂的镀硬铬溶液在阴极电流效率、沉积速度、覆盖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对镀硬铬溶液电流效率的影响。说明了镀硬铬溶液加入添加剂后对镀液、镀层性能的改善,体现了镀硬铬添加剂在镀硬铬方面的优越性。

  • 标签: 镀硬铬 阴极电流效率 添加剂
  • 简介:研究了氰化物仿金镀液中氯化铵的作用机理和监控方法。实验表明,当氯化铵的质量浓度≤1g/L时,镀层的颜色不够均匀,高电流密度区呈暗红色,氯化铵≥4g/L时,镀层发红。仿金镀液中不加氯化铵时,锌络离子的组成为[Zn(CN)4]^2-,锌的沉积速度较慢,镀层发红。向镀液中加2g/L-3g/L氯化铵,锌络离子转化为[Zn(CN)3NH3]^-,锌的沉积速度相对变快,镀层为仿金色。向镀液中过量加入氯化铵时,锌络离子转化为[Zn(CN)2(NH3)2],锌的沉积速度重新变慢,镀层发红。用霍尔槽实验能够定性测定仿金镀液中氯化铵的浓度。

  • 标签: 氯化铵 影响 机理 监控方法 探讨
  • 简介:模拟电镀废水成分,在实验室中配制含有Cu^2+、Ni^2+和Fe^3+的模型溶液为研究对象,先用碱沉淀得到混合电镀污泥;再用硫酸浸出污泥得到混合溶液,用氨水调控溶液的pH值,探求从中分离Fe^3+的条件;然后根据溶度积原理阐述从溶液中分离昭’的原理,确定分离条件;将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所确定的分离条件(pH值)进行对比,两者基本上吻合,表明溶度积原理对混合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分离有实际指导意义。

  • 标签: 电镀污泥 混合溶液 分步沉淀法 重金属离子 溶度积原理
  • 简介:生产实践和实验室实验表明,氰化镀铜溶液中Cu~(2+)离子影响镀层的光泽。降低镀槽电压和增加阳极面积有利于降低Cu~(2+)离子的浓度。用硫代硫酸钠可以处理镀液中的Cu~(2+)离子,Cu~(2+)离子被还原生成Cu~+离子。用硫化钾也可以处理Cu~(2+)离子,反应生成硫化铜,同时加活性炭吸附沉淀物,从而消除Cu~(2+)离子的不良影响。

  • 标签: 氰化镀铜 Cu~(2+)离子 不良影响 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