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水性大大提高了“保护”的保护效果,而且实现了长效保护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是新型的集镀层与涂层为一体的阴极保护技术。本文作者高级工程师伍泽涌先生就水性的长效保护机理,及其绿色环保性能阴极保护性能,优越的附着力、耐水性、施工性等特点作了详尽的阐述。

  • 标签: 水性锌冷镀工艺 涂层 阴极保护性能 附着力 电镀工艺 镀层
  • 简介:制定了酸性镍合金液中镍、和硼酸的分析方法。用EDTA光度法测定镍;用EDTA容量法测定和镍的总量,用差减法计算的质量浓度;用甘露醇与硼酸反应生成酸性较强的络舍酸,用亚铁氰化钾掩蔽和镍离子,以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硼酸。这三种方法的准确度都较高,能够满足液中、镍和硼酸的监控要求。

  • 标签: 酸性锌镍合金镀液 硼酸 分析方法
  • 简介:介绍铁合金滚取代氰化滚镀锌工艺在汽车零部件上的应用,该工艺适应国家淘汰含氰电镀的要求,其防护性能优于氰化镀锌。

  • 标签: 滚镀 锌铁合金 氰化镀锌
  • 简介:黑铬是镀铬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种。本文简要介绍黑铬的液配方、工艺条件、影响因素及注意事项。

  • 标签: 电镀 镀黑铬 工艺实践
  • 简介: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研制了黑钴工艺。用氯化钴作主盐,硼酸作pH值稳定剂,硫氰酸钾作发黑剂,硫酸钾作导电盐,硫脲作添加剂,用于提高液的覆盖能力。氯化钴75g/L-100g/L,硼酸40g/L-45g/L,硫氰酸钾20g/L-30g/L,硫酸钾50g/L-70g/L,硫脲0.5g/L-1g/L,pH=3—4.5,温度30℃-40℃,挂电流密度0.5A/dm2-2A/dm2,滚电压6v-8v。

  • 标签: 镀黑钴 发黑剂 工艺研究
  • 简介:研究了锡杂质对镍溶液的不良影响。实验表明,当亚锡离子质量浓度≥30mg/L,霍尔槽试片低电流密度区发黑。一些络合剂能络合镍溶液中的亚锡离子,消除锡杂质对液的不良影响。向液中加4mL/L络合型镍除剂,能够掩蔽100mg/L的亚锡离子,用抗坏血酸掩蔽法也能够消除锡杂质的不良影响。

  • 标签: 镀镍溶液 锡杂质 不良影响 络合剂 掩蔽法
  • 简介:光亮镍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才能发现并得以解决。本文总结了维护滚光亮镍液的经验,分析了液性能以及一些工艺参数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提高液的导电性,采用较低的电压并增加阳极面积,在较低温度和较高pH值条件下施,可以降低光亮剂的消耗量,提高液的稳定性。

  • 标签: 滚镀 光亮镍 镀液 导电性
  • 简介:研究了用双氧水处理酸性镀锌溶液中铁杂质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在pH4.5—5.0的条件下,向液中加质量分数为30%的双氧水0.1ml/L,铁杂质的质量浓度降低32.0mg/L-42.5mg/L,大约只有29.1%-38.7%的双氧水能与Fe^2+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其余的双氧水破坏光亮剂使液的性能下降。在较低的pH条件下处理铁杂质,双氧水的有效利用率较高。提高硼酸和氯化的浓度以及采用较低的pH施,可以提高液抗铁杂质干扰的能力。

  • 标签: 酸性镀锌 铁杂质 双氧水 工艺探讨
  • 简介:0引言钢材的防腐蚀方法通常分为一次防腐蚀方法和二次防腐蚀方法,一次防腐蚀方法是对钢材的本质材质进行化学或物理的调质处理,使钢材自身防腐蚀能力大幅度提高。如不锈钢、耐蚀合金等:二次防腐蚀方法不改变钢材本身材质,而是通过外部技术,如覆盖涂料涂层、覆膜、防锈油、化学、电镀、阴极保护、热浸(等方法,对钢材进行防腐蚀处理。

  • 标签: 热浸锌工艺 技术 VCI 可替代 防腐蚀方法 防腐蚀能力
  • 简介:本文对1J50材料电镀镍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对电镀过程中的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处理措施。

  • 标签: 镀镍 1J50材料 工艺研究
  • 简介:化学镍因其镀层非常均匀、液分散能力好、耐蚀性和耐磨性高以及一些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而成为发展最快的表面镀覆工艺。专家闫洪拟通过对化学镍层的含磷量、组织结构、钝化膜、孔隙率和后处理工艺等五方面进行讨论,从而得到化学镍的耐蚀机理,使非晶态Ni-P合金化学镀层良好耐蚀性能在工业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 标签: 化学镀镍层 机理研究 耐腐蚀 物理化学性能 NI-P合金 耐蚀性能
  • 简介:锌合金压铸件在材质的化学特性、组织结构与表面形态特征等方面对电镀均有严格要求,稍有忽视,就会影响电镀质量。铁合金电镀工艺从压铸件对电镀的要求入手,加强前处理,直接在压铸件基体上电镀,取代了氰化镀铜的预镀层,已应用到防护与装饰电镀中。

  • 标签: 锌压铸件 锌铁合金 仿金工艺 复合镀
  • 简介:用H2O2氧化Co2+成Co3+,以EDTA为显色剂,测定Co3+-EDTA配合物的吸光度,以求得液中的含钴量。实验结果表明,显色体系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40nm处,钴浓度介于0-0.7mg/10mL遵守比尔定律。Co3+-EDTA配合物在强酸介质中十分稳定,方法具有高选择性。应用于钯钴合金液中钴的测定,方法简便快捷。

  • 标签: 钴测定 光度法 电镀液
  • 简介:铝上化学Ni-P合金层由于硬度高,可焊性良好并具有扩散阻挡特性和电磁屏蔽功能等优异性能,在电子工业中特别适用电子元件镀覆或作电镀金、银的中间镀层。专家黄昌明、陈天军等对采用中性盐雾腐蚀试验方法对铝上化学镍层的耐蚀性进行了研究,重点比较和讨论了镀层厚度和镀层含磷量,并对镀覆工艺对化学Ni-P合金层耐蚀性的影响等作了详细的阐述。

  • 标签: 化学镀镍工艺 耐腐蚀性 镀层 稳定性
  • 简介:电镀金-铜-镉,俗称18K金。采用EDTA分光光度法测定金-铜-镉液中的铜。实验结果表明,显色体系十分稳定。包括镉在内的许多金属离子均无干扰,方法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且简便快捷,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满足生产的要求。

  • 标签: 铜测定 光度法 EDTA 电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