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精神病患不同于普通患者,他们以大脑紊乱为特征,表现出异于常人的精神及行为状态。护士对患者的护理不仅仅是日常的基础护理,而且还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手段,不断提升对患者的护理策略,才能提高精神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精神病 策略
  • 简介:【摘 要】针对老年慢性病患在长期往返医院的治疗过程中存在的看病难、取药难的问题,深入挖掘影响老年慢性病患看病难、取药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构建以社区为载体、综合性医院提供诊断的慢性病患诊疗、买药一体化平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血小板输注的临床疗效及导致无效输注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6月本院100例血液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血小板输注,并观察患者临床输注情况,分析无效输注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00例血小板输注患者,总共输注次数302次,其中有效输注次数为184次,占比60.93%;无效输注次数118次,占比39.07%。输注后,患者血小板计数为(34.54±11.26)×109/L,与输注前(14.09±6.45)×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 患者 住院 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对老年糖尿病病人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加入饮食健康教育辅助病情治疗的结果和影响。治疗方法: 筛选出我院2019年3月份-9月份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 144 例通过随机数字划分为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正常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手段,针对实验组的治疗则在常规的治疗之上加强对患者的饮食健康的教育和把控,通过两组的数据表现记录饮食健康融入治疗中的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饮食的依从性、饮食相关知识普及率以及对患者进行健康饮食教后饮食前后血糖指标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的病人在接受了健康的饮食教育知识后,对于相关的知识得分合格率为100%,只是常规的治疗的对照组在健康的饮食知识上得分合格率为93.1%,具备统计学的意义;两组患者在糖尿病饮食的考核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实物知识和饮食知识三方面的数据比较出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实验组的病人进行健康教育之后空腹的血糖值,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浮动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数据表现是比对照组好,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治疗时加以健康饮食的教育辅助治疗,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患者空腹时的血糖和用餐后两小时的血糖,饮食教育的介入对于治疗的效果是很有必要的,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

  • 标签: 护理干预 老年糖尿病 饮食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越来越多。老年糖尿病是指 60 岁以上的糖尿病患,95 %老年糖尿病属2型糖尿病[ 1 ] ,临床护理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为低血糖,患者发生低血糖主要因进食明显减少或不进食的情况下,降糖药未相应减量或停用;运动量增加的患者,没有相应增加食量或减少药量:有肾功能不全患者,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发生难以纠正的长时间的低血糖。

  • 标签: 老年患者 糖尿病 低血糖 护理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合并感染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方法 样本为某院2020年1月-12月收录的78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将患者均等分为39例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9例实施综合护理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实验组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中,可以在稳定患者血糖水平的同时,改善患者的感染症状,提高患者护理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老年2型糖尿病 感染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门诊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糖尿病患生活质量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90例老年糖尿病患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应用门诊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护理依从性〔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血糖水平变化情况(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生活质量评分〔生活质量量表(SF-36量表)〕,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评分、SF-36评分、HAMA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护理依从性评分,SF-36评分,对服务态度、业务技术、沟通交流、护患关系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HAMA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糖尿病 门诊护理干预 老年人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给予冠心病患护理期间实施责任制护理模式对其病情康复和护理质量方面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入选的研究对象一共80例(治疗最早时间为2019年6月、治疗最晚时间为2020年6月),全体研究对象被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分组参考随机分组原则。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责任制护理,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和护理质量。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心绞痛稳定、心绞痛发作即活动受限指标评分分别为(80.15±4.62)分、(73.51±3.61)分、(76.75±2.36)分、(68.41±3.53)分,观察组上述指标分别为(94.51±3.84)分、(89.84±3.40)分、(91.63±2.46)分、(87.83±3.27)分,两组比较有差异有且构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的护理可加大力度推广责任制护理模式,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且患者护理质量更高。

