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针对影响600MW机组厂用电率的主要因素,对蒸汽压力(亚临界、超临界)、煤质(烟煤、褐煤等)、系统(制粉系统、烟风系统)以及锅炉辅机型式等对厂用电率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结论是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600MW机组系统及锅炉主要辅助设备,以降低厂用电率。

  • 标签: 600MW机组 厂用电率
  • 简介:2007年9月6日华能集团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工业研究组织的双方将合作开展洁净煤发电及二氧化碳(CO2)捕集与处理、煤气化、煤气净化等技术研究悉尼举行《关于洁净煤发电及CO2捕集与处理等技术研究的合作框架协议》的签字仪式。

  • 标签: 研究组织 洁净煤发电 减排 二氧化碳 澳大利亚 华能集团
  • 简介:针对影响600MW机组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岛厂用电率的主要因素。对煤收到基硫分高低、烟气量大小、采用的不同脱硫设备等对脱硫厂用电率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国内现设计的600MW机组采用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时,设计煤种为高热值.低硫分(硫分低于0.7%),并且脱硫烟气系统不设GGH或设GGH时,脱硫厂用电率为1.0%~1.1%;当采用低热值.高水分设计煤种,脱硫厂用电率1.7%以上。当采用高硫分(硫分高于4%)、中等热值的煤种时,脱硫厂用电率最高可达1.98%。应根据工程具体煤种情况核算脱硫系统主要设备(增压风机、浆液循环泵、磨粉机、真空泵、氧化风机等主要设备)的轴功率。初步设计阶段核算脱硫部分厂用电率后,完成湿式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岛脱硫部分厂用变容量的选择。

  • 标签: 600MW机组 湿法烟气脱硫 厂用电率
  • 简介:分析了室内动态热环境下人体热舒适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探讨了不同因素影响程度。指出室内动态热环境下人体热舒适性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室内空气温度、气流速度、空气相对湿度、平均辐射温度、人体生理心理特点、人体活动量、服装参数等均对动态热舒适有影响,其中空气温度及气流速度的动态化是影响主要客观因素,人体条件及服装参数是主要主观因素

  • 标签: 动态热环境 热舒适 影响因素
  • 简介:根据Merkel的冷却塔传热传质理论,推导了适应于横流式冷却塔的传热模型,通过理论模型正交试验和实测数据因子相关性分析,研究了横流式冷却塔传热性能的影响因素。实测数据因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风量对横流式冷却塔传热性能影响程度最小,与理论模型正交实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运行时应保证横流式冷却塔进水流量的分布均匀,才能更有效的利用传热面积,提高横流式冷却塔传热效率。

  • 标签: 横流式冷却塔 传热模型 影响因素 正交试验
  • 简介:镍基高温合金FGH4096是高性能发动机涡轮盘、环形件及其他热端部件的关键材料。以其为研究对象,搭建感应加热实验平台,设计不同工况,通过实验方法研究感应加热过程中影响合金试棒温度分布均匀性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试棒两端安装陶瓷片对温度分布均匀性影响不大;用保温棉包裹试棒,适当降低加热速率可以提高合金试棒温度场分布均匀性;感应线圈尺寸对合金试棒温度分布均匀性影响较大。

  • 标签: 镍基高温合金 感应加热 温度分布均匀性
  • 简介:分析讨论PIVS(particleimagevelocimetryandsizing)方法测量喷雾场粒子粒径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基于标准粒子的粒子场实验模拟装置,对PIVS系统粒径测量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现有系统只适用于对大粒子(如平均粒径大于115μm)粒径的精确测量,要实现对小粒子(如粒径小于50μm)粒径的测量,仍需改善成像系统的性能.

  • 标签: 两相流 粒径测量 PIV/PIVS 流体力学 喷雾燃烧 景深
  • 简介: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与英国苏格兰和南方能源供应公司(SSE能公司)签署了辽宁兴城刘台子、凌海南小柳、凌海胜利风电项目等三个项目的《碳减排量购买协议》。至此,国电电力与SSE能公司碳减排量交易总量已近200万t,协议金额超过2000万欧元。

  • 标签: 电力发展 减排量 SSE 交易 英国
  • 简介:利用传热模拟计算,研究了地源热泵(GSHP)地能利用中群井系统初态因素对温变特性的影响规律.探讨地下初始温度、井群基本构造尺寸等对地下土壤温度场分布的影响.指出土壤初始温度是决定土壤源热泵运行的重要因素,初始温度提高1倍,系统运行时间和输出总热量增加约24倍.小井径对负荷因素影响更加敏感,相同的热负荷下,热流密度高,温度场变化剧烈.对于大井径而言,温度场变化相对平缓,但更易于发生井间传热交互影响.初态因素是强化地能利用中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此合理布置大区域群井意义重大.

