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4 个结果
  • 简介:世界石油需求将随世界经济增长而继续增加。根据统计和预测,全世界石油消费在1990~2010年将以每年1.3%速度增长;中国从1989年到1995年石油每日消费量低于本国供应量或持平,1995年后每日石油消费量将超过本国供应量,预测到2010年每日供应量将低于消费量50万桶。从这一数字看,中国石油供应从现在起就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适应我国经济持续增长需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下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立足本国石油资源,加强勘探,增加可供开采石油储量;二是从国外进口石油,这将花费大量

  • 标签: 国际石油 投资环境 石油消费 石油供应
  • 简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动力。不重视科学技术或者违反科学技术法则,轻者造成浪费,重者则造成灾难。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今天,一切社会生产活动和企业管理与行政管理日常工作,都需要以科学技术为依据制定技术行为准则来指导、监督和管理,一方面是谋求更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则是防止违反自然法则而遭受种种惩罚。正确制定标准,认真贯彻、实施标准,积极推行标准化工作,就是对科学技术工作与活动进行有效指导、监督和管理重要措施。1 标准定义与分类[1]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实践经验综合成果为基础,经过有关方面的协商一致,由主管部门批准,以特定

  • 标签: 标准 定义 分类 标准化工作
  • 简介:珠江口盆地(西部)早第三纪环境变迁与盆地形成及演化紧密相关,早第三纪盆地演化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盆地早期拉张,以粗粒沉积物沉积为主,部分地域发育小湖盆,第二阶段,盆地稳定下沉,是富营养性湖泊鼎盛期,形成优质湖相烃源岩。第三阶段,湖盆萎缩,煤系沼泽发育,形成湖相和煤系两类重要烃源岩,第四阶段,古湖泊消亡,海水漫进,滨浅海砂岩体发育,形成油气勘探有利目的层。

  • 标签: 珠江口盆地 早第三纪 古环境 油气勘探
  • 简介:北部湾盆地碳酸盐岩古潜山油藏具有裂缝发育、地层压力低、含油性好及产量高等特点。根据初步钻探实践认为:探井井位选定应沿长轴、占高点、找扭曲;先期套管完井,采用优质轻泥浆钻开油层;综合各种录井资料判断油气层,分段测试确定油水界面;在测试时宜用大功率电潜泵排压力液,以保证测试资料可信度和提高时效。这些主要措施改进,将会提高在海上钻探这类油藏效益。

  • 标签: 海上钻探 碳酸盐岩 古潜山油藏 井位 综合录井
  • 简介:莺-琼盆地快速沉降和沉积地质背景,导致盆地具高温高压特征。高温高压环境是盆地内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重要地质因素,高温高压油气水以间歇式混相运移方式进行。当“深部高温高压包”增压到接近或超过上覆地层负荷压力时,地压流体(油气水)突发性地沿①号大断层上升,并在断层附近聚集成藏,形成了崖13-1气田。

  • 标签: 莺-琼盆地 高温高压环境 油气运移机制 间歇式混相运移 高温高压包
  • 简介:介绍利用计算机提取测井曲线形态特征方法,研究了根据测井曲线形态特征识别岩性和沉积环境的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并在SUN工作站上建立了相应计算机程序。应用结果表明,用ANN模型识别岩性和沉积环境是可行,并有较好符合率。

  • 标签: 人工神经网络 测井曲线 形态特征 识别 沉积环境 岩性
  • 简介:随着PL19—3等上第三系大油田发现,渤海海域晚第三纪沉积环境研究已势在必行。文中分析了孢粉沉积作用对孢粉化石组合面貌影响.并根据孢粉沉积作用反演了PLl9—3地区晚第三纪沉积环境。结果表明,馆陶组沉积时期为湖泊三角洲环境,明化镇组下段沉积时期属三角洲一滨浅湖环境,明化镇组上段沉积时期为河流一沼泽环境

  • 标签: 孢粉沉积作用 PLl9—3地区 晚第三纪 沉积环境 渤海海域
  • 简介:文中论及地质资料和微体化石样品取自莺-琼盆地LD30-1-1A、Y13-1-4,Y8-1-1和Y8-2-1井。研究重点是第三起介形虫动物群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研究区第三纪介形虫化石比较丰富,并以Bradleyaalbatrossia,Krithesawanensis,Cytherellaposterotuberculata和Neocytherettafaceta等为优势代表,介形虫动物群成分在垂向上变化不显著,但其属,种多样性和优势程度呈现出一定变化,根据介形虫动物群分布及特征和渐新统一上新统划分与对比研究结果,讨论了崖城组,陵水组,三亚组,梅山组和莺歌海-黄流组介形虫化石组合及时代,并对第三纪古环境和海平升降作了解释。

  • 标签: 南海北部 莺-琼盆地 第三纪 介形虫动物群 古环境
  • 简介:当前在二维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DMO处理仍然沿用传统做法,即在获得共反射点道集后,仍采用共中心点道集距曲线方程进行速度分析。因此,获得速度分析结果低于介质均方根速度。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二维情况下共反射点道集速度分析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导出了可直接用于进行CRP道集速度分析时距关系方程式,从而为DMO后速度分析及其动校正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

