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4世界丁二烯技术的进展由于石油工业的迅猛发展,以石油为原料的乙烯工程的裂解原料变重,裂解程度相应提高,C4馏分相应也随之增加,丁二烯的含量也由原来C4馏分的40%增加到60%,对丁二烯的要求增加了,随之对丁二烯技术的要求也增加了。因此,人们根据乙烯工程的不断发展,不断地完善丁二烯技术。

  • 标签: 抽提技术 丁二烯 调研 裂解原料 石油工业 乙烯工程
  • 简介:以重整生成油或其中的余油为原料,采用我国自己开发的加氢脱烯烃技术,生产苯类产品及溶剂油,该技术在国内8套工业装置上推广应用,年创税利约1亿元,可满足环保要求,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 标签: 加氢脱烃烃 溶剂油 催化重整 生成油 抽余油
  • 简介:美国能源部Ames实验室和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09年4月宣布,开发成功一种独特的方法,采用海绵状、大孔纳米颗粒从海藻收获生物燃料油类,而不伤害海藻,从而将新的纳米颗粒基海藻油工艺推向商业化。这种纳米田园技术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和缩短生产循环时间。

  • 标签: 美国能源部 纳米颗粒 抽提工艺 海藻油 商业化 生产成本
  • 简介:由中国石油华东设计院采用单苯液液技术设计的克拉玛依石化5万t/a苯装置试车成功。苯产品纯度达到99.99%以上,余油中苯含量低于0.4%,溶剂含量5×10^-6以下,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 标签: 中国石油 抽提装置 设计院 苯含量 技术实现 华东
  • 简介:根据1号气体脱硫装置多年的生产实践,对脱硫装置中溶剂对产品脱H2S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指出影响脱硫的因素包括:溶剂的制备方法、溶剂有效浓度、热稳盐、反应温度和溶剂、循环量。并对溶剂中的酸性气负荷进行了计算与评价,得出控制溶剂质量是脱硫的关键的结论。通过最大限度地降低设备的腐蚀、堵塞,减少溶剂发泡,可提高溶剂的使用寿命。

  • 标签: 溶剂 脱硫 热稳盐
  • 简介:介绍了溶剂稀释型软膜防锈油研制过程中基础油、防锈剂、成膜材料的筛选,并通过盐雾试验、湿热试验等一系列实验室试验和使用、储存试验,证实研制的产品其主要性能超过国外同类产品。

  • 标签: 防锈油 应用 溶剂 研制
  • 简介:合成了DS-1酸化互溶剂,并按行业标准规定的主要评价指标和方法对酸化互溶剂的润湿性、互溶性、耐温性、配伍性等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DS-1互溶剂经90,120,150,201℃高温6h后,其互溶性变化很小,润湿性未发生变化,均为水润湿,耐温性能较好,且与缓蚀剂具有较好的配伍性,能减少缓蚀剂在岩心中的吸附。

  • 标签: 酸化 互溶剂 性能评价 润湿性 缓蚀剂
  • 简介:在微波辐射下,以对甲苯磺酸(PTSA)为催化剂,不用溶剂,合成了环己酮乙二醇缩酮。采用正交试验法探讨了原料环己酮与乙二醇的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微波功率和辐射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该缩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环己酮与乙二醇摩尔比1:1.6,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0%,微波功率300W,辐射时间3min。在此条件下,缩酮收率可达78.7%,表明对甲苯磺酸是一种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优良催化剂。

  • 标签: 环己酮乙二醇缩酮 对甲苯磺酸 无溶剂合成 微波辐射 正交试验
  • 简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溶剂油(烃类溶剂)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品种更为丰富,产品规格也不断发展。本文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溶剂油产品规格的变化,展望了未来溶剂油标准的发展趋势。

  • 标签: 产品规格 溶剂油 国民经济 烃类溶剂 发展趋势 需求量
  • 简介:由中石化九江分公司、中石化石科院、九江石化设计工程公司、宁波工程公司共同承担的中石化股份公司合同项目“溶剂脱沥青-脱油沥青气化-脱沥青油进催化组合工艺”通过了中石化股份公司科技开发部组织的技术鉴定。

  • 标签: 溶剂脱沥青 组合工艺 脱油沥青 催化 油进 气化
  • 简介:美国科罗拉多州大学JosefMichl及同事报道,一种弱溶剂化锂离子可使端烯烃、二烯烃和乙炔在温和条件下催化自由基聚合,该发现提供一种潜在的较低费用生产某些通常由自由基路线不能够制得的聚烯烃(如聚异丁烯)的方法。

  • 标签: 自由基聚合 二烯烃 锂离子 溶剂化 裸露 科罗拉多州
  • 简介:作为新能源的一种,页岩气的开采近几年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而在页岩气开采的过程中,水力压裂技术是关键性的开采技术,其应用直接关系到页岩气采率的高低。因此,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水力压裂提高页岩气采率的机理展开了分析,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 标签: 水力压裂 页岩气 抽采率 机理
  • 简介:汽车合成制动液的溶剂组成可以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快速分析。本文就该分析方法的原理、所需材料与试剂、试验步骤及结果计算进行了介绍。

  • 标签: 合成制动液 溶剂组份 气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