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在1650mm连铸机上,通过不同的塞棒吹氩量对试验钢种低碳钢SPHC进行试验,分析塞棒吹氩对铸坯气孔缺陷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出最适宜的吹氩流量为:塞棒吹氩流量3-6L/min,板间吹氩流量2L/min,上水口吹氩流量3L/min。将试验结果应用到生产中,最终使连铸板坯气孔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气孔 塞棒吹氩 连铸板坯
  • 简介:对机车电机转轴42CrMo超声波探伤缺陷进行了低倍组织、化学成分、微观分析、金相组织、断口形貌等分析。结果表明,电机转轴钢质纯净,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无异常,低倍组织存在锻造偏心、锭型偏析、裂纹;缺陷是由于锻圆加热温度不均匀使得在锻造过程中金属流向不均匀而导致材料变形不均匀造成的。

  • 标签: 电机转轴 42CrMo 超声波探伤 缺陷分析
  • 简介:在离心球墨铸铁管生产过程中抽取性能、金相以及内外壁浇注质量等异常试样,并调取各试样对应光谱直读成分,与正常试样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C含量与缩孔缩松、组织白口化以及外观等缺陷的关系。结果表明w(C)在3.7%~3.8%时其各类缺陷程度较小,中间性能合格率较高。

  • 标签: 离心球墨铸铁管 C含量 缩孔缩松 石墨形态 组织白口化 性能合格率
  • 简介:在对影响转炉炉后钢包中脱硫效果的因素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炉后钢包内脱硫的特点,以试验的方式,通过控制转炉终点脱氧工艺以及钢水中的氧含量、在脱硫剂中加入碳、增加钢包渣碱度、降低钢包渣中FeO、保证必要的吹氩时间和合适的吹氩方式,研究炉后脱硫的效果。结果显示,采用炉后脱硫工艺具有较好的脱硫效果,满足生产优质钢的要求。

  • 标签: 转炉 炉后脱硫 优质钢
  • 简介:基于文献研究,结合唐钢SPHC的生产实践,分析低碳铝镇静钢SPHC的冶炼过程的成分控制、精炼过程的控制以及保护浇注的控制。分析表明:经过钢包吹氩处理,钢水中的夹杂物数量有所下降;优化吹氩工艺,可促进夹杂去除。

  • 标签: 转炉 脱氧合金化 脱硫 钢包吹氩
  • 简介:湖南难选碳酸锰矿石的锰品位低,矿石组成复杂,经过多种选矿方法和试验方案的对比,最终采用中磁预选抛尾(干抛)-再磨后强磁选工艺,对Mn品位9.94%的原矿,获得锰精矿含锰15.59%,锰回收率68.41%的选矿指标。

  • 标签: 碳酸锰矿 强磁选 选矿工艺
  • 简介: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南矿采用杆柱砂浆充填法开采缓倾斜薄矿体,为提高杆柱砂浆充填法充填料浆浓度,防止采场充填水泛滥,满足浅部中段残矿和保安矿柱回采的需要,改进了采准方式,并优化研究了充填工艺。优化后的充填工艺采用水泥、粉煤灰、分级尾矿、水制成尾矿似膏体,使用柱塞泵高浓度输送至采场充填。满足了采矿安全生产需要,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 标签: 杆柱 砂浆 似膏体 充填 采准
  • 简介:以长钢生产的400MPa级热轧带肋钢筋为研究对象,试验分析微合金化、控轧控冷和余热处理工艺生产400MPa级热轧带肋钢筋生产特点,总结工艺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合金化工艺生产的HRB400E热轧带肋抗震钢筋,虽然吨钢成本较控轧控冷工艺增加34元,较余热处理工艺增加62元,但其力学性能、表面质量、焊接质量、金相组织均优于控轧控冷工艺和余热处理工艺,符合国标GB1499.2—2007要求,能够满足用户要求。

  • 标签: 热轧带肋钢筋 400MPa 生产工艺 特点
  • 简介:为更好利用某铁矿资源,在回收铁的同时,对其伴生铜铋资源进行综合回收。确定好原矿的矿石性质后,采用先浮选铜铋然后再磁选的方案。在磨矿细度92.3%-0.074mm条件下,采用优先浮铜再浮选回收铋-浮选尾矿磁选回收铁-磁选尾矿最后摇床回收铋的试验流程,试验结果为:铜精矿含铜19.890%,铜的回收率83.176%;铋精矿含铋27.940%,铋回收率16.631%。

  • 标签: 富铁矿石 铜铋资源 黄铜矿 无氰浮选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