  • 标签: 责任制护理模式 冠心病 护理质量 病情康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期间应用个性和护理干预的应用意义。方法:本次研究一共入选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为近一年收治,入选开始和截止时间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以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个性化护理,对比护理结束后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入院时间、出诊时间、急救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9±0.31)h、(55.63±8.37)s、(20.56±2.58)min、27.03%、(4.53±0.45)h、(87.46±7.73)s、(39.72±3.40)min、5.41%,对比均具有较大的差异,可构成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给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诊护理时可优先考虑个性化护理,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推广意义。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诊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伴抑郁焦虑患者心肌缺血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伴抑郁焦虑心肌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治疗。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焦虑、抑郁、心功能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1.67%,P

  • 标签: 尼可地尔 冠心病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为现代测绘技术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各种测绘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测绘新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为基础,实现了测量仪器的智能化。传统的测量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式,测绘新技术的科学应用将极大地促进乡村建设和合理的城市规划。相关部门要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与城市扩张安全格局规划中带来的严重后果,积极采用测绘新技术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测绘新技术的作用。

  • 标签: 测绘新技术 新农村建设 城市扩张 规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责任制整体护理在蚕豆病患儿中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在2020年3月-2021年3月份收治到的25例蚕豆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责任制整体护理,然后分析了实际应用效果。结果25例患儿责任制整体护理后,体温和生命体征都恢复正常,住院时间在2-9天内治愈出院。结论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到蚕豆病患儿的预后,同时有效减少到并发生的发生率,为此值得被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合中医特色措施的延续性护理对白血病患儿化疗后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化疗并下达出院医嘱的65例白血病儿童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将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离院后常规护理指导,研究组实行结合了中医特色措施的延续性护理模式,2组均护理9个月。护理结束后通过出血减少、食欲改善、体质量增加、面色改善、乏力减缓5方面对2组患儿进行生活质量评价,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组患儿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对比2组生活质量可知,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出血减少、食欲改善、体质量增加、面色改善、乏力减缓,且研究组生活质量总积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SAS总积分和SDS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中医特色措施的延续性护理对白血病患儿化疗后疗效显著,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改善较好。

  • 标签: 白血病 延续性护理 中医特色措施 心理状态
  • 简介:摘 要:本文总结了一例腰痛患者的护理研究,腰痛在中医是较为常见的,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腰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可以有效增加患者治疗的效果,在中医方面使用理疗,推拿,针灸等一系列对症治疗,使患者腰痛症状缓解出院。

  • 标签: 腰痛 中医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尚未有明确的证据证明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病死率的因素,这项荟萃分析旨在评估不同因素对血液透析患者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从2018年1月-2019年12月搜索相关电子数据库及相关会议,检索“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并对文献结果进行Meta分析。

  • 标签: 血液透析 死亡危险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课题主要对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发生寒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了探讨。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的研究样本是选择来我院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样本量抽取80例,然后将这些样本量分两组,其中一个组设定成常规组,该组中的患者(40例)接受常规护理,另外一个组则设定为研究组,该组中的患者(40例)所接受的护理方式为综合护理;样本分组完成之后,对患者分析寒战原因及经过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及负面情绪进行统计评估。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评比,可以掌握到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情况可知,研究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分析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情况可知,研究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对采取手术治疗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寒战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降低了患者的负面情绪,生命体征更稳定,综合护理干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对于后续研究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手术 寒战 原因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铿锵抗癌路—社工同行”项目的推广和应用,医务社工贯彻以人本位的康复理念,组织进行病例研究、患者互助会以及小组工作开展等,进行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提供社会资源、协调医患关系等工作。癌症患者是医务社工的主要服务人群,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社会支持等,致力于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医务社工 癌症患者 服务内容 角色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护理干预应用在脑出血患者术后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ICU科室收治的11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跨度为一年:即2019年6月~2020年6月。参考随机原则将所有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接受不同的护理干预,前一组为常规护理,后一组为ICU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7.27%、7.27%,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大,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8.18%、94.5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较大,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护理干预应用在脑出血术后患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且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借鉴。

  • 标签: 脑出血 术后 ICU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科室自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收的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抽选出101例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常规护理与康复护理的患者分别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0例),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经治疗,CSS评分(12.14±3.45)分,高于观察组的(7.34±2.66)分,P

  • 标签: 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康复护理