  • 标签: 地下 土壤源热泵 地源热泵 传热 重大 土壤温度场
  • 简介:相变微胶囊功能流体所具有的相交区间是影响强化传热效应和工程应用价值的主要因素。采用双流体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发现:层流条件下,双流体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颗粒相体积分数、营径和Re对相交区间的影响。功能流体的相交段长度和总吸热量都随着这三个因素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同时相变段长度还取决于入口温度和边界条件等因素。以直链烷烃为相变材料的功能流体相变段的蓄热能力相近。但在同Re下,功能流体的相变段长度和总吸热量都随着囊芯材料相变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入口温度是影响相变材料熔化速度的重要因素。相交段的长度、总温井和总吸热量与流体入口过冷度都呈线性关系。第一类边界条件下,相变段长度与壁面过热度呈指数为负的幂指数关系,而相变段总温井和总吸热量都随壁面过热度的增大而增大。

  • 标签: 对流换热 相交微胶囊 相变温度 强化传热
  • 简介:对稠油集输伴热管道的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伴热管道轴向温度计算物理及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伴热效率的定义,分析了相关因素对温度分布及伴热效率的影响,为稠油集输伴热管道设计及运行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实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保温层对伴热效果影响最大,当聚氨酯保温层厚度从10增加到40mm时,油管介质出口温度增加了15.6℃,伴热效率增加了7.2%;其次是伴热热水流量,当热水流量达到油质流量的4.5倍时,油管介质出口温度增加7.6℃,伴热效率增加1.5%,进一步增加流量,影响非常小。不利因素影响最大的是伴热管道结水垢,随着水垢厚度的增加,油出口温度及伴热效率都降低;其次是油管结蜡,随着油管结蜡厚度的增加,油出口温度有所增加,但伴热效率降低。

  • 标签: 伴热 稠油 集输 管道 温度 效果
  • 简介:针对自行研制的一台二冲程压缩空气发动机,采用热力学理论分析和(火用)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在该基础上构建SIMULINK模块和GUIDE模块混合编程,进行仿真计算。经过试验验证后,分别探究了储气罐压力、进气提前角及进气持续角对能量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气持续角保持80℃A时,能量利用率最佳的进气提前角为15℃A;进气压力为3MPa时,能量利用率最佳的进气持续角为70~90℃A。

  • 标签: 压缩空气发动机 (火用)分析 SIMULINK 仿真 能量利用率
  • 简介:通过G电厂的200MW火电空冷工程采用单排管空冷凝汽器和自然通风的完美结合,构成自然通风空冷凝汽器(下称NDC)。因其没有空冷风机群噪声倍受青睐,还因200MW容量技术与经济方面都比传统的机械通风空冷凝汽器(下称ACC)优越,故对中等容量火电空冷机组有着广阔前景。

  • 标签: 火电机组 自然通风 空冷凝汽器 直接空冷系统 技术经济比较
  • 简介:该文以广州大坦沙资源电厂投标项目为例,简要介绍了垃圾电站设计的基本要求及汽机和选型方法不同于小火电的主要辅机的选型情况,并对汽机进行汽参数的确定及主要辅机的选型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垃圾电站 汽轮机 辅机选型
  • 简介:对方形管进口区蒸汽单侧冷却凝结进行可视化观测及参数测量,发现随蒸汽雷诺数(Re为1669~5553)的提高,凝结液成膜方式、发展演化和稳定性均与低雷诺数下由液滴、液桥合并形成的稳定液膜有较大差异.液膜不同流动形态,如周期性断裂、局部失稳、小溪流,对换热的影响十分显著,进口区域存在的高换热特性正是由于液膜流动方式的不稳定性所致.高蒸汽雷诺数(Re为5553)时,蒸汽流动的脉动性、界面切应力及Marangoni效应是导致液膜断裂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方形管 凝结换热 进口 MARANGONI效应 冷却 单面
  • 简介:基于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及传热学原理创建间接连接区域供热系统动态模型。应用此模型,模拟分析不同循环质量流量时系统动态过程,并讨论存在管道热损失、补水、换热器及散热器富裕面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结合2012年2月13日~2月19日逐时室外温度对整个系统进行动态模拟。结果表明:系统特征点温度响应与实测值误差较小,证明所建动态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价值。为补偿室外温度波动对供热系统的影响,采用四种PI控制策略模拟系统动态响应和分析比较能耗。模拟分析显示:在室内温度控制方面,锅炉燃料质量流量与末端散热装置循环质量流量联合控制具有最佳控制精度;系统能耗方面,锅炉燃料质量流量与一次网循环水量联合控制能耗最小,且管网温度波动最小,但个别时段室内温度波动略高。

  • 标签: 区域供热系统 动态模型 控制策略 运行优化
  • 简介:采用一阶和修正二阶的滑移连续介质模型,对跨克努森数区域的低速微通道流进行二维和三维数值模拟。用实验结果和DSMC方法验证滑移连续介质模型跨克努森数区域中的适用性,并详细讨论了微通道流的可压缩效应、稀薄效应、低雷诺数效应和三维特性。研究表明,克努森数是表征稀薄效应和模型适用性的特征参数,滑移连续介质模型适用于克努森数小于0.150的氮气流动;马赫数不再是微通道流可压缩效应的唯一标识参数;雷诺数是表征低雷诺数效应和三维特性的关键参数,高宽比大于20的微通道流具备良好的二维特性。

  • 标签: 微通道 克努森数 雷诺数 滑移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