  • 标签: 速度分析 二维地震资料处理 DMO处理 共反射点道集
  • 简介:AVO交汇图分析技术是AVO碳氢检测技术一种重要分析手段.本文介绍了AVO交汇图分析技术在DF1-1构造、LT33-1构造和PL19-3构造中首次应用.利用AVO交汇图分析技术,可以把LT33-1构造因岩性变化引起AVO异常与DF1-1构造含气AVO异常明显区分开;在PL19-3构造浅层油气勘探中,利用该技术识别含气亮点和非含气亮点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 标签: AVO交汇图 应用 油气勘探 亮点 PL19-3构造 LT33-1构造
  • 简介:对南海北部大陆架深入研究表明,裂陷盆地基本组成单元是半地堑。它形成可以用'多米诺骨牌'模式和'犁式断层'模式来解释。半地堑通过不同方式联接。各种不同形态结构裂陷盆地都是由半地堑复杂组合与叠合所构成。半地堑分析方法可以在油气勘探诸多方面得到应用。

  • 标签: 裂陷盆地 油气地质 半地堑 同期半地堑 同向组合 反向组合
  • 简介:多次波剩余时差分析法是在CMP道集动校正基础上进行。根据工区多次波频率范围,要求多次波剩余正常时差必须遵循下列3个原则:(1)在最小炮检距处多次波剩余时差必须超过1/4甚至1/2氏频周期时间;(2)最大炮检距与最小炮检距之间多次波剩余时差之差必须大于一个低频周期时间;(3)最大炮检距与最小炮检距之间多次波剩余时差之差必须小于(n-4)倍高频周期时间。其中n为CMP道集覆盖次数。只要遵守上列3条原则,就可使多次波落入多次波叠加方向特性压制区内。文中应用了精确多次波剩余时差式,并用双曲线进行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绘制出一套多次波叠加方向特性曲线。平均拟合误差小于十万分之一。根据这一方法,在一个目的层段存在严重多次波干涉地区进行地震采集试验,获得了压制多次波很好效果,并在该区找到了一些新含油圈闭。

  • 标签: 衰减多次波 剩余时差分析法 叠加方向特性 多次波谐波分量 地震勘探
  • 简介:1风险与风险管理风险是随机发生可能造成灾害或损失偶然事件,世界上不存在无风险项目,只是风险大小有别而已.有鉴于此,风险管理就很有必要,并随着经济发展而繁荣起来.风险管理是对风险事前预测和控制,是一种减小风险损失管理工作,它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控制和风险转移四大环节.风险识别是确定所可能发生风险类型,风险分析为对各种类型风险进行定量描述,风险控制即是采取降低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损失行为,风险转移则是通过一些正当手段将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也可通过合作方式将部分风险转移给合作伙伴.风险存在于项目的整个生命期内,由自然、人力、设备、资金、油价等各种因素不确定性所孕育,因此,重视海上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风险性和风险管理必要性,是搞好这类项目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重要方面.

  • 标签: 风险分析方法 风险管理 海上油气勘探开发 项目管理
  • 简介:反转构造是具有重要油气勘探意义一种复合构造样式。伸展盆地发育3套层序和控制性断层上零点是认识反转构造基本参数;此导出反转率、位移-距离曲线和生长指数可用于运动学分析。含油气盆地中2大类4亚类反转构造分别形成于面状断层扩展褶皱作用和铲状断层弯曲褶皱作用。构造反转可对油气聚集和油气勘探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 标签: 运动学 形态类型 油气地质 反转构造 张性断层 同位张层序
  • 简介:钻前地层压力预测资料,不但是寻找油气具体依据,而且是确保安全钻井重要信息。阐述了利用地震速度预测地层压力原理。介绍了5种计算压力方法及压力预测分析系统(CPPAS)。CPPAS在中国海域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地质效果。

  • 标签: 地震波速 地层压力 压力预测分析系统 正常压实 欠压实 地震层速度
  • 简介:LES测井评价系统主要由MVA,SYDA、LOFA三个程度组成。它具有如下特点:新颖程度设计思路、较完整裸眼井测井评价功能、多矿物解释模型、测井相判别能力、多模型并行处理、多层次质量控制、新渗透率计算方法、多种资料处理能力和快速计算等。可广泛应用于储层特性研究、储量参数计算、地层对比和沉积相研究。三个海域2121块岩样资料证明,LES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

  • 标签: LES测井评价系统 多模型 储层参数 测井相
  • 简介:当地下界面存在倾角时,地面上同一共中心点道集中记录到反射波并不是来自界面上同一个反射点,而是来自界面上一个反射段,用这样共中心点道集直接进行动校正叠加也就无法实现真正共反射点叠加,从而严重影响了倾斜反射波在水平叠加剖面上成像质量。而MO就是将非零炮检距地震记录转化为自激自收地震记录,保证在任何地层倾角情况下都能实现共反射点叠加一种重要技术。我们将看到:在地层倾角较大情况下,对于一些大炮检距地震记录在叠加前应尽可能作DMO处理,以消除非零炮检距地震道由于地层倾角而产生时差,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水平叠加剖面的质量。而且DMO还能消除地层倾角对叠加速度影响,从而使得叠加速度更接近均方根速度,提高速度分析正确性。

  • 标签: DMO技术 处理效果 地震勘探 倾角时差 倾角时差校正 共反射点叠加
  • 简介:渤海油气勘探九十年代将转入以开发为重点新时期。目前已探明18个油气田,控制储量数亿吨。探井和预探构造成功率都属高效率勘探。今后勘探可发现局部构造按圈闭面积划分为大、中、小三个目标。已探明储量主要集中在东营组大型三角洲砂体和沙河街组一、二段生物碎屑灰岩,主要油气圈闭类型为沉积期披覆背斜和与断层有关构造。用油田规模序列法预测油气资源量,可望再找到一批大、中型油气田。为此,必须力求高成效勘探,掌握盆地油气富集规律,同时降低勘探开发成本。

  • 标签: 渤海油气田 油气勘探前景 油田规模序列 高丰度油田 盆地含油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